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傳媒學院
西安翻譯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前身為人文藝術學院,是西安翻譯學院文化積澱深厚、師資力量雄厚、專業特色突出、就業前景良好的重點建設院部之一。
文學與傳媒學院匯集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播音與主持藝術、戲劇影視文學、表演、新聞採編與製作 、空中乘務等專業,在校生3100餘名。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為校級「示範性特色專業」、「校級一流培育專業」;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為校級「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特色專業與「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校級一流建設專業」。
學院有一支教學科研力量雄厚、學歷較高、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現有教學、管理人員近90人;其中高級職稱22人,中級職稱50人;博士、在讀博士11人,90%以上教學教輔人員具有博、碩士學歷;博導4人,碩導9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有多人在國家級、省級學會研究會兼任理事、副會長職務,擔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和社科獎評審專家、學位評審中心專家。
「雙一流建設」
學院以「雙一流建設」為驅動、團隊建設為抓手,秉持「新文科建設」的發展理念和「揚長補短、內涵發展、錯位發展、特色發展」的建設思路,設立「區域文化與文學」、「跨文化與文學」、「應用語言學」、「戲劇與影視」、「新媒體」教學科研中心與「大學語文與創意寫作中心」,助力學院的發展和軟實力的提升。近年來,本學院教師共承擔國家級和省、校級各類教學科研項目90餘項,出版各類著作80餘部,發表論文25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軟體著作3項,省級及以上教學類競賽獎項5項。
文學與傳媒學院自成立以來主要培養在中文綜合辦公、漢語教育教學、播音與主持、戲劇影視、空中乘務等領域內具有寬廣的文化視野、紮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應用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我院秉承人文教育精神,以創始人丁祖詒先生「弘揚高尚教育,辦人民滿意大學」為基本理念,堅持「專業+外語+現代化技能」的人才培養模式,將人才培養與職業需求緊密結合,將地方經濟發展需求與國際化道路相結合,注重產學研結合、校企聯合,著重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
文學與傳媒學院學生積極參與國家與省市校各級大賽,取得了良好成績;先後榮獲全國漢字功底大賽一、二、三等獎、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優秀獎、中華誦·2010經典誦讀大賽一等獎、情系終南大賽一等獎、陝西省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大賽一等獎、2017年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一二三等獎、全國首屆網絡主持人大賽優秀獎等獎項。此外學院學生作為志願者還獲得了2011西安世園會、2016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和2016第十九屆「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華西賽區)、第62屆世界小姐總決賽、第26屆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諸多大賽的志願服務工作優秀獎。
文學與傳媒學院還積極開展和推動第二課堂特色活動與學生實踐創業活動,定期舉辦春秋詩會、錦袖南山戲劇節、對外漢語教學模擬大賽、人文天地晚會、創意婚禮模擬大賽、「南山杯」國際書法交流大賽、專業藝術沙龍等活動;開設有「創意寫作工坊」、「嶺秀南山」、「媒染終南」、「西北地區創意寫作」等新媒體平臺,管理運營「陝西省青年作家網」等文學網站;為學生學習、交流、實踐、創業、就業搭建平臺,使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都得到鍛鍊和提升。
2017年學院與北京廣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通力合作,開設了空中乘務專業,建有專業CBT實驗室、空乘模擬倉等,使學生的實踐就業得到有力保障。文學與傳媒學院還與陝西國廣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西安天人影視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陝西演藝總公司、臻無雙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智誠跨境電商創業園、西安浩瀚旅遊文化有限責任公司、西安明星文化教育培訓中心、西安喜馬拉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開展校企合作,並擁有西安英特思語言學校、太乙中學等多處校外教學實習基地,為全方位培養應用型高級人才創造了必要條件。學院還與韓國慶星大學進行深度國際合作,開設韓國班(傳媒方向),實行「2.5+1.5」的教學模式,學生可獲雙學位。
近十年來,文學與傳媒學院已經培養了六千餘名合格畢業生,有近千名同學考上研究生、公務員等,活躍在黨政、教育、文化、新聞、新媒體以及海外孔子學院等各行業領域,為社會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辦學理念及目標
秉承已故著名教育家丁祖詒校長「讓無助者有助,讓有志者成才,讓奮進者輝煌」的辦學思想,將西安翻譯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打造成學生成才的搖籃和奮進的階梯。
2、學院院風
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嚴肅課堂,青春校園,腳踏實地,放飛理想。
3、學院院訓
陶鑄人文學子,作育傳媒英才。
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
專業簡介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文學與傳媒學院成立以來最早設立的專業,2007年經陝西省教育廳批准設立, 2008年開始招生,先後獲批我校示範性特色專業、雙一流建設培育專業,是文學系的基礎專業、核心專業和優勢專業。截至2020年在校生逾千人,畢業生達十屆。
