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見一郎《請你迷失在我身旁》:我願意靜靜地守護老去的父母

2020-12-27 風立雲影

岸見一郎《請你迷失在我身旁》

大家發現沒有,關於教育孩子的,有育兒頻道,育兒領域,各種育兒書籍。一說到孩子,總是忍不住地從心裡滾出喜愛,滾出熱淚,滾出各種的愛不釋手。

但是很少看到有養老、陪老、守老的情感領域。甚至我們自己有時候看見行動不方便的老人都會說,唉呀,我不要以後變成這樣的老人家,身上有味道,行動又不便,還老愛忘事,又不肯學習......

比如我自己的媽媽。小時候家裡窮,所以她一直過得很節儉,現在到了城裡跟著弟弟一家生活,有時候一味只知道節儉,卻不太肯學習孩子的營養菜譜,甚至喜歡自己在外面撿廢紙皮和飲料罐賣錢。

而我爸,則是一個非常無趣的老年人。除了工作,就是癱在沙發上看電視。不懂溝通,還時常與老伴脾氣暴躁的抬槓。

要照顧這樣的兩位老人?我覺得自己要做很多心理建設。

最近開學日子,南寧小學放學,孩子在保安與老師的領導下有秩序的離開學校,兩旁的家長几乎都是手機拿出來拍照,跟明星走紅毯一樣,熱鬧非凡。

有人留言,意思是,養老院能見到兒女的不多,小學門口卻火爆現場。有點殘酷其實也蠻現實。

孩子怎麼對待老去的我們,取決於我們怎麼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的愛的教育。

但又不能完全對等。畢竟孩子承載的是希望,是一種向上的動力,而老去的父母則是可以逃避的責任。即使身在他們身邊照顧,內心裡逃避的感覺就生出鬱悶、煩躁等。

有幸遇見岸見一郎的《請你迷失在我身旁》。#今天看了一本好書#原來岸見一郎也同普通人一樣,需要重新學習與父母構建關係,他也要在時間中去摸索怎樣才是對自己82歲高齡父親最好的陪伴。

他整理的這些思考也許能在未來你與父母的相處中提供幫助。本文僅自己的一點讀書心得和大家分享。

請你迷失在我身旁

父母如果常常身體不好,也許只是想要得到更多陪護

我小時候身體不好,可是父母總是每天很多事情。有一天發燒,無奈我爸只能背我去打小針。那個時候覺得父親很溫柔,赤腳醫生家的燈也很柔和,回到家時爸媽因為我的生病不忍吵架。我竟然會感覺很幸福。

現在想想,我小時候之所以經常生病其實是想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吧。也還記得有一次媽媽跟一位阿姨聊天,我拼命刷存在感,媽媽呵斥我總不見效,最後是一個巴掌把我打的灰溜溜的跑開了。

反過來想,父母漸漸老去的時候,是否會同小孩一樣,通過身體的不適求得子女的關注與安慰?

《請你迷失在我身旁》就有說到這麼一個例子。一位老人家身體不好,開始時是兒子和兒媳一起陪著去醫院,慢慢身體好些,就只有兒媳陪著,再然後又好了一些,就又剩下老太太一個人去醫院了。

沒多久,老太太就摔斷了腿。

無論是孩子還是老人,常常以隱形的身體上的不適想要換取家人的關注與安慰,這是否值得反思?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感知到他們的這種需求,主動給予親密的陪伴和高質量的陪護?

尤其是漸漸老去的父母。很多時候出於體諒,他們會選擇不去打擾孩子的生活,不給孩子壓力。但不能說我們不可以提前覺知,好好去陪護他們。

但說實話,就像我們很多父母無法與孩子建立非常良好的親密關係一樣,其實我們也無法與老去的父母建立很好的關係。

每一段生命旅程都在於學習。

既然守護父母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那麼從當下開始學習構建與父母的關係,總還為時不晚吧?

