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審判溥儀最硬氣的8天,正面回懟天皇,審判椅坐出龍椅的氣勢

2021-03-05 爐邊史話

東京審判中,因為一個特殊的「認證」,使得1946年8月16號,這一天被稱作「劃時代的日子」,主要人物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溥儀。

說起溥儀,他的人生絕對算是傳奇了,他登基時才3歲,還沒有真正體會到權力帶來的好處,就在6歲被逼退位了,退位後的溥儀並沒有離開紫禁城,雖然沒有了皇帝的名號,但他依然能享受榮華富貴,直到被馮玉祥趕出皇宮,一切戛然而止,他開始了更加不平凡的人生。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的春夏之交,溥儀接到了蘇聯內務部門的傳訊。剛開始溥儀並沒有猜到蘇聯的意圖,直到他被帶往日本,前去遠東軍事法庭作證時,才豁然明白他必須要上庭的原因,畢竟他是日本侵略東北的一個重要證人。去法庭作證真的沒人比他更合適了。

溥儀作為受害者,在東京審判作證人時,不但揭露了日本的很多秘聞,也陳述了他是如何成為日本傀儡,建立偽滿洲政權的。他說沒有想過藉助日本復闢,偽滿洲的計劃和實施都是日本帝國主義做的。

還特別詳細的敘述了「九·一八事變」後,他是如何去旅順的,是怎樣被威逼從旅順到長春去當「滿洲國皇帝」的。更是稱自己在擔任偽滿洲國皇帝期間,沒有任何權利,沒有人身自由,完全是被日本佔領當局擺布,他參加的很多活動都是被迫的,出門要報告給日本人,沒有批准還不許參加任何社會活動,更不要說作為偽滿洲國元首相應的權力和尊嚴了。

在日本天皇聽到溥儀說建立偽滿洲國是日本天皇逼他時,日本天皇情緒激動之下就大罵溥儀:「無恥!」溥儀當場就回懟:「你不要臉!」不過雙方在法庭上還是比較克制的,並沒有起很大的衝突。

而溥儀在談到妻子譚玉齡時,情緒顯然有些控制不住,他在說到自己的妻子是如何被日本人殺害時,激動的用手使勁的拍打證人臺。而說到裕仁天皇把天皇神器寶劍和鏡子送給他時,他又激動不已的說,當我拿著這些東西回到家時,家裡的人都哭了,我知道這是我這一代人永遠都洗刷不掉的恥辱。

日本戰犯的辯護律師卻認為溥儀此舉,是在攻擊日本天皇的祖先,溥儀卻強硬的大聲回擊,我並沒有強迫他們,讓他們把我的祖先當成他們的祖先。話音剛落,全場在一陣靜寂之後,爆發了大笑,弄得日本人無言以對。

從8月16日開始,溥儀連續出庭作證了8天,這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是前所未有的,溥儀打破了單人作證時間最長的記錄。在作證時溥儀硬是把審判椅坐出了龍椅的氣勢,對當過皇帝的他來說,這一點都不足為奇,另外溥儀用的是標準的北京口音。在完成作證後,溥儀就回到收容所,繼續他的特殊戰俘生活。


蘇聯在1950年7月30日,通知溥儀可以回國時,溥儀卻表達了想要留下的想法。結果並未如他所願,在1950年7月31日踏上了回國的列車。

不管結果如何,溥儀在這8天的作證時間裡,能夠指認日本,深刻揭發日本犯下的惡行,這件事做的是對的,不管他一輩子做了多少錯事,他這次的表現無疑是出色的。

由於溥儀在東京審判中的表現,法庭也撤銷了對他的控訴。溥儀在多年後還能清晰的回憶起這一幕,他說能夠把憋屈多年的話,當著世界各國記者說出來,那一刻他真的非常自豪。而且他最大膽、最快意、最硬氣的一次發言,就是對日本律師的回擊。