培養目標
漢語言文學專業始終堅持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全面,具備漢語言文學基本專業知識和文學藝術素養,掌握紮實的語言文學基本功和各類文體寫作技巧,具有較強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文藝部門、中小學校從事文學創作與評論、文秘與語文教學工作,在新舊媒體及文化產業等部門承擔文娛、影視、廣告創意與宣傳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此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掌握紮實的中國語言文學、傳統文化的基礎知識與理論,了解不同媒介寫作及創意寫作的基本知識,具有一定學術研究能力、文獻檢索與編輯寫作能力,中文學科教學能力以及符合寫作、編輯、策劃、傳播等行業升級需求的行業融合能力。
數十年來,專業發展思路明晰,結合「專業+外語+現代技能」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根據社會需求落實改版培養方案,突出地緣優勢、實踐優勢與創新優勢,完成轉型發展。目前由知名學科前沿教授帶領建設語言學、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民俗文化及文學理論課程團隊,成立有應用語言學教、區域文化與文學、跨文化與文學三大教學科研中心。以研養學,教師梯隊建設合理。
專業教學注重實踐過程導向,專業實習特色突出,第二課堂活動豐富,充分開展聽、說、讀、寫、教「五大系」活動,從職業需求出發,強化校企合作,要求學生取得教師資格證、普通話等級證書、記者證等,培養就業能手;實現專業與文化產業的聯合,為專業的實踐型轉型發展助力。
主幹課程
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概論、創意寫作基礎理論等。
就業前景
學生專業能力強,英語過硬,贏得較高社會聲譽,用人單位滿意率94%以上。資格證獲取率為30%,考研錄取率逐年攀升,先後有學生考取復旦大學、中山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安石油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的研究生。歷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達98%以上,在各類學校、媒體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教學及編輯、宣傳等相關工作。主要崗位為各級公務員、企事業單位文員、中小學教師、各類創意與媒體工作、各類職業創作者。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本科)
專業簡介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始建於2008年,是西安翻譯學院一流建設專業、特色專業,西安石油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聯合培養基地。該專業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教學設備和完備的實習基地,經過十年多的建設,已培養出大批優秀的畢業生。依託西安翻譯學院國際部優良的涉外資源,該專業自2015年起陸續與韓國、俄羅斯、匈牙利、西班牙、捷克斯洛伐克等多個國家的學校展開留學生交換、遊學及進修等各類項目,社會反響良好。
培養目標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培養具有較紮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及中外文化有全面的了解,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高層次對外漢語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內外有關部門、各類學校、新聞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及中外文化交流相關的實踐型語言學高級人才。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語言學、第二語言教育及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基本理論,掌握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和英語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和知識,接受中國文學、中西文化比較、教學技能及才藝等方面的基本訓練,能夠熟練掌握英語,具有從事語言或文化教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幹課程
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英語譯寫、中國文化概論、文學概論、基礎寫作、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跨文化交際等。
就業前景
專業學生就業率高達百分百,就業方向多元。隨著「一帶一路」項目建設,許多國家都出現了學習漢語的熱潮,2008至2020年間,本專業數十名學生通過國家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選拔,赴韓國、泰國、柬埔寨、菲律賓等國擔任漢語志願者,也有畢業生在國內從事漢語教學。其它去向如中小學教師、公務員、企事業單位文職人員。本專業考研率較高,已有數十名畢業生先後考取中山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四川師範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的研究生。
播音與主持專業(本科)
專業簡介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於2013年開始招生,現有三屆畢業生,近600名在校生。該專業堅持「以播為主,播說並重,一專多能,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注重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全面培養學生「播、說、誦、演」的四項專業核心能力,積極探索「專業+外語+現代技能」的人才培養模式,並取得初步成效。
培養目標
