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訪談 ︳吳偉仁:我們將在月球南極建設科研站基本型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12月17日 嫦娥五號已成功返回地球

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

三期任務的收官之戰

實現了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

新華社記者專訪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偉仁

帶您了解中國探月工程的未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記者: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在這個探月工程三期過程之中,您覺得最艱難、最難突破的技術關是什麼呢?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我們國家發揮新型舉國體制,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沒有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嫦娥五號任務使用的就是我們特色的「中國方案」。

記者:嫦娥五號已經回來了,中國探月工程未來的方向在哪裡?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我們未來將立足於全月面到達。我們將在月球南極研製建設一個科研站。在月球南極南緯89度,可能存在連續180多天的光照。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是14天白天、14天黑夜,沒有連續的日照,一些儀器設備就不能連續工作。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如果我們在月球南極建設一個科研站,我們可以長時間對地球進行大動態、全方位、穩定的觀察。2030年之前,我們將在月球南極建設一個科研站基本型。隨著後期科研站規模的擴大,我們可以在月球上進行蓋房子、打磚、3D列印等工作。同時,我們也可以在月球上開採礦物,這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此外,我們還可以藉助月球做跳板,前往更遠的深空、更遠的星球。

現在我們的航天隊伍年輕人居多,新血液的不斷補充,使整個隊伍更加年輕化。

記者: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年輕一代航天人的熱血與汗水,您對於他們有怎樣的期許?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在這個團隊中,年輕人貢獻很大,我們的希望很大,年輕人發展的勢頭也很好。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這個隊伍。我相信,未來,這個團隊裡會產生出很多優秀的科學家、技術專家,為我們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記者:您對中國航天事業的未來有什麼期許嗎?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從跟跑、並跑到走向部分領跑,是很不容易的。在實施過程中,即使有困難、有問題、有挫折,我們前進的步伐沒有中斷。我對中國航天的發展,對我們國家成為航天強國,成為航天世界的「領頭羊」,我們也充滿信心。

出品人:孫志平

監製:幸培瑜

記者:樊華、王志斌、李俞輝、陳思宏、胡喆、田晨旭、夏子麟、劉思奇(實習)

編輯:王志斌、李帥、李俞輝

海報:劉宇軒

包裝:李帥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相關焦點

  • 2030年前,我國將在月球南極建設科研站基本型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我們國家發揮新型舉國體制,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沒有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嫦娥五號任務使用的就是我們特色的「中國方案」。記者:嫦娥五號已經回來了,中國探月工程未來的方向在哪裡?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我們未來將立足於全月面到達。
  • 將在月球南極建科研站!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披露下一步計劃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我們國家發揮新型舉國體制,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沒有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嫦娥五號任務使用的就是我們特色的「中國方案」。記者:嫦娥五號已經回來了,中國探月工程未來的方向在哪裡?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月球樣品是否會和美國分享?國家航天...
    你也能見到月球樣品了吳豔華表示,月球樣品將主要用於三個目的:一是用於科學研究;二是一部分樣品將用於博物館展示和科普教育,部分月球土壤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三是根據國際合作公約,與世界各國科學家共享。
  • 嫦娥五號凱旋歸來 中國有了往返月球「雙程票」
    10年多之前,時任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中國探月工程總指揮欒恩傑院士接受採訪說:「我們現在還只能提供去月球的『單程票』,可以把『嫦娥』送到月球『嫁』給吳剛。」專家稱,嫦娥五號實現地月往返,對於中國提升航天技術水平、完善探月工程體系、開展月球科學研究、組織後續月球及星際探測任務,具有承前啟後、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有了月球往返「雙程票」之後,中國航天將如何規劃未來發展?
  •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1例;國防部回應蔡英文稱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
    改革後,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國內航線將大幅增加,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將進一步得到強化。2丨整點投資丨主力資金大幅淨流出 銀行、白酒等個股逆市獲淨買入今日主力資金大幅淨流出超400億元,市場賺錢效應偏差。4丨國防部回應蔡英文稱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據央視新聞,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近日聲稱,臺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對此,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民進黨當局妄圖挾洋自重、以武謀「獨」,註定是螳臂當車、自取滅亡。
  • 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兩會訪談)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著陸於月球正面還是背面將根據嫦娥五號的採樣情況來確定。嫦娥七號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資源詳查,對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質成份、空間環境進行一次綜合探測任務。嫦娥八號除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以外,還要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 未來或建立月球基地 中國於2016年提出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設想。
  • 未來十年,國際月球探測有這些計劃……
    探月四期項目共論證了四次任務,其中「嫦娥四號」作為先導任務已經取得成功;為2030年前建設我國月球無人科研站,現已基本明確了三次任務,分別為「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3]。 「嫦娥六號」和「嫦娥七號」均計劃著陸於月球南極,具體著陸點選在月背還是正面,將根據「嫦娥五號」採樣情況來定。
  • 未來十年,國際月球探測有這些計劃……
    探月四期項目共論證了四次任務,其中「嫦娥四號」作為先導任務已經取得成功;為2030年前建設我國月球無人科研站,現已基本明確了三次任務,分別為「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
  • 中國後續將實施嫦娥六、七、八號任務 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在論壇上表示,後續中國將陸續實施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任務,同時還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探月工程於2004年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任務的成功實施,已圓滿完成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
  • 中國航天局官宣:不僅是嫦娥六號七號,國際月球科研站也將建立!
    我們從小時候就一直聽到中國的神舟系列非常發射,已經載人航天飛船等等,都在見證著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直到如今中國的航天事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那就是「月球」, 中國航天局官宣:不僅是嫦娥六號七號,國際月球科研站也將建立!
  • 寫給嫦娥的一封信:嫦娥請靜候,我們一定接你回家
    嫦娥四號,原來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閒著也是閒著,乾脆將其派往月背。可是問題來了,你後花園在月球另一面,天生接不到地球信號,嫦四怎麼工作?於是,一個天才的想像路徑誕生了,中國在月地軌道的拉格朗日點上放飛了一個中繼星,就像鵲橋一樣,讓信號搭著它傳到月背。如果有一天你的後花園覆蓋了5G,請感謝七仙女和牛郎,是他倆的約會方式給了中國工程師靈感。
  • 「與月亮相約,我們是認真的」
    就在嫦娥五號踏上歸途之際,細心的網友通過對比發現,原來10多年前,世界上的主要航天國家都紛紛出臺了自己的探月規劃:有的想發射探測器到月球、有的想載人登月、有的想去月球建科研站……  時至今日,能夠實現自己當年定下的探月目標的,並不在多數。月亮雖然高高掛在天空當中,但真的要去探索和接近它,絕非易事。
  • 「嫦娥」去月球挖土了!
    在裴照宇看來,嫦娥五號任務對於我們「繞、落、回」整體規劃來說,是收官之作;對於未來的我國月球探測來說,是奠基之作。既是收官,又是奠基,可見嫦娥五號承擔的使命有多麼艱巨和光榮。那麼,要去月球挖土的「嫦娥」,這一路將面臨哪些挑戰?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一言以蔽之:為了更好地認識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