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馬雲以「看見未來」的擔當突破重重阻力創辦了湖畔大學,期間因學員太過耀眼,引起一些非議,但流言止於智者,這只是湖畔大學百年校史上的絆腳石而已。
湖畔大學的發展勢不可擋,得到了眾多企業家的追捧。其第六屆招生報名人數達1500,不過日前進入終極面試的只有145位。
這145位學員將接受馬雲、郭廣昌等面試官的終極拷問,最終只有40多位會被錄取,不足3%的錄取率更體現了其分量。
在今年終極面試的學員中,有一個人特別值得一提,他就是王小川。
創立搜狗,能力出眾
在145位終極面試的學員中,勝算率最高的當屬王小川。換句話講,他將是湖畔大學第六屆正式學員,如果非要加個肯定,那就是100%。
如此看好王小川絕不是溜須拍馬,王小川的能力、人品、格局大家有目共睹。當然若論財富,他比不上同時代的馬化騰、王興、劉強東等人,但論個人品質,他不輸任何人。
2019年6月29日,王小川獲得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在中國,獲得此獎的當屬科技中的龍鳳。中國青年科技獎是由錢學森、朱光亞等老一輩科學家1987年發起設立的,用以表彰在相關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
王小川創立的搜狗,研發的搜狗輸入法成為聯網時代的「國民輸入法」,被公認為繼王選院士雷射照排系統之後中文信息化的又一裡程碑式發明,為民族品牌贏爭光。
在AI到來的時代,王小川通過「自然交互+知識計算」布局人工智慧,讓搜狗成為典型的技術驅動創新型企業。
以此來看,王小川能力出眾、技術過硬,放眼湖畔大學,能與其匹敵的也屈指可數。論能力,王小川完全可以進入湖畔大學。
實際上自2015年湖畔大學創立的時候,王小川亦是有資格成為學員的,或許那時他那沒有意識到自己進入湖畔大學的意義和責任。
在2017年,王小川還特地在湖畔大學發表了一次關於人工智慧的演講,能站在湖畔大學講臺上的人成不了湖畔大學的學員?
定義成功,格局盡顯
此前,在競爭不太激烈的時候,王小川沒能主動申請成為湖畔大學學員,而在競爭白熱化的第六屆選拔上,王小川卻跟「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他是想顯示自己的實力嗎?
非也,縱觀王小川的個人成長史,從「少年天才」到「清華一哥」,他堅守「五道口」20載,是一個及其低調的人,說他顯擺顯然站不住腳。
王小川通過五年的觀察,他發現了湖畔大學的價值取向和存在意義。正如馬雲所說,湖畔大學是一個交流的地方,湖畔要有自己堅持的地方,是一個教大家怎麼去創造價值的地方。湖畔要學習和研究的就是做企業的基本規律,把握未來判斷的方法論。
王小川看重的就是「湖畔是一個情感交流、境界交流、格局交流的地方。」外界知道王小川的格局是從他對成功的定義開始的。
2019年6月,湖畔大學一期學員,自稱馬雲「門徒」的孫宇晨發了一條微博,隔空喊話王小川,他公司市值僅三年就超過了搜狗,他是來「報仇」的。
當年王小川看不起孫宇晨的波場幣,孫宇晨一次激勵自己,以市值論成敗,以為可以打敗王小川,卻引起了外界一片揶揄之聲。
面對孫宇晨的「挑釁」,王小川說出了自己對成功的定義,他就是這樣踐行的,「用極致理性追求真理的科學家,用極致感性追求美的藝術家,以及用大愛對世界或民族做出的貢獻的英雄,才能永垂不朽。」
王小川是科學家,也創立了民族品牌,他的轉變或許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他要告訴更多的人,成功並不是以金錢來衡量的。
守護初心,堪為忠勇
王小川的格局盡顯企業家風範,如果湖畔大學的學員都以「市值論成敗」,那這不是王小川想看到的,更是違背了馬雲辦校的初衷。
所以,湖畔大學不僅需要像馬雲這樣有格局、有情懷的領導,需要像王小川這樣有能力、識大體的穩重企業家學員,以此傳承,促進其良性循環。
王小川跟馬雲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早在2010年,周鴻禕跟張朝陽私下接觸,欲收購搜狗,此時王小川正在研發搜狗瀏覽器。
為了守住創業的初心,他堅決不同意周鴻禕的收購,但彼時搜狗確實面臨資金困局。於是,他單槍匹馬殺到杭州,利用他的誠心說服了馬雲。最後,阿里投資搜狗,迫使周鴻禕退出。
試想,在2015年馬雲招收學員的時候,以王小川跟馬雲5年的交情,進入湖畔大學那還是事兒嗎?
如果說王小川「頂撞」張朝陽,智拒周鴻禕,這是勇,那他的「忠」也是出了名的。當年王小川被陳一舟連同公司一起賣給搜狐後,王小川就一直在搜狐任職,對張朝陽不離不棄,即使在搜狐日漸沒落的當下。
無論誰拋出多大的橄欖枝都無法改變王小川守護搜狗的初心。2009年,李彥宏多次盛情相邀王小川出任百度首席技術官,他不動心。周鴻禕收購搜狗,就是看重了王小川。
他堅守五道口20載,被稱為五道口「守門人」,這就是忠。
若入湖畔,定擔重任
在湖畔大學風光的背後,也遭受了誤解和非議,此前被說成群黨結社,此後又被抓是有錢人的圈子,而企業家能否進入湖畔大學更是敏感的風投機構參考的一個重要標準。
在此背景下,必須有一些本身自帶正能量的學員坐陣,起到「撥亂反正」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壓制負面傳聞和邪氣的滋生,讓那些心懷不軌的創始人知難而退,讓他們知道「這裡不歡迎互相做生意、搭人脈的人,這裡只歡迎做思想交流的人。」
正如湖畔大學的靈魂一問一樣,你進入湖畔大學,你能為湖畔大學做些什麼?明白了此番道理,王小川們覺得必須擔起這個責任,給自己一個機會,對社會盡一份責任,為國家做一些擔當。
畢竟馬雲、柳傳志、馮侖、郭廣昌、史玉柱等60後大佬終將老去,湖畔大學需要後繼有人,王小川式的人物就是湖畔大學傳承的最佳人選,但這是公益,得心甘情願才能名正言順,如果王小川不願加入湖畔大學,又何以成為湖畔大學的傳承者?
好在,他邁出了關鍵的一步,無論講關係,還是憑能力,亦或談格局人品,王小川式的人物正是湖畔大學需要的學員。
作者:電商報 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