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專訪 | 虎撲創始人:「直男」也愛八卦,破圈只是表象

2020-12-11 36kr

「黃且溫暖、黑但不混亂。如果說知乎是一種精神,那虎撲步行街就是生活。」在一篇《虎撲是怎麼一步步成功》的帖子下,一位網友曾這樣回復道。評價雖不十分貼切,卻道出了虎撲在萬千直男心中的位置。

2004年,學精密儀器的程杭花260美元租了一個伺服器,辦了一個名為「hoop CHINA」的論壇,虎撲就此誕生了。16年過去了,虎撲已經成為訪問量最高的中文體育網站之一,據虎撲官方數據,7000萬直男聚集於此,比北京和上海的常住人口加起來還要多。

16年中,虎撲換過三次Logo,從最早的「hoop CHINA」到「虎撲體育」,再到「HUPU」,4月8日,虎撲Logo正式更新為「虎撲」。

虎撲歷史上四次Logo

Logo更新背後,是虎撲業務的迭代。從專注籃球報導,到覆蓋足球、賽車等全體育報導,再到涉獵電競、影視等板塊,如今虎撲已不再是一個垂直的體育社區,準確來說它更像一個泛男性化的內容社區。

在日均回帖量十萬以上的步行街,直男們可以為「哪個球星更牛掰」吵到熱火朝天,也可以為「胡歌和佟麗婭為什麼沒有在一起」爭得面紅耳赤;白天大談「綠色文學」(虎撲步行街關於自己被「綠」帖子的統稱),晚上轉頭就討論起時尚穿搭。

「破圈」成為虎撲越來越多被討論的話題。近兩年,因為「集體攻擊吳亦凡」和嘲笑「你打球不如蔡徐坤」,虎撲曾數度登上微博熱搜,被飯圈女孩罵到懷疑人生。最近,因為在步行街質疑B站知名UP主——徐大SAO「詐捐」,虎撲再度出圈,逼得B站不得不官方下場澄清。

 「目前虎撲用戶男性佔比90%以上,除了體育,男性們也熱愛電影,喜好討論八卦,但是在微博、豆瓣等陣地,男性們的聲量相對較弱,我們目標是為廣大男性提供一個專屬化、有參考性的平臺」, 虎撲創始人程杭解釋道,這是虎撲拓展其他內容板塊的初衷。

與此同時,疫情帶來的全球體育賽事停擺,對虎撲也造成了影響。除線下賽事品牌「路人王」被暫停外,虎撲在歐洲杯和奧運會期間的一系列營銷活動也被迫推遲或者改換方式。不過,虎撲後臺數據顯示,在疫情期間,用戶平均訪問時長有所增長,月活數據也並未大幅波動。

去年4月,虎撲時隔四年第二次遞交了A股上市招股書,並隨即拿到了字節跳動12.6億人民幣的投資。這次體育大戶和內容平臺的「聯姻」,被直觀的解釋為:一個要錢,一個要版圖。

目前,虎撲仍處於上市輔導期,官方表示正專注於業務發展,沒有具體的上市日程表。不過,據程杭透露,去年全年虎撲的收入同比漲了60%,電商和創新業務已經佔到38%和14%(註:2017年虎撲遞交的招股書中,廣告收入佔比曾高達61%,包含電商在內的增值業務只佔20%。收入的過分單一,也是當年虎撲上市折戟的原因之一)。

虎撲Logo改版之際,36氪專訪了虎撲創始人程杭,跟他聊了聊虎撲的業務迭代、疫情對公司的影響、與字節跳動的合作進展以及未來內容的發力點。以下為專訪內容,經36氪編輯整理:

談新Logo:做泛男性化的內容社區平臺

36氪:這次虎撲新Logo跟之前做了哪些差異化,想傳遞出什麼?