我們能為父母做的事情有很多,改善關係的決心可以改變一切

人無完人。我們自己尚有老去的一天,現在整理和學習照護一下父母,未嘗不是給孩子做的一種榜樣。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家庭本身已經有危機的,有可能會在照護父母的過程中,因為辛苦和繁瑣, 以及超出精力與財力的預算可能導致家庭關係進一步惡化。

但如果轉變思維,既然照護父母無法迴避,不如選擇輕鬆、愉悅的方式進行。爾後你會發現,我們給為父母做的事情有很多。

首先是下定決心改善關係。因為只有子女對父母的看法改變了,才能最終改變照護父母的行為。

消極照護父母的人,在父母身上找出了問題,他們認為正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自己才不能照護父母,認為照護是艱難的,但實際上,他們是為了證明「照護是艱難的」才去找父母身上的問題。

其次是學習與父母構建良好的關係。如果我們抱著我們為父母做了很多,父母不但不知感恩,還仍然不知足和埋怨的心態照護父母,是無法與父母構建良好關係。

尤其父母已經失去了創造力,無法再為家庭作貢獻的時候,應該擺正心態,明白「 父母活著本就是對家人在做貢獻。」

和年老的父母相處時,子女沒必要特別關注什麼。即使想關注有時也是做不到。如果一個人認為只有會做事情才有價值,他就只會關注這一點,那麼當他看到父母昨天會做的事今天不會做了時,可能就不會承認父母的價值了。但前面也說過,父母不需要什麼,他們活著本就是對家人在做貢獻了。

也許最後我們能做的,就是靜靜陪伴。

我們的社會已經忘掉了這樣的一種力量,即只要靜靜陪伴在旁、無須做什麼的力量。--鷲田清一

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不知道該怎麼陪伴年老的父母,那麼靜靜地陪伴在旁,就很有力量。

靜靜陪伴的力量

結語:

父母是很神奇的物種。就我個人而言,我一直處於離婚狀態沒有歸宿,他們覺得我找什麼樣的人結婚都可以,只要我能結婚。因為我始終一個人既有擔心我的意思,也有讓他們沒有面子的意思。

但是如果我有感情動向,又一定要把對方刨根問底,什麼讀了什麼書,是不是知識分子,對方經濟能力怎麼樣,多少歲,是租房子還是自己有房子等,好像一下子自己的姑娘又變得特別值錢。

我並不是很喜歡父母這些市儈的關心,他們更應該看重的是,對方性格怎麼樣,對你好不好,你們相處是否愉快等。

所以我始終與父母不曾有過很良好的親密關係,有時候真的僅僅只是感謝父母還活著這件事情本身。若哪天父母真的到了需要有人在跟前照護的地步,我也一定不會逃避,而是盡最大能力擺正心態與他們和平共處。

畢竟,父母尚在,我們還知來路。等到我們成為子女的來路時,子女又會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照護我們?