播音與主持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紮實的新聞傳播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學、廣播電視編導學等多學科基礎知識和編輯策劃基本技能,具備播、採、編一體化的傳媒藝術人才,既具有高水平專業基礎,能夠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及廣電媒體和社會其他相關行業的應用型、複合型播音主持人才。要求學生面向廣播電視傳媒相關部門和語言應用相關單位的第一線,具備較深厚的文化、藝術素養和良好職業道德。畢業後不僅能在各電視臺、電臺從事播音與主持、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創作、製作等方面工作,同時能勝任新聞採編、婚慶演藝主持、廣告宣傳、文職、禮儀服務和形象設計等多項工作。
主幹課程
普通話語音與播音發聲、語言表達、廣播播音與主持、電視播音與主持、播音心理學、非線性編輯技術、出鏡報導實務、影視表演、影視配音、電視解說、傳播學等。
專業特色
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符合現代口語傳播人才培養要求,通過整合各學科優勢打造專業特色,藉助學校綜合學科優勢打造傳媒學院口語傳播類課程群,以優質的模塊集群課程,有針對性的提升學生專項能力。
實習實踐:
為了培養能夠適應新媒體、融媒體時代需求的新聞人才,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在優化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專業素養、豐富知識結構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與嘗試。為了提高學生思辨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嚴密邏輯和敏銳意識,從2014年起,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嘗試將在實踐教學中,組織同學們認真研讀播音學相關論著,開設專業系列方面的講座,由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和教師帶領學生開展實地實習與調研。對接市場需求,教學實踐環節內容豐富,實行採編播一體化培養模式。
針對主流媒體,培養學生的採、攝、編、播能力;針對商業媒體,培養學生的組織、策劃、製作能力。校內外實習基地眾多,如喜馬拉雅、陝西省電視臺、譯家影音工作室、校電視臺等。每年學校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校外實習考察,2014年組織學生到陝北延安進行認知教育實習,2015年奔赴銀川學習人文歷史知識,通過專業實習考察,開拓同學們的視野,為以後專業理論學習打下一定基礎 。
2016年、2017年、2018年相繼在寶雞、漢中、成都、重慶等地進行專業實習與實踐,與高校本專業及電視臺進行了交流與學習,使同學們對所學專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熟悉了電視臺相關工作的流程,為今後的就業打下一定基礎。
第二課堂:
第一課堂多以理論授課為基礎,而第二課堂多以實踐操作與鍛鍊為基礎,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延伸和拓展,通過兩堂課的有機融合,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本專業積極推進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繁榮校園文化、活躍校園文化生活,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和文化素養,第二課堂教學活動豐富多彩,如一年一度的畢業晚會、實習匯報、藝術沙龍、配音大賽、紅五月朗誦、絲路大賽、新年新詩會等。各項活動旨在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應用能力,把理論和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
就業方向
播音與主持專業畢業生不僅可以從事主持工作,還可以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如策劃、編導、配音、自媒體主播等。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未來播音主持專業的就業方向會更加豐富,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和布局。能在各電視臺、電臺從事播音與主持、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創作、製作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各類藝術培訓機構教師,以及婚慶演藝主持、廣告宣傳、禮儀服務和形象設計等方面的專業人才。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本科)
專業簡介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於2015年開始招生,現有在校生近800人,在校生曾多次在各類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眾多畢業生也已參與多部著名戲劇影視作品的拍攝,他們優秀的專業能力與認真的工作態度得到了業內的廣泛好評。
該專業堅持「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的思想,緊密結合行業發展及區域經濟發展需要,以實踐主導的課程體系為教學平臺,落實「專業+外語+現代技能"的人才培養模式,效果良好。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紮實的戲劇、電影和電視文學基礎知識及劇本創作、評論的基本技能,具有高尚的職業精神、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較強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幹課程
中外電視史、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中外戲劇史、攝影攝像基礎、紀錄片理論與實踐、電視節目策劃、影視編輯與製作、影視劇本寫作、媒介傳播學、傳媒文化研究、影視批評、舞臺技術基礎、表演基礎。
專業特色
第二課堂實踐內容豐富:
該專業實踐性學時比重突出,並逐漸形成課堂教學+重點強化+課後實踐+專業競賽的實踐主導型教學體系。專業成立以來,舉辦了多場專題講座,包括西北大學張阿利教授的《大話西部電影》專題講座,西安音樂廳戲劇部閻曠達老師的《「戲說"莎士比亞戲劇》專題講座,復旦大學楊俊蕾教授的《中國式玄幻電影的矛盾發展與可能道路》專題講座等。在活動中有針對性地將戲劇影視理論及行業發展動態傳輸給本專業學生,深受廣大學生喜愛。