程杭:主要是從原來的英文Logo「HUPU」換成中文漢字「虎撲」,新版本的虎撲Logo還會有JR的露出。這是我們的社區特色,也是虎撲用戶早已習慣的打招呼的黑話——「家人」,這次露出也是為了體現虎撲的社區文化。

Logo是品牌向用戶傳遞信息很重要的媒介,我們覺得中文的信息含量會更高,識別性也更強,特別是原來對虎撲不認識,看到「HUPU」其實反應不過來,用中文的Logo在用戶認知層面會更好。

36氪:新Logo是否也意味著未來對虎撲的定位會發生變化?

程杭:虎撲一開始只是單一的體育社區,但現在已經開始向影視、電競等方向拓展。這次中文版Logo的推出,也表明我們未來會向更廣泛的用戶群去涉獵,成為一個泛男性化的內容社區平臺。

36氪:虎撲成立14年時間,總共換過幾次Logo?

程杭:應該是4次。最早我們logo是「hoop CHINA」,因為當時做的主要是是籃球相關內容的報導;第2次叫「虎撲體育」,把體育概念給突出了;第三次就是英文版的「HUPU」。

36氪:四次Logo更換背後一脈相承的邏輯是?

程杭:主要還是用戶需求的變化和業務的迭代。最早虎撲提供的是籃球服務,後面慢慢拓展了足球、賽車等業務,覆蓋內容擴大後,我們的Logo也就變成了虎撲體育;再後來我們想傳遞更多體育之外的內容,又把Logo換成了英文版「HUPU」,現在我們希望為更廣泛群體服務,同時希望不熟悉的人對虎撲有一個更直觀的認知,因此換成中文版的虎撲。

談「莫雷事件「和疫情: 影響有限,疫情期間App月活穩定

36氪:火箭專區一直是虎撲活躍度和發帖量最大的專區,「莫雷事件「發生後,虎撲受到的影響大嗎?

程杭:從實際情況來看,比較有限。我們一開始也挺擔心,因為「莫雷事件」後,很多火箭隊的新聞是無法更新報導的,但後來很快就恢復過來。

虎撲每年都會經歷這樣一個周期,NBA每年夏天都有休賽期,每年休賽期關於真正比賽的報導很少,但因為現在虎撲的步行街文化,電競以及影視板塊的不斷拓展,大家會相應得把精力從體育賽事轉移到其他感興趣的內容上去。

相對來說,我覺得「莫雷事件」對體育垂直媒體的影響會特別大,但像虎撲這樣的社區,無論是日活留存還是使用時長,影響都比較有限。

36氪:莫雷事件之外,這次疫情帶來的全球體育賽事的停擺,會對虎撲整個內容生產造成打擊嗎?

程杭:我覺得還好。原來的報導精力可能主要集中在賽事上,現在會更多的放在疫情影響下的體育明星、行業等。另外,2017年虎撲開始布局遊戲電競業務,疫情期間,其實很多遊戲電競的賽事是沒有終止的,我們還在繼續報導,訪問量增長的很快。

36氪:虎撲現在總的用戶數大概有多少?全球體育賽事停擺後,App的月活變化如何?

程杭:現在虎撲總註冊用戶數超7000萬,日訪問量1.6億,疫情期間我們App的月活其實沒有特別多的增長,但也沒有很明顯的下降趨勢,比較平穩。

36氪:虎撲還有部分業務是涉及線下營銷的,這部分因為疫情是否也都暫停了?

程杭:對,一定程度被打亂了。今年歐洲杯和奧運會期間,原本計劃會和很多國際知名球星、奧運選手做一些相應的合作,但因為延期,可能會主要提供偏線上的互動。

36氪:商業化影響程度大嗎?

程杭:商業層面跟內容本質上是一樣的,過去幾年虎撲的關注方向已經超出了體育的範疇,我們的品牌投放除了過去的運動鞋服,包括汽車、快消品的牌數在最近兩年都有不少增長,整體的收入是比較豐富了。 

談業務:廣告收入佔比已降至5成以下

36氪:虎撲現在整體的收入結構是?

