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發展海軍的經濟之謎,依靠饑荒獲利,充滿「海盜思維」

2020-12-16 皓軒尋史

本文話題:英國發展海軍的經濟之謎,依靠饑荒獲利,充滿海盜思維

作者:皓軒文史

引言:

英國靠什麼發展的海軍,這似乎成了一個謎團,都知道西班牙成立無敵艦隊之前,曾經是阿拉伯帝國的殖民地,商業基礎好,同時也是最早參與大航海探索的國家,而英國就不同了。英國既沒有很好的商業基礎,也沒有早期進行大航海探索,那麼它發展海軍的錢從哪裡來?過去一些學者曾經提出糧食貿易說和海盜說,其實這兩種因素都存在,也是藉助糧食貿易和海盜思維兩種方法的配合下,英國擁有了大量財富,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海軍建設一天高過一天。

早期英國發展海軍的經濟主要依賴於與歐洲大陸的糧食貿易,但隨著歐洲大陸的糧食飽和,以及阿拉伯帝國的崛起,迫使英國加入海鹽貿易,並且當時就與西班牙這個殖民地建立了臨時外交關係。

不過當時阿拉伯帝國並沒有注意到這個今後的海軍大國,在海鹽貿易中,英國佔有的比例也不是很大,也是在突尼西亞發生饑荒後,阿拉伯帝國才大量引進糧食,此時英國發展的糧食貿易才真正佔到了一定比例,同時英國也在這時大力擴充海軍,目的也僅僅只是防禦海盜,可沒想到這也等於資助了英國從此以後成為海盜的野心。也正是藉助海盜思維,從16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以來,英國海軍實質上就是大西洋上一股國家勢力的海盜,並長期掠奪長達一百年,直到光榮革命後,英國才委任東印度公司來管理貨船,由此退出了航運業,也結束了百餘年的海盜生涯。

一、藉助饑荒獲得的資金建立了現代化海軍

對於英國來說,建立海軍有三個轉折點第一是突尼西亞饑荒,求購糧食需量增加,英國藉機出口大量糧食獲利。第二是成立聯合王國,建立海軍的需求增加,同時海軍迅速進行了擴編。第三是必敗了無敵艦隊,建立強大海軍的熱情高漲。

第一個轉折點的到來至關重要,也是在突尼西亞發生饑荒以後,英國生產的糧食才有可能進入阿拉伯帝國的市場,同時為了掩護糧食安全送達,英國就必須擁有一支武裝後的海軍力量,所以也是在維護海上貿易的前提下,當時還是英格蘭的英國開始了建立海軍之路,從引進阿拉伯的帆船,到後來使用希臘火,英國在當時藉助饑荒盈利獲得了資金建立了相對現代的海軍力量。

建立海軍當染也是為了防禦本土了,可事實真就這樣嗎?英國在13世紀前,海軍僅僅用於維護貿易,也是在法國發動入侵英格蘭一戰後,迫使英國發展防禦性海軍。法國在入侵英國時採用的海軍整體戰術使英格蘭眼前一亮,對於還停留在羅馬帝國時代的英國而言,也是第一次看到採用海軍登陸作戰,並配合火器來完成掩護的。

這種戰術最早起源於阿拉伯帝國進軍希臘的過程中,後來也是在東羅馬帝國願意割讓小亞細亞後,才停止了進攻的腳步。不過傳入法國後,便迅速成為了法國建立海軍的重要戰術之一,同時法國為了保持與神聖羅馬帝國抗衡,就必須有穩固的後方,因此法國也是接著以教會的名義開始進攻英格蘭。在英格蘭意識到法軍的意圖時,早已錯過了反登陸的最佳時機,這也讓英格蘭整體處於被動的狀態,直到英格蘭願意籤訂和解條約,法軍才同意撤退。不過對於英格蘭而言這一次入侵從整體上提高了英格蘭的社會水平。

二、建立聯合王國成立標準海軍

建立聯合王國是英國命運的轉折點,由於英格蘭在歐洲的地位並不明朗,所以單純以英格蘭的身份來加入歐洲這個大家庭,恐怕只能排到末流,另外教會也從未有把英格蘭當作一個正式成員國,所以英格蘭如果不加強自身實力,那麼很難在歐洲出人頭地。這也引得英格蘭選擇建立聯合王國,聯合王國最初由英格蘭與威爾斯組成的聯盟組成,目標也是更有力的抵禦蘇格蘭的騷擾,隨後在與蘇格蘭達成協議後,便形成了一個標準的聯合王國。

