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哪?佛在「靈山」,莫遠求!

2021-01-07 凡心問禪

佛在哪?這個問題,信佛或不信佛的都會問?那麼佛是什麼?佛又在哪裡?

佛是什麼?

佛是什麼?

佛是智慧,德行、慈悲最高的成就者。佛由人修行而成佛的,不是宇宙自然的神。更不是什麼三頭六臂,飛天潛地鬼神。人人皆有佛性,人人修行皆可以成佛。佛是宇宙最偉大的聖者。

在《大乘義章》二十末云:「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圓滿,故名為佛。道言自覺,簡異凡夫,雲言覺他。明異二乘,覺行究滿,彰異菩薩,是故獨此偏名佛矣。

佛代表了什麼意思?

所謂佛者,梵語佛陀之簡稱。(梵語,指印度之語言)譯言覺者,或智者。即真正圓滿覺悟宇宙人生之真相,亦即了悟諸法之事理的一切智人。因眾生由無明所覆蓋,對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知不覺,而流轉生死。出世聖人,歷劫修行,行滿果圓,於一切無明睡眠中,朗然大悟,妙契宇宙之真理,如頑雲開,故稱覺者。覺有正覺、等覺、無上覺三義。正覺簡別凡夫不覺和外道的邪覺而言,凡夫對於事物的真相不明,起種種顛倒,所以名不覺。外道依於有限的定力和通力,見事物的某些部分道理,執為真實,建立種種錯誤理論,自命為覺,實際上仍是有漏分別的錯覺。佛陀以無漏無分別智親證諸法的真如實相,是徹底覺悟者。等覺即遍覺義,簡別二乘聖人,他們雖然是正覺,而未遍覺。佛陀興運大慈悲,以自覺遍覺一切有情,所以是遍覺者。無上覺簡別菩薩,登地菩薩福慧尚未圓滿,唯佛悲智行願皆已究竟圓滿,無有過上,無有與之可比,所以稱無上覺者。如佛地經論云:「於一切法一切法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花開故名佛。」

佛在哪裡呢?

當然可能受《西遊記》等影視劇影響,大家會普遍認為「佛」在印度!

唐三藏帶領三個徒弟去印度取經 途中經過九九八十一難?

其實印能法師首歌 把佛在哪寫出來了。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佛在靈山,那麼靈山在哪?

靈山其實就在我們自己心中。

心中的一片清淨之地。心有多大,靈山就有多大,每個人都有一顆清淨善良之心。

讓我們懂得如何去好好修行,好好修心!

很多佛弟子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哪西方極樂世界中就有佛祖嗎?你都不好好修。哪來的佛?不著魔就不錯了!

其實,修行和生活,工作並不矛盾,佛性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然而人們陷入了繁忙的事務,到處奔走尋求,忘記、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寶貴的東西應該從自心中尋找。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我們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認真學,堅持修,好好學,好好修,今生一定能夠解脫,今生一定能夠成佛!

