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九個月,最熱血的國民電影勝利歸來

2020-10-03 木衛二

關注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的木衛二

在並不風平浪靜的2020年,如果說,有一部遲到的電影,定會勝利歸來,那就是陳可辛執導,鞏俐主演的這部《奪冠》。

無論白浪(郎平女兒)和鞏俐分飾「和而不同」的郎平,還是新老中國女排的國民記憶時刻,《奪冠》都是一部看點鮮明的救市大片。

在《李娜》之前,陳可辛先交出《奪冠》這部國民級體育運動題材,需要面對橫跨各個年齡層的觀眾群體。影片從激烈角逐的絕殺場面,到郎平的磨鍊成長、人生起落,從英雄到人,《奪冠》通過真實比賽和原型人物的基礎,一瞬間就能把人帶回到熱血沸騰,堪比現場直播的體育競技,令主人公彰顯昂揚鬥志,綻放信念與光芒。

《奪冠》裡面有這樣的一組問答,大概意思是:

你們中國人為什麼把一場排球比賽看那麼重?

答曰:

因為中國人內心還不夠強大,需要勝利。

相較於其他項目,三大球裡面的女子排球之所以最特別,是因為它給予過中國人民巨大的精神鼓舞,而這種鼓舞和激勵,無論是在改革開放以後的1980s年代,還是走入21世紀、北京申辦奧運會,女排都具有突破性、時代性和傳承意義。

《奪冠》敢於直面這個問題,藉由郎平的視角,去探討「太在意輸贏」這件事,是相當了不起的。

這群姑娘身上,代表著女排精神,國人才會把一場場的排球比賽,看得那麼重要——儘管到了今天,我們已經不再需要以一場排球比賽的勝利,一次世界冠軍,來證明內心的強大,油然而生的驕傲。

但在昔日,女排精神是有特殊的歷史時代背景。無數中國人不僅記住了女排,記住了所有幾代隊員,甚至連國際賽場的死對頭古巴、俄羅斯的教練隊員,他們的碼牌、特點和性格脾氣都記得一清二楚。

不只是排球,單單提到體育競技,奧運賽事,對於國人,難免都會牽扯到勝負心,國家榮耀,大我小我的糾葛,甚至是決戰時刻的屏息心跳、一分之差的抱頭痛哭,和電視採訪時的感謝某某某……劉翔、姚明、李娜……一個世界冠軍的背後,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種上揚著熱情與振奮的宏大氛圍裡,《奪冠》拋出了一個樸實卻不普通的問題:

你為什麼打排球?

為了自己?為了國家?為了親人?為了朋友?為了改變出身命運?

具體到每一個人身上,答案就不再是為了勝利那麼簡單。

影片以郎平的視角,大致串聯了三代中國女排的狀態與面貌,也選擇了三個對手,三場標誌性的比賽(1981年對日本、2008年對美國、2016年對巴西),進行完美還原。三十餘年的時代圖景裡,郎平在替補隊員、王牌球員和中美兩國國家隊教練的身份中變化著。從做替補時連球都碰不到,到帶領美國隊戰勝中國,被可怕的壓力和窒息的輿論籠罩,亦或是到了執教新一代女排姑娘,遭遇種種棘手問題……

鞏俐和白浪兩人,用她們各自理解的「鐵榔頭」,演繹出這個主人公角色複雜的心理活動,那種小姑娘時的賭氣和傲骨,成熟時期的憂思與淡漠,都能讓觀眾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打動(相信很多人會被鞏俐演技折服,但我們也請大家留意下白浪演員身份和所飾角色的特殊之處)。同時,排球作為競技比賽本身的殘酷與苦澀,也很好地推動了人物情緒的變化發展。

你可以不懂詳細的排球比賽規則,也能被《奪冠》所渲染的電影情緒所感染。

那麼,郎平為什麼打排球?

為了夠到海曼的摸高,為了能接到球,為了跟好朋友的約定,還是為了爭世界冠軍、帶領女排奪冠?

