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旅遊勝地杭州。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創立於1897年,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定名國立浙江大學。解放後改名為浙江大學。
師資力量雄厚:兩院院士共50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共97位;
校園風景優美如畫,分布於杭州各個風景名勝區,杭州市內共有5大校區如下:
另外,在浙江舟山有浙大舟山校區,浙江海寧市建有浙江大學海寧國際校區。浙江大學所有校區的分布如下: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紫金港校區屬於浙大新建校區。浙江大學投資30多億元新建了一座現代化、網絡化、園林化、生態化的大學校園——紫金港校區。紫金港校區位於杭州城西部塘北地塊,毗鄰著名而又古老的西溪風景區,分東西兩個部分,總規劃5856畝。東區於2001年9月開工興建,佔地面積3192畝;西區規劃建設用地約5500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20餘萬平方米,於2011年5月開工建設。
2. 玉泉校區:
玉泉校區是原浙江大學所在地。浙江大學玉泉校區(Yuquan Campus, Zhejiang University)位於西湖西北角,緊鄰杭州植物園。校區佔地總面積1700多畝,校舍建築總面積70萬平方米。 目前理學院、航空航天學院、電氣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能源工程學院、材料與化工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經濟學院、公共管理學院、計算機學院等10多個學院、黨政機關設在該校區。校區綜合辦學條件優良,基本設施齊全。
3. 西溪校區:
西溪校區前身是杭州大學,杭州大學歷史悠久。前身最早是創建於 1897年的求是書院和育英書院,後來求是書院於1928演變為 國立浙江大學,育英書院於1914年沿革為私立 之江大學。1952年全國 高等學校院系調整, 浙江大學文學院和理學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學 文理學院與解放後創辦的浙江師範專科學校、俄文專科學校合併,成為 浙江師範學院。1958年該院又與新建的杭州大學合併,定名杭州大學。5月3日為校慶日。1998年9月由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等四所高校合併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學。
因校區東面是西溪河,所以定名為西溪校區(和杭州西溪溼地的西溪沒有關係哦)。
4. 華家池校區:
浙大華家池校區位於杭州市東大門。華家池校區原為浙江農業大學所在地,校區綜合辦學條件優良,基本設施齊全。圖書館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現有藏書近百萬冊。校內外教學實驗農場佔地130餘公頃。設有電教中心、計算機中心、校園計算機網絡中心。建有一座現代化的體育館。
5. 之江校區:
浙江大學之江校區坐落在美麗的錢塘江畔、六和塔邊的月輪山巒,解放前為之江大學所在地,其是基督教美北長老會和美南長老會在中國杭州聯合創辦的一所教會大學,也是中國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學之一。
前身為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於寧波創立的崇信義塾,1867年(清同治六年)崇信義塾從寧波遷到杭州,1887年改名為育英義塾,1897年正式稱為「育英書院」(Hangchow Presbyterian College),1907年在月輪山巒修建新校舍,1911年2月正式遷入新校舍,因地處錢塘江彎曲處,成「之」字形,故改名稱之江學堂,1914年因辦之江大學計劃實現,又改名為之江大學(Hangchow Christian College)。1951年被浙江省文教廳接管,美籍教員離校回國。1958年浙江大學組建核物理系後,歸為浙江大學,當時名「浙江大學物理無線電系」,又稱「浙大三分部」。1992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在此建設基礎部,作為重點項目列入國家「八五」計劃。
6. 舟山校區:
2012年6月10日「浙江大學-舟山市人民政府共建浙江大學舟山校區(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杭州舉行。浙江大學和舟山市政府共建浙大舟山校區,總投資28個億,校區選址於舟山市臨城惠民橋新區,總建築面積24萬平米的校園於2012年動工,並且已在2015年完工。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將依託舟山新區的天然優勢發展浙大海洋學科。浙江大學舟山校區作為浙江大學本部第六個校區已於2015年9月投入使用。
7. 海寧國際校區:
最新建立完成的國際化校區,建築也都為歐洲風格。為進一步服務國家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浙江高等教育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加快浙江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進程,浙江大學於2013年2月啟動籌建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硤石街道,並於2015年10月正式獲得教育部的批准。浙江大學新建國際聯合辦學項目。現在,英國帝國理工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和美國諾特丹大學(聖母大學)等世界名校,都已與浙大初步達成了國際合作項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