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刑警·謎案追蹤系列報導之一
從警20餘年,高鑫遇見的離奇案件數不勝數,因善於在蛛絲馬跡中找尋真相,高鑫在廈門市刑偵圈素有「鷹眼」之名。經過高鑫之手,一起起詭秘的案件,被一一揭開真相,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這些案件背後的故事。
一起「意外」的交通事故
2019年2月22日這一天,如往常一樣,高鑫前往辦公室上班。正要下班之時,下午5時許,廈門市公安局集美分局接到了一起報警,警情顯示馬鑾村村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監控畫面顯示,一輛小型轎車從後方撞擊正前方的摩託車,導致摩託車駕駛員當場死亡,肇事司機是一名60多歲的男子。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在這座花園城市並不少見,一貫辦案細緻的高鑫卻留了個心眼,他反覆觀看監控視頻發現,在車禍發生之前,轎車先行並道,緩慢行駛的過程中有突然加速的動作。作為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大隊長,高鑫敏銳地意識到這可能不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他立即通知偵查員調取了涉事車輛的行車記錄儀,囑咐其「聽聲判案」。果不其然,行車記錄儀中清晰的記錄了小轎車在車禍發生前發動機的轟鳴之聲。
「這絕不是一起意外,而是肇事者可能故意撞人蓄意謀殺。」高鑫當下在心中有了預判,並吩咐分局馬上開始案件偵查,全面摸排死者和肇事者的身份信息。
然而,線索就在摸排時斷了。分局搜集的線索顯示,肇事者姓陳,與死者同村,但卻並無線索指向肇事者與死者有其他關聯,而被帶到分局配合調查的陳某,也一口聲稱是錯踩油門,高鑫懷疑,是不是自己搞錯了呢?
就在案件遇到瓶頸之時,轉機卻出現了。分局偵查發現,司機陳某的兒子是村長,此前曾因涉嫌違法違紀被紀檢部門帶走調查,高鑫與紀檢部門核實,陳某的兒子正是因同村村民舉報被紀委帶走。
父子關係,同村村民,會不會是父親為兒子向舉報人尋仇呢?高鑫立即再次提審陳某,幾個回合下來,陳某承認,自己因兒子被調查思子心切,認為是同村人林某在背後搗鬼,才策劃了這麼一起車禍,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實施過程中卻撞錯了人,導致無辜者當場死亡。
高鑫。
案發現場的半截打火機
善於在蛛絲馬跡中發現案件的真相,高鑫因此被同行稱為擁有一雙「鷹眼」,這雙眼睛,總能讓他在案發現場,發現一些一般人察覺不了的細節。
去年10月,一名拾荒者在集美區灌口鎮的一處垃圾場發現了一具燒焦的屍體。高鑫接到報警隨即趕往現場,案發現場情況十分慘烈,屍體頭部和腳部分別用鐵絲綁在石頭上,身體平躺在木頭上,如同把人架在燒烤架上,手段極其殘忍。
年輕民警第一時間判斷是他殺,但高鑫卻注意到了一個細節,該名死者手並沒有被捆綁,若是他殺,兇手為何僅僅只捆綁頭部和腳部呢?帶著疑問,高鑫在灰燼中又發現了半截打火機,將作案工具丟在現場,這亦十分罕見。高鑫當下判斷,該名死者有自焚的可能。
正當公安找尋進一步的線索之時,現場勘查的民警有了重大發現,一塊石頭下壓著死者的衣物和遺書,遺書顯示,該男子身患重病,不想拖累家人,選擇以自焚的方式結束生命,因擔心自己會受不了火燒的疼痛,男子事先將自己用電線捆綁。
高鑫的推斷沒有錯,公安隨即調取了該名男子的就醫記錄,比對筆跡,最終判定遺書內容屬實,進一步證實該男子是自殺。
這樣離奇的刑事案件,高鑫在從警生涯20餘年中遇過多起。在高鑫看來,「鷹眼」的練就全靠平日裡嚴謹客觀的工作態度,「當刑警就是要查找事實、尋找依據,絕不能隨意下判斷。」從警多年,經驗成為習慣,「鷹眼」警探的稱號,也就成了高鑫的代名詞。