程杭:主要包括三方面,廣告、電商(虎撲識貨)、創新變現。三者比例大致在48%、38%、14%。去年整體收入規模有60%同比增長,而且廣告佔比已經低於50%。

36氪:虎撲對識貨業務的定位是?

程杭:滿足年輕男性群體對穿搭、對美選擇的平臺。

36氪:未來識貨會更多的聚焦於賣貨,還是內容層面?

程杭:賣貨是一個結果,最重要的還是識貨的內容能夠給用戶提供參考和借鑑。比如服裝穿搭推薦、最新款球鞋的介紹以及球鞋比價等等,這些都是年輕男性用戶很感興趣的。

36氪:虎撲在電競業務上整體的發展思路和策略是?

程杭:策略上還是主做電競賽事內容報導,電競賽事的宣發,還有贊助電競戰隊做相應的虎撲品牌的營銷和露出。

36氪:未來有組建一支自己電競戰隊的想法嗎?

程杭:這個暫時還沒有打算。

36氪:電競業務對虎撲整體用戶活躍度和收入有帶來實質性的提高嗎?

程杭:我們是從2017年進軍電競業務的,這三年,我們的用戶數基本上每年都有百分之百的增長。電競的收入主要是體現在遊戲廣告投放上,很多遊戲廠商和電競賽事贊助商從去年開始,都會在我們電競板塊投放相應的廣告位。

36氪:路人王這個項目對虎撲的價值和意義在哪兒?

程杭:NBA包括CBA一年賽事的場次是有限的,它能夠給用戶提供的服務可能只有在賽季中那半年多的時間,另外半年是休賽期,用戶沒有比賽可看,路人王賽事就是為了豐富用戶可消耗的體育內容。

正常情況下,路人王是一個月12場比賽+6場校園行,每年打10個月,外加一些商業比賽,預計每年的比賽場次在200場左右,數量是遠遠高於NBA和CBA的。

36氪:因為疫情,路人王項目是不是被暫停了?

程杭:對,目前是暫停了線下賽事, 預計於5月2日,將正式開啟路人王2020新賽季。

36氪:你上面提到,虎撲一直在往影視化方面的內容拓展,這個是指影視IP 的孵化還是單純影視內容的引入?

程杭:目前還是更多偏後者。我們建了很多電影和影視劇方面的專區,虎撲用戶可以在上面討論、打分。

目前主流的發聲渠道還是偏女性化,比如微博、小紅書等等,很多直男的表達欲其實是有所被壓抑的,他沒有渠道去很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收穫共鳴。我們發力影視化內容其實就是提供這樣一個場所,讓男性用戶也可以自由表達觀點。

舉個例子,《戰狼》、《紅海行動》這類電影,在虎撲上基本就是滿分,因為他很符合廣大男性審美。 但像《寵愛》這類電影,在全網評分還不錯,但是在虎撲平臺的評分就偏低。

36氪:影視化內容主要是集中在「步行街「裡面,還是有單獨的頻道?

程杭:我們現在有兩個入口,一個是首頁的「影視娛樂」頻道,還有就是「社區」入口裡面的「影視娛樂」板塊。影視內容上,我們會有一些結構化的頁面呈現電影的打分以及相關討論,以後這塊的服務會做的更縱深、覆蓋範圍更廣。

目前在抖音、微博、知乎一些渠道上,都有單獨的「虎撲影視」的帳號在做內容的輸出,我們也在不斷地邀請一些明星(演員)來虎撲定期直播做客,跟用戶聊天(近期出演《獵狐》的王鷗據悉將在今晚做客虎撲直播間)。

虎撲「影視娛樂」板塊入口

談規劃:加大對經典賽事版權採購,發力視頻內容

36氪:體育是虎撲的根基,在體育內容這塊,虎撲未來的規劃是什麼?

