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去認識冬令進補

2021-02-27 漢醫神農時綱

冬令進補是我們的傳統習俗,源自於易經,以其之十二闢卦來說明農曆的十二個月份的寒熱消長規律。農曆十一月冬至前後在闢卦中為復卦,一陽氣初生,正是補陽氣的好時機。

冬令進補,即冬季進行的滋補。冬令進補,有一定道理。祖國醫學認為,人類生活在自然界裡,人體的生理功能往往隨著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所謂"天人相應"。自然界的動植物,特別是穀物類植物,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不同。


人類到了冬季,也同樣處於"封藏"時期,此時服用補品補藥,可以使營養物質易於吸收蘊蓄,進而發揮更好的作用。因此,民間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之說。但是,這並不是說其他季節一概不能進補,相反,有的時候卻顯得更為重要,必須及時進補,當然其中也包括夏季在內。

『補冬補嘴空』是臺灣人的諺語,冬至日要進補,一般是吃麻油雞酒或者是四物、八珍、十全等燉鴨。我們要介紹的藥膳「元氣鴨」是由公鴨一隻,冬蟲夏草五錢,枸杞三錢,黃耆五錢,當歸二錢,大棗二錢,姜三片,酒少許所組成。

將鴨肉燙去血水,再將冬蟲夏草及鴨肉、枸杞、黃耆、當歸、大棗、姜、酒放入鍋中以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燉煮一小時即可食用。鴨性味甘鹹平,入肺腎二經,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其蛋白質含量豐富,包含了人體所有的必需胺基酸,大量的游離胺基酸,極易為人體吸收,可迅速補充所缺乏之養份。

其肌紅素及鐵的含量極高,含有高量的肌紅素,可以補充人體不足的鐵質。冬蟲夏草味甘性溫,入肺胃經,具強壯滋養、保肺益腎、治咳喘之上藥功效。用於病後體弱、頭暈、食慾減退、自汗、尤其呼吸系抵抗力之強化。現代醫學更證實冬蟲夏草有增加人體免疫功能、預防腎衰竭、抗癌、抗衰老、血壓、血脂、抗心律不整、心肌缺氧、鎮靜中樞神經等作用,並且能活化肝臟,促進新陳代謝,加強生理機能。鴨及冬蟲夏草合用,可以補虛損、益肺腎。

黃耆性甘微溫,具補氣昇陽,固表止汗,的功能,能提高免役力,強心,利尿,降血壓,等作用。當歸性味甘辛溫,入心肝脾,具補血調經,活血的功能,可促進子宮血液循環,保護肝細胞,降低血脂,改善動脈硬化。枸杞性味甘平,入肝腎,具養陰補血及益精明目的作用,可降血糖,降膽固醇,促肝細胞增生,改善視力。

生薑味辛性微溫,其揮髮油能促進外周血液循環,服後全身溫暖,並引起發汗,使胃液分泌增加,增加腸胃蠕動,止嘔吐,增進食慾,加強消化功能,大棗味甘性溫,具有調補脾胃,益氣生津緩和藥性及矯味的作用,大棗配合生薑,其脹滿之性可稍緩,而生薑得大棗,其刺激性可稍減,姜棗合用,能進一步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有利於鴨及冬蟲夏草的吸收,黃耆當歸氣血雙補,枸杞平補肝腎,共同達成養五臟的效果。

臺北藥膳達人親自教你製作藥膳:

1、蘿蔔燒排骨

  特點:成菜色澤紅亮,肉質酥嫩,味道鮮美。

  原料:豬排骨500克,蘿蔔500克,醬油20克,料酒5克,鹽4克,味精3克,白糖5克,蔥8克,姜5克,澱粉5克,油50克。

  製法:蘿蔔切絞成塊,蔥切段,姜切片。炒鍋上火,放油將蔥、姜和蘿蔔放入,煸炒至上色加入料酒、醬油、鹽、味精、白糖和清水,放入排骨坯料,用火燒開鍋後,轉用小火燒25分鐘,待汁收濃且口味濃香時,加入水澱粉,把汁全部掛在原料表面即可。

