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這門火爆的體育課讓腦力激蕩!

2021-01-19 浙江大學

直到最近浙大橋牌隊在全國大學生橋牌錦標賽上奪得了公開甲級團體賽冠軍,很多人才知道,原來橋牌在浙大也是一門課程,而且還是「聰明學生」上的課。

這是浙大自2011年在全國大學生橋牌錦標賽中奪得公開雙人賽冠軍後,再次贏得全國冠軍。

在浙大,橋牌課與足球、籃球、皮划艇等並列,是體育課程中的一種,已經開設15年了。橋牌很難學,被稱為"聰明人的遊戲",有同學戲稱「微積分已經到了智商的上線,沒想到橋牌更難」。但是,這門學習如何打橋牌的體育課在學生中依然十分搶手。

高雅、文明、高智商

最後贏在團隊

老師林潔,是目前浙大唯一的橋牌教師。

林老師說,橋牌是一種高雅、文明、競技性很強的智力性遊戲,一般為兩兩一組進行對戰,四位牌手分別位居牌桌東南西北四方,正對方為自己的隊友,左右方為對手。

橋牌使用的就是普通撲克牌,去掉大小王,剩餘牌的數字大小按照A最大,K到2依次減小的順序排序。

「打橋牌,其實就是比大小。」林潔說,但是這個比大小的遊戲並不簡單,需要非常精密嚴整的計算和分析。

每人每輪只能出一張牌,且必須和第一人出牌的花色一致,牌面最大者贏得此輪,稱之贏得一墩並在下一輪擁有優先出牌權。跟牌時,當手上沒有本輪花色的牌時,方可出其他花色的牌,按照打牌前約定的排序進行大小比較。如此這般直到13輪出牌結束後,再通過兩隊的得分情況來計算輸贏。

橋牌的規則十分複雜,打橋牌需要很強的記憶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酷愛打橋牌的鄧小平就曾說過:「我測驗自己身體靠兩條。一條是能不能下海,一條是能不能打橋牌。能打橋牌證明頭腦還好,能下海證明體力還行。」

「但是,想要打好橋牌光靠智商是完全不夠的。」林潔說,橋牌是一個團隊合作的競技項目,隊友的配合、理解和包容是非常重要的,這還需要很高的情商。

林潔說:「浙大開設這門橋牌課不是為了培養橋牌大師,只是想要讓學生有一個興趣愛好。通過打橋牌,可以訓練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情商。」

浙大橋牌班很火

30個名額要「搶破頭」

早在2005年,浙江大學就開設了橋牌課,至今已有15年的歷史。因為橋牌屬於體育競賽項目,也體現著團隊合作永不言棄的體育精神,國家體育總局為了推廣橋牌項目,把橋牌納入到體育課的範疇,與傳統體育課同等對待。

15年來,林潔老師每年都在浙大開設橋牌課。林潔現在每學期要面向所有學生開設六七個橋牌班,初級班、中級班、訓練班都有,每周要上十幾節課。浙大體育課每班限額30人,每次選課時,橋牌初級班都會出現兩三百人搶30個名額的情況。

一個班每周只上兩節橋牌課,如何讓零基礎的學生學會打橋牌,對林潔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經過多年探索,她在課程設置上有了自己的模式。

前八周課程,林潔著重講解打牌技巧,後八周課程則主要是進行循環對抗賽。林潔每節課都會留出一半的時間,讓學生四人一組,輪流對戰,最後再按照對戰的積分排名評定體育專項成績。

林潔說:「設置循環對抗賽,一是讓學生在對戰中去學習,二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會和隊友交流。」很多同學通過一個學期牌桌上的交流,成為了很好的朋友,這門課也讓他們產生了一種歸屬感。

「經常下午上完課,我和隊友都要留下來再打一個多小時的牌,平時晚上要是沒事情也經常和同學約牌。不僅僅是練習技術,其實這也是我們的娛樂和社交。」連續上了五學期橋牌課的鄭鎳說,他在大學期間結交的很多朋友,都是通過打橋牌認識的,課餘時也常和他們約飯、約牌。

