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人眼中,清朝的妃子們都是高高在上的人物,每天打扮靚麗,錦衣玉食,不用工作,除了等皇帝的到來別無它事。實際上,她們的生活也許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可能還隨時處於被陷害的危險中,沒有兩把刷子根本站不住腳。最主要的一點是,她們心心念念的皇帝,可能半年都不會召見她們一次。
清朝的妃子們按祖制可以分為九等,每一個等級都規定了人數,分別是:皇后(1人)、皇貴妃(1人)、貴妃(2人)、妃(4人)、嬪(6人)、貴人、常在、答應、宮女子沒有限定人數。除了這些以外,上面還有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妃等。當然,這些是老一輩遺留下來的,不能算作是當代「妃子」。
九個等級裡面,能真正算得上妃子的,只有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這14個人,也就是皇帝的妻妾。剩下的貴人、常在、答應、宮女子則還不能算做是妃子,只能說是「通房」。她們之間有幾點區別:一是妃子們都有獨立的房子,通房是沒有的,只能群居,多人住一個房間,跟宿舍一樣。二是妃子都是配有專門照顧他們的宮女,貴人、常在、答應、宮女子就是照顧妃子的人,一個是被照顧,一個是去照顧,尊卑立判。三是妃子們的牌子是每天都會出現在皇帝面前,等著他選擇的,其他的則是只能碰運氣,皇帝估計有些連名字都不知道。可能興之所至或者酒後亂性,才能給其它低品級的宮女們可乘之機。
等級的不同,她們每天的生活也各不相同,差別很大。
晨昏定省,這是所有妃子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無故不得缺席,早上和晚上各一次,向皇后請安,聆聽教訓。作為管理著幾億人帝國的皇帝,平常是非常繁忙的,總有批不完的奏摺,處理不完的國家大事,能陪妃子們的時間其實是不多的。況且後宮裡「三千佳麗」,要想做得雨露均沾也是不可能的,也不會有那麼多時間去處理後宮的事情。所以,皇后這位後宮之主就成了管理妃子,調劑她們關係,平衡後宮勢力的人。為了彰顯皇后的地位,每天的晨昏定省是免不了的。
妃子們一般早上5點就要起床,更衣洗漱後,就是最重要的環節:化妝。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事情,畢竟能進後宮的女子,一般相貌都不會差,要想突出重圍,素麵朝天是不可取的,妝容才是硬道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女人們對於化妝這個事情,從來都是不肯馬虎的。經過漫長時間的打扮後,穿上代表自己身份的飾品、衣服,對著鏡子檢查幾遍,直到自己滿意了,才開始出門,帶著自己的爪牙,一起去向皇后娘娘請安。
皇后一般都是端坐在上,等著妃子們請安完畢,然後開始每天的「訓誡」。電視裡那些友好的畫面應該是沒有的,皇后保持威嚴的儀表,訓誡完了妃子後,基本就是讓她們解散,各找各媽。妃子們則可以回到各自宮中,享受朝廷分配的早餐,然後睡個回籠覺。
地位低的妃子們每天只有白面、白糖、香油、豆腐、甜醬、醋、雞鴨、羊肉這些常見食材,貴人以上多了茶葉、紅蘿蔔、白蠟,妃子又多了乾果和雞蛋,貴妃及皇后有黃老米、高麗江米、豌豆、蜂蜜、松仁、枸杞。級別不同,所享受到的東西也不同,天天山珍海味,那是皇上才能享用的。妃子們想要其他的吃食,也可以花錢買,或者靠外面的敬獻,這就要看各自的實力了。
一個上午的時光基本上就是這樣消耗完了,到用完午膳後,妃子們一般會小憩半個時辰,然後就迎來了她們最快樂的時光。下午妃子們基本是可以自由活動的,可以到相好的姐妹宮裡串門,也可以到花園散步,希望能偶遇皇帝;三五個妃子聚在一起下棋、打牌、閒聊;或者自己做點手工活,為皇帝或者皇后縫製衣服,專研刺繡等,以期獲得另眼相看。
妃子們最多的時間其實還是用在提升自我上面,畢竟後宮佳麗三千,要想獲得皇帝的寵愛,是何其困難的一件事,就算是皇后、貴妃這些能常常見到皇帝的人,都不敢說每次都能讓皇帝留宿。所以,對這些妃子們說,針對皇帝的喜好,練就一門好本領,才能吸引到皇帝的注意力,討得歡心。舞蹈、歌曲、下棋、作詩、彈琴甚至是烹飪,妃子們總要有一樣專長的。如果你是單靠美貌取悅皇帝,那肯定不是長久之計的,畢竟再漂亮的容顏也會有衰老的一天,而且皇帝的選擇不要太多。
想想看,一個容貌絕美的妃子,能吟詩作對,偶爾還能唱上一段皇帝們喜愛的京劇,或者跳上一曲優雅的舞蹈給皇帝舒緩心情,亦或者用高超的棋藝博取皇帝的開心,這樣的美人又怎麼會不討皇帝喜愛呢?
