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吃飯規矩有多繁瑣?一天兩頓,妃子不可以陪著一起吃!

2020-12-14 元叔發言

近幾年隨著清宮劇的熱播,很多小夥伴對清朝皇帝及後宮嬪妃生活狀態並不陌生。但是影視劇畢竟是影視劇,它們很多內容情節由於劇情的需要會做大量修改,甚至虛構。比如電視劇裡通常會把皇帝跟嬪妃們之間相處模式描述得跟尋常百姓夫妻一樣,一起談天說地一起圍著桌子吃飯等。然而真實歷史中皇帝和妃子這種坐一起用膳其樂融融的場景幾乎不會出現。

在清朝,紫禁城裡無論是舉辦大型典禮還是家宴甚至是日常用膳,皇帝是不會跟眾妃子們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的。皇帝只會偶爾陪伴皇太后吃飯,而他在日常用膳時,一般都是由專門的太監陪伴在旁伺候用膳。妃子若想留下,除非是得到皇上的特別允許,即便如此留下的妃子也只能是負責給皇帝夾菜伺候著,自身並不能坐下來一起吃。另外,妃子在伺候皇帝進膳的時候還不能勸食,不可以主動勸皇帝去吃哪些,不吃哪些。

那這些妃子們平時是怎麼用膳的呢?據記載,不同等級的妃子們日常膳食標準也是不同的,皇宮裡的御膳房會根據她們各自的品級準備提供不同的夥食,並不是她們想吃什麼就能吃什麼的。根據清朝皇宮制度規定,妃嬪們一天只能吃兩頓飯,御膳房在烹飪好之後在固定的用膳時辰傳送給她們。

有人說妃子們一天只吃兩頓不會餓嗎?事實上並不會,因為她們的一頓飯跟普通老百姓是不一樣的。皇宮裡的膳食最講究葷素搭配營養齊全,妃嬪們一般每頓飯都會有幾十種菜餚。因此她們只會出現吃不完的現象,並不會吃不飽。那吃不完的怎麼處理?一般油炸點心類的可以留下來過了飯點再吃,但菜餚吃不完是絕不能隨意浪費的,實在吃不完的菜可以賞賜給宮女太監們吃。

那歷史上有沒有哪位特別受恩寵的妃嬪陪著皇帝一起吃過飯呢?還真有!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清高宗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大家所熟知的令妃)生前曾陪著乾隆皇帝吃過一頓飯。這也是乾隆皇帝唯一一次跟妃子坐一起吃飯的記載,可見他當時是有多寵令妃。

在乾隆二十五年,乾隆去承德避暑山莊圍獵。但魏佳氏由於懷上十五阿哥永琰沒辦法跟隨前往,只能一直待在皇宮內靜養。乾隆皇帝在去了兩三月之後特別想念魏佳氏,於是在回北京的路上,剛到順義的石槽行宮就派人把她接了過去,並且由她親自陪同伺候乾隆吃飯。而本次出巡用膳記錄中,從未提到其它妃嬪跟皇帝單獨相處用膳的記載,也只有魏佳氏是與皇帝共度二人時光一起吃飯的。

另外,其實清朝的皇帝跟妃子一樣,每天也只有兩頓正餐,但是皇帝的夥食標準是極高的。他每天吃什么喝什麼都是由專門負責御茶膳房的官員們列出清單,然後再交由內務府主管大臣們審查記錄備檔,最後再交給御茶膳房下設的各局來烹飪製作,過程可謂是非常複雜的。根據清朝御膳的標準,皇帝的每頓正餐桌上得有120道菜餚,而在正餐結束之後,還會根據皇帝的需要再加一頓小吃 。

但妃嬪們就沒有這個待遇了,除了正餐之外,除非自己在寢宮裡有留存一些糕點乾糧,餓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墊墊飢。若沒有這些儲備乾糧,即便再餓也是要忍著,御膳房是不會再單獨給她們提供膳食或小吃的,而她們也絕對不能讓宮女或者太監們幫著到處去找吃的。

