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的佛與我們信奉的佛不同,真的有佛渡有緣人嗎

2021-01-15 揮筆灑墨趣味歷史

西遊記中的佛與我們信奉的佛不同,真的有佛渡有緣人嗎?

大家再談論到信仰的時候,很多人信奉佛教,很多人都會相信一句話:佛度有緣人;當然這句話也是佛家的經典語句。意思就是佛家不能渡盡世間所有人,只能普渡具有慧根之人。對佛家宣揚最大的一部電視劇就是楊潔導演拍攝的西遊記,從這部電視劇中,能讓人看到救苦救難的菩薩,意志堅強的取經人,一路降妖除怪的悟空。給人最大印象的還是佛能普渡眾生的慈悲之心。但是本章中咱們要介紹一下,西遊記中原著中的佛和咱們信奉的佛有何不同?那麼咱們就說一下烏雞國國王死後三年還魂的這一章。

首先咱們肯定一下,楊潔導演87版西遊記的確是一部經典巨製,楊潔導演也是我心中比較崇拜的一個導演,在當時中國的拍攝技術和國家條件下,能拍出這部電視劇對於國人來說是一個驕傲。咱們就先說本章介紹的這章節,這章電視劇裡面拍攝的也是比較經典,唐僧遇到烏雞國國王鬼魂,悟空和八戒井底水晶宮找到用定顏珠保持下來的國王屍身,並求得太上老君的九轉還魂丹,把國王還魂,然後揭露假國王是妖精,並進行降妖除魔,最後妖精被文殊菩薩收走。電視劇中拍攝的也很好,劇情跌宕起伏,耐人尋味,結局也是以圓滿結束。那麼實際原著中結局雖然也是這樣描述的,但是原著中結尾有一個原因,卻沒有拍出來。那麼原著中是怎麼描述這一場面呢:行者道:「菩薩,這是你坐下的一個青毛獅子,卻怎麼走將來成精,你就不收服他?」菩薩道:「悟空,他不曾走,他是佛旨差來的。」行者道:「這畜類成精,侵奪帝位,還奉佛旨差來。似老孫保唐僧受苦,就該領幾道敕書!」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行者道:「你雖報了什麼一飲一啄的私仇,但那怪物不知害了多少人也。其實大家仔細讀了原著中的這章,就能發現這章的結尾很是耐人尋味,尤其是文殊菩薩的這個解釋,更加讓人不解;如果說佛渡有緣人的話,那麼文殊菩薩和這個國王應該沒有多大的緣分,有點類似人家不去西方極樂世界,你文殊菩薩有點強迫人家一樣。而且悟空也認為文殊菩薩是在公報私仇。作為一國之君,一個僧人頂撞君王,被君王放在水裡懲罰一下,也算是正常。畢竟歷來君王有幾個能有好脾氣的,何況是你想人家推銷佛法,人家如果不信佛也正常嘛。再看如來佛祖的做法,說實話,處理的方式有點不厚道,不是有點不厚道,是非常不厚道。人家不信佛,即為與佛無緣,佛渡有緣人,此人說明就渡不得,緣分未到呢!如來佛祖卻因此降下懲罰,派個畜生把人家推到井裡面,雖然你後面安排悟空又把人家救活了,但是總算事情緣由是因佛而起,難道不是你們的責任?如果你不強行渡人家,人家能把你擒在水裡?而且這個處置方式很是不夠妥當;一個佛家領導與一個下面凡人斤斤計較了,話說文殊菩薩也有點小家子氣,你已經是得道高僧,金身不滅的大羅金仙,即使放在水裡三年也死不了吧?這個做法真的...............................咱們繼續往下分析,如果僅僅是對國王懲罰,大家可能還說的過去,但是那佛家做的其他事就很過分了。那人道:「師父啊,我這裡五年前,天年乾旱,草子不生,民皆飢死,甚是傷情。」三藏聞言,點頭嘆道:「陛下啊,古人云,國正天心順。想必是你不慈恤萬民,既遭荒歉,怎麼就躲離城郭?且去開了倉庫,賑濟黎民;悔過前非,重興今善,放赦了那枉法冤人。自然天心和合,雨順風調。」那人道:「我國中倉稟空虛,錢糧盡絕,文武兩班停俸祿,寡人膳食亦無葷。仿效禹王治水,與萬民同受甘苦,沐浴齋戒,晝夜焚香祈禱。如此三年,只幹得河枯井涸。

話說如果是國王得罪了文殊菩薩了,對過往進行懲罰,也無可厚非;但是與整個烏雞國的百姓有什麼關係?天降大旱,寸草不生,民皆飢死。此中佛渡有緣人,不是渡而是佛害有緣人,我們的信仰是佛以慈悲為懷,普渡眾生,免造殺戮,而且佛家講究:妄執嗔恚,應該把對比人的執念轉換成愛心,不能執有悔恨之心,這才是我們信奉的佛,但是本章西遊記中描述卻是與咱們所說的佛描述大大不同了。

