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太空船到達小行星本努 計劃將4磅重的巖石送回地球

2021-01-14 漫天小福星

一位行星際訪客抵達了小行星Bennu。

周一,美國宇航局的OSIRIS-REx太空船在經過兩年多的太陽系旅程後到達了相對較小的小行星。直徑1600英尺的太空巖石,大約是帝國大廈的高度,對科學家們非常感興趣,因為瓦礫和有機材料塊可能為深空任務提供未來的燃料庫,並且可能有關於我們太陽能的古老線索系統的形成。

現在OSIRIS-REx--起源,光譜解釋,資源識別,安全,Regolith Explorer的縮寫- 已經到達Bennu,這個8英尺長的太空船將花費超過一年半的時間來測量小行星,準備小心翼翼下降到地面並執行其雄心勃勃的主要任務。

在2020年7月,NASA打算將OSIRIS-REx送到Bennu地面並收集4.4磅巖石,將巖石放入堅固的艙內,然後再回擊地球。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這個小行星賞金將在2023年直線下降到猶他州的沙漠。

這將是美國首次回歸的小行星樣本

Bennu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勘探站點,原因有很多。首先,它接近地球 - 就空間而言,無論如何。每六年,Bennu在距地球185,911英裡的範圍內通過。

但是因為Bennu自然地在地球的空間附近旋轉,所以Bennu將在2175年和2195年危險地靠近地球旅行.'Bennu是我們正在觀看的那個之一,「OSIRIS-REx首席研究員Dante Lauretta 表示在八月。

因此,如果未來的工程師不得不使用雷射或仍然未知的技術將不祥的太空巖石從我們的星球上轉移出去,美國宇航局想知道Bennu和它的小行星究竟是什麼組成的。

Bennu也可能以其他未來方式出現。

NASA科學家懷疑Bennu可能包含可用於未來深空探測的寶貴資源。具體而言,Bennu持有粘土沉積物,並且在粘土中嵌入水。這很重要,因為水由氫和氧組成,這是火箭燃料的兩個必要組成部分。簡而言之,Bennu可能是一個外星加油站,可以用於未來的努力,進入更深的空間,如火星等地。

儘管OSIRIS-REx任務具有未來潛力,但任務 - 如果完全成功 - 將在大約40億年前對地球遙遠的過去提出批判性的啟示。Bennu被認為是一個保存完好的古老小行星,含有比我們太陽系更古老的宇宙碎片。像Bennu這樣含有冷凍水的小行星可能在古老的碰撞中將水帶到地球 - 這種碰撞最終可能讓生命在我們卑微的藍色家園中蓬勃發展。