對於建立聯合王國的初衷其實並不是單純為了國防,而是為了應對歐洲大陸的貿易封鎖,特別是在英國宣布脫離法國的殖民統治後,便引來了第一次貿易封鎖,也是在強有力的貿易封鎖之下,英格蘭不得不求助於阿拉伯帝國進行貨物貿易,但這也加大了國家的經濟負擔。不久在蒙古帝國的入侵之下,阿拉伯帝國滅亡,英格蘭唯一有選擇的自由貿易渠道也斷了。所以這迫使英格蘭不得不聯合威爾斯來組成聯合王國,首先抵禦來自北方蘇格蘭的軍事威脅,隨後在愈來愈強的國內壓力下,英格蘭也被迫與蘇格蘭達成協議,並且在達成協議後聯合王國便初具規模了,而此時來自歐洲大陸的威脅依舊很大,特別是在北歐即丹麥和瑞典等國的威脅下,迫使英國建立現代化海軍。

由於當時英國海軍的編制體系落後,與加入神聖羅馬帝國的丹麥比起來差得相對較遠,丹麥海軍為了保障商隊穿越大西洋,就必須穿越英吉利海峽,所以打垮英國,或者說削弱英國成為了它長期要做的一件事,倘若贏不了丹麥,那麼英吉利海峽的掌控權將永遠屬於丹麥。不過聯合王國並沒有讓國民失望,很快便組成了艦隊,在面對武裝有希臘火的丹麥海軍,英國海軍採取的就是以對數換少數,以數量優勢取勝,對於一些小噸位的帆船而言基本都是載著燃油衝向丹麥海軍軍艦的。在一次次衝鋒下,在還沒有普及火藥的年代裡,發生了海戰並伴有大規模爆炸,這一戰下來徹底粉碎了丹麥海軍想要控制英吉利海峽的野心。

在控制英吉利海峽後,聯合王國開始正式建立海軍,也是在火藥普及後,英國開始重組海軍,並大範圍鋪設火藥武器,這對於英國海軍而言就是一個對海軍實力的探索期。也是在這種探索期中,西班牙發生了劇變,原本還是阿拉伯帝國殖民地的西班牙憑藉著對大航海的探索,獲得了眾多殖民地,同時西班牙也在改進過去的軍艦,而英國也是得到了其結束後進行支持,並且在技術支持下完成了對海軍的建設。

三、擊敗無敵艦隊增強了建立海軍的信心

在西班牙發展對美洲貿易後,歐洲各國都顯得錘鍊三尺,而西班牙也深知地區防禦的重要性,所以建立一支強大海軍不僅是為了防禦海盜,更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力量,當時西班牙已經得到了教會允許全力開拓美洲,所以再想從西班牙已殖民的南美洲分一杯羹顯得極難。於是當時也僅有北美洲尚待開發。在整個16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西班牙的海軍一直是活躍在大西洋的主要海上力量,相比於西班牙海軍,英國海軍可謂過於窮酸,以至於在火炮的生產上都不是一個數量級上的,而英國要想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就只能以智相取了,所以英國當時發展海軍的防向便是小型軍艦,加上數量眾多來取勝。

對於當時的英國海軍而言,對戰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其實沒有任何把握,另外在歐洲大陸的經濟壓力下,英國不得不選擇與西班牙開戰,這也是為了獲得在大西洋上與美洲開啟自由航行的決定性一戰,同時英國的紡織商品要向歐洲銷售,就必須開拓與亞洲的航行,因為當時的棉花主要產自亞洲,而西班牙無敵艦隊則壟斷了所有的貿易,也是當時還是貿易的佼佼者。除了幾個固定友國以外,西班牙可謂是眼睛裡摻不得沙子,看到非友國的海軍,特別是像英國這樣想要開拓固定航線的部隊,西班牙海軍基本上是看見就打,於是好幾個回合下來英國艦隊被打得鼻青臉腫,由此看來英國要想成為世界一流海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擊敗無敵艦隊的過程也有被人說成是依靠運氣,其實不然,沒有周密的計劃就沒有贏這一說。早在1566年,英格蘭就在秘密籌備海軍,預備與西班牙海軍決戰,但也是迫於壓力最終放棄了,這也是在與荷蘭進行商貿的過程中,一些荷蘭商人發現英國艦隊有些不對勁,並且總是尾隨著荷蘭護衛軍艦,所以一些商人就寫密信給予荷蘭海牙的海軍總署,也是在荷蘭海軍得知英格蘭不正常的舉動後,便聯合西班牙,葡萄牙以及丹麥和荷蘭,共計4國的海軍力量齊聚英吉利海峽,迫使英達成了海上貿易協定,這樣一來英國的海軍實力本身就不夠強大還遭到了削弱,而這也讓英國不得已而背水一戰。