相關焦點

  • 真實的清朝皇帝能到後宮吃飯嗎?看完後你還想穿越到清朝當皇帝嗎
    對於枯燥的文字來說,看電視劇的更多,但真正的電視劇裡演的和真實的歷史大多數都是不一樣的。就比如說,我們經常在清朝的電視劇裡會看到,皇帝可以很隨意的就去找妃子吃飯,還可以談天說地的聊一聊。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都是電視劇拍成這樣的,電視劇演的可好了。就比如說甄嬛傳裡面的,這皇帝想去誰哪一個妃子那吃飯就去哪一個妃子那吃飯。
  • 古人怎麼吃飯?一天只吃兩頓,現代的「一日三餐」始於何時呢?
    中國是傳統的農業社會,遠古時代,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人們的飲食是受到節制的。「定時吃飯」是人們飲食文明進步的標誌,先秦時期,普通人家都是一天吃兩頓飯,即所謂「兩餐制」。這兩頓飯可以看成是現在的「早飯」與「晚飯」,但是,古人並不這麼叫,而是把一天中的第一頓飯叫「朝食」,稱為「饔」;把一天中的第二頓飯亦即最後一頓飯叫「食」,稱為「飧」。
  • 清朝皇帝吃飯有多講究?有名的滿漢全席,並非給皇帝準備的
    提起皇家的用餐標準,特別是清朝皇帝們的夥食,估計所有人的評價都是一個:奢侈!據清代史料記載,清皇室每年光用於飲食的支出就高達四萬金,聽起來真是有點讓人瞠目結舌。並且這還只是皇帝自己掏腰包採購的部分,要是算上各地進貢的山珍海味,恐怕皇宮裡用於飲食的開銷,會是一個算不清楚的天文數字了吧。那麼清代的皇帝吃個飯,得有多大的排場,一年才能花掉這麼多錢呢?
  • 古代皇帝一天都幹啥?看完再也不想當皇帝了
    而起四點鐘起床的皇帝是不會立刻有早餐吃,起床梳洗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給太后請安,然後早讀,學習四書五經、治國方略,一直到七點,才到正式開飯的時間。但是別以為用膳時間到就可以大吃特吃。雖然皇帝的每一餐都幾乎是滿漢全席,桌上擺滿了美味佳餚。
  • 看完皇帝的一天,你還覺得當皇帝幸福嗎?其實我還是覺得
    各位男性同胞們會不會認為,古代的皇帝真的很幸福呢?其實,皇帝的日子還真的不太好過。首先來說一說皇帝的一天是個什麼情況。皇帝每天從龍床上起來,就會有專門服侍他洗臉,漱口的太監或宮女,端盆的端盆子,拿毛巾的拿毛巾。
  • 清朝皇帝的一天是這樣度過:早上5點起床 晚上9點睡覺
    在古代,皇帝住在深宮大院,除了後宮嬪妃和王公大臣,其餘人很難見到一面,更別說知道他的日常作息。清朝時期,為我們留下了比較完備的《起居註冊》。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珍貴的資料,了解清朝皇帝的日常作息。清朝入關之前,以及入關之初,由於戰爭頻繁,不太可能對皇帝的日常言行進行詳細的記載。
  • 真實的清朝後宮生活,沒有那麼多爾虞我詐,每天都過著重複的生活
    但是真實的大清後宮可不是這樣的,而且森嚴的規矩等級也根本不給這種情況出現的機會。在清宮劇中可以發現,但凡是重要的時間節點,必然會有皇帝出現。吳十洲先生有一篇《乾隆一日》,裡邊詳細敘述了乾隆皇帝的一日是這麼度過的:凌晨四點前,睡覺。四點準時起來更衣,五點去坤寧宮朝祭,就是一種祭祀活動。然後吃點飯前甜點。六點開始吃飯,去乾清宮西暖閣恭讀聖訓。七點再更衣,到十點進行重華宮茶宴。十點到下午一點,看奏摺。
  • 為何古人一天只吃兩頓飯?看完你就知道了,原來是因為這
    現在有個俗語,想必大家應該都知曉,那就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這句話其實很好理解,那就是人們吃飯一定要一日三餐,頓頓都要吃,而且,還有個話和這個搭配更好,那就是
  • 萬人之上的皇帝,每天都吃什麼?距離的山珍海味,是否是真的?
    皇宮中的皇帝吃的並不是南極的企鵝,也不是北極的熊,也都是在現在的桌上可以時常見到的菜品,可能他還沒有你吃得好。其實據史料記載,皇帝吃的飯菜都是前一天御膳房的人做好,存著,準備著水果和甜點,經過漫長的等待,還有以防下毒被太監品嘗之後才能吃到這頓飯。
  • 穿越時間,看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普通人可能一天也撐不下去
    每天有美味佳餚,還有三宮六院,我們是各種羨慕。但是當皇帝就真的像我們想的這麼輕鬆嗎?我們來一起看一看以位清朝皇帝一天的安排。  早上5點鐘起床。皇帝一聲令下「傳膳」,御膳房太監就會排隊進來,將裝在紅色漆器盒的早膳迅速擺放在膳桌上。擺桌時,粥和點心分放兩桌。皇帝用膳,是一個人進行的。沒有皇帝的旨意,任何人不能跟皇帝一起用膳,連皇后都不行。
