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事件丨加拿大議會點名艾爾沃德博士,已違反了聯合國條例

2020-12-12 海峽生活匯

【編輯/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

對於很多人來說,能夠進入到一個國際組織當中去工作的話,那麼是自己莫大的榮幸。而在國際組織當中,自然是當屬聯合國最為有知名度了吧。原本,這些國際組織是受人尊敬的,因為它們的存在是在維持世界的穩定秩序等等,但是近段時間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竟然去主動「威脅」這些國際組織。

比如說,之前川普就威脅聯合國世衛組織。針對世衛組織,似乎現在不是美國一個人在這麼做了,加拿大近期也「加入」到了其中。

布魯斯·艾爾沃德博士稱讚中國

當時在中國爆發新冠病毒疫情的時候,世衛組織就到華訪問過。而加拿大國籍的布魯斯·艾爾沃德博士,當時便是世衛訪華專家組的組長。在今年二月份的時候,他就率領團隊到中國了解相關的新冠病毒情況。

後來他也是對中國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還直言在疫情當中,中國人民奉獻了很多。艾爾沃德博士是非常有相關醫學專業的人,他在世衛組織也從事了很多年,他到中國勘察了疫情之後,衷心地佩服中國在疫情當中做出的努力。

加拿大「傳喚」艾爾沃德博士

當全球疫情都開始爆發之後,加拿大也開始急了。所以在之前,加拿大國會就傳喚過艾爾沃德博士兩次,但是那個時候情況特殊,於是關於加拿大國會提出的一些問題,艾爾沃德博士是以書面形式去回答的。可是加拿大國會並沒有滿意之前兩次「傳喚」,於是加拿大便在議會中3次點明「傳喚」艾爾沃德博士

據報導,加拿大國會嚴厲要求艾爾沃德博士通過視頻來接受問詢。可是,在加拿大國會提起的那些問題當中,包含了很多對世衛組織或者其它國家攻擊的一些話語。甚至,加拿大國會的那些提問都是跟實際抗疫沒太大相關的。雖然說艾爾沃德博士是加拿大國籍,但是他卻是在聯合國工作,根據聯合國的條例來說,加拿大國會已經是違反了相關的聯合國條例。

艾爾沃德博士作為一名醫學家,他是感到非常痛心的。有一次他在接受相關記者的視頻採訪的時候,更是被問到了一些「不懷好意」的問題,於是都直接掛斷了電話。對於艾爾沃德博士來說,他想的是如何積極去抗疫。但是,加拿大部分政客們,卻「另有企圖」。

