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

2020-12-22 新浪科技

來源:中國證券報

原標題: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

□本報記者 董添 歐陽春香

以計算機視覺技術起家的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雲從科技」)日前對外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公司擬募資不超過37.5億元,募集資金所得淨額將全部圍繞其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展開。

近年來,AI「獨角獸」掀起上市潮,此前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均披露了上市文件。對此,市場分析師認為,「由於AI市場規模很大,AI公司上市潮有利於市場充分競爭,加速賽道化、龍頭化,推動產業發展。」

研發投入大

公開資料顯示,雲從科技成立於2015年,是AI頭部企業中成立時間最晚的一家,但成立時間短、以計算機視覺技術起家的雲從科技卻走得快速且穩健。

近年來,人工智慧備受資本熱捧,行業企業估值也水漲船高,但AI落地難、盈利困難等也引發關注。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雲從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0.64億元、4.84億元、8.07億元及2.21億元。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1.06億元、-1.81億元、-17.08億元和-2.86億元。2019年,公司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為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確認股份支付費用13.03億元。

對此,雲從科技表示,公司雖然處於虧損階段,但仍在高增長階段,預計未來兩三年將觸及盈虧平衡點。招股書顯示,2018年和2019年,雲從科技人機協同作業系統業務收入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74.81%和491.92%,增速較快。

研發投入方面,公司在廣州、重慶、上海、蘇州、成都等核心城市均組建了人工智慧研發團隊,核心研發人員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紮實的技術功底,同時公司和多家知名科研機構建立聯合實驗室,研發實力較強。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增長,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5940.65萬元、1.48億元、4.54億元和2.47億元,佔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2.06%、30.61%、56.25%和112%,研發投入佔比高。

隨著近年人工智慧熱,雲從科技也一路受資本熱捧。自成立以來,雲從科技共進行多輪融資,融資總額接近30億元,創始人周曦控股的常州雲從在雲從科技的股權佔比合計達到了23.2%。今年5月,雲從科技完成新一輪18億元人民幣融資,投資方包括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上海國企改革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廣州南沙金控、長三角產業創新基金、工商銀行、海爾金控等。

招股說明書顯示,雲從科技將發行A、B兩類股票份,周曦是其最大股東,擁有64.6%表決權。此外,中國國新、廣州產業投資基金、渤海產業投資基金、佳都科技均是該公司股東。

募資鞏固主業

雲從科技本次擬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1.12億股(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前),不低於本次發行後總股本的10%。本次發行全部為公開發行新股,不涉及股東公開發售股份。此外,授予主承銷商不超過前述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數的15%的超額配售選擇權。最終發行數量以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後的數量為準。

此次公開募股,融資規模預計為37.5億元。募集資金所得淨額將全部圍繞其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展開,以持續提升人工智慧方面的技術實力及產品能力,具體包括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升級項目、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升級項目旨在進一步加強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的升級研發,提升公司核心技術競爭力;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面向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趨勢,建設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機協同開放平臺;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旨在面向以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和智能商業等縱深核心高端行業商業化落地應用。

未來,雲從科技將抓住國家深化實施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良好機遇,深耕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建設,深化人工智慧解決方案行業布局,推進人機協同生態體系建設,努力推動公司核心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人工智慧產業化進程和各行業智慧化轉型升級,助力「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建設。

毛利率較高

隨著各應用場景的逐漸成熟,項目規模的不斷上升,雲從科技產品與方案逐漸多元化,收入結構的變化在較大程度上影響毛利率的改變,這主要基於兩方面原因所致。一是隨著解決方案的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使得解決方案的交付成本佔比逐年下降;二是由於2020年推出基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的人工智慧軟硬體產品,其成本和效能上的優勢使得解決方案的軟硬體成本佔比逐年下降,在企業用戶層面的收入取得大幅增長。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分別為36.12%、21.46%、38.89%和52.87%,顯著高於對標上市公司。

據了解,過多年技術積累和業務深耕,雲從科技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四大領域已逐步實現成熟落地應用。其中,在智慧金融領域公司已覆蓋六大國有銀行在內超過400家金融機構,智慧治理領域產品及技術已服務於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政法、學校、景區等多類型應用場景,智慧出行領域產品和解決方案已在包括中國十大機場中的九座在內的105座民用樞紐機場部署上線;智慧商業領域產品和解決方案已輻射汽車展廳、購物中心、品牌門店等眾多應用場景,為全球數億人次帶來智慧、便捷和人性化的AI體驗。

