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再出現復陽病人也不要一驚一乍!窗口行業裝塊隔板還要我來...

2020-12-18 話匣子

熟悉的張式金句又來了!

今天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感染科主任張文宏

走進上海工會「五一講堂」

針對出現復陽病人

下半年疫情趨勢

窗口行業如何防疫等話題

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聽這次他又說了點什麼?

上海出現復陽病人?

不要一驚一乍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前兩天有一個復陽的病人從外地到上海,把大家都嚇得不輕。我特地第二天查房把這個病人的病歷調出來,一看,他已經連續三個月以上是陰性。這次在上海被查出陽性,也說明上海的核酸檢測是極為認真的

我被上海做檢測的護士用棉籤在我的鼻孔裡戳過好多次。在戳的過程當中,我發現他們極為認真負責,棉籤戳得很深,在裡面還要刮幾圈,這個時候就會把一些在留在裡面的死掉的病毒殘渣刮出來。這些核酸不具備傳染性。

所以我今天趁這個機會告訴大家,如果再出來一個復陽的病人,大家不要一驚一乍好不好?不要緊的!

復陽是非常常見的,核酸檢測再次出現陽性的情況,和不同時間的採樣有關係。關鍵是你隔離的時間夠長,這個病毒隔離4個星期以上,如果免疫功能正常了,哪怕是核酸陽性,它的傳染性基本上微乎其微。

未來半年全球疫情會繼續蔓延

在未來半年裡,不論疫苗是不是做出來,全球的蔓延之勢會繼續,不會有非常大的消停。基本上我們要發揚目前的醫療衛生系統,保持極端的警戒水平,社區保持高度的工作狀態。

區別在於大家開始過上正常日子,戴上口罩可以去逛街,可以吃東西,可以去「瞎白相」。

老是被客戶的口水「襲擊」?

窗口行業要加強防護

我也到銀行排過隊,看到一些客戶老是怕對方聽不見,對著窗口拼命往裡面「噴口水」,噴得桌子上都是的。

所有的窗口單位可以出一個玻璃隔板,然後前面有一個擴音器,就可以把這個問題完全解決了。這種問題還要我這個醫生來想嗎?應該你們單位早就想出來了!

比如說銀行,如果客戶沒有戴口罩,不妨就告訴他防疫期間每個人都要戴口罩,他在你這裡存了這麼多錢,發人家一個口罩不過分吧?人家出於面子也會帶上。所以,永遠不要怪自己的客戶!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