英國當時出動了所有可以調動的軍艦,並包圍了無敵艦隊出入的港口,在淺海一戰,英國就取得了勝利,隨後它成功地誘敵深入,進入到了在外海的防禦圈中,並成功地擊退了西班牙海軍的主力,於是英軍又乘勝追擊,秋風掃落葉一般清掃西班牙海軍的殘餘勢力。也是還沒有等到其他殖民地的海軍主力返航時,英軍便以消滅無敵艦隊的主力,開始登陸西班牙的港口,以武力威脅西班牙重新籤訂貿易條約,也是在這一次勝利以後,使得英國意識到了海軍的重要性,並擴大力度,建立了歐洲當時數一數二的一流海軍。

結語:

英國經濟與海軍發展的不平等性一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典型的案例,雖然這種例子在後來也多有發生,可是英國卻是首例。沒有強大帝國的背景,僅僅依靠機遇與歐洲大陸的機會就將英格蘭的海軍力量推向了歐洲第一,可以說並不是英格蘭創造歷史,而是時代給予了英格蘭表演的機會,倘若西班牙在大航海時期無功而返,沒有建立起了成熟的貿易航線,這就導致沒有資本力量進入歐洲,也不會存在建立新式海軍的機會,那麼會許英格蘭就將永遠沒落下去。

英國海軍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原因,主要還是把握了三次好機會,第一是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獲得了海上貿易的自主權。第二是在黑死病瘟疫結束後,以軍艦和商隊組合的形式運送糧食,以將美洲富裕的糧食運往歐洲,形成高價值的貿易。第三也就是在拿破崙橫掃歐洲時期,囤積軍糧後的英國,在拿破崙被迫退位後,立即出後大量糧食給予歐洲大陸,由此獲利頗豐,這也是日後英國海軍有能力成長為一個世界性海軍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海軍在建立到成熟的過程中需要經濟的發展,英國也是抓住了幾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發展為了世界一流性海軍。同時英國不敗理論也是源於賭博,和它對歐洲大陸的外交,因此藉助這兩樣武器,英國不僅創造了歐洲最強大的海軍,還在經濟上成為最大贏家,沒有經歷直接戰亂,同時以糧食為主導的商品出口也是英國當時獲利的主要方法,也是藉助歐洲大陸的戰爭,饑荒等,將英國推上了強國的位置。

參考文獻:

《英國海軍》

《英國地緣政治學》

相關焦點

  • 伊莉莎白一世如何利用英國海盜爭奪海上霸權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財政緊張的前提下發展社會經濟成為一大難題。都鐸王朝統治之前,英國的海軍力量實際上十分薄弱。英國海軍的歷史可追溯到875年,英格蘭王阿爾弗雷德組建了英國海軍。到了中世紀,英國海軍只是在急需時臨時組建,發展尚不完善。愛德華六世、瑪麗一世統治時期,由於海軍船隻是木質的,缺少必要的維護和保養,英國海軍喪失了很多船隻。
  • 歷史上真實的海盜什麼樣?英國女王竟被人稱作最大的海盜頭子?
    《海賊王》《加勒比海盜》等作品讓我們嚮往自由瀟灑、快意恩仇的海盜生活,其中的冒險旅程讓我們的內心充滿開拓精神,對叱吒海洋的海盜心馳神往。但現實中海盜真的像熒幕中的那樣嗎? 一、海盜的起源 海盜的歷史源遠流長,有記載的海盜行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紀,但是或許在船舶誕生之際,海盜就存在了。
  • 英國皇家海軍這麼落魄了?航母戰鬥群靠直升機防空,只能對付海盜
    根據英國海軍官網於5月25日的消息,英國皇家海軍已經在一架野貓艦載直升機上發射了一枚無足鳥輕型防空飛彈(Lightweight Multirole Missile),而且準確命中了目標。據此,英國方面大聲宣布這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這可以讓野貓直升機用來保衛英國皇家海軍的航母戰鬥群。
  • 海上爭霸︱中世紀英國為什麼不重視海軍
    英國後來居上,「日不落帝國」興盛兩百多年,深刻形塑了全球政治格局與文明演進,強大的皇家海軍在這一過程中居功至偉。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英國海軍發展的歷史也源遠曲折。英國海軍的誕生英國海軍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維京人肆虐歐洲時期。
  • 海軍簡史:明朝水師最後榮光,英國稱霸世界,美國強勢崛起
    海軍作為一個國家水上與遠洋作戰的國之利器,從它誕生之初,就被許多國家寄予厚望;然而海軍的出現(特別是深海海軍)卻帶給了許多國家痛苦。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海軍的誕生之初,各國海軍實力的差異性所帶來的鴻溝,使得國與國之間走上不同的道路。
  • 大事記:英國海軍的誕生、發展、鼎盛和衰落
    1718年,伍茲·羅傑斯受命成為巴哈馬州長,開始治理加勒比海盜的問題。1721年,查利納·奧格爾上校在西非海岸擊敗海盜頭子賽洛繆·羅伯茨的艦隊,賽洛繆·羅伯茨被擒獲受審處死。1727年,喬治二世繼位。175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普拉西擊敗法國支持的孟加拉公國,英國由此在印度取得主動權,並逐漸使印度成為英國的殖民地。1759年,查爾斯·桑德斯中將擊敗法軍,攻佔魁北克,法屬加拿大逐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愛德華·霍克追擊逃亡的法國艦隊,又在基伯龍灣大敗之,法國海軍損失慘重,從此不敢再生入侵英國之心,英國的海上霸權得以確立。
  • 美海軍動起歪腦筋,專家:派出合法海盜,打劫中國商船
    美國在歐洲的忠實盟友英國,更是鐵了心要與中國合作5G和高鐵,這也再次證明了一句老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美國方面自然是急的團團轉,技不如人就打起了歪腦筋。近日,美國海軍學院網站刊登了一篇美國專家的文章。文章稱;"為了應對中國越來越咄咄逼人的態度,我們應該派出合法海盜,打劫中國商船。"
  • 海盜王喬巴:低獎勵,海軍不重視,卻有海軍中尉的實力
    喬巴喬巴是草帽海盜團的海軍陸戰隊醫生,吃每個人的果實的馴鹿,他可以用自己的藍波球進行八級變形。出生時出現的喬巴被父母厭惡,被父母拒絕,並受到馴鹿群的歧視。首先,喬巴被確定開發能治癒所有疾病的萬能藥,後來發現萬能藥根本不存在,如果你想救人,你只能依靠自己。於是喬巴當了醫生,永遠不會為傷者而死。喬巴一開始害怕看到陌生人,會躲在障礙物後面,但通常只會把頭藏起來,身體暴露在外面。被表揚會很開心,也會很茫然。當一個朋友處於危險之中時,他會變得非常勇敢並且站起來。
  • 索馬利亞海盜猖獗,為何不出動海軍剿滅?真實原因讓人無奈
    經濟不發達,人民不能安居樂業的地方,自然亂事就比較多,很多陸地國家在亂世之時,各種土匪橫行,而在海島國家,這些土匪就變成了海盜,土匪和海盜的本質其實都一樣,只是作案地點不同而已。前些年風靡世界的《加勒比海盜》,讓很多人都對海盜心馳神往,而在現實世界中,索馬利亞海盜猖獗,讓更多的人對海盜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認為海盜都快意恩仇,殺人不眨眼,生活驚險刺激。但是實際上,索馬利亞海盜都是一群被逼無奈的可憐人,只有窮的活不下去,快要餓死的人才會過刀口舔血的生活,索馬利亞原本只是一個小漁村,後來變故頻發,人們再也無法正常生活,只能去當海盜。
  • 海盜之酒:朗姆酒有著比海盜還醜惡的歷史