程杭: 25歲以上甚至更大年齡層的用戶,虎撲現有的體育內容是基本可以滿足的。25歲以下的年齡群體,未來我們會嘗試一些視頻內容呈現形式。在下個季度我們會採購一些像歐洲五大聯賽、世界盃,歐洲杯等經典足球賽事的版權,讓球迷在瀏覽文字內容的同時,還可以欣賞到經典比賽的視頻內容,增加互動和粘性。

36氪:去年虎撲在應用市場上被下架過,內容拓展某種程度上也會帶來監管的風險,這個怎麼去平衡?

程杭:主要還是引導,每個討論帖下面我們都會有定期的官方工作人員去檢查,對於違規的內容都有實時的監測舉報和懲罰機制。現在我們的舉報機制還是挺健全的,給你說話的權利,但是很多敏感的、偏激的、不文明的,我們號召JR們去大膽舉報。

36氪:去年字節跳動入股了虎撲,現在雙方的合作進展如何?

程杭:虎撲從一個體育社區發展起來,在底層算法推薦上是欠缺的,字節在這方面比較強。目前字節有專門的一個團隊在為虎撲服務,主要是給我們提供一些底層算法的幫助,偏技術層面的;內容上,字節的很多內容,虎撲都可以免費使用,我們會選擇一些偏男性審美的內容放在虎撲上,但虎撲現在供給字節的內容還比較少。

36氪: 「直播吧」在電競內容上的發力很明顯,有感受到壓力嗎?

程杭:我覺得我們思考的維度還是不太一樣,虎撲整體的布局和規劃還是在看男性需求和消費點在哪裡,男性社區應該怎麼做?直播吧的擴展,還是往偏競技類的服務上面去靠,在服務層面涉獵的還是比較少。

36氪:虎撲未來在商業化收入層面,有新的拓展的方向嗎,還是繼續在現有板塊內做大做強?

程杭:這個是相輔相成的,好的服務背後,也會產生好的收費點。比如剛提到的下個季度會去採購經典賽事視頻版權,當用戶願意為這樣的內容聚在一起討論、分享的時候,後面自然會有適合場景的消費點,這是水到渠成的。