鬥地主1小時學會

橋牌1個月也難入門

林潔和橋牌的淵源,還得歸結於一次採訪。1997年,在浙江衛視體育欄目實習的林潔,參與了一次國際橋牌比賽的採訪報導。當時,林潔對橋牌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看了幾本相關書籍後一知半解地完成了採訪任務,卻因此被橋牌的魅力所折服。

研究生畢業之後,林潔開始學習打橋牌。

「橋牌是非常難學的,可能你一個小時就能學會鬥地主,但是橋牌可能一個月都不能入門。」林潔說,剛學橋牌的前幾年,她每天都會花費4個小時看書,五六個小時打牌。

浙大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劉同學說,對於她這樣的文科生來說,橋牌非常難學,「打橋牌需要很強的記憶能力和計算能力,剛學的時候因為記不住對手出的牌,經常會犯一些低級的錯誤。林老師看見了,就會讓做平板支撐。」

為了讓學生在一個學期之內就學會打牌,林潔上課時比較嚴格。除了上課學習,林潔還會布置課外作業,讓同學到一些專門的橋牌訓練網站進行練習。雖然不是強制的課後作業,但是大部分同學都會主動去完成。

「要是自己不利用課餘時間多去練習,橋牌確實挺難學會的。」浙大海洋科學專業的王堯同學說,上橋牌課的那個學期,他幾乎每天要在手機上打橋牌。

「最開始以為大學的微積分已經觸碰到了智商的上線,沒想到橋牌更難,但是我竟然越學越痴迷。」在浙江大學教師評價系統裡,有一名學生這樣點評道。雖然橋牌課很難,但是一個學期學下來,基本上都能學會,這對很多大學生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雖然林潔上課比較嚴厲,但是她很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橋牌課學生的出勤率幾乎是100%,上課時基本不會有同學玩手機,林潔對此非常自豪。

內容來源:《錢江晚報》2019年8月15日14版《浙大橋牌隊8年後再奪全國冠軍 微積分已到智商上線?沒想到橋牌更難》(錢報首席記者 王湛丨通訊員 李榮煒 邱伊娜)