似乎在那個誕生「女排精神」的年代,類似的理由是足夠多的。在國人彷徨之下,建立國民信心意志的時期,女排姑娘有太多的理由,可以去拼搏和爭取勝利。

「時代變了,現在大家不需要中國女排了。拿了冠軍,也沒有人會像以前那樣又哭又笑了。」

發球機器,代替了舊時代的陪練,科技手段和科學手法,似乎代替了人的許多位置。郎平卻仍舊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精神與性格,她的命運變化,恰好證明了她的命運和對排球的信念,如磐石般堅不可摧。

因此,《奪冠》講的,其實是一個回歸的故事,一個追溯原始精神的故事,由一個人帶來希望,去促成新舊時代的理念融合,而非對抗和分裂的故事。

《奪冠》用郎平和朱婷師生情感的變化,表達著延續與傳承的微妙關係。「時代變了」這句話,不再是一種嘆息、追憶或者惋惜,而是新的機遇,人的變化,另一個時代的到來。同樣是代表著民族自豪感的女排精神,如果是說,老一輩背負了太重的包袱,那麼新一代的我們,能體會到什麼呢?

這樣的問題又好像回到了電影當中,那句「你為什麼打排球」的靈魂拷問。其實,這句話總能讓我想起美國電影《洛奇》中的那句對白,「你為什麼打拳?」洛奇的回答是,不僅僅為了國家、家人,更是為了證明自己,他要證明自己不是蹩腳貨——想要證明和擁有,就得去堅持和追求。對《極速風流》、《極速車王》那樣的電影,是什麼會讓一個男人不懼犧牲,也願意低下高昂的頭顱。對《點球成金》那樣的電影,是什麼會讓一個經理人願意打破行業規則,去改造一堆破銅爛鐵。

體育精神帶來的,不僅僅是情緒上的熱血沸騰、身體和力量的強壯,更多的是注入內心的豐滿和堅強。「不要成為我,成為你自己。」是啊,成為別人是他們在做的,成為自己,才是你的事。這樣具有人文關懷的臺詞,也確實有好萊塢勵志影片的氣質。

「內心足夠強大了,贏才不會是比賽的唯一價值。」

《奪冠》用大量的時代元素和熱血的賽事還原,喚醒了一代人的女排記憶。在疫情來襲,電影市場擱淺多時的當下,我們也需要這樣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能放開了打,豁出去打的電影作品。