這就是我們今天介紹的西遊記原著中的佛與我們所信奉的佛最大的區別吧。

每個人有不同的發現,希望能帶給大家不一樣的驚喜。

相關焦點

  • 佛渡有緣人
    但終究割捨不下紅塵,故後來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變成了: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 記得佛曰只渡有緣人,但佛又說普渡眾生。 看似很矛盾,實則不矛盾。(不信者就是無緣)  佛經上還有一個譬喻:佛說法度眾生,就像天下雨,普潤萬物,但各種花草樹木所得各異,這是緣的差異。  有時候寫完文章,看到讀者的留言,也不免產生「佛渡有緣人」之慨嘆。
  • 《西遊記》是揚佛禁錮道教還是佛教,宣揚道教?
    《西遊記》揚佛的說法由來已久,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原因,我們還可以在《西遊記》中找到很多細節,因為情節太多,我就簡單地說幾句:1、東部地區的大唐部隊是道教下的天庭部隊。大唐想尋找真正的解決方案,但是他沒有從道教中尋找,相反,他從跑去一直到佛教。
  • 揚佛抑道還是揚道抑佛
    但是以前我是認為他經典,可是自從認真的讀過十幾遍原著後,我現在可以說老版的西遊記除了演員,服裝和音樂,其它一無是處,特別是它的情節設定,硬生生的砍掉了很多優秀的情節!想想多少國人是只看電視不看原著的,想想如此產生的惡劣影響,實在是難以計算!隨便舉個例子,玉帝真的那麼昏庸,無能,甚至嚇的鑽桌子嗎?太上老君真的那麼無能,只是一個燒鍋爐的嗎?孫悟空真的是強到足以大鬧天宮嗎?
  • 佛教:「佛渡有緣人」,這四種人,與佛有緣,是你嗎?
    佛門中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雖然佛陀曾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然而,眾生根性業力有別,與佛結緣的因緣時機也是不一樣的,這一生福報大、善根厚的人往往有緣遇到善知識而得到渡化、離苦得樂。而福報淺薄、善根不足的人今生往往很難與佛結緣。
  • 答問:無量光佛和無量壽佛是不同的佛嗎?
    網友提問:無量光佛和無量壽佛是不同的佛嗎?法嘉宗智回答阿彌陀佛(梵語Amitābha),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漢傳佛教的阿彌陀佛,有兩個名字:無量光佛,梵文amitābha,構詞為amita-ābha(光明)  無量壽佛,梵文amitāyus,構詞為amita-āyus(壽命)《佛說阿彌陀經》另有無量相佛(amita-ketu),無量幢佛(amita-dhvaja),都可算做阿彌陀佛
  • 佛、如來、釋迦牟尼佛,指的是同一個人嗎?
    很多人對佛教的了解,都是通過看電影、電視劇知道的,尤其是電視劇《西遊記》,在八十年代非常流行,在當時可以說是萬人空巷,家喻戶曉。這部電視劇給大家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其中有一個就是如來佛,孫悟空雖然很厲害,但還是逃不過如來佛的手掌心。
  • 世上真的有佛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我們學佛不能去迷信,如何才能不迷信佛教?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知道這世上是不是真的有佛,燒香拜佛是否有用?你就不會去迷信佛教。世上真的有佛嗎?沒有親眼所見的人,肯定不會相信這世上有佛,不管你是否相信佛的存在,這世上真的有佛。
  • 唐僧為何被封為旃檀功德佛?他真的沒有法力嗎?
    唐僧為何被封為旃檀功德佛?他真的沒有法力嗎?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唐僧是如來的二徒弟金蟬子轉世,如來交給他一個取經任務,讓他先去投胎成了唐僧,之後又安排了四大護法齊天大聖孫悟空,天蓬元帥豬八戒,捲簾大將沙僧一路護送他西行。
  • 西遊記中,究竟是金蟬子成了佛,還是唐僧成了佛?
    阿賴耶識在梵文中的原意為:藏,能藏、集藏,阿賴耶識即是指能夠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無漏法種的第八識如來藏。人間有情具足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為前六識,和意根(又名末那)合稱前七識或七轉識,第八識是阿賴耶(又名如來藏、真如等)識。 眾生在世間之各種活動,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業、惡業、淨業、無記業,造作後即由第七末那識的執著性功能送交第八識——阿賴耶識保存。
