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畢業生回憶浙大院系調整

2021-01-19 鳳凰網

末屆入學新生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夏季我畢業於湖北省立武昌高級中學,到東南江浙滬一帶報考大學。那時大學招生分5批進行,從7月初一直考到8月中旬。第一批招生的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公認的一流名校;第二批是中央大學等;第三批有復旦大學等;第四批是前三批的補招生;第五批是浙江醫專等專科學校,無形中形成梯次。考生可以從第一批順序考下去,多次參加,也可能多次錄取。每批次每個學校都有少量備取生,準備遞補正取名額的空缺。當時浙大對本校教職員工子女有一條優惠政策:可以不經過入學考試直接註冊為"試讀生"。試讀一學年如各門成績都及格,便轉為正式生。另外,浙大附中每年有幾個免試直升浙大的保送名額。浙大子女如參加入學考試,沒有加分優惠。雖然我的父母都在浙大任教,我為了測試自己的學力究意夠不夠上浙大,選擇了參加入學考試。結果被錄取第一志願農藝學系。我們那一年全國報考浙大的學生有13000多人,正式錄取只有203名,錄取率大約為1.5%。我們是在敬愛的竺可楨校長手上考入浙大的最末一屆新生。

末屆浙江大學農學院畢業生

事有湊巧,1952年夏季我們畢業時,又成為獲得浙江大學文憑的末屆農學院畢業生。怎麼回事呢?

1952年為學習蘇聯經驗進行了全國性高等院校大調整。在政務院高等教育部具體領導下,全國高校體製作了重大改變,其核心內容有:

1、只有由文科、理科、法學科等組成的綜合大學才能稱作大學。如調整後的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

2、所有實用性的工科、農科、醫科等只能稱為學院。如調整後的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石油學院、南京工學院、華中工學院、大連工學院、浙江農學院、浙江醫學院等。

當時浙江大學有九十多位教授被調出。除調往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院校外,農科的歸入浙江農學院、醫科的歸入浙江醫學院、文科理科歸入浙江師範學院,剩下的只有工科及少量文理科基礎教師。東方劍橋被"肢解"了。聽說幾年以後高教部領導談起浙大,也表示了"遺憾"。

按當時的政策,清華只有工科應改稱學院,浙大只有工科也應改稱學院。但是,高教部總算網開一面,給予這兩所名校特殊待遇,仍保持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名稱。

另外,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及同濟大學似乎也沒改為學院,是否也屬於特殊待遇不詳。

從我這兩次"末屆"的經歷可以看出,當時浙江大學在國內高等院校中的名聲和地位已經是公認的國內一流大學,與北大、清華並駕齊驅。應該說,竺可楨校長十三年苦心經營是決定性因素。當時浙大的物質條件在眾多國立大學中恐怕是最差的,然而群賢畢至,大師雲集,皆甘之如飴,悉心教學。竺校長力挺求是精魂,要求學生以天下為已任,從不高喊不切實際的口號,而春風化雨,下自成蹊,誠一代大師也。

綜合性大學的優勢

當年,浙江大學只有兩個校區:校本部在慶春門裡,正門開在大學路上,聚集著行政中心和文、理、法、師範、工、醫等六所學院;農學院則在慶春門外華家池畔,即現在的浙大華家池校區。我們那一年農學院新生都安排住在校本部,便於基礎課的教學。國文和英文由文學院教師授課;數學、化學、地質學、動物學、植物學由理學院教師授課;經濟學由法學院教師講;做實驗全在理學院大樓裡做。一般獨立學院的基礎課部要達到這樣的水準很難,這正是綜合大學的重要優勢之一。

另外一個優勢是院系多,學科齊全,各種各樣的學術演講多,都可自由聽講,開擴眼界。我記得聽過的非農科類演講主要有:

陳建功教授介紹世界數學名題"遇河搭橋,過河拆橋";蘇步青教授講拓樸學名題"老太婆二十廟燒香"。兩位大師把數學名題介紹得深入淺出,使我們這些非數學系學生也能聽懂大意,並啟發了怎樣有效進行邏輯思維,獲益良多,至今不忘。

