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去寺廟燒香拜佛祈福,人們堅信有一種神秘的外在力量可以加持和保佑自己,其實這都是人的一種自我心理安慰,如果執著於佛菩薩的所謂神通,那就是偏執和迷信了,屬於信佛走錯了路。世上真的有佛嗎?有,但佛不是什麼玄幻的神明。佛是什麼?佛是覺悟的人,是大徹大悟、福慧具足的智者。信佛,是相信佛所說的正法,相信因果,相信佛菩薩的智慧,並一心歸命,進而自我覺悟、自我救渡。
很多人信佛信的很顛倒,功利心很重,總想著從佛菩薩那裡得到更多,滿足自身更多的欲望。試想一下,你是在拜佛,還是在拜自己的欲望?世人愚痴,總喜歡「臨時抱佛腳」,平時不知道積德,遇到困境了想到去求佛菩薩,這種急功近利的行為本身就是對正信佛法的誤解。要知道,佛菩薩縱有萬般神通,也無法改變個人的因果業力,難道說人作惡了,多在佛前磕幾個頭就沒事了,這不是胡扯嗎?
世上有佛,佛是覺悟的人。佛家常講:佛是過去的人,人是未來的佛。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堪作佛,若能精進修行,亦能成就佛陀那樣圓滿的正果。《華嚴經》裡講,佛陀當年修行,在菩提樹下悟道時就說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如來和凡夫的區別在於一個「覺」字,一念覺,菩提現前;一念迷,煩惱現前。我們學佛就是要啟發智慧,遠離無明,以了脫生死為圓滿歸宿。明心見性,方可衝破假象,得大解脫,得圓滿智慧,究竟離苦得樂、不住輪迴。
在佛教裡,將修行者要成就的果位分為三種,分別是阿羅漢果位、菩薩果位和佛果位。其中,「阿羅漢」屬於小乘佛教,「菩薩」和「佛」屬於漢傳大乘佛教。阿羅漢是自我覺悟、自我救渡,而「菩薩」是自渡渡人、自覺覺他,即不但自己解脫,還幫助他人離苦,這就是菩薩慈悲。而最圓滿的果位當屬「佛」果位,是最殊勝無漏的正果。
佛不是世人迷信的神靈,我們身邊一切有智慧、有德行,能夠啟發我們思考,指引我們人生之路,帶領我們走出迷茫的人,都是我們生命裡的佛,是來渡我們的大菩薩。佛菩薩無處不在,我們講「佛眼看眾生,眾生都是佛;魔眼看眾生,眾生都是魔」,你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你的人生就是什麼樣。
佛菩薩不住在寺廟,不要執著於寺廟裡的那些泥塑雕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菩薩就在我們心中,不必向外去尋找。「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心中有佛的人,心中常存敬畏,永遠善良、永葆慈悲。
我們信佛,信的是因果;學佛,學的是佛菩薩的智慧與慈悲,學習他們的精神。信佛學佛,不應該是索取,而應該是失去,失去貪嗔痴慢疑五毒,修戒定慧三學,真正去改變自己,修善因善果,人生才會真正改變。「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佛說萬法,根本不離「因果」二字,一個人明白了因果,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命運、掌控自己的人生。
「求佛不如求己」,有求皆苦,在很多時候,佛菩薩是給予大眾一種精神上的慰藉,給大眾內心一種清淨力的加持。然而,「萬般皆苦,只可自渡」,命由己造、福自己求,燒香燒的是因果之香,拜佛其實也是在拜自己,是懺悔,是發願,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誰也幫不了你。
學佛不要妄想走捷徑,「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廣種善因、善用其心,自有福報庇佑。學佛就是要我們變成一個善良的人,沒有那麼複雜,善良的人、自有天佑。願您吉祥,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