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宮鬥

2020-12-16 已不泊

《如懿傳》劇情解析

《如懿傳》在國內市場宮鬥劇中,典型的清宮宮鬥,而與之前的宮鬥劇不一樣的《如懿傳》是講述了少女青櫻與少年皇帝弘曆年少相知相遇,如懿也在弘曆的扶持下最終走上後位,然而做了皇后的如懿發現,弘曆已經從少年成長到了一個成熟帝王乾隆,「自古無情帝王家」

在這一部非典型宮鬥劇裡,弘曆作為帝王也不例外,他的剛愎自用多疑善變以及自私不斷顯露,年少時的情分也在著深宮紅牆裡已然不在,在兩人之間的信任也土崩瓦解。

為什麼說《如懿傳》是一部非典型的清宮宮鬥劇呢?整部劇的過程並不是女主在後宮大殺四方,而是細膩的講述了一段相知相遇年少情深的愛情在外力以及不信任的基礎上,慢慢走向滅亡。而且也顛覆了主角一般熬到好結局的慣例。

電視劇播放到快大結局的時候,如懿問自己曾經的少年郎:「皇上,你聽過蘭因絮果這句話嗎?我少時讀只覺得惋惜,如今卻明白了花開花落自有時。」就連當初反對如懿的太后也知皇帝始終負了如懿,劇終是如懿給太后寫的「毒心」兩字也首尾呼應。很多人說與《甄嬛傳》相比,甄嬛贏在了不愛,而如懿身處紅牆數十載,依舊不忘初心,也著實是輸在了太愛乾隆皇帝。劇中乾隆皇帝看似有情實則無情,這紫荊城困住了多少人的一生。

剛開始觀看《如懿傳》時,大部分人覺得周迅的配音很出戲,特別第一二集周迅出演十四歲的少女青櫻有裝嫩之疑,但是周迅用實力證明了自己,讓質疑的人閉上了嘴。周迅的悲傷和其他演員不一樣,沒有嚎啕,沒有泣聲,卻把每個悲傷的瞬間演繹得無可挑剔,印象深刻。

《如懿傳》中少女時期的青櫻與初入宮中的如懿滿心歡喜,一心只想走到自己的少年郎身邊常伴左右,期間也埋下了伏筆。乾隆與孝賢皇后作為一國之主和國母同入畫像,如懿也想和自己的心愛之人同入畫像,但乾隆只能與正妻入畫,並畫了一幅如懿的小像贈予如懿。而後中年時期的乾隆對寒香見的縱容

寒香見御前自盡也只是叫其好生休養,穿寒部服裝,建築星月樓,將寒部老弱婦孺接入京中居住,與寒香見同入畫像,更甚至要如懿勸說香見接受自己。如懿同身邊嬤嬤說第一次見乾隆對一個女人露出那樣佔有的情慾。這也同時也暗示了最後如懿把與乾隆的畫像割毀。

我覺得從前的青櫻笑無遮攔到如今如懿的微微上揚,少時無忌,換了身份,心事也重了。如懿這一輩子只一心一意對過一個男子也就是皇上,只可惜皇上已經不是當年的四阿哥弘曆了,如懿和弘曆有過最美好的從前,如懿也覺得憑著少年相知相伴總可以度過深宮中的種種危險

可如懿如今算是看明白了再深的情意也被皇上疑心和彼此的消磨耗盡了。如懿選擇了在江南斷髮,不僅是因為乾隆留戀歌姬,不顧及皇家顏面,更有曾經江南乾隆和如懿如平常百姓般出門遊玩的緬懷,如今做著皇上的皇后,如懿也明白了帝王的自私無情,剛愎自用,虛偽,宮裡無休無止的猜忌爭鬥背叛讓人厭煩,心裡委實是倦了。