法學院嚴仁賡教授講"有效需求與正義、自由、平等",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我們敬愛的竺可楨校長作為一名聽眾還站起來提了一個問題。可惜那時我這個外省人還聽不懂他那一口濃重的紹興話。嚴先生講 "只有真正實現了經濟上的平等,才會達到政治上的自由。"針對這一論斷,我也站起來提了一個問題:"美國貧富懸殊,經濟上遠未平等,何以號稱政治上自由世界呢?"---真是不自量力,淺薄可笑!嚴先生怎麼回答,印象不深了。

王璡教授講"科學園地的開墾者---現代十大化學家",從門德列也夫的元素周期表講到居裡夫人發現放射性鐳。王先生最後講了一段極富人生哲理的名言警句:"科學是最冷靜、最客觀的東西。不過,你對她冷淡,她也對你冷淡;若是你對她熱烈的話,她也會對你熱烈的。……科學又是最富於革命性的,時刻在變革、在創新。只要有persistence(堅持)和imagination(想像),做一個優秀的科學家絕非難事。"王先生進一步帶著惋惜的口吻說:"中國的科學家太淺溥,不夠熱烈,淺嘗輒止,這樣永遠不會有很大的成就。"六十年過去了,王先生這番話似乎仍在針砭時弊啊!

1949年8月,正當我們這些學生命科學的師生開始忙著讀蘇聯米丘林李森科遺傳學時,談家楨教授在健身房演講了世界遺傳科學的最新進展,介紹了對核糖核酸(RNA)及脫氧核糖核酸(DNA)研究的最新動態,指出在遺傳學上可能的前景。要知道,英國科學家Click與Watson有關DNA雙螺旋結構的論文是四年之後才發表的。這一方面反映了當時浙大生物系在遺傳學的教學與研究上是緊跟世界尖端水平的,值得自豪。但是,另一方面,由於米丘林李森科學說根本否認遺傳物質的存在,說什麼"基因學是唯心論和形上學",而那時學習蘇聯要"一邊倒",因而談先生介紹基因學說新進展是"不合時宜"的。於是,此後幾年裡談先生不能開遺傳學課程,只為我們農學院講一門一學期的小課進化論。我們農藝學系核心課程之一是作物育種學,它的前導專業基礎課本該是遺傳學。難以置信的是我們這一屆四年裡根本沒有學過遺傳學!

我個人感到慚愧的是大學畢業後到中等農業學校去教"作物改良"課,也賣力地講李森科學說,"批判"孟德爾---摩爾根學說,誤人子弟。

嫁接產生了無性雜種嗎?

米丘林李森科學說裡有一個重要論斷:果樹不同品種間通過嫁接手段可產生雜種。

1950-1951年間,浙大農藝學系教授丁振麟指導助手汪麗泉老師、學生葉彥復做了一個月光花嫁接甘薯的實驗。月光花和甘薯同屬旋花科,但莖葉花等地上部份比甘薯大不少,光合面積大。甘薯品種是"勝利百號",平常地下結的薯塊單個重量平均約1000克左右,達到2000克就算大的。經與月光花嫁接後,由於地上營養面積大,地下薯塊也明顯增重,大致增加一倍左右,最大的一個達到5000克以上。這下可轟動了,拿到浙江省農業展覽會上展出成為突出 "明星"。我們當時正開始自學米丘林李森科遺傳學,以為產生了無性雜種。第二年,把頭一年的大薯塊按常規方法育苗、移栽,想看看第二代不經過月光花嫁接長成什麼樣?結果出來了,與對照組一樣重,沒有生物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在這組實驗中,沒有產生"無性雜種"。浙大求是學風的又一次實踐!

現在,我們浙大各方麵條件都很好,綜合大學的優勢愈益凸顯,上下齊心,師生合力,相信一定能繼承發揚東方劍橋、國內一流的光榮傳統。戳力進取,力爭躋身世界知名大學的行列!