我院於2015年10月創辦了「西安翻譯學院錦袖南山戲劇節」,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學生在戲劇節中充分展現了自身的專業素養與藝術表現力。類似的活動還有微電影大賽、劇本大賽、語音風採大賽、原創詩歌大賽、紅五月詩歌朗誦、春秋詩會、專業實習、大學生公益植樹節、關愛野生動物公益行動,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提高了自身專業水平,也服務了社會。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學生踴躍參加了校內外各項競賽,專業老師鼓勵學生學以致用,通過各類攝影大賽、微電影大賽、編導大賽、劇本大賽、戲劇節等,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的學術品位並增強其文化意識。
實習基地: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擁有喜馬拉雅、陝西省電視臺、陝西國廣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等多家校內外實習基地;每年學校都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校外實習,2016年、2017年奔赴平遙實習,學習人文歷史知識、開拓視野。18年、19年赴橫店進行拍攝實習。
國際化合作辦學:
文學與傳媒學院與韓國院校相關專業開展合作辦學,通過「2.5+1.5」年學制,學生可獲得中韓兩所高校的畢業證: 2016年3月,正式成立中韓藝術國際班,與韓國慶星大學開展「2.5+1.5"本科雙學位合作項目,打造具有國際化特色的戲劇影視文學人才培養模式。2016年9月,第二屆中韓藝術國際班也已成立。
經過幾年的發展,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已形成了較為鮮明的辦學特色,即以實踐教學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在實踐中增強學生服務社會的本領,在服務社會中提高師生實踐與創新的能力。
就業前景
能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行業從事劇本創作、節目編導與策劃、製作等方面的工作人員,如企事業單位的策劃宣傳人員、傳媒公司的影視製作人員、自媒體人等,或各類藝術培訓機構教師等。
表演專業(本科)
專業簡介
表演專業為文學與傳媒學院2019年新設專業。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除了要求學生掌握表演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之外,還特別注重對學生配音能力的培養。使學生不僅僅在表演方面有所建樹,同時可以完成影視配音等幕後工作,從而拓寬學生的就業途徑。我們還籤訂了多家實習單位,力求能夠讓學生做到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相結合。目前我們籤訂的實習單位有:喜馬拉雅有限公司、陝西天人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陝西國廣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西安浩瀚旅遊文化有限責任公司,這些企業的籤訂更為學生畢業和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培養目標
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較紮實的影視表演、譯製片配音、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等多學科基礎知識和編輯製作、文案策劃基本技能的複合型人才。學生畢業後不僅能在影視等行業中從事表演工作,還能從事配音、主持、編導、策劃、創作、製作等方面工作,同時能夠勝任婚慶演藝主持、廣告宣傳、禮儀服務和形象設計等多項工作。
主幹課程
表演基礎、影視化妝、言語表達、影視配音、表演多幕劇訓練、譯製片配音、視聽語言、臺詞基礎、話劇舞臺表演、數字音頻編輯與製作、配音與音效等。
專業特色
文學與傳媒學院表演專業,除培養掌握和具備影視表演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之外,還特別注重學生配音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不僅僅能夠進行舞臺及影視劇的表演工作,還能夠利用所學知識,進行電視、電影、動畫片、廣告、專題片等配音,掌握優秀配音員應具備的技巧能力和素質。此外,我院表演專業堅持四年外語不斷線學習,使學生不僅掌握專業知識,同時擁有良好的外語水平和口語表達的能力,從而更加具有職業競爭力。
就業方向
隨著傳媒業的發展,媒體對表演類人才的需求量更是逐年劇增。近年來迅猛發展的文化產業,電影、電視劇、網絡劇、廣告等行業為表演專業的人才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崗位,使影視表演人才在選擇崗位時有了較大的選擇空間,就業前景非常廣闊。本專業主要面向文藝演出等文化系統及其相關部門,培養熟練掌握傳媒策劃原理、編劇基本理論,具有較強的影視表演能力,從事表演創作和舞臺表演工作的複合型高級專業人才。畢業生專業發展前景良好,可以從事劇院/團或電視臺、影視公司等單位的演藝編導與創作、舞臺表演和理論研究工作,也可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單位,乃至在網絡公司從事文案,剪輯編輯等相關工作。
空中乘務專業(專科)
專業簡介
空中乘務專業是普通類高職(專科)專業(文理兼收),學制三年。與北京廣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採用校企合作模式辦學,培養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素質,熟練掌握民航空中服務操作與管理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從事國內外航空公司的空乘服務、地勤服務及民航商務工作的高等複合應用型專業人才。
實訓基地
為了讓學生得到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同步提升,學校與北京廣慧金通教育新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空中乘務專業實訓中心」。實訓中心總面積1440平米,配置有A320和B737-800的綜合模擬靜態訓練艙,訓練艙內全部按照真實飛機的內部設施建造,還配備有CBT教學室、飛機模型展廳、形體教室、化妝教室、理論實訓教室。實訓中心為學生提供了先進的設備保障與教學環境,使得在校學習與空乘崗位職業需求無縫對接,將培養崗位職業能力納入人才培養計劃。
主幹課程
民航服務禮儀、民航服務英語、民航客艙安全管理、簡明中國發展史、民航乘務員基礎教程、民航客艙服務與管理、民航客艙設備操作與管理、航空保健與研究。
