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網
——專訪南華期貨期權高級分析師周小舒
8年前,剛上大二的南華期貨期權高級分析師周小舒第一次接觸期權。那是一堂金融衍生品選修課,老師在講臺上解釋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的概念,晦澀的概念仿佛給了他啟發:「如果我同時買入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豈不是無論未來標的上漲還是下跌都可以獲得收益?這個工具挺有意思的。」從那以後,他就把大部分課餘時間花在學習期權上。
從「學生」變成「老師」
2015年,上證50ETF期權的上市令周小舒興奮不已,因為他終於可以研究國內期權了。還在讀研究生的他開始對上證50ETF期權進行量化研究,利用計量模型分析標的波動率,設置量化參數,開發擇時賣出跨式組合策略。雖然開發的策略還比較稚嫩,但他下定決心要從事與期權相關的工作。
2017年,豆粕、白糖期權上市,他也順利進入南華期貨研究所,從事期權研究工作。和自己閉門造車相比,公司給他提供了更多學習期權的機會,參加期貨業協會和交易所組織的各類期權培訓,向業內眾多專家、老師學習,他也開始接觸並學習期權做市、場外期權、期權諮詢服務等業務。
隨著近幾年期權加速發展,客戶對期權的需求與日俱增。與此同時,周小舒的角色也發生了較大轉變,從一個「期權學生」變成了一位「期權老師」。大多數客戶對期權比較陌生,但對這種新的交易工具很感興趣。他經常擔任期權會議講師,為眾多客戶講解期權基礎知識、期權交易策略等。
「服務客戶,最重要的還是了解客戶需求,對症下藥。」周小舒表示,他們服務過的大部分個人客戶交易期權就是為了獲得收益;大部分產業客戶交易期權的需求是套期保值;機構客戶既有投資需求又有套保需求。他們對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的諮詢服務,會定期向機構客戶和個人客戶提供期權策略報告,會根據產業客戶的現貨頭寸和機構客戶的持倉頭寸,為他們設計期權套期增益策略方案。
由於很多場內商品期權流動性欠佳,產業客戶利用期權進行套保增益操作難度較大。「我們不僅為產業客戶提供期權套期保值策略,還會對市場流動性加以分析,幫助客戶制定具體的建倉計劃。有的期權一天交易量很少,我們就會建議客戶分多日建倉,交易多個行權價格的期權,期權方案的設計會精確到每天、每個合約建多少手頭寸。」周小舒解釋說。
踏踏實實做分析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服務好客戶,還需不斷對期權進行深入研究。對期權的研究工作不僅圍繞標的商品,還要對期權的數學特性進行研究。他說:「對於標的商品的研究,要研究商品的基本面和技術面。基本面能讓我們知道標的未來的行情發展,以及應該選擇構建什麼類型的期權策略。技術面則告訴我們該什麼時候開倉、什麼時候平倉,利用哪個月份、哪個行權價的期權構建策略。基本面研究給我們判斷行情指明方向,技術面研究讓我們最大化地發揮期權工具的效用。」
周小舒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商品基本面偏弱,但它的價格跌到成本線附近,繼續下跌的概率不大,此時應選擇構建賣出看跌期權策略,但要賣出哪個行權價的看跌期權就需要進行技術分析,我們應該賣出行權價略低於支撐點位的看跌期權。
「如果這個商品已低位振蕩幾個月,基本面開始好轉,這時應該考慮買入看漲期權,但不能盲目建倉,因為如果商品小幅上漲或者繼續振蕩,那麼會損失期權時間價值。當商品成功突破前期阻力點時,買入看漲期權收益和勝率更高。如果今年投資者按照這種方法交易棉花期權和橡膠期權,那麼他們的收益會非常可觀。」他分析說。
「我們也會對期權進行金融工程研究,一方面,會對標的價格進行分析,包括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標的波動率進行研究;另一方面,著重研究期權價格特性,從方向、波動、時間這三個維度入手,並對期權定價和期權指標進行研究。」周小舒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他設計了一些期權指標,比如,根據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波動率指數計算方法編制南華波動率指數,用來反映市場波動與情緒。
「今年是我第一次參加鄭商所高級分析師評選活動,非常感謝交易所給分析師提供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的機會。獲得2020年度期權高級分析師稱號既是對我研究工作的肯定,又是對我的激勵。目前我還有很多不足和需要學習的地方,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分析師需要不斷地學習。」周小舒說。
在他看來,我國期權市場未來的路還很長,作為期權分析師,肩膀上的擔子仍然很重。未來要踏踏實實做研究,不斷學習新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提升投研能力;要深入到實體企業中,服務好實體企業,讓更多產業客戶學會利用期權避險增益;不斷提高期權投教能力,做好期權宣教工作,為我國期權市場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