王勇

相關焦點

  • 這所全國知名大學在金華被解散,其院系併入浙大復旦
    這所全國知名大學在金華被解散,其院系併入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你知道是哪所大學嗎?金華高樓迷帶你回眸金華,回憶金華的老歷史。1938年11月,正值抗日戰爭第二年,沿海不少城市淪陷。為顧及戰地青年求學,浙江省國民政府籌建「省立浙江戰時大學」,1939年5月,為紀念辛亥革命先烈陳其美(字英士),校名更改為「浙江省立英士大學」,10月份在麗水正式開學。
  • 土木工程專業考研,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和東南大學哪所比較好?
    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和東南大學三所大學都是985大學,同在華東,名頭都很大,而且在土木工程專業都不弱。從一般性來說,選哪所學校都問題不大。要精細地分,先同濟,再東南,最後是浙大。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同濟和東南的土木都獲得了A+,全國第一。浙大獲得了A。不過,在土木專業不單單看學科評估,還看業界名聲。
  • 坐落於人間天堂的浙江大學,每個校區都很美,你最喜歡哪個校區?
    圖中是玉泉校區的浙江大學校門,也是人們印象中最深刻的浙江大學校門。坐落於人間天堂的浙江大學,前身求是書院創立於1897年,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圖中是浙江大學詠曼閣。坐落於人間天堂的浙江大學在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留在杭州的主體部分被分為多所單科性院校,後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猜猜這裡是浙江大學的哪個校區?圖中是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紫金港校區是現浙江大學機關辦公所在地,這裡有外語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藥學院、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等學院。
  • 鍾南山為浙大海寧國際校區畢業生送去祝福
    不得不感慨時光飛逝,浙大海寧國際校區開學仿佛還在昨日,就在本月,首屆學生要畢業了!6月22日,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為畢業生們舉辦了一場溫馨的畢業晚會。讓學生大感意外卻驚喜無比的是,鍾南山院士送來了畢業祝福。
  • 浙江大學:求是書院銅牌樓,浙大的標誌性建築
    求是大講堂是浙江大學首屈一指的地標性建築,浙江大學的前身是「求是書院」,現在在看到的求是書院和求是大講堂位於紫金港整校區的中心地帶,臨湖而建,建設用地面積25000平方米,氣勢如宏。進入這塊區域就進入了文化的金字塔。
  • 浙江省國家一流大學,浙江大學招生計劃,浙江大學錄取分數線!
    導讀:浙江大學介紹:浙江大學2019年全國各省市錄取分數線,2020年招生計劃!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創立於1897年,1928年定名國立浙江大學。1937年浙江大學舉校西遷,在貴州遵義、湄潭等地辦學,1946年秋回遷杭州。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浙江大學部分系科轉入中國科學院和其他高校,主體部分在杭州重組為若干所院校,後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
  • 高校觀察:全國高校院系調整運動中,獲益最多的竟是這所名牌高校
    第一件事是抗戰時期,南開大學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聯合辦學,組建西南聯大使之瞬間身價倍增,第二件事就是1952年的全國院系調整運動。在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運動中,天津大學的理學院被完全剝離,數學系、物理系被併入南開大學;地質系則組建北京地質學院。
  • 浙江這麼有錢,為什麼只有一所985
    抗戰時期,浙大與西南聯大同屬「中國四強」1950年代的一次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讓形勢起了變化。國內多數綜合性大學被分拆成獨立建制的工科院校,比如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等,還產生了一批分行業的專科學院,包括鋼鐵、化工、地質、農、法、醫學院等等[21]。
  • 2020年浙江本科畢業質量排行:浙大第1、浙工大第2、寧波大學第5
    浙江一共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浙江大學),兩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寧波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武書連發布的2020年本科畢業生質量排行榜中,一共有15所大學畢業生質量為A++,浙江大學是浙江省唯一獲得A++等級的高校,排名全國第11位。
  • 回眸消失的教會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遭致命打擊
    1952年8月,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將津沽大學工學院3系與前北洋大學合併,定名為天津大學;將津沽大學財經學院3系併入南開大學;1960年夏,天津師範大學改為綜合性的河北大學,隸屬河北省教育廳領導。津沽大學成了河北大學的前身。
  • 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到底哪個更好一點?有何依據?