相關焦點

  • 張文宏談新冠「復陽」病例:大家不要一驚一乍
    8月17日下午,張文宏走進上海工會「五一講堂」,為大家分析下半年疫情發展趨勢並給出個人防護要點。上海前幾天發現一例吉林來滬就醫的新冠肺炎復陽病例。消息一出,就有市民擔心新冠復陽會引起疫情傳播。對此,張文宏表示,復陽是非常常見的,核酸檢測再次出現陽性的情況,和不同時間的採樣有關係,關鍵是隔離的時間是否夠長「有時候再出來一個復陽的病人,大家不要一驚一乍好不好?不要緊的!」張文宏還特別指出,這個病毒隔離4個星期以上,如果免疫功能正常的,哪怕核酸檢測是陽性,他的傳染性幾乎微乎其微。
  • 張文宏:「復陽」問題的討論可以暫告一段落了—新聞—科學網
    「復陽」者既不傳染、也不「復發」 作為臨床醫生,張文宏說他最關注「復陽」者兩方面的情況:一是他們是否具備傳染性,二是是否導致新冠肺炎復發。 「每個省都有一些『復陽』的病人,佔約5%~10%的比例,但至今為止,從未出現一例『復陽』病人傳染給其家人。
  • 要是再出現本地病例怎麼辦?張文宏:大場面都見過了,這種小case不要...
    張文宏給出了答案!今天下午,由上海市科協生物醫藥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病毒演變、進化、傳播的基礎研究與防治實踐(從SARS到COVID-19)」研討會,在科學會堂舉行。如果看待無症狀感染者?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這麼說↓↓↓警惕無症狀感染者對於輸入性疫情的影響在第一波疫情當中,專家組已經獲知無症狀攜帶者的存在。在我們主動篩查一些密切接觸者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個病人攜帶病毒,但是從來不發病,而且病毒存在的時間會超過三個星期。這樣的人他不生病,不去醫院的話就發現不了。
  • 孩子睡覺為什麼總是一驚一乍的?
    並且剛出生的寶寶在爸爸媽媽眼裡是非常可愛的,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到處摸一摸孩子。只要孩子有一點異常,新手寶媽們都會非常緊張。就比如說,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忽然的抖動、或者輕哼一聲。寶寶的手腳也會不自主的隨意亂動,就像做噩夢被嚇到了一樣。這個就讓很多爸爸媽媽覺得非常神奇,也同時也非常害怕,孩子究竟是怎麼了?其實,剛出生的寶寶睡覺老是一驚一乍的是正常現象。
  • 張文宏:復陽患者到現在無一例人傳人,因為病毒是「死」的
    4月2日晚8時,「愛心暖遊子 攜手共抗疫——支持海外華僑華人、留學人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愛心連線(英國、南非專場)」舉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謝斌以及演藝界的舒悅、江疏影等人,與英國、非洲相關國家僑團、留學生代表視頻交流,攜手華僑華人共同抗疫
  • 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的是怎麼回事?
    媽媽在看護寶寶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會發現新生兒睡夢中會一驚一驚,甚至會驚醒哭鬧。有經驗的家長就知道新生寶寶可能是缺鈣了。那麼,新生兒睡覺一驚一驚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不是缺鈣導致的呢?寶寶睡覺一驚一乍,原因何在?
  • 香港現「復發病例」張文宏:「再感染」非一般意義上「復陽」
    新京報快訊 近日,有媒體報導香港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歐洲旅遊返程,再次檢測核酸呈陽性,經港大微生物系測序證實,與此前感染病毒株存在差異,因此證明是「再感染」,而非一般意義上的「復陽」。8月25日,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發布微博就此事進行解讀。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嚇到了,快找人叫叫」奶奶嚇壞孩子,太無知
    再加上愛子心切,寶媽們更容易在慌亂之下「亂投醫」。寶寶睡覺一驚一乍,奶奶找「高人」來支招表妹家寶寶現在4個月大了,表妹作為新手寶媽每天帶娃都是戰戰兢兢。前一陣子,她發現寶寶睡著後總是一驚一乍的,她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就想抽時間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一下。但是,孩子奶奶卻說這很正常,很多孩子小的時候都這樣,還說:「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嚇到了,快找人叫叫。」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總愛大哭,遇到這些問題該怎麼辦
    小米說她家寶寶睡覺時總是一驚一乍,有時候還愛大哭,這種現象究竟是為什麼呢?寶寶睡覺要麼一驚一乍,要麼大哭,其實這兩點有共性,也有差異,我家寶寶四個多月有一段時間也是會突然大哭,寶寶一驚一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常的「驚跳反射」,也叫做「莫羅反射」,另一種情況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夜驚」,「夜驚」現象常見於晚上。哪些原因會引起寶寶睡覺一驚一乍呢?