  2、清燉馬蹄鱉

  主料:甲魚1隻(重約750克),火腿骨1根,火腿肉100克。

  輔料:蔥結、薑片、冰糖、熟豬油各10克,精鹽1克、紹酒25克,白胡椒粉1克,雞清湯750克。

  製作:

1)將甲魚宰殺,用開水燙泡後,剝去外層內膜,用刀沿甲殼四周剖開,掀起甲蓋,去掉內臟(留下甲魚蓋),剁成約3.5釐米長、1.7釐米寬的塊(尾和腳爪不用);

2)放入開水鍋中煮至水再開,撈出瀝水;

3)火腿切成4大塊;

4)將甲魚塊整齊地碼在沙鍋中,把火腿、蔥、姜和火腿圍在甲魚四周,加入雞清湯和紹酒,蓋鍋燜住;

5)旺火燒開後,去除浮沫,放冰糖,轉用微火燉1小時左右,揀出姜和火腿骨,放鹽;

6)再將火腿撈出切成片放入鍋裡,淋上熟豬油,撒入白胡椒粉即可。

  3、杞精燉鵪鶉

  原料:鵪鶉1隻,枸杞子、黃精各30克,鹽、味精少許。

  製作:將鵪鶉宰殺,去毛及內臟,冼淨,枸杞、黃精裝鵪鶉腹內,加水適量,文火燉酥,加鹽、味精適量調味即成。

  服法:棄藥,吃肉喝湯,每日1次。

  功效:滋養肝腎,補精益智。鵪鶉是良好的益智食品,含有豐富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等,有助於小兒發育、增進食慾、提高記憶力。腦力勞動者常食,能消除眩暈健忘症狀,能提高智力,有健腦養神之作用;枸杞子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抗疲勞、增強體力和智力;黃精能補脾潤肺、養陰生津、強化筋骨、益智強身。幾味同用更增加其滋補和益智作用。適宜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而見神疲乏力、腰膝酸軟、眩暈健忘者服食。

4、胡椒茴香牛肉湯

  用料:胡椒10克,

  大茴香10克,牛肉500克,大蒜1條。

  製作:胡椒、大茴香洗淨;大蒜洗淨切節;牛肉挑去筋膜,洗淨,切成大塊。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調入醬油、味精即可,飲湯吃牛肉及大蒜。

  功效:溫中散寒、理氣暖胃。用於脘腹冷痛、食少嘔吐、形寒肢冷者。

5、冬筍鯽魚湯

  取冬筍100克,鯽魚1條(250克),黃酒、生薑片、精鹽、味精、精製植物油各適量。先將冬筍剝完後切成長絲,洗淨,然後用沸水煮一下,以除去澀味。鯽魚去鱗除去內臟洗耳恭聽淨,鍋中放油燒熱,放入魚煎兩面至皮微黃,烹入黃酒,加清水及筍絲、生薑片燒開後,略燜煮一會,加入精鹽、味精即成。本品特點為湯鮮醇濃,肉嫩筍脆弱,利水下乳,健脾益氣。

6、骨頭湯

  

       原料:脊椎骨1000克,棒子骨500克,適量清水。

  調味佐料:薑片、蔥段、醬油、料酒、花椒、大料、桂皮、鹽。

  製法:切記醬油要少放,以湯略顯醬色即可。熬製時間為40-60分鐘。骨頭湯做好後,盛入小盆內,放入冰箱冷凍室儲存,隨吃隨取。

 7、三丁豆腐羹

  取豆腐250克,豬肉丁150克,番茄250克,青豆米50克,精鹽、味精、溼澱粉、麻油、鮮湯各適量。先將豆腐切成丁,下沸水焯一下,瀝乾水待用。番茄燙去皮,去籽,切成小丁,燒熱油鍋,下蔥略煸一下,放入鮮湯、豆腐、肉丁、番茄、青豆米、精鹽、燒沸,再加味精,淋上溼澱粉,出鍋裝碗,淋上麻油即成。本品特點:味道鮮美,滋陰潤燥,補中益氣,補脾健胃。

  8、黃芪燉烏雞

  