相關焦點

  • 傷臂蟄伏九個月,鐵拳鋼腿戰四方,王者歸來驚天變!
    2017年7月16日,「日本剋星」王鶴松將傷愈歸來,重回拳星時代的擂臺。不用說,所有人都知道這次回歸意味著什麼,一段新的傳奇又將開啟!━━━━━傷臂蟄伏九個月,終日苦練夢回場━━━━━算算,王鶴松離開拳星時代的擂臺已有九個月。
  • 電影《中華英雄之風雲再起》圓滿殺青 超級IP全新升級熱血歸來
    片中硬核過癮的動作場面、快意恩仇的熱血人物、英姿颯爽的武林俠客,勢必在銀幕上再掀「華英雄」狂潮。超級IP「中華英雄」熱血歸來 全新升級再造武俠傳奇據悉,電影《中華英雄之風雲再起》講述了民國初年,位於美國唐人街的華英雄(胡兵 飾),在面對內擾外侵的危急時刻,團結群英奮勇戰鬥、
  • 等了九個月,含著淚看完,中國最燃的電影來了
    ,今晚上映第一時間看完,電影本身的質量和情緒感染力,遠遠超出我的預期。:「我從來都不知道原來女排的比賽也能看得這麼熱血。特別是對八十年代各種歷史細節的刻畫,尤其是女排在日本大阪勝利後,全國人民走上街頭慶祝的場景,真的能勾起老一輩中國人的時代記憶
  • 王俊凱電影《749局》拍了九個月,即將上映卻一張海報都沒有!
    最近導演陸川在VOGUE公眾號上透露了一點關於電影《749局》的信息。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非常神秘了。捂得太好了,殺青快一年除了一張電影名稱海報,其他的啥都沒有,感覺電影會很有趣。具體情節我們就不知道了,是根據導演自己年輕時曾去過749局的經歷拍攝的,總之是部很神秘的電影,裡面還有科幻元素噢,特效場面動作場面很多,畫面感應該會很震撼。據導演透露有「封城」,「大撤離」,「空城」這樣的大場面,也有為了大結局的一段動作戲王俊凱拍了整整兩個月。王俊凱有天賦又努力。
  • 熱血棒球電影都有哪些?
    熱血棒球電影都有哪些?運動是熱血的表現,棒球更是運動中最熱血的項目之一。用電影表現這一熱血項目是許多導演喜歡的一種選擇。今天我們來盤點十大棒球題材電影。《極度狂熱》一部以棒球為題材的棒球喜劇電影。《曲線難題》父女一起完成自己夢想的電影加斯是亞特蘭大勇士隊的資深球探,然而近來他被認為已無法適應當今變化的市場,並被分配了最後一次招新任務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女兒不情願幫他,父女倆的關係本就不好,女兒還搭上了對手球隊的年輕球探。面對這堆難題,加斯能順利解決嗎?
  • 2019MLB世界大賽華盛頓國民奪冠,電影劇本真實上演!
    體育類題材的電影通常都擺脫不了濃厚的雞湯味兒:一支實力弱小、軍心渙散的球隊,在天才主角的carry和熱血教練的帶領下脫胎換骨、連克勁敵,然後通過一場大逆轉贏得最終的冠軍。不管故事講的是什麼運動,看了開頭就知道結局。但就在剛剛結束的2019MLB世界大賽上,華盛頓國民這支從谷底走出的球隊擊敗了眾望所歸的強大對手,成功捧起了隊史第一座冠軍獎盃,上演了電影都不敢拍的劇本。
  • 電影劇本真上演!2019MLB世界大賽華盛頓國民奪冠
    網易體育11月1日報導:體育類題材的電影通常都擺脫不了濃厚的雞湯味兒
  • 2019MLB世界大賽華盛頓國民奪冠 電影劇本真實上演!
    體育類題材的電影通常都擺脫不了濃厚的雞湯味兒:一支實力弱小、軍心渙散的球隊,在天才主角的carry和熱血教練的帶領下脫胎換骨、連克勁敵,然後通過一場大逆轉贏得最終的冠軍。不管故事講的是什麼運動,看了開頭就知道結局。
  • 《洛奇》續集全網首播:史泰龍歸來英雄不老,熱血再一次燃燒!
    《洛奇》續集全網首播:史泰龍歸來英雄不老,熱血再一次燃燒!   好萊塢熱血拳擊電影
  • 一汽奔騰B70實力熱血歸來
    一個是奔騰不息、進取不止的「新國民轎車」,一個是揮灑熱情、傳播正能量的國民級綜藝,「雙國民」強強聯合,少有如此契合的跨界合作,因此,首期節目一經上線,迅速吸引了無數網友的關注
  • 苦等八個月,她們為奪冠歸來
    2020年國慶檔滿血回歸,延期許久的眾多電影,即將在這個檔期一展風採。提檔9月25日上映的《奪冠》,在春節前的點映階段就已然收穫大量好評,有人覺得「很燃很炸很熱血」,有人認為這是「久違的國產大片,值得二刷三刷」,更有不少鐵桿影迷被電影感動得熱淚盈眶。可以說,《奪冠》就是今年國慶檔引領票房新突破的重量級選手。
