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潮,很多人避不開a bathing ape這個牌子,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潮牌,影響了很多玩潮流的朋友,這個被當紅明星都穿過的品牌,談到「潮牌」,一定少不了bape這個牌子,它曾經是一種情懷。
這個猿人頭的logo,據說是創始人nigo和好友skate-thing在看了美國老電影《人猿星球》後而創作的,bape以猿人頭為基礎,玩了很多變化,很cool,後來被日本天王巨星木村拓哉在電視劇裡上身,在日本掀起了一陣bape風,這股潮流一直吹到了港臺地區。
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bape這個品牌的,它有自己的東西,很多變,很有個性,有人會說好醜,我卻不以為然,看看bape最經典的鯊魚衛衣。
至於這個鯊魚的設計,要源於二戰時期來支援中國的飛虎隊,當時中國人沒見過鯊魚,誤以為是老虎,所以把這支部隊稱為飛虎隊,當時飛機上塗鴉的就是這個鯊魚,bape衛衣的靈感就來自飛虎隊的飛機,是不是很有趣,潮牌之所以有趣,就是它可以把完全不同地方的文化,不同的元素,不同的價值觀念,融入在自己的產品裡。變成一些更有趣更好玩的東西。讓穿在身上的衣服不只是衣服,這是潮牌最有意思的地方。誕生在裡原宿的 Bape,當然就是這種文化最好的解釋。
但是到了2011年,香港IT集團把bape收購,品牌設計理念開始改變,雖然也推出很多單品,但明顯違背了之前bape的一貫風格,推出很多看起來很low的作品。
而後IT公司為了拓展廉價市場又推出了子線品牌ape,更是拉低了之前bape的檔次。
雖然它還是在衍用bape的迷彩風,也和nike,adidas這些品牌搞聯名,但完全已經變質了。
來到上海新天地的it,到ape裡逛了一圈,真的覺得只是一味的模仿,沒有之前那些吊炸天的設計,很乏善可陳,不知道買什麼,有點失落。當然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於品牌文化的斷流。早年的 Bape,是裡原宿街頭文化、日本的漫畫元素和美國的外來元素的融合;而現在的 Bape,更多的對商業市場、低齡用戶的迎合。這才是讓 Bape 的老買家覺得痛惜的一件事。
不管怎麼說,Bape 對於潮流文化和潮流產品的影響,是像一個標杆一樣不可替代的形象;它也是像 Supreme 一樣,商業化得最徹底的一個潮流品牌。連它們拍照片的風格,都曾經影響過後來許多品牌的輸出印象。雖然it沒有把bape運作好,但bape依然在潮人心中的地位是無法動搖的,我們大家也希望it可以像以前bape一樣,設計出紅遍潮流圈的單品,你們大家怎麼看現在的ape品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