《如懿傳》中最大的遺憾,便是皇帝做到自己錯怪了如懿,把收走的皇后印送了回去,所有人都因為如懿正意氣風發的時候便報恙離世了。如懿這一生,終是錯付了。

「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相關焦點

  • 觀其復崑曲|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大家好,我是小糖呀~說起「牆頭馬上」,可能多數小夥伴是從《如懿傳》中了解到的,「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的戲文是青櫻弘曆少年時的情竇初開,無奈,兩人終是由從年少的兩情相悅到暮年的漸行漸遠分道揚鑣
  • 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牆頭馬上》,一出動人的喜劇
    在2018年熱播的清宮劇《如懿傳》中,皇后如懿一句「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從開始吟誦到了最後,從最初的少年歡喜到最後的落幕收場。這一句詩見證了帝後之間的愛情悲劇,同樣的,它也被賦予了悲劇的象徵。
  • 如懿: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青櫻弘曆終究不能白頭
    少時的青櫻,如同她的名字,青澀,稚嫩,如櫻花秀美,清麗卻也有一點少女的俏皮。弘曆與青櫻,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初始的愛情總是甜蜜而羞澀,為了彼此的相逢,青櫻故意選不上三阿哥的福晉,弘曆為了讓青櫻入府,極力懇求皇阿瑪,一切的努力只為了能夠長久的在一起。
  • 牆頭馬上遙相顧烏拉那拉氏.如懿——周迅
    小編從前讀《如懿傳》,映像最深刻的就是青櫻去拜見甄嬛,請她為自己賜名。懿,是美好的意思。年少的青櫻曾詢問甄嬛,懿,就很好了,為何要如懿。甄嬛說,這個世上美好的事情本就不多,不必事事苛求美好圓滿,只要如是便好了。
  • 《如懿傳》如懿病死,容珮為何殉主?其實她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如懿傳》如懿病死,容珮為何選擇殉主?其實她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花開花落自有時,情起情滅不由人!隨著這悲情的詩句陪伴著大家數日的《如懿傳》終於迎來了大結局,結局喜憂參半,衛嬿婉自食惡果被皇上灌下鶴頂紅,解了劇迷們心中的怨恨,但是如懿因病離世,以及皇上對如懿的思念,不知讓多少人潸然淚下。
  • 《如懿傳》縱然牆頭馬上遙相顧,奈何帝心無情,成也情深敗也情深
    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在偌大的紅牆之中,抬頭只能見到四四方方的天空。頭上的天空窄了,自由就成了一件奢侈的物品。一入宮門深似海,後宮女人在這一方小小的天地之間上演著自己的故事。一曲牆頭馬上記載著青櫻和弘曆少年時的情分,惺惺相惜,心心相許。在這方冰冷的宮牆之中,到處都是冰冷的人心,青櫻很珍惜他們這段少年時的情誼,弘曆亦如此!
  • 《如懿傳》中的絕美詩詞,比中國色更驚豔!
    《如懿傳》正在熱播,最吸引你的,是跌宕起伏的宮鬥情節,還是精美的服裝搭配、飾品妝容?其實,詩詞君更感興趣的,是劇中引用的大量詩詞經典。從上古詩經到唐宋詩詞,《如懿傳》的臺詞,超越殘酷的宮鬥劇情,呈現了一個詩意而美好的新世界。
  • 再看《如懿傳》由憤怒變理解,如懿對愛執著卻沒有李千金的好結局
    《如懿傳》上映前,真是讓人滿懷期待,一來期待周迅的表演,二來是受《甄嬛傳》的影響,想要繼續看一場精彩的宮鬥大戲。但是越看越不對味,如懿一個堂堂的皇后,竟然被嬪妃欺負成那個樣子,本來相愛的兩個人卻相看兩厭,雖然如懿臨走前看開了,也想開了,但終究還是慘澹收場。
  • 看完《如懿傳》,後知後覺《還珠格格》裡,三觀最正的是如懿