記得西遊記中有一個片段是孫悟空取完真經成為鬥戰勝佛之後去找了菩提老祖。回答了菩提老祖當時給悟空留下的兩個問題、

方寸靈臺是什麼?方寸靈臺就是心。

須菩提又是誰?須菩提就是佛祖所化,或者說是本心所是現、不可雲、不可雲、

為什麼不可雲,一切皆需我們自己去悟。

相關焦點

  •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在哪裡?
    雖然前些年我學的比較雜,但我還是應該感恩所有指點我的師兄們,或許我就是這樣的因緣,佛菩薩就是這樣安排的。我通過持咒,念佛,拜佛,消除了一部分業障,身體越來越健康;通過聽經讀經,我明白了一些教理教義,學會了一些做人的道理。我深信因果,不敢作有違佛法,有違倫理道德的事情,家庭和睦了。從此我對佛法更加堅信不移!
  • 佛在靈山如何求
    佛教裡有一首偈子:「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這首偈子說的是:所有的道場都不在別的地方,覺悟不在別的地方,佛不在別的地方,和平安樂不在別的地方,解放和自由也不可能從別的地方別的世界獲得;你所追求的幸福、快樂、安全、平和、寧靜,都不可能從別人或者別的地方獲得。
  • 佛在靈山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 在無錫的靈山,有一尊被放大了的佛.
    在古印度的靈山裡,他坐在最中間,所有佛門中人對他畢恭畢敬的,都尊敬的對他!這個沒有問題~兩千多年後,在無錫的小靈山,最厲害的佛祖又被放大了,叫靈山大佛,不過同時也有一尊小佛,這次問題來了:為什麼要立一大一小兩尊呢?大佛嘛,是為了爭取東方第一的稱號,當時中國佛教界有東南西北四尊大佛的說法,如果不夠大,怎麼能爭取到東方大佛的稱號?又怎麼能說服趙老出面題詞講話?
  • 佛品西遊|從心出發、歸於靈山,有始無終的烏巢禪師是哪尊佛?
    行者縱有攪海翻江力,莫想挽著烏巢一縷藤」。此情此景,你能想像鳥巢裡端坐的會是觀音,還是菩提,或者如來?猴子能有幾個膽子敢捅這幾個師尊?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烏巢禪師至少是跟金頂大仙、接引佛祖一樣地位的人物,他們都是在取經路上度化唐僧師徒的大師,區別只是:一個是在西天取經的實際出發地--浮屠山、一個在取經的目的地--靈山。
  • 抱佛腳的真實含義是什麼,你可以抱佛腳,親感佛的殊勝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佛祖當年在遙遠的靈山道場傳法,可以說是金剛道場、金剛聖地,我等不要執著哪裡的殊勝,實際上靈山與佛就在自己的心裡,莫要向外求。即自己的心就是修行最好的道場,佛菩薩無處不在,就在自己的心中,就在自己的身邊。
  • 世上真的有佛嗎?佛到底在哪兒?看完就明白了!
    佛教與迷信根本是兩回事,信佛學佛走錯了路,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損害法身慧命,給自己帶來更多煩惱。本篇文章,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有關佛學的常識,希望大家能建立正知正念,不要再迷惑了。首先,我們學佛,應明白「佛」是什麼?佛不是我們潛意識當中所認為的無所不能的神靈,不容侵犯、不可得罪,高高在上。
  • 如來真是西天靈山的老大?錯了!還有兩個佛直接威脅他的地位
    如來是西天靈山的扛把子,這點好像是無可爭議。自從他在南天門外收服了孫悟空開始,我們便將他認作是靈山老大甚至是西遊記中大哥級別的人物了,但要清楚,如來是收服了孫悟空,但他因此而身負重傷,不得不匆忙跑回靈山療養,這在原著中都是有寫的。
  • 這四種人,不用拜佛,卻離佛最近,有沒有你?
    很多人念了一輩子佛,燒了一輩子香,可是當問及佛菩薩到底在哪裡時,卻仍舊愚痴地認為佛菩薩就住在寺廟裡。這就著相了,也是一種無知和迷信。寺院裡供奉莊嚴慈悲的佛菩薩像,供人禮拜,是一種善巧方便法,是為了起到好的渡人作用,但並非神明般的存在。「法在心內,莫向外求」,佛菩薩不在寺院,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 此佛在靈山排第48位,大鵬卻甘願下跪,地藏王置之不理?