公司指出,目前公司面臨著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等人工智慧企業的競爭,也面臨著海康威視等視覺設備廠商推進對產品進行人工智慧賦能轉型的挑戰,整體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公司憑藉持續的研發投入和領先的核心技術成為高效人機互動算法平臺的建設者,佔據平臺接入口;同時通過為行業客戶提供定製化的深度解決方案服務,不斷構建並完善中遊生態合作夥伴,進一步賦能更廣泛的行業客戶,共同提供基於人工智慧技術核心的企業級服務。基於上述競爭優勢,公司快速成長為人工智慧領域領先的頭部企業,並佔領一定的市場份額。

相關焦點

  • 科創板日報: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 尚處虧損狀態
    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擬募資37.5億元;中牧股份  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 擬募資37.5億元  12月3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只有5年發展史的AI「獨角獸」企業
  • 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擬募資37.5...
    12月3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只有5年發展史的AI「獨角獸」企業開啟衝擊科創板上市。雲從科技的控股股東是常州雲從,目前對雲從科技的持股比例為23.32%。周曦持有常州雲從99.88%的股權,也是雲從科技的創始人,博士學歷,現任雲從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
  • 雲從科技科創板IPO審核「已問詢」 AI四小龍第一股花落誰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雲從科技科創板IPO審核「已問詢」 AI四小龍「第一股」花落誰家?2021年元旦假期前最後一個工作日,雲從科技的科創板IPO審核狀態更新為「已問詢」,標誌著其上市進程進入了實質性審核階段。
  • 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AI第一股」 其刷臉支付產品卻無人問津?
    原標題: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AI第一股」 其刷臉支付產品卻無人問津?   12月6日,據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雲從科技已正式啟動IPO程序,提交了上市招股書,準備全力衝刺科創板。
  • 最年輕的「AI四小龍」,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
    四小龍之一的雲從科技,是當中較為特別的AI公司。2017年-2108年,雲從科技的虧損遠小於同行業公司,被一部分人認為可能是最快實現盈虧平衡的公司。 此外,雲從科技還擁有國家隊背景,並在技術上行業領先。雲從科技擁有自主可控並不斷創新的人工智慧核心技術,實現了從智能感知認知到決策的核心技術閉環。
  • 去年虧了17億,還會繼續虧下去:最年輕的「AI四小龍」雲從衝刺科創板
    原創 洪雨晗 資本偵探©️資本偵探原創作者 | 洪雨晗繼去年奔赴港交所的曠視和上個月衝刺科創板的依圖後,AI賽道獨角獸雲從也正式踏上了自己的上市之路。12月3日,雲從科技向上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申報稿),「AI四小龍」之一的雲從僅成立五年,是AI頭部企業中最年輕的一家。孵化自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天生帶有「國家隊」基因的雲從科技,獲得各類國家基金支持,收穫了近十輪股權融資。
  • AI獨角獸雲從科技欲虧損上市
    李華清  12月3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只有5年發展史的AI「獨角獸」企業開啟衝擊科創板上市。
  • ...尚未盈利便謀求上市,AI「獨角獸」雲從科技業務快速擴張但存...
    科創板連續兩日迎來「同股不同權」考生!繼匯宇製藥科創板IPO獲受理後,雲從科技也來赴考。  12月4日,資本邦獲悉,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已於12月3日獲上交所受理,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其保薦機構。
  • 雲從衝刺科創板IPO,3年營收15.77億淨虧23億,中科大校友創辦
    原創 關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楊淨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AI四小龍」中最年輕的那一個,現在也要IPO上市衝刺科創板了。沒錯,雲從科技。
  • 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 擬募資37.5億元加碼人工智慧業務
    以計算機視覺技術起家的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雲從科技」)日前對外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公司擬募資不超過37.5億元,募集資金所得淨額將全部圍繞其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展開。   近年來,AI「獨角獸」掀起上市潮,此前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均披露了上市文件。