到了下午5點,又到了給皇后請安的時間了。到皇后那裡報導完,就可以回宮用晚膳,然後沐浴更衣。接下來就到了最令人期待的時刻了-----洗白白等著皇帝「翻牌子」。如果被皇帝選中侍寢,那就是皆大歡喜,富貴前程已近在眼前;如果沒被皇帝選中,那就將是一個孤單寂寞的夜晚。
這種時候才是最難熬的,一天兩天不覺得什麼,長久以往,每天晚上都是精心準備,期待皇帝的到來,或者被皇帝派太監來把自己扛走,但是又一次次的失望。如此往返,對一個女人的精神是一種折磨,打擊也是非常大的。有些妃子耐不住寂寞,就會做出與護衛或者其他男人私通的事情來。皇帝們為了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太監這個職業就應運而生了。
除了這些事情外,不管是皇后還是妃子,都要面臨著一件事情:爭寵。這是無可避免的事情,皇帝只有一個,女人卻有「三千」,就算是正經的妃子,也有十多個。獲得皇帝的寵愛,將會決定她們在後宮中的地位,如果皇帝經常留宿一個妃子宮裡,那麼這個妃子懷孕的機率就大漲,要是給皇帝生了兒子,那在封建的古代,母憑子貴是肯定的,不僅會獲得賞賜,地位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所以妃子們的目標就是獲得皇帝的寵愛,給皇帝生下兒子,可能的話再把兒子變成下一任皇帝,這樣是最完美的,也是她們的終極追求。為此,明爭暗鬥自然少不了,前段時間熱播的《宮鎖珠簾》,《甄嬛傳》,《金枝欲孽》等,都完美地詮釋了後宮暗鬥的激烈,妃子們稍有不慎,就是身敗名裂的後果,嚴重的還會株連家族。而且這種明爭暗鬥並不是由你個人意願決定的,你不想爭,支持你的人會逼著你爭,你不爭,別人就會把你當墊腳石。
所以說,宮鬥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時刻提防著別人的陷害,也要想辦法爭得皇帝的寵愛,一般人進宮做妃子,估計會被坑得渣都不剩。
表面上,妃子們的生活在表面上看,風光無限,一旦得寵,將惠及家族。實際上,她們的生活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如意,整天只能呆在說大不大,說小又不小的皇宮裡,重複著一樣的生活,面對著各種兇險的陷害,提心弔膽,戰戰兢兢,所求的不過是皇帝的寵愛。但是,要想從眾多妃子中脫穎而出,獲得皇帝的寵愛,何其之難?大多數的妃子終其一生的美好年華,都只能得到幾次寵幸的機會而已。
枯燥無味,孤單寂寞,在日復一日的期盼中漸漸老去,這才是大多數妃子生活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