       原料:黃芪50克,烏骨雞1000克,蔥10克,姜10克

       製法:

                 1.清洗乾淨,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洗淨。

                2.將黃芪洗淨,放入烏骨雞腹中,放入沙鍋,注入雞清湯,放入料酒、鹽、蔥段、薑片,用小火燉至烏雞肉爛入味即成。

  功效:

                  一說、補肝腎、益氣血、男子遺精、早洩有輔助治療作用。

                  二說、黃芪,是一味中藥,功能補脾益氣。烏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鈣、磷、鐵和核黃素、尼克酸等。功能養陰益血、治婦科疾病。

黃芪燉烏雞,有補脾益氣、養陰益血的功效。榆次民間用這種傳統保健食品治療月經不調、白帶過多、月經痛、血虛頭暈等婦科疾病。黃芪,性味甘、微溫,入脾、肺經。烏雞,性味甘、平,入肝腎經。

  9、羊肉湯


  滋補功效:羊肉湯屬熱性,可以溫胃禦寒,但喝多了容易上火。

  特點: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優美,營養豐富;不羶不腥,味道鮮美異常。

  製法:先把羊肉、羊骨架洗一下,羊雜做些處理,把羊肉、羊雜放一個鍋內煮,可放些蔥姜等,(不宜放大料,串味),等羊肉、羊雜煮熟,撈出切成片,備用。

  把羊骨架放鍋裡,加滿清水,好了,開火,熬吧,熬一個小時左右,把漂浮在上面的一些雜質舀出去,這時的湯就比較純淨了,放些蔥姜,繼續熬吧,什麼時候熬的湯成乳白色,象牛奶一樣就可以了。熬湯一定要捨得花時間。

  把切好的羊肉、羊雜放碗裡,放些蔥花、香菜,蒜黃之類的菜,放適量精鹽,把熬好的羊湯趁熱倒入碗裡,好了,一碗色澤乳白,口味鮮香醇正的羊肉湯就做好了配上千層餅或火燒,味道真的好極了。如果喜歡辣椒,可以放些辣椒。


注意事項

煲湯進補,用鹽很有講究。食鹽其實是一味中藥,味鹹,性寒,歸胃、腎、大小腸經。主治食停上脘,心腹脹痛,胸中痰癖,二便不通,齒齦出血,喉痛,牙痛,目翳,瘡瘍。它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潤燥、滋陰、通便、止嘔吐的功效。

冬季氣候寒冷,人們很少出汗,體內損失鹽分少。此時進補,應以清淡為主。因此,"雪花鹽"為煲湯用鹽的上選。大家都知道,海水的成分與人體體液相似,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雪花鹽則是優質海鹽經壓濾機壓濾,再使用三級石英砂過濾後二次結晶提純的海鹽精品。另外,"雪花鹽"因特殊的分子結構造成天然的低鈉,因此雪花鹽潤味的湯汁,清淡、味鮮,湯汁中的營養成分更易為人體所吸收,能夠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使畏寒現象得到改善。


中醫理論裡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說法。因此冬季是補充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的最佳時機。在煲湯進補的時候,加入健康平衡鹽也是非常好的選擇。"健康平衡鹽"是在精製食鹽中添加了碘、鉀、鎂、硒、鋅等人體極易缺乏的微量元素,能夠增強人體機能,改善膳食結構不平衡的缺陷,能調節人體鈉、鉀、鎂在體液中的動態平衡,增強免疫力。"健康平衡鹽"中的各種微量元素以有機的形式添加,溶解在鮮美的湯汁中更易為人體吸收,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生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