相關焦點

  • 專訪虎撲創始人:「直男」也愛八卦,破圈只是表象
    在一篇《虎撲是怎麼一步步成功》的帖子下,一位網友曾這樣回復道。評價雖不十分貼切,卻道出了虎撲在萬千直男心中的位置。2004年,學精密儀器的程杭花260美元租了一個伺服器,辦了一個名為「hoop CHINA」的論壇,虎撲就此誕生了。
  • 三十歲直男,在虎撲看喜羊羊打籃球
    為何從前印象中只是給孩子看,並為廣大直男所不屑的「低幼」動畫,如今能引得這麼多球迷「老夫聊發少年狂」?由此產生的混搭效果,為虎撲這樣的直男社區,提供了持續玩梗的空間,把追番和每日的體育賽事討論雜糅在了一起。 當一部曾經的少兒動畫能被體育社區「玩」起來,這事本身就夠後現代了。
  • 36氪專訪|日談公園創始人李志明:播客破圈是遲早的事
    就像日壇公園每天來往的各色人群,日談的節目內容也兼容並包,聊鮑勃·迪倫詩集,聊清朝後宮八卦,聊日本知名罪案,插科打諢間,說不定還能蹦出冷萃咖啡的801種喝法…… 以下是36氪與日談公園創始人李志明的對話,略有刪減: 2017年之前,中國幾乎沒人全職做播客 36氪:最早做播客,是想記錄一些什麼東西嗎?
  • 36氪專訪 | Soul創始人張璐:變現不錯,但賺錢還不是優先級
    創始人張璐表示,雖然目前只是略微盈利,但這是因為現階段賺錢並非Soul最優先級目標,不代表Soul沒有賺錢的能力。與許多社交創業者不同的是,張璐可以說是完全從零開始進入這個行業,之前並沒有網際網路工作的經驗。
  • 36氪專訪|主線科技CEO張天雷:「港口」自動駕駛集卡只是起點,我們...
    但主線科技創始人兼CEO張天雷在近日專訪中告訴36氪,港口只是「起點」,他們想做的是一個覆蓋全國的智能物流運輸系統。通過港內測試運營,可以快速迭代產品,然後把經驗快速複製到其他「物流節點」,比如大型物流樞紐、內陸無水港、電商快遞倉等,再以高速公路為「線」,實現貨物的點對點運輸,最終打通整個物流運輸系統。
  • 虎撲直男為什麼永遠喜歡高圓圓
    來源:36氪直男的審美,或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在虎撲,男性用戶佔了 90% 以上,被稱為「中國最大直男集散地」。從 2016 年開始,虎撲一年舉辦一次的「虎撲女神大賽」,已經成為虎撲用戶 「JRs 」每年固定的狂歡。不同於各種充斥粉圈刷票控評的比賽,在「虎撲女神大賽」中,直男們按照體育比賽的賽程將女星分組兩兩 PK,最終選出一位「虎撲女神」。
  • 對話虎撲創始人程杭:爆發的直男經濟,風口往哪吹?
    程杭和幾位狂熱的籃球愛好者成立了一個「hoopChina」(即虎撲中國)籃球論壇。最初只是用業餘時間整理、翻譯一些外國的籃球新聞資訊。 而到今天,虎撲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全平臺累計註冊用戶超7000萬的中國男性社區。並且投資孵化了在2019年就估值超過了10億美元的獨角獸「毒App」(現已更名「得物」)。
  • 36氪專訪|專訪雪球創始人方三文:股價不能解釋一切,投資的核心還得...
    先後在南方報業集團和網易工作過,雪球創始人方三文是標準的媒體人出身,用戶兩個字的分量在方三文這裡顯得尤為重要。自雪球創立之日始,方三文的耳邊一直縈繞著一個問題,「雪球到底是給誰用的,雪球給用戶創造了什麼價值?」
  • 獨家對話虎撲創始人程杭:爆發的直男經濟,風口往哪吹?
    比起女性消費品市場這一紅海,直男才是還未完全開發的巨大市場。擁有千萬精準體育愛好者用戶的虎撲,可以說是最了解直男的中文網際網路社區之一。早在16年前,虎撲看到了這一巨大的市場空間,在此深耕挖井。程杭和幾位狂熱的籃球愛好者成立了一個「hoopChina」(即虎撲中國)籃球論壇。最初只是用業餘時間整理、翻譯一些外國的籃球新聞資訊。而到今天,虎撲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全平臺累計註冊用戶超7000萬的中國男性社區。並且投資孵化了在2019年就估值超過了10億美元的獨角獸「毒App」(現已更名「得物」)。
  • 36氪專訪|對話王強:當真格基金迎來上市潮
    在接受36氪專訪時,聯合創始人王強印證了這一說法:真格是早期投資,我們對於企業的集中幫助會限於某個階段,每有一次新股東進來,我們就會階段性地退到他們後面。 這種陪伴方式註定真格和企業之間,相比投資方和被投方,更像是朋友、甚至戰友,他們要在曠日持久的創業歷程中相互扶持與陪伴。
  • 鹿晗徵服直男:虎撲的「社區法則」
    鹿晗對足球的愛真誠且歷久,虎撲對社區體態的探索也經歷了足夠多的沉澱。 文 / 柏亞舟 「流量明星」鹿晗,「直男論壇」虎撲,不夠了解的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對有些驚悚的組合。