(版權說明:本文由海峽生活彙編輯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國際局勢丨加拿大3次「傳喚」艾爾沃德博士,違反聯合國條例!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疫情爆發到現在,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針對中國,針對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無視國際性組織權利的存在。美國的說辭掀起歐洲國家的"反華、反國際性組織"的浪潮,加拿大蠢蠢欲動,加入到針對世界衛生組織的陣列。加拿大提問世衛組織專家近期加拿大CTV電視網報導,加拿大3次"傳喚"艾爾沃德博士,要求該博士回答加方提出的問題。但因疫情肆意蔓延,艾爾沃德博士無法返回加拿大,雙方的問答環節只能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
  • 聯合國點名痛批後,澳又被氣候峰會除名,澳媒:我們已孤立無援
    然而在召開會議之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遭到了聯合國秘書長點名批評。據了解,聯合國秘書長致信莫裡森,痛批澳大利亞環境問題,奉勸莫裡森實施可持續發展政策。聯合國秘書長稱,澳大利亞沒有資格參加氣候峰會,所以沒有邀請該國出席。
  • 果然,蓬佩奧的「果斷」行動已驚動聯合國
    文丨晨曦 審丨暗藍日前,海外網發布消息稱,由於國際刑事法院(ICC)調查美方人員的事情仍在繼續,國務卿蓬佩奧就以此為由,於美國當地時間9月2日宣布對該法院相關官員實施制裁。雙方對峙國際刑事法院ICC擁有上百個締約國承認其管轄權,並設有18位法官。
  • 重慶控煙條例被指違反多部上位法
    一個半月後,《重慶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下稱《條例》)就要正式生效了。然而,《條例》草案發布時就遭到了全國控煙專家的明確反對,其經由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兩次審議通過的版本,也令公衛專家們失望。簡而言之,《條例》允許部分室內公共場所設立吸菸區,未能滿足室內全面禁菸的國際標準。
  • 聯合國調查報告出爐,美暗殺行動實錘?擊斃伊朗將領已違反國際法
    撰文丨微醺編輯丨餘青宇美國被指控於1月3日襲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伊朗方面十分憤怒,當地時間1月8日早晨,伊朗向位於伊拉克的兩處美軍設施發射數十枚飛彈其實從當前事態發展看,蘇萊曼尼之死的影響已大大超出美國預期,川普此前宣稱其目標是阻遏伊朗的過激行為,但襲殺事件卻進一步強化伊朗與美國對抗的決心,使得本已緊繃的美伊關係面臨急劇惡化甚至變成了交惡衝突的風險。
  • 2021年國際工程技術協會(IETI)會士名單公布!
    本科: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碩士:加拿大蒙特婁大學,博士:美國康奈爾大學。 本科:英國薩裡大學,博士:英國埃克塞特大學。 02 Mehriban Aliyeva 亞塞拜然第一副總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莫扎特獎章獲得者、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家庭健康基金會獎獲得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
  • 2021年國際工程技術協會(IETI)會士名單公布
    本科: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碩士:加拿大蒙特婁大學,博士:美國康奈爾大學。本科:英國薩裡大學,博士:英國埃克塞特大學。02 Mehriban Aliyeva亞塞拜然第一副總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莫扎特獎章獲得者、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家庭健康基金會獎獲得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
  • 歐洲議會通過所謂「挺臺議案」,鼓動歐盟會員國支持臺灣參與WHO
    歐洲議會25至26日通過兩項所謂「挺臺決議案」,分別呼籲歐盟會員國支持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及呼籲歐盟執委會儘快與臺灣展開投資談判。臺媒報導稱,此為繼歐洲議會在10月初通過對雙邊投資協定(BIA)的決議案後,又一具體「挺臺舉措」。臺涉外部門昨對此表示歡迎及感謝。
  • 聯合國報告:俄羅斯、土耳其、卡達等國違反了對利比亞的武器禁運令
    扎耶尼(左)和舒克裡,圖源:《金字塔報》 雙方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埃及和巴林兩國歡迎任何以國際準則為基礎、旨在全面公正實現巴勒斯坦和平事業的倡議
  • 繼聯合國點名狠批後,澳方再遭氣候峰會禁言,澳媒:已被世界拋棄
    而莫裡森萬萬想不到的是,繼上次被聯合國點名痛批之後,這次澳方直接被氣候峰會禁言了。澳方山火又燒了兩個月無可厚非,氣候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有人類不可抗力因素,但也並非因此便可以放任不管,而是要從中找出恰當的方法且盡最大的能力去預防、去補救。
  • 國際日報/印尼示威活動蔓延全國 首都騷亂致數百人受傷
    作為涉嫌收受賄賂的一方,Rizal被懷疑違反了1999年第31號法令第12條a項或b項。與此同時,涉嫌行賄的Leonardo涉嫌違反1999年第31號法律與刑事法典第55條第(1)款。該案始於2018年12月28日的現場逮捕行動。在行賄現場被捕的各方均被定罪。
  • 劉曉明大使在英國議會跨黨派國際環保小組「保護自然:通向昆明之路...
    中國日報倫敦10月29日電 2020年10月28日,劉曉明大使出席英國議會跨黨派國際環保小組「保護自然:通向昆明之路」線上座談會,發表題為《譜寫生態文明新篇章,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主旨演講並回答提問。
  • 香江來信丨為監督亂港議員,我們成立了監察議會聯盟
    簡單來講,區議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地方議會,按照行政區域共設立了18個。區議會議員除當然議員外(經村代表選舉產生),所有議員均是民選產生,因此可以準確地為特區政府提供地區民意,是重要的地方諮詢機構。 然而去年暴發的「修例風波」,導致社會局面發生巨大變化。區議會在去年11月的選舉中被反對派、攬炒派奪去逾380個議席。
  • 體壇| 俄羅斯違反禁藥條例禁賽兩年 仍然將缺席奧運會世界盃
    體壇 | 俄羅斯違反禁藥條例禁賽兩年 仍然將缺席奧運會世界盃 原標題:體壇 | 俄羅斯違反禁藥條例禁賽兩年
  • 國際大事件丨聯合國傳出好消息,中俄等18國聯手幹大事
    強勢要求聯合國對伊朗進行制裁,為此中俄聯合多個國家成立相關小組,以能夠解決爭端,讓世界處於和平。美國在聯合國吃癟作為世界大國美國,在全球影響力非常大,美國有許多盟友。不過美國無法在聯合國通過自己這種影響力來為美國提供任何利益,此前美國想要要求聯合國通過美國對伊朗限制法案,但是只有一個國家支持。
  • 孟晚舟律師:加拿大若引渡孟晚舟違反國際法
    在加拿大面臨美國引渡案的華為公司高管孟晚舟的律師宣稱,把孟晚舟引渡給美國違反國際法,加拿大司法機構不應該成為美國政府違反國際法規行為的同謀,美國政府無權強迫中國公民在美國境外遵守被一些國家拒絕的美國法規。
  • 國際疫情丨加拿大開了個很壞的先例,比美國還要狠!
    美國威脅世界衛生組織美國首當其衝,總統川普宣傳停止向世界衛生組織交納會費,而且還要對世界衛生組織作出不實的報導,而加拿大也採取了緊跟美國的態度。加拿大要求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接受諮詢最近加拿大開了一個很壞的惡例,這種情況甚至比美國的做法更讓人感到無語和汗顏,最近加拿大的一家媒體報導,加拿大國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要求世界衛生組織的秘書長要接受加拿大國會的諮詢。
  • 每經18點丨孟晚舟案聽證會:加拿大警員承認申請逮捕令宣誓書「有...
    每經18點丨孟晚舟案聽證會:加拿大警員承認申請逮捕令宣誓書「有錯誤」;山東乳山公務員投毒事件最新回應:被投毒者身體狀況平穩 每日經濟新聞
  • 聯合國點名痛批後,澳又遭重要峰會「排擠」,澳媒:已被世界丟棄
    在遭到聯合國點名痛批後,澳又遭重要峰會"排擠",澳政府被媒體瘋狂諷刺。山火在燒,莫裡森在度假隨著山火越燒越旺,澳大利亞各州政府為不斷蔓延的山火擔憂,正向政府尋求救援時,總理莫裡森卻"玩失蹤"。後經過媒體曝光,莫裡森正與家人在夏威夷度假,無比悠閒,其處境與正在火海中燃燒生態環境形成鮮明對比,莫裡森頂著社會輿論壓力,公開向全國人民道歉,但山火造成的損失已無法挽回。令人氣憤的是,莫裡森此前否認山火與大氣變化有關,並且採取消極應對措施,阻礙澳大利亞防止山火,同時拖慢全球氣候治理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