相關焦點

  • 適當進補改善體質 冬令進補 注意宜忌
    冬令氣候多變,如果身體不能適應氣候變化,則容易得病。適當進補,對改善體質有幫助。《內經》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又說:「冬三月者為封藏。」因此,冬令通常被認為是進補的好時光。進補是有講究的,不是個個都需要進補,也不是個個都適合進補。進補與調補概念不同,調補包括進補之外,還有調理的意思,對於體質強者或有邪實者,則不一定進補,而需調理以期達到身體陰陽平衡。
  • 冬令進補薑母鴨、麻油雞… 高血壓患者小心腦中風
    天氣冷,許多民眾都愛吃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等驅寒進補,最近一名商界人士家人幫他進補,他喝了一碗薑母鴨湯就腦中風。
  • 十大冬令進補必吃臺式養身料理
    冬天,大家都應該以各樣藥膳食補料理來「補冬」,藉由進補來溫養五臟六腑,並為了寒冷冬天儲存足夠的能量,不但能讓身子更強壯以抵禦低溫,也能預防疾病。今天就要來告訴你,什麼樣的冬令食補最受大家歡迎,今年的冬天,讓我們一起來吃好料補補身吧!
  • 聖誕節,你帶甚麼去旅行?
    有些澳大人幾乎每次旅行都會帶一樣東西,它就像親密的朋友般陪伴著到世界各地。今期我們訪問了幾位澳大人,看看他們帶甚麼去旅行?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劉子銘是生物醫學工程專家,從大學時代就喜愛登山露營。他的背包是每次爬山的裝備,登山和野炊用品裝滿時重達20公斤!
  • 帶您認識農曆新年「灣仔飲食文化」
    導賞團「灣仔飲食文化遊 | 新年篇」將於本月19日舉辦,擔任導賞員的May姐見證灣仔變遷,帶大家尋找不一樣的香港故事館舉辦「灣仔飲食文化遊 | 新年篇」活動,由街坊導賞員帶領,齊齊認識灣仔傳統小食、歷史建築物中的食店、酒家和大牌檔,還會介紹傳統新年同賀年必食食品~~~~
  • 奇樂女孩 - 你不認識我 - 臺北觀光主題曲2021
    請大家多多分享並練唱這首【你不認識我】,相信我,這絕對是你在KTV跟異性破冰的良藥... This is the 4th time I have been invited as Taipei's Tourism Ambassador since 2016.
  • 盧廣仲 | 很高興能認識你耶!
    「看魚仔在那遊來遊去,遊來遊去,我對你想來想去,想來想去,這幾年我的打拼和認真,都是因為你。」
  • 直播帶貨帶出了臺灣青年大陸創業的新節奏
    他說,他決定以後要好好運用這次在暑假研習營學到的直播知識去積累經驗,爭取成為一個讓廣大顧客熟悉的「阿婆主」,同時讓在臺灣島內的朋友們都欣賞到大陸科技發展的精彩。直播帶貨的行銷方式生動活潑,互動感強,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商家與顧客資訊不對稱的狀況,為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拓展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當然也為在大陸的臺灣青年打開了自主創業的另一扇窗。
  • 冬令時,西班牙為什麼老把鐘調來調去?
    西班牙冬令時將持續到2021年3月28日星期日。與此同時,西班牙西部海島(大加納利群島,特內裡費等)也進入冬令時,比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官方時間再晚1小時。假如小哥哥想撩妹,對她說:「妹紙,我們今晚下班了去燭光晚餐,晚餐過後在夕陽的餘暉裡逛公園,夜幕降臨以後伴著月光一起成長吧。」
  • 秋涼吃羊肉爐進補行不行
  • 於治中:重新認識中國/重新認識西方:一個認識論的考察
    研究專長:符號學、文化研究、法國當代思想。著有《意識形態的幽靈》一書及論文《現代性的悖論與開展》、《意識形態中的主體性形構》等,發表於《臺灣社會研究季刊》。我們知識的前提所謂「重新認識中國」,並不是說需要完全從中國的知識出發,從中國傳統本身的思想去重新認識中國,或者在中國發現歷史。
  • ▲▽帶你去高空看看人類做了什麼
    就是因為攝影師 Vincent Laforet 僅用上半包覆式的安全帶簡易設備,奔上距離地面 7,500 英哩〈約 12,000 公裡〉的直升機,在側邊拍攝下的照片!彷彿在電影絕命終決站才會出現的驚險景像,想不到竟有人願意在真實世界裡嘗試啊!
