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李白《俠客行》
劍,乃「百兵之祖」,讀到古籍中關於武功較量方面的描寫時,總是讓人神往,在那個沒有炮火的冷兵器時代,俠客帝王們握手刀劍就能威震四方。尤其是越王勾踐劍出土的時候,時隔千年,這把青銅古劍依舊寒氣逼人,沒有任何鏽跡,考古人員稍微不注意,拿的時候就割破了手指,鋒刃無比,從這把劍中似乎能夠窺見當年的刀光劍影。
古代的兵器,雖然沒有如今炮火猛烈,卻也是無數智慧的結晶,在上個世紀90年代,湖北宜昌某處建築工地上出土了40把「古代機槍」,且距今已經1700年歷史了,究竟是誰,有這樣的聰明才智,在當時就設計出了這樣的兵器,為何在後來又失傳了呢?
這些文物能夠被發現是一件很意外的事情,當時工地師傅正在施工,挖著挖著就感覺不對勁,這裡出現了一個很大的是洞,工作人員見狀立馬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派人下去看看洞裡面究竟有什麼,發現這裡面有許許多多奇怪的紋路,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很快事情上報給了有關部門,原來這是一個古墓,得知是古墓後立馬加派人手來發掘,經過研究發現,這是一座1700年前的古墓,規模比較大,歷史久遠,可惜這裡已經被人盜過了,沒有什麼珍貴的金銀珠寶,只有一些陶瓷碎片,考古學家有經過開發,在附近的墓穴中發現了許多陪葬的兵器。
這些兵器中還包括一個奇怪的東西,具體也不知道是什麼,再探究,發現這是一把特殊的弩,體型特殊,經過還原,發現他的木質部分腐朽的差不多了,只有用金屬材料做的地方還保持完好。結合它的年份,專家們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這莫非真的是諸葛先生發明的諸葛連弩?
《三國志》記載:「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駑十矢俱發」,這種弩也被叫做「元戎弩」,是對諸葛連弩最早的稱呼,都是用鐵器作為箭矢,每個有八寸長,當時一尺有24.1釐米,10寸等於一尺,8寸也就是19.28釐米,一下能夠發出10支利箭,威力巨大無比,在那個冷兵器時代,這種武器,堪稱是古代的機槍。
因為製作材料有些,工藝特殊且複雜,對工匠的要求很高,就像當年越王勾踐劍一樣,需要有大師級別的人物打造,使用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發揮出它巨大的威力,一般會配備給專門的人員使用。為了以防萬一,禁止大量使用。後來大發明家看到它的威力,也模仿著製造了一種能夠一下發射50支利箭的弩。後來隨著諸葛亮去世,蜀漢滅亡,這種神弩的製作方法也失傳了。
湖北宜昌能夠出土這樣的並且,考古學家都很興奮,整理後發現一共有40把,這個消息傳開之後,對考古後者冷兵器有興趣的人,都很期待,希望考古學家們能完整的復原諸葛連弩全貌,並且,如今科學技術水平這麼高,一定能夠再現當年諸葛亮智慧的結晶,不得不說,諸葛亮足智多謀,謀略過人,也能製造神兵利器。
歷史總是能夠帶給人們驚喜,而考古是最直接的了解歷史的途徑,古籍上面描述的再逼真也可能會出現理解上的錯誤,但是考古不會,文物不會說話,卻有自己證明了一切。諸葛連弩的出現,再次讓我們被古人的智慧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