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欒曉娜
【編者按】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
上海從曾經的小漁村發展為如今的特大型城市,從來不缺少擁有實幹精神的奮鬥者。他們是這座城市裡平凡的工作者,卻兢兢業業書寫歷史。
4月6日起,澎湃新聞推出「新時代·奮鬥者」系列稿件,向家國追夢人致敬。
虎撲原本是一個籃球論壇。
2004年,機械學博士程杭創辦這個論壇時,主要做的是編譯國外媒體報導。
2020年,虎撲擁有註冊用戶7000萬,日均訪問量峰值達2.3億,是中國最大的體育網際網路平臺。
十六年,程杭和虎撲經歷了什麼?
虎撲創始人程杭。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從「走出去」到「走回來」
2001年,程杭從清華大學畢業,前往美國芝加哥繼續深造。這對於熱愛籃球、喜歡NBA的他而言,真是「掉進了蜜罐」。
更讓程杭興奮的是,2002年,籃球運動員姚明被休斯頓火箭隊選中,成為第2位登陸NBA的中國球員。因為姚明,籃球運動在國內掀起新一輪熱潮。
然而,程杭在美國逛英文版籃球論壇時發現,當時的美國人對中國球迷並不友好。「我就想,我們自己找個地方吧!」抱著和更多的中國球迷分享NBA賽事的初衷,程杭開始籌劃做一個籃球論壇。
2004年1月1日,程杭一手打造的hoopCHINA正式對外開放,第一批用戶是在美國留學的中國球迷。
「當時我花了260美元租的伺服器。」程杭回憶道,最初,hoopCHINA上的內容都由程杭自己翻譯撰寫。足足有一年半,他幾乎每天都會花費兩三個小時編譯國外媒體報導。在那個資訊還不那麼發達的時代,這些信息對於國內球迷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漸漸地,程杭不再是「一個人戰鬥」,越來越多的籃球迷加入了進來,網站的內容日趨多元化,hoopCHINA很快在籃球迷群體中建立起了極高的口碑。
程杭發現,網際網路在中國進入快速發展期。有統計數據顯示,在2005年中國網民數量已增長到1億多,而虎撲的註冊用戶在2006年已接近100萬的規模,並且躋身Alexa世界網站排名全球前1000位。
此時,有兩個問題擺在了程杭的面前——留在美國還是回到中國?自己一手創辦的虎撲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程杭放棄了當時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美國「綠卡」,選擇回國。與此同時,他也想好了虎撲的未來。
2007年,程杭與幾位合伙人共同創辦了上海雷傲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始公司化運營虎撲。「商業模式創新方面,中國從未輸過,我看好國內的發展,所以,我回國了。」程杭說。
虎撲。
從「初生虎」到「獨角獸」
公司化運營只是程杭為虎撲規劃的第一步。
隨著中國網民數量日益壯大,程杭決定把虎撲從論壇向門戶轉型,同時增加所覆蓋的運動門類,並進一步拓展業務範圍,先後涉及線下活動、電商和遊戲。
在程杭的帶領下,2009年,虎撲超越新浪體育,成為中國最大的體育網站。2012年4月,在他的力推下,hoopCHINA、GoalHi和HelloF1三個獨立網站全部統一到了hupu.com的域名之下,由此,虎撲作為一個體育綜合門戶網站雛形初顯。
但是,程杭並沒有滿足,他又有了新的目標,開始瞄準網際網路電商的發展勢頭。
2014年2月,虎撲旗下導購網站「識貨網」上線,同年4月,識貨APP在各大應用市場上架;2015年,虎撲與貴人鳥、景林資本聯合成立資金規模20億的體育產業基金「動域資本」;2018年虎撲完成6.18億人民幣融資,2019年虎撲完成12.6億Pre-IPO融資,公司估值達77億人民幣,成為了目前國內最大的體育網際網路平臺,發展為由技術推動文化、電商、創新、投資四大業務板塊聯動的產業領軍企業,也是中國體育產業領先的獨角獸企業。
虎撲創始人程杭(右)
從「企業領航人」到「公益志願者」
虎撲不斷發展壯大,一連串榮譽也紛至沓來。
2010年,程杭被《福布斯》雜誌評為「九大值得關注的中國年輕企業家」之一;2015年獲得「上海市領軍人才」稱號;2018年獲得國家科技部「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稱號……