相關焦點

  • 《請你迷失在我身旁》跟著阿德勒學習:如何守護漸漸老去的父母
    小可聽了我的訴苦,說:我很同情你的處境,也明白你確實受了委屈,這樣吧,我給你送本書來看,叫《請你迷失在我身旁》,它會教會你跟著阿德勒學習,如何守護逐漸老去的父母。收到書,我如饑似渴地一口氣讀完。這是日本心理學家岸見一郎的一部新作。果然,書中教的方法讓我心境澄明。
  • 跟《請你迷失在我身旁》學習守護逐漸老去的父母
    因為疲於照顧老人而引發的家庭悲劇也是層出不窮:日本70兒媳勒死96歲婆婆,殺人動機只因照料老人太累,想好好睡覺; 永州醫生照顧母親十多年,最終親手掐死母親;東莞孝子因生活重負厭世,弒母又自殺……「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是一句溫暖而動情的告白,也是天底下兒女的心願。可是實際做起來卻並不容易,甚至很多需要常年照料老人的中年人內心都會有說不出的苦楚。
  • 《請你迷失在我身旁》:老了該怎麼辦?活著與效率無關,學會感恩
    日本「自我啟發之父」岸見一郎在他的新書《請你迷失在我身旁》講述了:他跟他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父親的動人故事,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守護逐漸老去的父母,以及怎么正確看待衰老與死亡。說真的,夜以繼日地照料患病老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無論是精力上、感情上亦或者是金錢上。
  • 推薦日本知名心理學家,哲學家岸見一郎新作《請你迷失在我身旁》
    今天看了一本好書「那天晚上,我在車站前的咖啡屋喝了咖啡。」「母親在等著,但是我就是不想回家。」不知道是不是這種還不想回家的心情讓母親感應到了,不知道母親是不是覺得不能讓女兒這麼辛苦,第二天早上,母親離世了……」日本知名作家,心理學家,哲學家岸見一郎寫過《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阿德勒心理學入門》等多部暢銷作品在最新的一本心理學新作《被討厭的勇氣》裡寫到這麼一個關於一個作家的遺憾事。
  • 請你迷失在我身旁:當父母老了,唯有愛才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有一天當你的父母老了,或者患有認知障礙,你會怎麼做?01 早日發現老人異樣,才對病情更有利據調查,全世界約有2430萬老年痴呆患者,而在中國就有將近500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症,每年平均新增30萬發病例,75歲以上達8.26%,80歲以上高達11.4%。
  • 《請你迷失在我身旁》:生命在遺忘中來日方長,唯有愛,一如往常
    「我不在乎你記憶裡出現的橡皮擦,我只在乎從現在開始的每個當下。」日本心理學家岸見一郎的《請你迷失在我身邊》就是這樣一本教會我們如何守護逐漸老去的父母的書。岸見一郎的父親晚年時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逐漸忘記了曾經對他最重要的一切,迷失在了時間的長河裡。
  • 《請你迷失在我身邊》:當你老了,也是我們重新開始認識的時候
    我不在乎你記憶裡出現的橡皮擦,我只在乎從現在開始的每個當下。《請你迷失在我身邊》是日本「自我啟發之父」岸見一郎的作品,作者在長年照護身患阿爾茲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的父親過程中,體會到了其中的不易,他明白作為兒子他不能迴避照顧父親的責任,於是便決定勇敢、快樂地去面對,讓照顧病人這一件壓力很大的事情,通過愛與理解,
  • 岸見一郎:「理解父母才能和諧相處」?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答案
    有時候,我們因為一個芝麻大點的事,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朝父母胡亂發脾氣,認為他們是可以隨便頂撞的。我並不認同這樣的觀點,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兩者之間的關係更加惡化。父母守護了我們前半生,他們的後半生理應由我們來守護,換位思考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包容父母。
  • 岸見一郎:與父母相處有條件時需要離開就離開
    近日,讀了日本「自我啟發之父」岸見一郎的一本書——《請你迷失在我身旁》,感受頗深。其中,岸見一郎在照護年邁的父親時,體會到:「如果有條件暫時離開父母的話,可暫時離開,不必找任何理由,即不用為此感到不安、憤怒,需要離開就離開。不用以工作為理由,單純的離開就行。
  • 黃渤對舒淇哭訴:我爸已經不記得我了
    不過,日本心理學家岸見一郎的新作《請你迷失在我身旁》,也許能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人帶來生命的曙光。和大多數人一樣,當父親身體健康時,岸見一郎整天忙於工作、家庭,很少聯繫獨居的父親。可隨著父親的確診,一切都變得不同了。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父親,逐漸忘記了曾經對他最重要的一切,迷失在時間的長河裡。