相關焦點

  • 小行星龍宮塵埃送達地球,美國宇航局的天體生物學家準備探測它
    當地時間12月6日(美國12月5日),日本太空船「隼鳥2號」(Hayabusa2)從地球表面上方約200公裡(120英裡)處將一個太空艙降落到澳大利亞內陸地區。該艙內有一些太陽系中最珍貴的貨物:飛船今年早些時候從小行星龍宮(Ryugu)的表面收集的塵埃。
  • 第4229回:隼鳥號小行星探測,採集龍宮巖石樣品
    日本太空探測器 "隼鳥2號 "將從小行星 "龍宮 "上採集到的塵埃和巖石樣本成功地送回地球。為了完成這個艱難的任務,它已經在太空旅行了六年多時間。採集小行星巖石樣品是一項艱難的任務。目前,美國宇航局的探測器「歐塞瑞斯號」(Osiris-Rex)也在探測小行星101955 「貝努」(Bennu,又叫小行星1999RQ)。它已經採集了土壤樣本,預計將在2023年帶回地球。
  • 小行星向太空噴射塵埃和碎石顆粒,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亞利桑那大學的首席研究員Dante Lauretta表示,OSIRIS-Rex太空艙任務早期階段迎來了最大的驚喜,同時,這也是他個人科學事業生涯中最令其驚喜的發現之一。美國宇航局公布了OSIRIS-REx太空船的最新觀測結果,在剛剛過去的幾個月時間裡,這個500米寬(1650英尺)的太空巖石向宇宙進行著一個讓人意外的舉動:碎石顆粒和塵埃曾多次的噴射到太空。
  • NASA預警:4月29日,一顆4公裡寬的巖石將造訪地球
    還記得小行星阿波菲斯嗎?NASA預測這顆直徑350米的太空巖石可能會在2029年和2036年穿過地球附近的「引力鎖孔」,從而對地球構成威脅,但在這之前還有一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小行星追蹤器已經證實,一顆體積更大的太空巖石正朝地球飛來,它將於今年4月靠近我們的星球,那麼它會撞上我們嗎?
  • 隼鳥2號在經過六年的航行後將小行星樣本送回地球
    周六日本的隼鳥2號將從一顆原始小行星上採集到的樣本送回地球,這將提供對地球生命起源和太陽系演化的潛在證據。直徑40釐米,重16公斤的隼鳥2號返回艙載有小行星Ryugu的樣本,於12月5日進入大氣層,在東部時間下午1點降落在南澳大利亞的伍梅拉(Woomera)軍事禁區。40×20釐米的隼鳥2號返回艙重新進入大氣層,2020年12月5日。
  • 美國宇航局的Psyche小行星探測任務到達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美國宇航局宣布,其Psyche任務已經到達一個關鍵的裡程碑,使其更接近2022年8月的正式發射日期。NASA表示,該任務正在從規劃和設計轉向太空飛行器硬體的製造。Psyche任務的目標是探索一顆同名的金屬巖石小行星,寬約140英裡,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NASA的項目的繪製數字藍圖工作已經完成,下一步是建立工程模型,經過測試和再測試,以確認系統能在深空完成工作。現在,NASA團隊已經完成了關鍵設計審查,以檢查所有項目系統的設計,包括三個科學儀器和所有的太空飛行器工程子系統。
  • OSIRIS-REx將在下個月嘗試首次收集小行星樣本
    NASA的OSIRIS-REX飛船幾乎可以直接降落在小行星Bennu,NASA今天宣布。10月20日,OSIRIS-REx將首次嘗試收集小行星的巖石和塵土樣品。
  • 一塊直徑4公裡的巖石本月將飛過地球,NASA:預計4月29日
    對天文學家來說,近地天體是我們最擔心的東西,因為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終結了恐龍1億多年的統治,而一顆體積幾乎到是它一半的太空巖石即將到來。本月,一顆大到足以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認為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將安全掠過地球,那麼我們對它了解多少呢?
  • 一下來4顆!一群小行星今天掠過地球,NASA稱:最快的時速7萬公裡
    NASA一直密切關注這些太空巖石,以評估它們的潛在影響。周二第一個接近地球的物體是近地小行星2019VW1,NASA在今年10月8日首次追蹤了這顆巖石天體。據估計,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在62.3英尺到144.3英尺(19米到44米)之間,美國宇航局進一步估計,這顆小行星正以大約8.49公裡/秒或30564公裡/小時的速度飛過太空,在它最接近地球的時候,小行星將在北京時間12點54分到達地球的太空角落。下一個接近地球的小行星是2019VK3,根據美國宇航局11月2日以來的觀測,VK3是一顆阿波羅型小行星。
  • 4月25日,一顆直徑24米的巖石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距離4月29日越來越近,因為NASA證實,在這一天將會有一顆直徑4100米的太空巖石飛過地球,但是在這之前,地球的近地軌道並不「平靜」,4月25日早上,一顆小行星將以每小時5.4萬公裡的速度掠過地球,而且比月球更接近地球,來自虛擬望遠鏡項目的天文學家證實,這顆太空巖石將與地球非常接近
  • 小行星環繞地球,美國宇航局2020年追蹤到一顆足以終結人類文明的大...
    據英國媒體LADbible網12月31日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在2020年追蹤到了1400多顆小行星,其中一顆大到足以終結人類文明。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送回小行星樣本
    經過6年的長途太空旅行後,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釋放的返回艙於12月6日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透露,這是人類首次獲得小行星地下物質樣本。「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從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目標小行星「龍宮」附近,並首次通過在小行星上製造人造撞擊坑的方式,採集小行星地表和地下巖石樣本。據稱,小行星「龍宮」直徑約1公裡,它被認為含有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科學家希望通過研究「隼鳥2號」帶回的小行星物質樣本,了解小行星的形成歷史和太陽系的演化等問題。
  • 回收艙返回地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繼續太空之旅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NASA火星計劃推進,下一任務將樣本送回地球
    美國宇航局(NASA)批准了火星樣本返回(MSR)的多任務工作,以便向 A級階段推進,將第一批火星樣本送回地球。在此插圖中,NASA的「火星2020」火星車使用其鑽機在火星石頭取樣。堅持不懈的力量可以使用機械手末端的巖芯鑽頭來採集火星巖石和石塊(破碎的巖石和塵土)的樣品,並把它們密封在一個固定的管子裡。堅持不懈的努力使這些樣品能夠儲存在火星表面的特定位置或內部。NASA和 ESA將在 MSR活動的下一步工作中,分別為檢索樣本的登陸器任務和「地球返回軌道器」任務提供組件,並計劃在本十年後半期發射。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已成功返回樣本
    在太空度過六年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射的小行星取樣任務探測器—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JAXA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探測器首訪小行星「貝努」 (1/3)
    探測器首訪小行星「貝努」 (1/3) "← →"翻頁
  • 直徑40米小行星!將以每秒5公裡從地球和月球之間穿過,有點近?
    在科學中,宇宙的小行星非常的多,但是對於地球的影響暫時是沒有的,美國宇航局雖然經常發布小行星的預告,甚至是警告小行星靠近地球,但是結果都是低概率的從地球邊緣而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小行星往我們地球邊緣而過。
  • 今天,小行星將飛掠地球!比地月距離還近15萬公裡!
    2020年5月4日,今天,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將安全地飛過地球,距離月球只有一半多一點。這顆小行星名為2020JA,今天將在約238000公裡的範圍內飛越地球。這大約是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0.62倍,地月距離平均385000公裡。
  • 一顆直徑510米的太空巖石被拍到,NASA:距地僅310萬公裡
    由於地球被上萬顆小行星包圍,所以太空巖石掠過地球的情況時有發生,我們也都見怪不怪了,但是這次被天文學家拍到了。上周五,一顆被天文學家稱為「潛在危險」的小行星被拍到,NASA的天文學家在1月17日清晨追蹤到這顆小行星,義大利「虛擬望遠鏡項目」的天體物理學家在這塊太空巖石「靠近」地球時拍下了它的照片。這顆被稱為2020 AN3的小行星,屬於有一天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家族,雖然對地球的安全沒有直接的威脅,但太陽系中行星的引力可以改變小行星的軌道,使其與地球相遇。
  • ...龍宮|月球|地球|隼鳥2號|探測器|日本|奧西裡斯-rex|jaxa|小行星
    隼鳥2號準確講是JAXA的小行星探測計劃,主要目的是將隼鳥號探測器送往目標小行星「龍宮」執行任務。隼鳥2號2014年12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當時距離地球約3億千米的「龍宮」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