    《如懿傳》裡周迅演的如懿真真是溫柔到骨子裡,從「牆頭馬上遙相望,一見知君即斷腸」的淪陷,到參悟「蘭因絮果,花開花落自有時」的釋然,看一次,不禁罵一次,渣渣龍!
  • 寒香見4年未侍寢,為何突然願意和皇上「圓房」,你看如懿說了啥
    當渣渣龍喝醉酒後,來寶月閣想跟寒香見親近時,發現寒香見格外的冷漠,而且寒香見為了不侍寢,掏出匕首想自首,寧願死也不願從命,但過了許久後,寒香見突然願意與皇帝「圓房」了,這是不是很奇怪,其實重溫這部劇的時候才發現,寒香見時被逼無奈的。
  • 一生一次心意動,成了幻影,終是斷腸的相思
    何處是歸期,恨不知心底的在意。月光如水浣盡了浮華的舊事,惟願留一筆相依。少年夫妻老來伴,女人一生追求的只有那份真摯的愛,為了那種窩心的暖意,可以犧牲一切,做,不願做的事;忍,不能忍的委屈,把自己卑微到塵埃裡。
  • 看完《如懿傳》,終於明白周迅為啥和霍建華決裂了
    《如懿傳》一定榜上有名。雖然和《延禧攻略》講的是同樣朝代的後宮故事,卻沒有《延禧攻略》中女主角一路披荊斬棘、各種神仙運氣。相反,《如懿傳》中的如懿,一直活得隱忍克制,執著於年少時的情意,最終卻看盡人心變幻,發出了「蘭因絮果」的感嘆。
  • 如懿斷髮時,和敬公主那一聲「皇額娘」,表明她是真心疼如懿!
    《如懿傳》這部電視劇中,要說最精彩的一幕,不得不說如懿斷髮的那一刻,歷史中的烏拉那拉氏也曾在皇上面前斷髮,其實在清朝斷髮就是大忌中的大忌,況且斷髮的人貴為皇后,還在天子面前斷髮,此舉簡直就是詛咒皇上,與夫君決裂。而如懿斷髮的原因是什麼呢?
  • 《如懿傳》:從三個階段看如懿的情感歷程,引發對女性成長的思考
    文|Bree(本文為頭條青雲獲獎文章,抄襲必究)2018年熱播的宮鬥劇中,除了《延禧攻略》,就是《如懿傳》最出風頭了,哪怕現在,也經常看到一些網友的熱議。這篇文章我將以整部《如懿傳》為基礎,大致以如懿的三段情感劃分為界限,淺析她與乾隆的情感糾纏帶給女性的現實思考。
  • 《如懿傳》宮鬥王者海蘭:聰慧的女人,在生活中都有一雙「慧眼」
    若是喜歡,請給七七點個「關注」,愛你呦在《如懿傳》中,海蘭一直是特殊的存在。直到如懿被貶入了冷宮,二阿哥得了重病,在皇后在高貴妃的挑唆下狠狠的發了海蘭,瓢潑大雨中海蘭獨自一人跪在地上,她的一雙纖纖玉手被阿傷的厲害,失魂落魄的海蘭跑到了冷宮前,如懿對她說:「人到了決定,必然要生出些勇氣來。」
  • 碧瑤擋劍、小楓自刎、如懿斷髮,盤點古裝劇中的虐心名場面
    她一襲紅衣,笑容明媚,有愛她的哥哥、阿翁、師傅。她本應該是草原上最自由自在的公主,她本應該一生被人捧在手心裡幸福的生活。但自從遇見顧小五也就是男主李承鄞開始,所有的美好的慢慢被打破。李承鄞化身顧小五帶著目的接近小楓,讓小楓愛上他。但同時他也被赤誠善良的小楓吸引,愛上了她。可作為中原的太子,他不得不欺騙小楓,最後小楓不堪他所做的一切跳下忘川。男主也因愛跳隨著女主跳下忘川。顧小五和小楓的故事結束了。
  • 《如懿傳》:讓人絕望的不是殘忍的宮鬥,而是「蘭因絮果」的愛情
    01《甄嬛傳》大火之後,流瀲紫的「續作」《如懿傳》也被改編成了電視劇,可惜《如懿傳》的口碑卻遠不如《甄嬛傳》。《如懿傳》「勸退」觀眾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前兩集,畫面顏色飽和度高,和同期播出的「莫蘭迪」色調的宮鬥劇《延禧攻略》比起來,質感不夠高級,多少顯得有些「粗製濫造」。
  • 如懿傳—愛難如懿,相愛之人緣何反目?生當無愧,且像綠梅永存傲骨
    《如懿傳》便是其中上乘。2如懿原名並非如懿。踏入那道宮牆之前,她是烏拉那拉青櫻。彼時,滿清貴族少女的她,在戲場中邂逅了少年弘曆。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當時只道,不過是戲中人、戲中事。天真爛漫的少年少女不以為意,看著熱鬧,分享著點心,還偷偷溜出去,城牆共嬉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