  • 深圳AI企業雲天勵飛衝刺科創板IPO,擬募資30億元
    記者|戈振偉編輯|林騰又一家AI公司向IPO發起了衝刺。自寒武紀成功登陸科創板,曠視科技、雲從科技和依圖科技等「AI四小龍」依次向上市發起衝刺。在招股書中,雲天勵飛描述其核心競爭力是算法晶片化的底層技術能力以及基於「端雲協同」技術路線所成功落地的大型解決方案經驗和系統落地工程能力。簡而言之是「算法晶片化+端雲協同」,其中算法晶片化是其核心技術,而端雲協同則是技術路線。2015 年,公司在深圳市龍崗區率先實現基於「深目」系統的城市級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上線。
  • AI獨角獸成立僅5年 雲從科技IPO是突圍還是涅槃?
    繼寒武紀成功科創板上市以後,越來越多的AI公司加入上市潮,諸如雲知聲、雲天勵飛、格靈深瞳等,而這些企業無疑例外,在過去的幾年中,均存在虧損。12月初,AI明星企業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也在科創板正式提交了IPO招股書。不出意料的是,招股書披露後,雲從首先被關注的焦點都集中於財務數據、研發投入,集中於營收、淨利和盈利。
  • 江西兩家獨角獸企業分別亮相上交所主板和科創板
    科創板動力電池第一股即將誕生 2020年5月20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近日,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業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 最年輕AI四小龍衝刺科創板!拆解雲從IPO文件:三年半淨虧23億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作者 | 心緣編輯 | 漠影又一家人工智慧(AI)獨角獸衝刺科創板IPO。此次公開募股,雲從科技擬發行不超過1.1243億股,融資規模預計為37.50億元,募資資金所得淨額將全部圍繞其AI技術的研發展開,用於如下項目:自成立以來,雲從科技累計融資總額近30億人民幣,其創始人周曦控股的常州雲從在雲從科技的股權佔比合計達到了23.2%。
  • 最年輕AI四小龍衝刺科創板,拆解雲從IPO文件:三年半淨虧23億
    又一家人工智慧(AI)獨角獸衝刺科創板IPO。 智東西12月4日報導,幾小時前,雲從科技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招股書,成為繼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後第三家披露上市文件的國內「AI四小龍」之一,目前僅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
  • 「洗衣液一哥」藍月亮啟動招股 人臉識別巨頭衝刺科創板(附最新擬...
    「人臉識別巨頭」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12月3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只有5年發展史的AI「獨角獸」企業開啟衝刺科創板上市。雲從科技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慧企業,致力於助推人工智慧產業化進程和各行業智慧化轉型升級。
  • 科創板第100家上市企業杭州光雲科技「雲上市」
    4月29日,杭州光雲科技有限公司登陸上交所科創板,這也是科創板的第100家企業。 4月29日位於濱江區的杭州光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迎來了一次特殊的敲鑼儀式——通過與上交所連線,在科創板實現「雲上市」。更巧的是,光雲科技(股票代碼688365)成為了科創板第100家上市公司,公司董事長譚光華也敲響了科創板開板以來的第100記鑼聲。
  • AI獨角獸排隊上市,盈利「遙遙無期」
    另外三隻獨角獸中,曠視科技、依圖都已披露上市文件,不過曠視的港股IPO一再被擱置,依圖科創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而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雲從科技所在的人工智慧梯隊一度是資本熱捧的對象。
  • 四小龍跑步IPO,巨虧23億的雲從科技會成AI第一股嗎?
    另外三隻獨角獸中,曠視科技、依圖都已披露上市文件,不過曠視的港股IPO一再被擱置,依圖科創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而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雲從科技所在的人工智慧梯隊一度是資本熱捧的對象。
  • AI公司雲從科技叩響科創板大門 擬募資37.5億元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吳凡)訊當人工智慧行業步入下半場時,頭部企業開始密集向資本市場衝刺。雲從科技成立於2015年,是AI頭部企業中成立時間最晚的一家,雖然成立時間短,但據《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雲從科技近三年的營收複合增長率達到253.70%,超過同樣正在衝擊科創板AI公司依圖科技(最近3年營收複合複合增長率為222.97%)和雲知聲(最近三年營收複合增速為8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