    (蝸牛看西遊第4324期)文/蝸牛西遊裡的有位膽大包天的妖怪,他敢當著如來的面呼朋引伴地叫囂著要奪走雷音寶剎,縱然有多方人馬出戰都阻擋不了他謀朝篡位的心思;西遊裡還有一位菩薩,分明是佛教中人卻在道教地盤工作,就是這兩位特殊人士,居然都敗在同一個人的手裡,此人在靈山排位賽中排名
  • 佛教:世上真的有佛嗎?佛菩薩在哪裡?別再迷信了!
    世上真的有佛嗎?有,但佛不是什麼玄幻的神明。佛是什麼?佛是覺悟的人,是大徹大悟、福慧具足的智者。信佛,是相信佛所說的正法,相信因果,相信佛菩薩的智慧,並一心歸命,進而自我覺悟、自我救渡。很多人信佛信的很顛倒,功利心很重,總想著從佛菩薩那裡得到更多,滿足自身更多的欲望。試想一下,你是在拜佛,還是在拜自己的欲望?
  • 佛教:心中有佛便是最好的佛緣,看看你有嗎?
    學佛,修佛就是在修自己的心。修佛並不是拜拜佛,稍稍香,上上供。真正的修佛,是要做到心中有佛。佛並不是要我們崇拜他,表面的支持和認同並沒有任何的意義。佛在意的是心靈的傳達,心靈的感召。真正做到心中有佛,便是佛緣。佛是覺悟了的人,是有著大智慧的人,是有著與宇宙人生真理的人。我們學佛,就是要用佛的眼光,思想,行為去面對生活。所以說佛不再天上,佛不再寺廟中,佛在每個學佛之人的心中。
  • 汝等自身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得建立
    好在陷入迷途不遠,可以回過頭來尋求佛法。佛性本來無形無影,羚羊掛角無蹤跡可尋。頸聯兩句詩人繼續引用了兩個典故。方丈山在茫茫東海,含元古殿本身就是皇居。詩人通過這一比喻,點明佛性就在自身,茫然求佛,卻不知自身是佛。有人問青峰禪師什麼是佛?禪師告訴他「火神求火」。這和騎驢、覓驢,不是同樣的道理嗎?
  • 西遊:他才是西天靈山第一佛 如來佛祖也只是他的晚輩
    看《西遊記》都知道西方教教主是如來佛祖,因而西天靈山也就是如來佛祖做主了,但其實如來佛祖不是西天靈山第一佛,排第一的另有其佛,如來佛祖也只是他的晚輩。熟讀原著《西遊記》第一百回的都知道,唐僧師徒都得了正果,最後大眾合掌皈依,都念「佛、菩薩、羅漢」果位。大家會看到,大眾念的第一個佛果位名字是「南無燃燈上古佛」。
  • 無錫最值得一去的景區:靈山大佛,佛大山靈
    說到靈山,也許你會想到《西遊記》中的靈鷲山,如來佛祖就住在山上的大雷音寺裡。不過,在現實世界中,也有一座靈山,位於無錫市太湖之濱,由小靈山、祥符禪寺、靈山大佛、天下第一掌、百子戲彌勒、佛教文化博覽館、萬佛殿等景點組成,乃是中國唯一集中展示釋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題園區。
  • 佛說:眾生皆苦,只可自渡!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生老病死乃宇宙之規律,概莫能外。其餘四苦皆是人七情六慾、因果業力所感召。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眾生皆苦,苦在心地。
  • 求 佛
    不需求佛,心中無佛,求了也沒有用;心中有佛,做什麼都自由自在,並且越來越趨於圓滿。我對我的地藏王沒有要求,但是對你們有要求啊——上下該點的都點一下,喜歡,就轉發朋友圈,這也是出於你瞬間一動的心念。
  • 五方佛是哪五尊佛?
    在喇日寺噶當大經堂一樓供奉了9米高的的五方佛,五方佛是哪五尊佛呢?
  • 燒香拜佛,你拜的是什麼,求的又是什麼?
    在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仍有許多的人去燒香拜佛,有些人求財富,有些人求姻緣,有些人求子嗣,有些人求平安。 因為各種所求,基本上都離不開一個願字,所以民間稱為許願。然後便帶著一些錢財或物品去寺廟等地方。 若所求不願,便會心生抱怨,認為這個廟不靈,那個菩薩不靈。 那求神問佛到底有沒有用,心中的願到底能不能通過求神問佛來實現呢?我們先從求神拜佛的「拜」說起。 所有寺廟的諸佛菩薩像都是法相,是用來表法。
  • 你知道「十方佛」是哪十尊佛嗎?
    又其中之諸佛及眾生,則稱為十方諸佛、十方眾生。十方佛名號:善德佛、栴檀(zhān tán)德佛、無量明佛、相德佛、無憂德佛、寶施佛、華德佛、三乘行佛、廣眾德佛、明德佛。大家都知道,這十方佛,相對應的有十個方位。他們也有十個佛國(淨土)。下面就一一介紹一下,哪尊佛,代表哪個方位。其佛國又是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