今日編輯:華曄

責任編輯:金云云

相關焦點

  • 浙大這位女教師的直播間火爆了!
    來到浙大後,雖然工作繁忙,陳列依然堅持練琴,每年都會舉辦獨奏會或者室內樂音樂會。對她而言,「練琴可以治百病」,所有的煩惱、壓力在彈奏中都會逐漸消散。鋼琴藝術的魅力是無窮的,它如同宇宙,包羅萬象。追求藝術的路,永無止境。
  • 教育部新規,體測不及格本科生不能按時畢業 浙大學生樂了:被練這麼...
    在這條新規出臺之前,浙江大學一直重視學生的體育鍛鍊,新學期剛對體育課程進行了一次大改革。從2019級開始,本科生每一學期都要必修體育課。此前,只有一二年級本科學生才需要必修體育課。與此相應的,學生課外鍛鍊的任務也增加近一倍。浙大體藝部主任吳葉海告訴記者,目前國內還只有浙大在畢業年級開設體育必修課。這也意味著,即便學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時,仍需要進行體育運動。
  • 浙大排名全國高校TOP3!就在浙大旁還藏著西湖區TOP1資產
    而浙大師生也不容小覷,浙大系創業者已成為了杭州的一張亮眼名片。名列前茅的浙大,在它的主校區——紫金港校區旁,直距僅約1公裡,還藏著TOP系資產!PART 2-龍湖·紫金上城可謂自帶光環。紫荊天街在2019年底已經開業,開業僅兩天客流量就超過了30萬人次,銷售額超2200萬,強勢包攬紫金港商業名片和商圈高人氣,天街自身的影響力,加上地鐵1站即達的地緣優勢,紫荊天街也是浙大紫金港師生的逛街熱門打卡地。紫荊天街輻射紫金港校區近4萬名師生,對於追求潮流品質生活的浙大人來說,紫金上城天街資產很大程度上來講將成為他們的租住選擇。
  • 西湖醋魚、脆皮牛肉、粵式蝦丸...浙大這門課程把大廚請到現場做菜...
    浙大後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行政總廚金種平受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副教授朱加進邀請,參與到《營養、烹飪藝術與飲食文化》這門「博雅技藝」類新通識課當中,現場為大家製作了主廚沙拉、千島脆皮牛肉、粵式蝦丸和酸菜魚四道菜。
  • 上海一初中開設11門體育課,引發熱議,網友直言:有錢人玩的遊戲
    02上海一初中開設11門體育課最近,上海一初中「火爆」網絡,這所初中給學生們開設了11門興趣體育課,如攀巖、滑冰消息一出,引發大家熱議,大家紛紛表示:「小時候上體育課只知道跑步,沒想到現在的體育課如此豐富多彩」;也有人說:「這是有錢人玩的遊戲,像擊劍、射擊、攀巖等項目,有些人一輩子可能也接觸不到」。雖然初中開設攀巖、滑冰、擊劍等11門「華麗且時尚」的體育課,引發網友熱議,讓很多網友表示羨慕之餘還是非常支持的。
  • 浙大這門課是學生口中的「良心製作」
    460個案例、80個設計方法、34次業界專家訪談……讓概念照進現實,用設計服務社會,這門課是學生口中的「良心製作」。任課老師周磊晶在IF概念設計獎德國頒獎禮領獎「美夢」成真的課堂「整合與創新設計」面向軟體學院信息產品設計方向研究生開課。研究生設計課如何體現與本科生的不同?周磊晶要求學生把紙上的設計稿「搬」下來。
  • 體育課作業怎麼留?|觀點
    但體育課畢竟與文化課不同,如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布置體育課作業,體育課作業又該怎麼批改?希望今天這篇文章給您啟發~近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的表態,帶給我們幾個重要的信息:第一,加強體育課已經從課內延展到課外領域;第二,「體育課作業」成為一個普遍的要求和做法指日可待;第三,「文化課作業」與「體育課作業」此消彼長可能成為趨勢;第四,「體育課作業」將成為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途徑。
  • 體育課就是「瞎玩」?NO!這所學校的體育課讓你知道什麼叫「酸爽」!
    有人說,體育課就是帶著一群乳臭未乾的孩子玩耍;有人說,體育課就是自由活動,讓孩子在繁忙的文化課學習中得到放鬆;有人說,體育課就是跑步、跳遠、跳繩.沒有什麼技術含量,誰都可以教。NO,大錯特錯!體育不僅教會學生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傳遞一種精神,讓孩子內化於心的品質。
  • 重慶:多姿多彩的校園體育課
    同時,學校把校園體育課自主選擇權更多地交給學生,每個學期伊始,每個班級在統一意見後,可以選擇一個項目作為體育課程開展活動。 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12月17日,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學生在籃球場上打籃球。
  • 這四大原因讓浙大成為華東五校領頭羊,南大淪為守門員?