神秘失蹤的女子
高鑫不僅有一雙「鷹眼」,也善於洞察人心,這往往能讓他在審訊時更快的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線。
時間倒回至11年前,當年,高鑫遇到了一起離奇的失蹤案。一女子神秘失蹤,家人長時間未見其露面,但是卻每日能收到該女子發來的手機簡訊,每一則簡訊都會詳細報備行蹤。
起初,家人並未在意,但時間長了心裡起疑,到派出所報警。高鑫接警後仔細查看了手機簡訊,多年當刑警的經驗讓他當下心裡有了初判,手機簡訊可能並非該女子所發送,而是另有其人,詢問了失蹤時間後,高鑫更加篤定,這名女子極有可能已兇多吉少。
就在高鑫偵辦該案之時,這一日,手機上又傳來了一條簡訊。簡訊聲稱,自己就是失蹤女子,已經失蹤多日,當下被關押在某地就要押送境外,要求向警方求助。
高鑫帶著民警趕緊前往關押之地,沒想到卻撲了空。蹊蹺的是,經過排查,高鑫發現該地並不具備關押條件,這說明這條簡訊的真實性存疑。那麼到底是誰以何用意要發這一條簡訊呢?高鑫敏銳的意識到,手機的另一端極有可能是兇手嗅到危險,在以簡訊的形式誤導警方辦案。警方詳細摸排了該女子的社會關係網,一名吳姓男子進入警方視野,他正是失蹤女子的戀人。
高鑫請該名男子到公安局配合調查,見其神色慌亂,心裡的猜測已八九不離十。「沒有案發現場,時間久遠人證物證警方尚未掌握,審訊是關鍵。」高鑫列出了一套周密的審訊方案,入審訊室,幾個回合的較量後,「在哪!」高鑫劈頭就問,男子本就高度緊張,此時早已心理防線坍塌,「不問人在哪,而是問在哪,就是要明確告知對方警方已經掌握真相。」
不出高鑫所料,男子很快就將作案經過和盤託出。原來,兩人原本在生活中就摩擦不斷,當日再度爆發爭吵,男子失手掐死了戀人,為銷毀證據隨後殺人拋屍。
警探有了新挑戰
過去多年間,高鑫也有不曾破獲的案件,受限於以往的刑事偵查條件,一些陳年舊案仍未破解真相,每提及此,高鑫即有遺憾之色。
但在高鑫看來,如今,刑事偵查技術有了較大提升,一些科學技術手段日臻完善,這也讓刑警面對複雜的刑事案件時破案更加容易。2018年2月,高鑫所在的廈門市公安局集美分局,就是在高超的刑事偵查技術的支持下,參與破獲了一起特大跨境毒品交易案,查獲500餘公斤氯胺酮,毒資4500餘萬元。
在網絡時代,「鷹眼」似乎不再如以往一樣重要,尤其是在傳統的命案案發量逐年下降,新型網絡犯罪日益突出的當下,警探也時常有寶刀已老的感慨,近年來,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成為這名警探的主要業務之一。據最高法2019年11月發布的《網絡犯罪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2016年至2018年,已結辦的網絡犯罪案件高達4.8萬餘件,三成以上涉及詐騙罪,佔比最高。「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支付渠道的便捷,給網絡犯罪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也給偵查帶來了難題。」高鑫介紹,為了適應犯罪模式的新變化,刑警們也在不斷轉變辦案方式,學習掌握如何運用大數據技術辦案,不斷提升增強自己的打擊犯罪偵破案件的能力。
高鑫認為,無論時代怎麼變,刑警的一些基本品質始終沒有變。「忠誠、正義、嚴謹、客觀。」高鑫有一個習慣已保持多年,他會將每一日的工作都記錄在日記本裡,如今他依然堅持每天記日記,他想著終有一天,這將成為寶貴的歷史資料,日記本會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每一位後來的刑警。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