有部分文章,我們一時沒找到原創讀者,或者您申請了原創,但我們推送過程中並沒得到提醒,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溥儀最「男人」的8天,將審判席坐出龍椅的感覺,和日本天皇對罵
    在孫中山推翻兩千年的封建王朝,建立民國後,溥儀一直軟禁在紫禁城故宮中待了很長一段時間,當時民國政府還每年都給他400萬銀元作為生活花費使用,一直到軍閥混亂時期,馮玉祥進去紫禁城把溥儀趕出皇宮,而後走投無路的溥儀只好投奔日本人,後來建立偽滿國當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
  • 東京審判溥儀做了啥?全程英文交流對罵天皇,一生最爺們的8天!
    東京審判溥儀做了啥?全程英文交流對罵天皇,一生最爺們的8天!由於生不逢時,所以儘管心有不甘,但是溥儀還是不得不承擔著最後一個皇帝的尷尬角色。要說一開始的時候,包括他的母親和他自己本人,是並不願意當那個皇帝的。
  • 溥儀最男人的8天:全程英文和天皇對罵
    1946年8月16日,日本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來了一位特殊的證人,一時間引起了大轟動。《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更是將這天描述為「劃時代的日子」,這個特殊的證人就是溥儀。
  • 溥儀一生中最爺們的8天,把審判席當做龍椅,飈英語和天皇互罵!
    1946年8月,也就是日本戰敗投降後的第二年,在日本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溥儀以一個特殊證人的身份坐到了審判席的位置,並且在當時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法庭上,溥儀一身西裝革履梳著油頭,再加上身邊的兩名衛兵,更是顯出了溥儀帝王一般的氣質,不過,雖有如此般與生俱來的氣場,但卻註定沒有天子的運氣。在此期間,溥儀一共出庭了八天,而就是這短短的八天,他的男子形象在人們心中提高了一大截,更是展現出了他那有血性的一面。
  • 溥儀將審判席坐成了龍椅,面對日本人不卑不亢,怒懟日本天皇
    但是他在1946年8月16日遠東國際法庭之上作為一個證人揭穿日本人種種罪惡之時,人們覺得這個時候的溥儀才真正男人了一把。 當著世界各國的面在戰勝國和戰敗國的面前,溥儀在證人席上面指控日本軍閥對自己的種種罪行以及侵華的種種罪惡,他指控日本人殺害自己妻子時甚至幾度落淚情緒激動。
  • 溥儀在東京審判上「罵」日本天皇,全場大笑
    比如溥儀。他無緣無故被慈禧點名做了皇帝,卻從小被宮女太監管教,長大被軍閥趕走,後來進了日本租界成為鬼子的玩物,到了最後仍難逃監獄改造。在監獄改造中,溥儀回憶自己的一生罪過,寫出了一本《我的前半生》,雖然未必完全出自真心話,但一些細節極具參考價值。其中提到在東京審判上罵日本天皇的一幕,就鮮為人知。
  • 溥儀最霸氣的8天,在審判席上和天皇對罵,飈英語毫無壓力!
    對於滿清末代皇帝溥儀,我們是再熟悉不過,儘管在歷史中,他所扮演的形象大抵是落魄、無能和衰敗,但是對於這位滿清皇室正統的繼承人,身上流淌的帝王血液,骨子裡的東西,始終不會被時代撲滅!溥儀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光緒的侄子,父親愛新覺羅·載灃,為滿清的監國攝政王,襲爵醇親王,名副其實的王爺。
  • 東京審判時,溥儀和天皇對罵,將七名日本戰犯送上了絞刑架
    1946年,為了審判日本的侵略行為,由美國、中國、英國等11個國家指派法官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成立,決定在日本東京審判日本戰犯。這次的審判被稱為東京審判,在此次審判中,中國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國參加審判。
  • 東京審判時,溥儀直接和日本天皇對罵,還讓7戰犯被判處死刑
    說起溥儀這個末代皇帝,想必很多人都會唏噓不已,因為他的一生大部分都掌握在別人的手中,直到1959年被特赦之後他才真正過上自己的生活。在年僅三歲的時候,什麼都不懂的溥儀就被推到了兇險的政治面前,直到1912年被迫退位。
  • 東京審判時,溥儀讓7戰犯被判處死刑,還直接和日本天皇對罵
    談到末代皇帝溥儀,想必許多人都會唏噓不已,因為他的大部分人生都掌握在別人手裡,直到1959年大赦之後,他才真正過上了自己的生活。三歲時,一無所知的溥儀被推到危險的政治面前,直到1912年他被迫退位。之後溥儀又被日本人利用,當上了偽滿洲國的皇帝,遭到了世人的唾棄。
  • 東京審判之時,溥儀的一句話,讓日本戰犯辯護律師啞口無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後,國際賠償和戰犯審判,成為國際的焦點。遠東國際法庭,由11個國家組成,總部設在日本東京,因此也被大家俗稱為「東京審判」。澳大利亞人——韋伯,擔任軍事法庭庭長,美國人——季南,擔任首席檢察官。
  • 東京審判,溥儀當眾撒了個謊,卻把7名日軍甲級戰犯送上斷頭臺