    而在十年之後,浙大從五校中脫穎而出,成為華五領頭羊,浙江大學一年經費192億元,僅次於清華,而南大在各方面都淪為華五最末,才70多億元,成為守門員。最大原因:沒抓住機遇,沒合併。南京這麼多高校,合併一個醫科,一個工科,工科就算是合南郵,南工,也不至於現在這樣落迫。說倒底,有點自傲了。其次,自身發展中,缺少地方的外部支持,自身內部建設也存在許多問題。
  • 腦力激蕩!2020博鰲房地產論壇尋覓地產世界 「重啟」的密匙
    紅網時刻記者 嶽瑾 海南報導在為期4天3晚的2020博鰲房地產論壇上,與會經濟學家、房地產開發商、金融機構、創新業務探索者,以及涉房鏈條中的企業機構腦力激蕩,一起尋覓地產世界「重啟」的關鍵密匙,在對撞中感受當下、共話未來。
  • 浙大這門課不僅是學生口中的「良心製作」,更能讓「美夢」成真
    460個案例、80個設計方法、34次業界專家訪談……讓概念照進現實,用設計服務社會,這門課是學生口中的「良心製作」。任課老師周磊晶在IF概念設計獎德國頒獎禮領獎「美夢」成真的課堂「整合與創新設計」面向軟體學院信息產品設計方向研究生開課。研究生設計課如何體現與本科生的不同?周磊晶要求學生把紙上的設計稿「搬」下來。
  • 浙江大學畢業生回憶浙大院系調整
    當時浙大對本校教職員工子女有一條優惠政策:可以不經過入學考試直接註冊為"試讀生"。試讀一學年如各門成績都及格,便轉為正式生。另外,浙大附中每年有幾個免試直升浙大的保送名額。浙大子女如參加入學考試,沒有加分優惠。雖然我的父母都在浙大任教,我為了測試自己的學力究意夠不夠上浙大,選擇了參加入學考試。結果被錄取第一志願農藝學系。
  • 浙大MBA這個班級在「移動課堂」裡見識了浙大...
    具有鮮明浙大色彩的「求是科技」MBA金課,將浙江大學重點實驗室與工程技術中心引入到MBA課堂,將以大國重器和自主科研奮鬥史為核心的思政教育融入商學課程,讓MBA學生走進科技一線。同學們看到各類設備上均有醒目的「ZJUMAN」——浙大製造,一瞬間點燃了同學們的自豪感。在展廳裡,新動力班的學生們一邊觀賞豐富多樣的飛機模型與裝配模式,一邊詢問,希望藉此學習到產業轉化的成功經驗。
  • 浙大這群「神秘黑客」,拿下世界頂級大賽冠軍!學弟學妹刷屏膜拜,騰訊阿里忙著搶人
    這支在國際信息安全圈都頗有名氣的戰隊,在浙大校園裡反而聲名不顯。截至目前,這支人數從沒有爬上3字頭的隊伍,卻培養了不少信息安全領域的大牛,很多一流的網際網路公司總是對AAA戰隊的成員敞開大門,甚至還沒有畢業,他們手裡早已接到了不止一家國際網際網路公司的工作邀約。這支隊伍到底牛在哪?
  • 宅完家,體育課這樣上
    然而,師生面對面在藍天白雲下一起運動,還是這段時間以來的第一次。近日,多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動學校有序開學。開學後,學生要不要上體育課?如果開課,如何保障學生的安全與健康?對「宅家」一段時間的學生來說,現階段如何上好體育課?這些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 在浙大等你!這一領域,關乎民生,大有可為!
    期待與你們在碩果金秋的浙大相見!「有文有質 有農有工」「頂天立地」的浙大農學院實力值滿滿的浙大農學院早在20世紀初,浙江大學便設立了農科,湧現了談家楨、貝時璋、蔡邦華等一大批名師大家,培養了一批農學「兩院」院士和頂尖人才,形成了國內領先的農科學科基礎。
  • 浙大城市學院、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正式申碩!
    雖然浙江只有浙江大學、美院、寧大三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但是,該省的其他省屬大學發展的是很好的,浙大城市學院和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剛從浙江大學的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的公辦本科大學,現在已經要申報碩士授權單位了。
  • 在浙大,這些獨家記憶你值得擁有!
    十月的風吹落一地秋意 不知不覺高三已變成 夢一般的回憶 網課打卡、高考延期、全民抗疫 這一路縱使波折
  • 浙大女教授們在行動
    特別的愛 給特別的你24小時不到 近千人獻上愛心這兩天,不少浙大老師的朋友圈都被一條浙江大學女教授聯誼會組隊捐款的推文內容刷屏:「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關愛新冠肺炎防治一線女性醫務人員活動。」浙大女教授聯誼會副會長王勤介紹說,一開始大家在女教授聯誼會的微信群裡討論,能為這些新時代最可愛的「戰地玫瑰」做些什麼。群裡的女教授們熱情高漲,紛紛表示要出一份力。在商量之後,大家決定以浙大女教授聯誼會的集體名義組隊參加。老師們在自己捐款捐物的同時,也把活動連結發到了朋友圈裡。一傳十,十傳百,消息從女教授群出發,很快就傳遍了校、院女工委員工作群、院級工會主席群和院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