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劇情解析
《如懿傳》在國內市場宮鬥劇中,典型的清宮宮鬥,而與之前的宮鬥劇不一樣的《如懿傳》是講述了少女青櫻與少年皇帝弘曆年少相知相遇,如懿也在弘曆的扶持下最終走上後位,然而做了皇后的如懿發現,弘曆已經從少年成長到了一個成熟帝王乾隆,「自古無情帝王家」
在這一部非典型宮鬥劇裡,弘曆作為帝王也不例外,他的剛愎自用多疑善變以及自私不斷顯露,年少時的情分也在著深宮紅牆裡已然不在,在兩人之間的信任也土崩瓦解。
為什麼說《如懿傳》是一部非典型的清宮宮鬥劇呢?整部劇的過程並不是女主在後宮大殺四方,而是細膩的講述了一段相知相遇年少情深的愛情在外力以及不信任的基礎上,慢慢走向滅亡。而且也顛覆了主角一般熬到好結局的慣例。
電視劇播放到快大結局的時候,如懿問自己曾經的少年郎:「皇上,你聽過蘭因絮果這句話嗎?我少時讀只覺得惋惜,如今卻明白了花開花落自有時。」就連當初反對如懿的太后也知皇帝始終負了如懿,劇終是如懿給太后寫的「毒心」兩字也首尾呼應。很多人說與《甄嬛傳》相比,甄嬛贏在了不愛,而如懿身處紅牆數十載,依舊不忘初心,也著實是輸在了太愛乾隆皇帝。劇中乾隆皇帝看似有情實則無情,這紫荊城困住了多少人的一生。
剛開始觀看《如懿傳》時,大部分人覺得周迅的配音很出戲,特別第一二集周迅出演十四歲的少女青櫻有裝嫩之疑,但是周迅用實力證明了自己,讓質疑的人閉上了嘴。周迅的悲傷和其他演員不一樣,沒有嚎啕,沒有泣聲,卻把每個悲傷的瞬間演繹得無可挑剔,印象深刻。
《如懿傳》中少女時期的青櫻與初入宮中的如懿滿心歡喜,一心只想走到自己的少年郎身邊常伴左右,期間也埋下了伏筆。乾隆與孝賢皇后作為一國之主和國母同入畫像,如懿也想和自己的心愛之人同入畫像,但乾隆只能與正妻入畫,並畫了一幅如懿的小像贈予如懿。而後中年時期的乾隆對寒香見的縱容
寒香見御前自盡也只是叫其好生休養,穿寒部服裝,建築星月樓,將寒部老弱婦孺接入京中居住,與寒香見同入畫像,更甚至要如懿勸說香見接受自己。如懿同身邊嬤嬤說第一次見乾隆對一個女人露出那樣佔有的情慾。這也同時也暗示了最後如懿把與乾隆的畫像割毀。
我覺得從前的青櫻笑無遮攔到如今如懿的微微上揚,少時無忌,換了身份,心事也重了。如懿這一輩子只一心一意對過一個男子也就是皇上,只可惜皇上已經不是當年的四阿哥弘曆了,如懿和弘曆有過最美好的從前,如懿也覺得憑著少年相知相伴總可以度過深宮中的種種危險
可如懿如今算是看明白了再深的情意也被皇上疑心和彼此的消磨耗盡了。如懿選擇了在江南斷髮,不僅是因為乾隆留戀歌姬,不顧及皇家顏面,更有曾經江南乾隆和如懿如平常百姓般出門遊玩的緬懷,如今做著皇上的皇后,如懿也明白了帝王的自私無情,剛愎自用,虛偽,宮裡無休無止的猜忌爭鬥背叛讓人厭煩,心裡委實是倦了。
《如懿傳》中最大的遺憾,便是皇帝做到自己錯怪了如懿,把收走的皇后印送了回去,所有人都因為如懿正意氣風發的時候便報恙離世了。如懿這一生,終是錯付了。
「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