  • 合理震蕩用不著一驚一乍
    來源:陳銘炒股樂園合理震蕩用不著一驚一乍儘管今天盤口科創板和創業板又出現了比較大的震蕩,但到目前為止我們市場中仍然有90多家的個股的收盤價在創歷史新高價格;季線上形成確定性牛市的股票超過了1340多家;
  • 新冠肺炎患者頻繁「復陽」,究竟怎麼回事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經介紹說,同樣是通過咽拭子進行採集,病毒量大的病人「取一次就陽性一次」。對於將要出院的病人來說,他們體內的病毒載量處於臨界點,這時就會因載量過低而無法識別。 這也意味著,「復陽」的說法其實不夠準確,因為患者在出院時的陰性結果可能存在誤差,才使得隔離後期重新呈現陽性。
  • 寶寶睡覺時總是一驚一乍咋回事?原因逃不過這3點
    睡眠對於所有人來說都十分重要,尤其是剛出生的寶寶,身體發育還未完全,更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來讓身體發育更健康。但很多寶媽會發現一個情況,那就是寶寶睡覺時會突然受驚一樣的抖一下,讓寶媽感到很是奇怪,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新生兒睡覺後總是「一驚一乍」,不是因為被嚇到,而是因為……
    很多新手爸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寶寶睡覺後總是「一驚一乍」,導致寶爸寶媽特別緊張。一開始,大家會以為是活動的聲音嚇到了寶寶,於是做什麼都小心翼翼,不敢發出任何聲音,保持環境特別安靜。但是,即便家裡已經沒有任何聲音的情況下,寶寶依然會有「一驚一乍」的表現。有過來人會說,可能是寶寶被嚇到了,得趕緊找「神婆」來施法。結果東打聽、西打聽,終於把神婆找來了,然後在家裡鼓搗一番,錢也沒少花,結果根本沒什麼用。
  • 讓人一驚一乍的恐怖遊戲,原來家裡面也這麼不安全
    《GOHOME》是兩種恐怖遊戲風格融合在一起的遊戲,在外面的時候我們上演的是一場追逐戰,讓喜歡玩追逐的玩家們體會到了這樣的樂趣,但是當《GOHOME》裡面的女主角回到了家裡之後,我們就開始體驗到一驚一乍的恐怖遊戲樂趣,雖然一驚一乍本身就是恐怖遊戲的通病。
  • 穿上白大褂,拎著保溫杯,戴上老花鏡,張文宏的另一個身份:病人期盼...
    穿上白大褂,拎著保溫杯,戴上老花鏡,這位自帶男主光環的全民偶像,如約出現在門診,此刻的他只有一個身份——病人期盼的「張醫生」。張文宏在看門診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 攝(下同)「坐飛機來看我,是為了表白呀?」
  • 寶寶睡覺一驚一乍?驚跳和抽搐易混淆,看完後背都「涼颼颼」!
    我家寶寶睡覺十分不老實,各類睡姿整晚不間斷呈現給我們觀看,可偶然發現孩子睡覺的過程中經常有一驚一乍的表現,有時也會發出「哼哼」的聲音或者偶爾低哭幾聲,翻身又睡去了。一直都認為是寶寶在做噩夢,偶爾鬧得厲害了安撫幾下也就過去了。
  • 為啥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的?處理不對,孩子長大會膽小
    相信每個媽媽在把娃放到床上的瞬間,都在祈禱「不要醒,不要醒......」終於有次放到床上沒有醒來,這邊懸著的心還沒放下來呢,爸爸那邊猛然推門而進,寶寶手腳突然一抖,又醒了,一番努力又白費了。媽媽們就感到很疑惑,為什麼寶寶睡覺時這麼容易一驚一乍的呢?看起來這是個小問題,其實處理不好的話,很多寶寶長大還會變的膽小。
  • 在獻血車上被認出,張文宏呼籲:獻血,不要摒牢,不然病人就摒不牢
    昨晚,在醫院忙完工作的「硬核醫生」張文宏悄悄來到了靜安區安義夜巷和我們熟悉的白大褂形象不同這次他鴨舌帽、口罩齊上陣「喬裝」成這樣的張文宏預備幹啥?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昨天傍晚6點左右,安義夜巷裡上海市血液中心的流動獻血車上來了一位頭戴鴨舌帽的中年男子,他向護士表示獻血意願後便開始填寫獻血登記表。
  • 為什麼嬰兒睡覺總是「一驚一乍」的?應對方法,新手爸媽要知道
    01案例我的同事張先生就是一個非常盡責的家長,他在偶然間發現自己的孩子睡覺時總會哼哼,張先生非常擔心,孩子是得了什麼疾病,所以著急忙慌的帶了孩子去到醫院做了全面的檢查,不過最終也沒有發現什麼問題。我們都知道我們在遇到一些事情,想要表達一下自己不滿的情緒的時候,我們都會通過吼叫的方式來表達。那麼同樣,小孩子還不會講話,所以只能通過哼哼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一般能夠引起小孩子不滿的因素非常之多,可能是因為小孩子把尿不溼尿溼了,導致他不舒服,所以他就會哼哼。
  • 寶寶睡覺總愛「一驚一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家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經常突然會「一驚一乍」的,尤其是在聽到較大的聲響,或是頭部突然往後仰時,會出現這一現象:寶寶的四肢突然大張,脖子伸長,然後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胸前。這時候有些老人便說是孩子受到了驚嚇,難道真是這樣麼?其實,寶寶在出生後幾周,都會在身體上出現一些反射行為,如上述的「一驚一乍」,就是寶寶的擁抱反射。那寶寶還有哪些有趣的反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