  • 做你的天使,我願意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你
    ,我會出現在你的面前,當你感到難過的時候,我會輕輕地擦乾你眼角的淚痕,因為我在意著和你有關的一切,想要讓你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快樂,天使降臨在人間,為人間帶來溫暖和感動,>而我,願意做你的天使,默默地守護著你,這樣,你就不會感到孤獨。
  • 《不管教的勇氣》:岸見一郎告誡家長們,養育孩子不該做的N件事
    岸見一郎的「不」管教是指哪些呢?讀完整本書,我總結如下:不要批評孩子,也不要表揚孩子岸見一郎認為親子關係的前提,是表示承認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平等的。既然雙方地位平等,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都是居高臨下的一種態度,孩子與父母成了上下級的關係。
  • 抖音請你呀來到我的身旁讓我的心呀不再流浪是什麼歌 歌詞介紹
    抖音請你呀來到我的身旁讓我的心呀不再流浪是什麼歌?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這首歌,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請你呀來到我的身旁讓我的心呀不再流浪什麼歌  歌名:野花香  歌手:莫斯滿 / Mc老貓
  • 你是否願意和我一起迷失?|老埃說車
    銷量沒有引起波瀾,但為了這暗生的情愫埋下了為愛迷失的種子。老埃曾經和許多人一樣,過於理性地去品評它。直到後來辦了展會,認識了許多車迷,對阿爾法羅密歐才有了全新的認識,也理解了這種迷失於阿爾法羅密歐的情感。老埃一直認為阿爾法羅密歐的幾款車型在中國的價格一直是過高,同級別近四十萬的裸車售價擁有的競品一雙手都數不過來。
  • 岸見一郎的孝道「歪理」: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
    《被討厭的勇氣》和《我不想活得這麼累》,都是他的代表作,滿滿的說教和哲學味道。今天要分享的是他的一篇文章,被稱為岸見一郎的孝道「歪理」: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父親忽然對他講,在你結婚之前,我還不能走。他驚住了,因為當時他已經結婚很多年,已經有了心愛的妻子和孩子。
  • 達人王七七首支出道單曲來襲《我願意平凡的陪在你身旁》上線
    近日,網絡達人王七七的首支單曲《我願意平凡的陪在你身旁》重磅上線,宣告其正式出道。王七七在知名社交媒體抖音上因為其幽默詼諧的性格和強大的創作能力而收穫了眾多粉絲,新歌一經上線即獲得眾多關注。歌曲《我願意平凡的陪在你身旁》從作詞作曲到演唱,全部由王七七個人獨立完成,展現了她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她幽默的氣質也帶到了作品之中,生活中的王七七樂觀爽朗,擁有「豪放」的性格的同時還有著甜美的聲音,她寫的歌詞又多源自日常生活,直白易懂而且感情真摯,因此她的歌特別容易走入人心。
  • 中秋夜:我在這頭,你在那頭;你思念著我,我守護著你!
    ,一家不圓萬家圓,為了萬家團圓我將思念寄託給頭頂的明月,用月餅捎去我對您的思念和祝福。父親對兒子的思念:親愛的兒子,父親沒去過你工作的地點,沒親眼目睹過你的生活,你也從來沒訴說過軍營的苦與累,我知道你已經長大,怕父母擔心,只報喜不報憂,我知道你手握鋼槍,為人民守護著一方淨土,在這萬家團圓的中秋,讓父親用思念的月餅來表達對你的驕傲和自豪。
  • 父母正在老去,做好這幾件事情,不要讓自己的人生留下缺憾
    不斷成長的人生中,我們似乎習慣了向父母伸手索取,卻從來不知道感恩,甚至覺得理所當然。而當我們真的發現父母正在老去的時候,追悔莫及卻已於事無補。《父親》面對一輩子生養我們的人正在老去,我們不要等待,在他們的有生之年用我們最大的能力去報答他們。感嘆時光能緩願父母不要老去,這些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時間像個巨大的機器推著我們向前,沒有人能夠阻止它的腳步,與其感嘆還不如趁早盡孝。
  •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在意你長相的,只有你自己》
    最初你對阿德勒所主張 的「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這一概念表示不滿,對吧?圍繞著自卑感 的爭論就由此而起。青年:是的是的。關於自卑感這個話題的討論太過激烈,以至於差 點把那一點給忘記了。最初為什麼會談到自卑感這個話題呢?哲人:這與競爭有關。請你記住。
  • 我,輕輕地來,靜靜地離開!
    有故事的你!2.有故事的你有千姿百態。一輩子孩子,大人,為人父母,爺爺奶奶,太爺爺,太奶奶!一生的時光!人生沒有容易二字,但人生,又何來太多的煩惱,艱難!只不過,是您這顆心的體味罷了!我輕輕地,來到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