  • 最佳進補期來臨,教你正確冬令進補
    龍華醫院腎病科鍾逸斐主任醫師向大家介紹什麼是冬令進補俗語說:「冬令進補、春天打虎」,這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在《易經》裡面提到冬至養生一說,因為天氣寒冷,人體能量消耗相對減少,這時進補能使營養物質轉化成能量,最大程度地儲存於體內,幫助我們升發陽氣,扶正固本,平衡陰陽,增強身體的防禦能力,避免來年春天因陽氣不足、陰寒內伏而患病
  • 【張聯偉 中醫養身講座 三十六】痔瘡的認識
    症狀為:大便帶血,便後鮮血、或便時滴血;肛門墜脹、疼痛、瘙癢,嚴重時伴肛周膿腫及分泌膿腫液或漏糞便。俗話說「十男九痔」,且久治難愈。 《黃帝內經》曰: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意即如果吃得太飽,胃腸的筋脈橫滿解裂,就會形成下洩膿血的痔瘡。《內經》裡又曰: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瘕,為沉。意即:小腸移熱於大腸,成為伏瘕,或為痔瘡。
  • 【東南亞南亞研究】認識東南亞,你應該要讀的20本好書
    與坊間各大連鎖書店現行的書展模式不同,「閱讀的島」每一主題的展期達三個月,與出版社及經銷商的進貨往來也秉持友善原則,不會要求進貨價格折讓或書展回饋金,而透過獨立策展人,合作社也會邀約嫻熟各主題的作家與出版人舉辦巡迴講座,創造出寫作者/出版社/獨立書店/閱讀者這四者間的互動交流。
  • 2020年美國冬令時什麼時候開始?美國冬令時與中國時差
    美國2020年冬令時將於當地時間11月1日早上02:00(北京時間15:00)開始,至2021年3月14日結束。美國東部地區與北京的時差增加至13小時,美國金融市場交易時間將較夏令時延後一小時,所對應的北京時間即將變為周一至周五22:30到次日凌晨05:00。11月2日(周一)為進入冬令時後美股的首個交易日。
  • 英國冬令時來了!和國內時差為8小時啦!
    什麼是夏令時與冬令時有夏令時(Daylight Saving Times)就會有冬令時,那麼,什麼是夏令時什麼又是冬令時呢?什麼時候實行夏令時與冬令時英國的夏令時是從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開始,到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結束。以2017年來講,是從3月26日開始,到10月29日結束。說了那麼多,似乎很繞,但其實你只需要在3月最後一個星期六晚上把時鐘撥快一個小時,在十月最後一個星期六晚上撥慢一個小時就OK了,那樣上班、上學就不會遲到了。
  • 地理小常識:夏令時和冬令時
    本期介紹夏令時和冬令時,來聊聊時間的話題。首先我們要知道地球經線有360度,每一條經線都有自己獨特而專有的時間。這種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成為地方時,同一條經線上的點地方時相同。但也有一些國家使用過夏令時一段時間後,又重新回到冬令時。如俄羅斯,2011年3月27日開始使用夏令時,但2014年恢復冬令時。我國在1986年5月4日,夏令時作為重大決策在我國正式開始推行,但考慮到我國南北緯度相差太大,導致人們的日常作息擾亂,經濟發展也出現了很多弊端。在1992年,中國的夏令時被廢除。
  • 山西臨汾:地方領導直播帶貨 小屏幕打開大市場
    不光是「網紅」主播,在這次「縣級領導直播帶貨」活動中,無論是線上的網民,還是線下的企業,都對新時期的縣級領導有了全新解讀。 侯馬赤焰辣椒創始人金波說:「開播前3天,侯馬常務副市長盧正中在企業從早待到晚,研討細節、制訂方案,跟主播溝通演練。他一再讓大家提意見、提要求,並表示:你們就把我當成咱侯馬的『賣貨郎』,看通過怎樣的方式把家鄉的好產品賣出去。
  • 你還記得小時候的夏令時,冬令時是什麼嗎?
    例如: 夏令時公曆1991年5月2日0點10分出生 實際北京時間為: 1991年5月1日23點10出生(已經將夏令時換算為正常時間) 冬令時通常是指當地使用的標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