專業特色
空中乘務專業是學院與北京廣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契約式校企全程合作」共同培養民航專業服務人才的合作辦學項目,也是校企雙方資源互補、雙方權利義務明確共同培養民航專業服務人才的新模式。兩年在校學習,一年在航空公司等用人單位實習。學生在校期間就有機會與廈門航空、青島航空、奧凱航空等航空公司籤訂《訂單定向培養協議》,也可進入國內外各大航空公司就業。真正實現入學即就業、上崗即高薪、入職即高端的目標。
獲得榮譽
空乘專業每年都會參加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指導,中國教育電視臺主辦,中國教育報、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人力資源開發中心、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高校航空就業分會協辦的「全國高等學校民航服務技能大賽」。以此鑑定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創造力。
在2018年全國高等學校民航服務技能大賽上,我校空乘專業學生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專科綜合類院校團體綜合季軍、團體展示比賽季軍的殊榮。榮獲由教育部頒發的:「2018年全國高等院校空乘專業就業先進單位」。
實踐教學
本專業實踐教學依託我校空中乘務專業實訓中心及第二課堂和校外實習實訓。三年級學生開展外出實習及就業,目前學生主要分布在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廈門航空公司、青島航空公司、等國內外各大航空公司。此外學生還可在海南航空陝西分公司完成地面服務崗位實習實訓,在北京、廣州等地機場參加民航安檢崗位實習,並取得民航安檢職業資格證書。
就業情況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被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東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廈門航空公司、紅土航空公司、吉祥航空公司、瀾媚航空公司等,國、內外航空公司錄取擔任乘務員及安全員崗位;還有部分學生在北京首都機場、武漢天河機場、濟南高鐵、海航地服、人民大會堂、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地面用人單位錄取。
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專科)
專業簡介
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為普通類高職(專科)專業(文理兼招),學制三年,於2003年開始招生,是西安翻譯學院的老牌優勢專業。本專業注重實習實訓,以及學生採、寫、編、評、制等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培養目標
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及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掌握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新聞採寫、編輯、攝影攝像、影視節目後期剪輯與製作能力,在報社、廣播、電視臺以及企業宣傳部門能從事新聞的採訪寫作、攝影攝像、大型活動宣傳策劃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突出專業實踐操作技能,人才培養方案中有大量實踐類課程或課程實踐環節。本專業還重視各類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要求學生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如全國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證、網絡編輯員職業資格證書、普通話等級證、攝影師證、教師資格證、計算機等級考試一、二級證書等證書等,為學生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主幹課程
主幹課程:新聞學概論、新聞採訪、新聞寫作、報紙編輯學、網絡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與攝像、播音與主持、電視節目製作、非線性編輯與製作等。
辦學條件
2016年學校投資160餘萬元建立非線性編輯實驗室,該實驗室的建成為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師生提供了專業化的後期編輯技術相關的軟硬體實訓環境,為本專業以及相關專業師生創造一個面向數字媒體時代後期製作的實踐平臺。成為本專業教、學、研於一體的綜合性場所,保證了學生專業學習的要求。我校校內演播大廳、錄音棚、攝影棚等基礎設施完善,為教學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攝影攝像器材完備,能充分滿足日常的實踐教學需要。
第二課堂及實訓實練
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從大一到大三根據教學需求,定期組織學生外出實習,如寶雞青銅器博物館、韓城沿線黃河中遊文化考察等活動。自2015年開始組織本專業大二學生展開專業外出實習,為期一周。通過專業實習讓學生能夠將平時所學運用到實踐中去,結合具體的人文景點與歷史人物遺址從前期的資料搜索到採訪提綱的羅列再到具體的採訪、拍攝都能獨立完成,真正的學以致用,將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起來。通過實習讓學生形成更為真切的學習與實踐動力,在實踐中獲得進步。同時也能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積累一定的文化底蘊。學生在校內也擁有眾多的實習實踐基地,如譯家影音工作室、校記者團、校電視臺等機構的成立成為很多學生發揮專業特長,提升自我能力的良好平臺。
就業前景
一直以來,依託西安翻譯學院的優勢資源,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學生學習熱情較高。通過三年的紮實學習,不少學生通過專升本考入省內一本大學。連續數年來專升本上線率直線上升,2019年高達88%。學生畢業後大多在各省、市報社、電臺、電視臺、雜誌社、出版社、影視傳媒公司、廣告公司、網絡新媒體及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宣傳部門任職,任職崗位如記者、編輯、節目主持人、攝影攝像師、文秘、廣告文案策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