但在程杭看來,虎撲從籍籍無名到行業「獨角獸」,這樣的蛻變固然和自己息息相關,更和中國的發展、強大以及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密切相關。
虎撲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了政府、社會各界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幫助。因此,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虎撲不忘以回饋社會為己任,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向用戶傳遞前進的力量。
「我們要用內容、活動在社區裡鼓勵大家。」新冠疫情爆發後,程杭在全公司的工作群裡發出號召,帶領虎撲志願服務隊第一時間組織力量,結合本領域優勢,在精神層面和物資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支援保障。
線上,虎撲社區策劃了「點亮中國」活動,引領網友從身邊小事做起,還在微博策劃愛心傳遞捐款活動,引導網友們轉發微博的同時,也將勇氣、信心與力量帶給疫情一線的人們;線下,將價值超過150萬元的急需醫療防護用品直接捐贈到湖北18家醫院的白衣天使手中,並心繫家園虹口,捐贈醫療護目鏡以支持虹口的疫情防控工作。
實際上,虎撲自成立以來,公益就一直是程杭工作清單中重要的一項內容,虎撲被評選為2019年上海市志願服務先進集體。
「力量之源杯」紅色文化籃球賽,左為程杭
從「網際網路先鋒」到「黨建標杆」
除了公益,還有黨建。在這家網際網路企業裡,黨建工作被擺在至關重要的位置。
「共產黨員崗」「黨員先鋒崗」……在虎撲開放式的辦公環境中,一些工位上赫然擺放著這樣的銘牌。「黨員亮身份」竟然也出現在了虎撲這樣的「潮新興」網際網路公司。更令人驚訝的是,虎撲還專門招聘了一名「黨員」員工,專職負責公司黨建工作。
原來,程杭把黨建工作納入了公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虎撲專門成立了黨支部,搭建了線上黨建平臺,不但落實黨組織活動專用場地,最大限度為做好黨建工作提供優異條件,還在公司的每年預算中準備了一筆黨建工作專項資金。
程杭說:「從我創辦籃球論壇開始,我就體會到人心所向有多麼重要,唯有凝聚人心方能成事。網際網路企業人員流動較大,如何讓員工有歸屬感、有凝聚力?我覺得發揮公司黨員員工的作用、做好公司黨建工作是一個非常好的抓手。」
為此,在程杭的推動下,近幾年來,虎撲黨建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比如舉行「向黨學習」活動,帶動同事學習紅色文化,並將其內化為企業可以學習的管理方法;在社區有計劃地發帖轉載有關紅色文化的內容,將虎扑打造成為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網絡社區等。
受程杭影響,虎撲還積極嘗試創新結合體育精神與紅色文化,在虹口區委宣傳部的指導下,聯合中共四大紀念館,和路人王團隊舉辦「力量之源杯」3V3紅色文化籃球賽,吸引了消防員、軍人、公務員、路人王明星等各行各業的選手報名參賽,並採用5G+VR技術開展現場直播,綜合觀看人次超過千萬。
這種用體育競技形式傳承紅色基因的創新模式,不僅提升了青年人的文化自信,而且向人民群眾倡導了正確的價值導向,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
「直文化不是虎撲創造的,我們只是滋養了這種文化,重視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追求不斷自我奮鬥和努力,我希望這個社會上能多一點這樣的聲音和能量。」這是程杭的願望,而讓他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幫助別人取得成功。
責任編輯:李佳蔚
校對: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