  • 鹿晗徵服直男:虎撲的社區法則
    鹿晗對足球的愛真誠且歷久,虎撲對社區體態的探索也經歷了足夠多的沉澱。文 / 柏亞舟「流量明星」鹿晗,「直男論壇」虎撲,不夠了解的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對有些驚悚的組合。縱然鹿晗本身足球愛好者、鐵桿曼聯球迷的屬性早已被許多人熟知,但直接讓鹿晗來到虎撲發帖,與並非自身直接面對的消費群體溝通,很多疑慮仍會產生。
  • 36氪創始人劉成城:36氪一直在幫助創業者解決創業過程中的各種困難...
    36氪創始人劉成城在開場致辭中表示,36氪一直在報導、記錄那些優秀的創業者和閃光的創業想法,也在幫助創業者解決創業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讓大家能夠更好地把握長期趨勢。36氪創始人劉成城疫情爆發之後,36氪在年初推出了「暖冬計劃」,幫助創業者對接大公司、投資人、企服平臺、地方政府,也幫助產業鏈內的創業公司進行互助和自救,在70天的活動裡與超過1800家企業建立了聯繫,幫助超800家企業建立了增長社群,還同江西、重慶、西安等地方政府合作進行「雲上招商」等等。
  • 虎撲刮骨療「毒」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際網路圈內事」(ID:quanneishi),作者 商陸,36氪經授權發布。 雖然炒鞋的春風將「毒APP」送上了獨角獸的寶座,但虎撲顯然對這個放雞蛋的籃子還有些「不滿意」。 元旦當天,毒APP在官方微博上宣布正式更名為「得物」,並表示被此更名不影響繼續使用此前的潮流電商和潮流社區兩大核心服務。
  • 虎撲否認上市:直男社區出圈難
    虎撲從建立初期就註定了它是一個專屬於男性用戶的社區。  2000年初,程杭在美國西北大學留學,接觸到各種籃球一手資訊、深度報導及八卦,於是他想到建立一個BBS,將這些信息傳給國內的籃球迷。2004年,程杭租用了伺服器空間,建立了hoopCHINA籃球論壇(hoop的意思就是籃筐),一人包辦了發帖、站務管理、網站設計的全部流程。
  • 妃魚創始人兼CEO黃世昌榮登36氪「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榜單
    來源:時刻頭條隨著36氪「WISE2020中國新經濟之王」未來城市峰會啟幕,於不久前11月24日,36氪公布了「36under36」,即「2020年度36位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榜單,妃魚創始人兼CEO黃世昌憑藉自身在奢侈品直播電商領域取得的突出成績榮登榜單
  • |36氪專訪
    其中,紙巾規格如面積、重量是很關鍵的問題,一方面它直接影響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它必須符合中國消費者不愛使用薄紙巾的習慣。超低價背後的玄機是電商「工廠直供」。在這一模式下,電商直接連接工廠和消費者,砍掉中間渠道層級和各類溢價,消費者可由此獲得直銷低價的商品,而這類商品往往被稱為「工廠貨」或白牌商品。
  • 36氪專訪|對話李家慶:君聯的「系統」
    在近期的一次小範圍媒體專訪中,李家慶向36氪坦承,正因為君聯資本背靠聯想,凡事皆以長期性為第一考量,這也是他們追求機構平臺化的動因。不久前,君聯資本引進了美元LP基金「四大金剛」之一的王彪文(Piau-Voon Wang)加入,成為君聯資本的新晉董事總經理兼營運長,負責中後臺運營和香港辦公室。
  • 36氪專訪|小冰CEO李笛:離開微軟後,小冰的生存法則
    12 月 10 日,帶著獨立後的「小冰」,李笛登上36 氪 2020 WISE新經濟之王的舞臺:「很遺憾,今天我不想介紹小冰,而是讓通過小冰,來介紹我們對人類與 AI 之間關係的反思。」小冰 CEO 李笛參加36 氪「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
  • 36氪獨家 | 阿里雲走出險棋:釘釘高管變動,創始人無招調任
    據36 氪獨家獲悉,原阿里釘釘創始人兼 CEO 陳航(花名:無招)將離任釘釘,郵件中公布的去向為「另有任用」。多位阿里雲內部人士對 36 氪表示,無招將前往阿里巴巴集團,擔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 CEO 張勇(逍遙子)的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