  • 傅程鵬《特種兵歸來》電影熱播 挑戰網大新高度
    去年年底,由傅程鵬(傅浤鳴)、任柯諾、張進等主演的退役特種兵系列網絡電影《特種兵歸來》一經上線,便讓軍事迷們熱血沸騰。《特種兵歸來1:血狼之怒》在騰訊上線幾日播放量就已破億,《特種兵歸來2:黑色罌粟》《特種兵歸來3:絕密戰場》更是掀起了影片播放的新高潮。
  • 推薦5部熱血戰爭電影,喜歡戰爭片的話,不容錯過這5部電影
    推薦5部熱血戰爭電影,喜歡戰爭片的話,不容錯過這5部電影。喜愛看戰爭電影的人,看的時候估計就想看得爽,下面為大家推薦幾部超好看的熱血戰爭片。海軍特種作戰部隊馬來西亞製片,2018年九月上映,電影以馬來西亞海軍特種作戰部隊為題材,是一部一線戰鬥的故事,而電影的拍攝獲得了馬來西亞軍方的支持,戰鬥場面也是激烈真實,特別是後半段戰鬥超級精彩,裝備和戰術拍攝的非常不錯,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
  • 鞏皇攜手女將,苦等八個月,為奪冠歸來
    2020年國慶檔滿血回歸,延期許久的眾多電影,即將在這個檔期一展風採。提檔9月25日上映的《奪冠》,在春節前的點映階段就已然收穫大量好評,有人覺得「很燃很炸很熱血」,有人認為這是「久違的國產大片,值得二刷三刷」,更有不少鐵桿影迷被電影感動得熱淚盈眶。可以說,《奪冠》就是今年國慶檔引領票房新突破的重量級選手。
  • 《熱血合唱團》:電影裡的溫情不止是一群「廢柴」的勵志故事
    一部溫暖治癒的電影,想必是對2020年最好的慰藉。然而回看國內影院重啟之後的幾個月裡,不同類型大片上線不少,有超強國漫大作,也有熱血軍旅題材,更有向來火爆的小甜劇,但唯獨治癒性的勵志題材電影卻鮮有出現。
  • 九個月,終於等到這部熱血大片
    情緒和張力滿分,出影院意猶未盡,還在電影裡拔不出來。疫情之後,我們太需要這樣一部能夠提振精神、喚醒自豪感的電影了。2016年再奪金牌,是「新女排」的勝利。這些都是中國女排歷史上,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意義的比賽。電影對時間節點的選擇,恰到好處。
  • 等了大半年,「國民電影」終於出道
    感受感受,他們年輕時候的激情和熱血。毫無疑問,《奪冠》是一部板上釘釘的「國民電影但,撬動這麼大陣仗,充分說明了電影《奪冠》之於中國體育的分量。《奪冠》能問世,本身就是一個勝利。它在國人自信心最跌落谷底的時候,用一場接一場的勝利,發出了時代的最強音。2015、2016、2017、2019,郎平率領的新一屆女排,用四座世界冠軍獎盃,強勢歸來。
  • "萬萬沒想到"拍電影 "國民嶽父""國民老公"面對面
    原標題:「國民嶽父」和「國民老公」面對面真的是「萬萬沒想到」啊 《萬萬沒想到》也開拍大電影了!嗯,其實這事大家早就想到了。唱首歌都能改編電影的IP大時代,《萬萬沒想到》這種熱門網劇拍個大電影,太自然不過了。6月9日,由叫獸易小星執導、黃建新監製的《萬萬沒想到》大電影正式在京啟動。
  • 它是熱血高校最經典的正傳,30年了,作者卻始終沒讓改編電影
    三池崇史導演的《熱血高校》電影相信很多小夥伴兒都看過,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電影《熱血高校》其實只講述了很少一部分的故事,它本身改編自高橋弘的同名漫畫,而電影只是講述了芹澤多摩雄和瀧谷源治為主角的故事。
  • 被嚴重低估的《熱血合唱團》的熱血和意義,遠超出電影本身!
    近日,《熱血合唱團》正在熱映中。雖然遭遇了一些非議,票房也嚴重與它的誠意不符,但電影的意義,在於電影中所展現的元素,以及它背後的時代。這是我看完電影後的直接感受。《熱血合唱團》的票房不是很樂觀。電影的真正意義在於它的隱喻和表達,站在這樣的視角,讓我們再看一下這部《熱血合唱團》。《熱血合唱團》在內地網友眼裡,不是很接地氣,但這種分離感不是體現在劇情上,而是文化上。電影的背景放在了香港,講的是一個受到挫折的音樂指揮家帶領著一群「廢柴」參加了一個叫做熱血合唱團的試驗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