    提到朗姆酒大家一定會想到海盜,但提起朗姆酒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歐洲殖民者興起的這場臭名昭著的「三角貿易」。三角貿易三角貿易最主要的商品之一是蔗糖。但蔗糖的副產品生產的朗姆酒則支撐起了整個三角貿易。16世紀開始,這些群島也就成為了西班牙、英國、法國和荷蘭等殖民列強反覆爭奪的目標。在大西洋上的三角形形狀的環流影響下,正好形成一個從歐洲出發到非洲和美洲的航線,恰好構成的三角形循環貿易。4加侖朗姆酒加一塊棉布就能買到一名未成年男性黑奴,奴隸販子從歐洲出發裝載鹽、布匹、朗姆酒等小商品,在非洲換成奴隸,運到美洲換成蔗糖、菸草和稻米等種植園產品以及金銀和工業原料返航歐洲。
  • 史上最著名的六大海盜!羅原型竟是最兇殘海盜,最後兩人都是現實版...
    眾所周知,尾田設計海賊王角色時,大量參考了現實世界的海盜。也許你對這些喜歡的角色了如指掌,但你是否知道現實世界中角色原型的傳奇經歷?為何外冷內熱的好孩子羅以殘忍聞名?為何數不勝數的海賊中只有基德的外號是船長?現實世界的海盜之王又是誰?今天就讓我們著眼現實世界,一起回到那個血腥殘忍但也充滿傳奇色彩的海盜黃金時代!
  • 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之路:「海霸」敗給了「海盜」
    到了16世紀中期,西班牙憑藉自己的海軍力量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西班牙的海軍艦隊在當時被稱為「無敵艦隊」,因為它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海軍艦隊。實力強橫的西班牙壟斷了歐、美、非、亞四大洲的貿易,是名副其實的「海霸」。
  • 未解之謎:百慕達三角
    從古至今,歷史總是充滿著許多神秘的未解之謎,源於人類的好奇,我們在不斷探索這些謎團,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人們找到了重新破解這些謎團的新線索,新的發現不斷浮出水面,前人的推斷陸續被證實或者推翻,不管真相如何,隨著時間的流逝,神秘的面紗終將一層層被揭開。
  • 臺灣愛國青年王裕慶:臺灣當局想到海盜海域培養海盜王的海軍嗎?
    不過,談到這個索馬利蘭的附近地區海盜,在很多西方電影裡他們都是反派主角,例如以他們為名的《索馬利海盜》、《黑鷹墜落2:重返索馬利亞》等名片。 並且,這個沒有「戶口」的割據政權附近海域的海盜,可以說是美國好萊塢電影的反派大角,的確比臺灣當局牛逼一點。
  • 海盜船長,嘿咻嘿咻!大航海時代下的海盜文化
    海盜歷來象徵著自由,它的真正意義不在殺戮搶劫,而是自由自在的航行,充滿驚奇的冒險,當然還有誘人的寶藏。海盜是什麼?黃金時代黃金時代指的就是15世紀至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隨著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一眾航海家的探索、新航路的開闢,世界格局發生巨大轉變,海盜也隨之走向世界中心的舞臺,黃金時代首先是財富的膨脹,新航路的開闢湊成了三角貿易,為歐洲人帶來巨額的財富,為了滿足各方貿易關係,商品貨幣經濟得到發展,人們對貨幣的需求迅速膨脹,黃金、白銀作為通用貨幣原料,成為了當時無數人的追求之物,而這也就是為什麼傳聞中的海盜寶藏大多是一箱箱的金幣
  • 中國海盜,全球最憋屈的海盜
    可是在歐洲,海盜雖然也有「黑歷史」,其歷史形象卻迥然不同。要說「受害」,那英國、愛爾蘭在歷史上受海盜侵擾之劇,可以說遠超中國:自公元793年起,維京海盜不僅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橫行不列顛諸島,甚至一度在當地割地稱王,侵佔、吞併、統治了整個國家。
  • 南美最強海軍,巴西航母之路,依靠撿漏發展的巴西海軍航空兵
    米納斯吉拉斯號航空母艦的前身是英國的復仇航空母艦。 復仇號航空母艦於1942年開建,1945年1月15日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 但是在當時戰爭基本上已經結束,戰爭結束以後,英國不再需要如此龐大的海軍規模。
  • 天啊,他本是海盜大王,英國女王卻封他為爵士,背後真相令人髮指
    他們不僅依靠戰爭徵服殖民地,而且在他們之間也展開了一場場惡戰。兇狠好鬥的西方資產階級,就是在炮聲隆隆硝煙瀰漫中,度過了他們的青年時代。最有名的英國海盜佛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稱得起海盜之王。他把英國的海盜事業推到了頂峰。1572年到1573年,他夥同法國海盜在南美洲進行劫掠,把價值四萬英鎊的贓物運回了英國。五年之後,他又進行了一次有名的環球海盜航行。
  • 中國古代的海盜,全球最憋屈的海盜
    可是在歐洲,海盜雖然也有「黑歷史」,其歷史形象卻迥然不同。要說「受害」,那英國、愛爾蘭在歷史上受海盜侵擾之劇,可以說遠超中國:自公元793年起,維京海盜不僅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橫行不列顛諸島,甚至一度在當地割地稱王,侵佔、吞併、統治了整個國家。
  • 英雄的試煉場:曾肆虐地中海千年的伊利裡亞海盜
    從消滅西臺帝國的海上民族到縱橫七海的維京海盜,以及讓哈布斯堡帝國都焦頭爛額的巴巴裏海盜與英國劫掠船。都在自己的短暫輝煌過後,面臨被時代請出場的威脅。但肆虐時間最久的海盜群體,恰恰來自亞得裡亞海東岸的伊利裡亞人。他們曾讓強大無匹的羅馬共和國都不堪其擾,也令拜佔庭和神聖羅馬為之頭疼,乃至強大的威尼斯海商共和國都如坐針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