  • 古人一天正常吃幾頓,一日三餐的飲食又起源於什麼年代?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絕大多數人都免於飢餓的困擾,一日三餐成為大家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有時候還會有下午茶或者夜宵來改善下自己的夥食。很多人非常好奇,在古代的時候人們一天吃幾頓?其實在古代,人們一天吃幾頓飯跟他們的生存條件有很大的關聯。
  • 古人真的一天只吃兩頓嗎?一日三餐又是從何而來
    一日三餐,一次餐不吃餓的慌。有時候工作晚了或者玩累了還要加幾餐。聽說在我們古代老百姓只能吃兩餐?難道他們不會餓嗎?那一日三餐是說法又是從何而來。
  • 清朝的選秀制度有多繁瑣?沒被選上的秀女又該何去何從?
    都說皇帝坐擁三宮六院,擁有七十二個嬪妃,是天下男子最羨慕的存在,但女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我們通過看宮鬥劇便可略知一二。拿清朝來說,在皇帝的後宮裡,上到母儀天下的中宮皇后,下到身份低微的官女子,其實都是從旗人中精心挑選出來的。
  • 一天吃兩頓飯好,還是一天吃三頓飯健康?少吃一頓會變瘦嗎?
    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吃三頓,哪種吃法更健康?你可能從沒想過這個問題,那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兩種吃飯方式到底有什麼不同。一天吃兩頓和一天吃三頓飯,哪種更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通常是指,每餐食物種類豐富,吃飯要有規律。
  • 為何明朝皇帝多奇葩清朝皇帝更靠譜?
    」,才心滿意足回宮繼續做羞羞的事;老了老了,還跑到江南去遊山玩水,做羞羞的事,結果「羞」死在了南京……「不想成仙的道士不是好皇帝」的明世宗朱厚熜:是翹班(不上朝)二十年煉丹的好道士;是嗑藥之後可以寵幸十個妃子(宮女)的「一夜十次郎」;是「老帥不相見」、為了成仙多年不見太子的不合格老爸
  • 清朝滅亡後,皇帝的妃子們去哪了?看完後明白了
    清朝滅亡後,皇帝的妃子們去哪了?看完後明白了中國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國,秦始皇在將六國統一後,自封為皇帝,由此拉開了中國封建王朝的序幕,而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皇帝一職被廢棄,末代皇帝溥儀也離開了紫禁城。
  • 清朝皇帝打賞的金瓜子是真金嗎?放到現在,價值不菲
    要知道,當時蘇培盛可是皇帝身邊的紅人,看得金銀珠寶多了去了,甚至比後宮的妃子見得都多,但是面對這金瓜子卻嚇得夠嗆。金瓜子在清朝可以說是皇家御賜之物,在民間基本是見不到的,也不讓流通的。金瓜子之並不是真的瓜子,而是用金子做成了瓜子的模樣,因此是實實在在的金子,這點不用質疑,也根本不可能吃。
  • 清朝妃子老照片曝光,原來我們都被電視劇騙了,當皇帝也太慘了
    我們都知道,古代沒有高科技,不像現在手機這麼方便,很多拍照軟體,只要一按動快門鍵咔嚓一下就拍出來了,一直到了清朝的時候,西方國家發展起來,才慢慢有了照相技術,而且還是最古老的那種,法國一個叫儒勒·依蒂耶的人,在1846年的時候把這個技術引入到了中國,而且在皇宮當中也可以經常看到照相機,只不過人們思想還是很封建腐朽的
  • 農民喜歡一天吃兩頓飯,合理嗎?你怎麼看
    一天吃兩頓飯是東北人最經常做的事情,吃兩頓飯也不是不可以,但要想吃健康了,你得根據季節、以及年齡,合理的安排時間來吃,並不是一年四季適合。比如說視頻裡的年輕媽媽,她是偷懶不做早飯,中午和晚上的飯是正常的,於是讀幼兒園的小朋友需要不吃早飯上學,這對於長身體的孩子來說是不合理的事情,而且早晨不吃飯對於胃也有害處。
  • 除了侍奉皇上,清朝妃子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如何度過的?
    九個等級裡面,能真正算得上妃子的,只有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這14個人,也就是皇帝的妻妾。剩下的貴人、常在、答應、宮女子則還不能算做是妃子,只能說是「通房」。她們之間有幾點區別:一是妃子們都有獨立的房子,通房是沒有的,只能群居,多人住一個房間,跟宿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