  • 佛教: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佛,鬥戰勝佛並不是小說中所寫那樣
    鬥戰勝佛,居於十方大千世界的三十五佛之一。眾所周知,在名著《西遊記》中,孫悟空因為護送唐僧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後到西天取經有功,被授予鬥戰勝佛的佛號。但是,這個「被授予」就與佛教中的「眾生平等」的觀念相悖,這究竟是為什麼?
  • 《西遊記》中「天庭」和「佛屆」的神仙體系是怎麼劃分的?
    《西遊記》中「天庭」和「佛屆」的神仙體系是怎麼劃分的?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評論《西遊記》「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遊記》中的神、佛、妖、魔、鬼、怪,琳琅滿目,那麼《西遊記》中的神仙的體系是怎麼樣的呢?
  • 35佛中,「鬥戰勝佛」孫悟空和「旃檀功德佛」唐僧是個怎樣的存在
    而在《西遊記》一書中,說取經圓滿後,唐僧成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成為「鬥戰勝佛」,這兩個佛名正是在三十五佛之內。既然有三十五名之數,在世間的認識中,總會給這些有個排名,那麼鬥戰勝佛和旃檀功德佛排名第幾呢?他們在這些佛中又是個怎樣的存在呢?
  • 佛在哪?佛在「靈山」,莫遠求!
    佛在哪?這個問題,信佛或不信佛的都會問?那麼佛是什麼?佛又在哪裡?佛是什麼?佛是什麼?佛是智慧,德行、慈悲最高的成就者。佛由人修行而成佛的,不是宇宙自然的神。更不是什麼三頭六臂,飛天潛地鬼神。人人皆有佛性,人人修行皆可以成佛。
  • 在十方三世諸多佛菩薩中,有9位佛菩薩,我們是一定要拜的
    在十方三世諸多佛菩薩中,有9位佛菩薩,我們是一定要拜的。在我們有著名的四大菩薩,分別是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第一位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為了廣渡眾生,倒駕慈航,以菩薩的身份示人。
  • 西遊記唐僧西天取經:雷音寺象徵兩個地點,如來佛祖也象徵兩位佛
    吃飯聊天的時候,一位朋友問起:都說人死了叫歸西,那西天到底是什麼地方? 另一位朋友答道:西天就是靈山大雷音寺,如來佛祖修行的地方,位於西牛賀洲。 不錯,這是西遊記中的回答。 但實際上,這個回答中有幾個常識性錯誤,可以說驢唇不對馬嘴。
  • 《西遊記》中黃眉怪,為何敢假扮如來佛祖,其主人是未來佛界大佬
    在《西遊記》中,有絕大多數的妖怪都是為了吃唐僧肉想得到長生不老而抓唐僧,當然也有一些修為高的妖怪對唐僧肉不感興趣。可見,唐僧取經路上遇到的西遊群妖,雖然吃唐僧肉是主流,但目的還是有不同的。除了青牛精、九靈元聖外,還有一個目的特殊的妖怪,他就是黃眉怪。黃眉怪,又稱黃眉大王、黃眉老祖,他本是東來佛祖彌勒佛的敲馨童子。他趁彌勒佛不在家時,就偷了人種袋、金鈸下界為妖。
  • 世上真的有佛嗎?別再迷信了!
    佛在哪裡?為什麼要信佛?佛是神靈嗎?相信許多初入佛門的人對此都很疑惑。甚至有很多人信佛比較迷信,很容易誤入歧途。那麼,本篇文章,小編就帶大家解開這個疑惑,也希望大家建立正知、正覺、正信,不再盲從迷惑。首先,佛不是神靈,佛是覺悟、大徹大悟的人,比如佛陀釋迦牟尼佛,他本和我們一樣,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凡人,後來看到人世間太多的疾苦,為了尋求解脫之法而出家修行,得成正道,了通三世因果,福慧兩足尊,具備無量神通。佛雖然有大神通,但是他從不以神通示人,也絕不允許自己的弟子炫耀神通而使眾生執迷其中,無法見性覺悟。
  • 世上真的有佛嗎?佛到底在哪兒?看完就明白了!
    應該不少人從小都有跟父母到寺院燒香拜佛的經歷,也許到現在都不太明白,為什麼要拜佛?拜佛的意義是什麼?有用嗎?佛到底在哪兒?一連串的問號縈繞在心頭。許多不了解佛教的人,往往易將其與迷信劃等號,這就非常無知了。
  • 佛教:這四種人不用拜佛,也會得到諸佛菩薩的保佑,有你嗎?
    一個人信奉佛法,就要做到「信受奉行」,首先信得過,然後才能接受,能夠在生活中履行佛的教誨,這樣修行才會有進步。佛教最注重因果,一個人信奉佛法,就要相信善惡因果,真實不虛,以下四種人就是不拜佛,也會得到諸佛菩薩的保佑,一切福田,不離方寸,這四種人種下的是善因,所以得到的一定是善報。
  • 【懺悔業障八十八佛】南無旃檀功德佛
    八十八佛八十八佛是五十三佛加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名見《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是娑婆世界的過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