    一九四六年,五月三日,日本戰犯終於被交由軍事法庭審判,中國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國出席,從審判日到一九四八年十一月12日,共有四百十九名證人出席,但是有一位特殊的證人,他一露面就引起全場轟動,這個證人是誰?那是末代皇帝溥儀。1909年,3歲的溥儀繼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次年2月12日被迫退位。
  • 溥儀一生最硬氣的幾天,審判椅當龍椅,大罵日本人,盡顯帝王風範
    了解這段歷史的都知道,溥儀和日本人有很深的淵源,他曾兩次前去日本,第一次就是談偽滿洲的事情,同時對日本天皇表示感謝,第二次就是復闢成功之後,他專門去日本,再次表示自己的感謝,當然第二次可就不是溥儀自願想去的,他也知道自己被耍了,自己就是個傀儡,比較諷刺的是,這次溥儀還迎回個新祖宗,天照大神,天皇讓他按時按點的朝拜,實在是丟盡了臉。
  • 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見證者高文彬去世,審判期間找到「百人斬殺人...
    1946年5月至1948年8月期間,高文彬參加東京審判,先後任國際檢察局翻譯、中國檢察官辦事處秘書職務,是全程參與東京審判的親歷者。高文彬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門口的木牌前中國任東京審判的檢察官向哲浚的秘書是燕京大學畢業的劉子健,另一位是東吳法學院30年代的畢業生裘劭恆及朱慶儒;中國任東京審判的法官梅汝璈的秘書是東京帝國大學畢業的羅集誼,秘書方福樞是東吳法學院30年代的畢業生,還有一位是楊壽林。
  • 東京審判溥儀說了啥? 逼得日本天皇不顧禮節, 破口大罵其無恥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毫無疑問溥儀是其中之一。 縱觀歷史,在古代的時候,一個朝代覆滅,沒有哪個皇帝能被新來者放過,別說皇帝了,其家人都會被殺個一乾二淨,這是不變之道理。 溥儀作為末代皇帝,一生非常的傳奇,退位之後,又當了偽滿洲國的皇帝,再到後來當了俘虜,回國之後接受改造,最後被釋放,算是得以善終。
  • 末代皇帝溥儀英文手跡曝光,英語水平起碼專業八級?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是個傀儡皇帝,但他應該是清朝英語水平最高的皇帝。1917年6月,張勳率領五千辮子兵在北京擁護溥儀復闢。溥儀最硬氣的8天,審判席上與日本對罵,證人椅然他坐出了龍椅的感覺這場鬧劇雖然很快就被鎮壓了,但是小皇帝溥儀的教育提上了日程。中國皇帝溥儀從港英政府中請來一位「中國通」。
  • 東京審判上,溥儀作證說了段假話,直接讓7個戰犯被判死刑
    1945年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日本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被要求得到公正處理,1946年著名的的東京審判,全世界都向納粹國家的惡劣行徑討要公平合理的說法,而在這次審判席上,溥儀也被拉上了審判席,原因是勾結日本人,謀劃復闢滿洲國對中國的統治,但溥儀卻拒不承認。
  • 二戰結束後,日本天皇裕仁為何逃過審判?
    作為戰場的發動者,此前德國元首希特勒自殺,義大利領袖墨索裡尼被殺,而作為日本最高統治者的裕仁天皇竟然沒有列入戰犯,既沒有被審判,更沒有被懲處,依然做他的天皇,直到病死。對戰爭負有重大責任的裕仁,為何能逃過審判?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日本天皇,是當時日本的最高統治者,他並不像後來那樣,是一位虛位元首。在二戰期間,日本是由軍部主導的,無論是內閣,還是軍部,都從屬於天皇。
  • 《東京審判》:這是一部所有中國人都必看的影片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始,來自11個國家的11個法官在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聚首,決定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戰犯們的命運,時稱「東京審判」。東京審判到1948年11月才宣判終結,共歷時近兩年零七個月。同名電影《東京審判》以紀錄片般的影像再現了半個多世紀前那場引起全世界關注的世紀大審判。
  • 東京審判審了日本甲級戰犯,乙級、丙級戰犯是由誰審判的?
    1944年,隨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在即,盟國戰犯審判委員會在英國倫敦成立,並擬定了《國際戰犯法院公約》和《聯合國引渡戰犯公約》。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表示要嚴懲日本戰犯。在起訴日本天皇的問題上,澳大利亞無視美國和英國採取的政治實用主義,持強硬立場。它一直要求作為國家首腦和武裝力量總司令的日本天皇不能被免於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