    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都有120多年的建校歷史了,都是馳名中外的C9高校聯盟成員和「華五」高校成員,均是中央部委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全國重點大學,都是曾經的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更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
  • 西子湖畔浙江大學的一抹抹綠
    杭州市內的浙大五大校區分布另外,在浙江舟山有浙大舟山校區,浙江海寧市建有浙江大學海寧國際校區。浙江大學七大校區分布圖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紫金港校區屬於浙大新建校區。1952年全國 高等學校院系調整, 浙江大學文學院和理學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學
  • ...杭州全力支持浙大城市學院力爭10年時間建成全國百強大學
    記者 殷軍領 胡信昌  1999年7月,杭州市政府與浙江大學、省電信實業集團公司合作創辦了全國第一所獨立學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經過20年的歷練、沉澱和發展,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完成了第一次升格。今年1月,教育部、省政府批准,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由獨立學院轉設為公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更名為浙大城市學院。
  • 浙江除了「浙大」、「寧大」,還有3所好大學被忽視,性價比很高
    不過浙江省的高校教育要比鄰近的浙江省差很多,提起浙江省的大學,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浙江大學,也有一部分人會想到寧波大學。但似乎除了這兩所大學之外,其他的就想不起來了。其實浙江除了「浙大」、「寧大」之外,還有三所好大學也是不容忽視的。
  • 關於河南大學的院系調整,在河南本省,做出了很大貢獻
    關於河南大學院系調整的文章太多了。無外乎就是拆分出好多院系,現在都成了國內知名高校。而河大本身每況日下的事,我就不一一重複了。而我說的恰恰相反,我認為河南大學的拆分為本省的高教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那麼大家來看看,省內哪些大學是河大支援或者拆分的。由上圖可以看出:河南農業大學,河南醫科大學,河南師範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鄭州大學,信陽師範學院都和它有關係。下面我們挨著來說。
  • 浙江最好考的211大學是哪所?這所實力強勁,但是要足夠努力才行
    浙江省經濟發達,就業崗位也比較多,因此不少考生想去浙江去讀大學,也方便在當地就業。那麼浙江省最好考的211的大學是哪所呢?實力如何呢?浙江省最好考、分最低的211大學?雖然浙江經濟發達,但是省內只有1所211大學,也是唯一的211大學,它就是浙江大學。因此可以說它是分最高、最難考的211大學,也可以說它是分最低、最好考的211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創立於1897年,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
  • 這所985大學,2019年550名畢業生被華為錄取,本科年薪均14.59萬元
    浙江大學是浙江省唯一的985大學。浙江大學在合併了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和浙江農業大學後,實力大增。近幾年浙江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中遙遙領先。以2020年為例,在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浙江大學位居國內高校第4位;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浙江大學位居國內高校第4位;在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浙江大學位居國內高校第5位;在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浙大位居國內高校第3位。浙江大學實力如此強大,那麼浙大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怎麼樣呢?
  • 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首屆畢業生舉行學位...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湛 通訊員 柯溢能 盧紹慶 邱伊娜北京時間5月30日上午,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ZJUI)首屆學生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UIUC)學位授予儀式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
  • 從販賣文憑的私立大學,到江南第一學府:這所大學的成長堪稱奇蹟
    2.院系調整造就了江南第一學府 看過20世紀50年代年全國院系調整資料的朋友都知道,這次調整最大的受益者是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調出的院系:1950年,復旦大學的海洋系併入山東大學。1952年,復旦大學的法學院、商學院、農學院調出。
  • 浙江大學中文系走過百年:湖山學脈 兩浙文心
    全書凡一萬餘言,是在三卷、140餘萬字的《浙江大學中文系系史》基礎上輯寫而成。放眼國內高校,出版校史者眾多,而如此鄭重地記錄一個系的歷史,是十分少見的。百年來,浙江大學中文系匯入中國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歷史洪流,始終引領近現代以來的浙江學風。「江南學林淵藪」的稱謂,名副其實。值此建系100周年之際,她的歷史值得講述。整合兩浙學術,綿延東南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