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賦能探索未來教育

2020-12-23 SZNEWS

編者按: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走過40年,深圳教育完成了從農村教育到城市教育,再到現代化教育的歷史跨越。為了讓市民群眾更好地感受深圳基礎教育的變化,增強市民對教育的了解和支持,本報今日起推出「走學校 看變化」欄目,圍繞市民關注的基礎教育主題,走進身邊的學校,直觀感受學校管理和課堂教學,從而體驗深圳教育的新氣象和新變化。敬請垂注。

■ 深圳特區報記者 韓文嘉 李 麗 焦子宇

教育規模是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基礎,增加學位滿足市民群眾教育需求,是民生之需。統計顯示,深圳學位供給近年來持續攀升:「十二五」期間新建中小學學位12.6萬個,是「十一五」時期的兩倍;「十三五」以來,全市新改擴建198所中小學,新增中小學學位27萬個,較「十二五」時期建成學位數增加一倍以上。根據市政府民生實事和重點工作任務要求,本年度全市將新改擴建公辦中小學32所,新增公辦中小學位4.6萬個以上。

在大幅增加學位的同時,深圳基礎教育的質量也在不斷夯實提升。一批新建的中小學已經嶄露頭角,為深圳教育帶去活力十足的新勢能。記者近日走進深圳一批新建中小學,沉浸式體驗令人耳目一新的課堂與教學,探索「學有優教」的深圳教育密碼。

創新賦能新校建成優質校

踩著晨光,記者來到以生態資源聞名的尖崗山片區,一座佔地5.5萬平方米的徽式建築風格九年一貫制學校讓人眼前豁然一亮。兩年多時間裡,寶安中學(集團)實驗學校以為深圳「培養本土的未來科學家」為己任,積極開展「個性化+科技創新教育」探索,已受到業界矚目。

一所新學校如何快速建設成為優質校,對此,寶安中學(集團)實驗學校校長劉勁松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首先要有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校園文化。籌建之初,寶中實驗依託集團化辦學優勢,傳承寶中文化,讓「寶中精神」在學校落地生根,為學校厚積薄發夯實了基礎。其次,要科學規劃,確定學校特色辦學的方向。學校從國家教育政策的要求,社會發展需要、學校獨特地理位置出發,提出為深圳「培養本土的未來科學家」,為學校發展指明了方向。

辦學體制的改革創新能有效地激發學校辦學的活力,紅嶺實驗小學正是福田區探索辦學體制改革的一所學校。這所公立學校於去年開辦,是紅嶺中學(集團)下屬的小學部,由福田區政府與萬科集團合作成立紅嶺教育基金會承辦。同時,基金會專項支持紅嶺實驗小學探索體制改革和教學改革,優化人、財、物管理制度,創新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建構高效、務實的現代學校制度。

「與其他學校不同,我們學校是先有了課程,其次才有這所學校。」紅嶺實驗小學韓彩老師介紹。建校之初,學校就已經建構了一套完整的理解力課程,轉變傳統教學中學生的被動局面,讓孩子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下學習。

黑板一側,是老師的辦公桌——每個班級的主副班主任都在教室辦公。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及時協助學生,並關注到每一位孩子的性格特點,了解他們的狀態。上下課都打成一片的師生關係更顯親密。

振鷺於飛,詠湖於美。鷺湖外國語小學坐落於鷺湖之畔,是龍華區重點打造的外國語系列學校。辦學兩年來,學校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創新評價手段,豐厚文化底蘊。

作為一所外國語小學,鷺外小學卻十分注重國學教育。「我們希望從小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讓孩子們首先懷有一顆中國心,再培養他們的國際視野。學校以『以雅育童』為辦學理念,主張立德、感恩,把人性向善的內在修養內化於心,把個性健康發展的外在行動外化於行。」鷺外小學校長王講春表示。據了解,結合國家核心素養的要求,鷺外小學開發出學雅、行雅、志雅系列課程,設有繪本閱讀、數學思維、經典吟誦等選修課,京劇、書法、格物致知等社團課,旨在夯實學生人文基礎,培養科學精神。「推進國家課程校本化有效落地、校本課程特色化有趣呈現、社團課程多元化有益探索。我們要讓『幸福、健康、卓越』成為課程評價主線,真正實現教師幸福工作、學生健康成長、學校卓越發展。」王講春對記者說。

未來教育進入課程改革深海區

在紅嶺實驗小學二年級A組的探究課上,同學們圍攏在了一起,這一課叫《家鄉》,在班主任韓彩的引導下,孩子們分組辨認深圳各區的名稱和方位。「我住在福田區,但我上籃球課是在南山區。」凌嘉優同學認真地說。

探究課是紅嶺實驗小學的特色課程。課程基於「跨界融合、理解本位、問題導向、真實表現、深度探究」進行備課,採用大單元主題式教學,學生對《校園》《動物》《服裝》等生活化主題進行深度探究,確保學生實現概念性理解、必備品格形成與關鍵能力獲得等學習目標。同時學校在期末採用「素養大遊園」綜合評價活動,讓每一個孩子盡情發揮智慧,讓每一顆星星閃亮。

下午2點半,鷺外小學二年級(4)班迎來了一節名為《詠湖於美》的素讀經典課,國學教師彭海娟身著紅色旗袍走進教室。「同學們,今天我們來朗讀《詩經·周頌·振鷺》。」話音剛落,身穿學堂漢服的學生挺直腰板端坐,提起右手,根據詩的平仄在空中一橫一豎地畫著,嘴裡還誦讀著詩,仿佛進入了古代學堂。「素讀課代入感強,倡導學生用《詩經》的方式來朗誦詩歌,體會詩的韻味。」彭海娟對記者說。

在鷺外小學,京劇進校園是學校的教學亮點之一。該校京劇社團在周一至周五放學後,分男女生進行不同時段的訓練。「兩條腿夾直,背挺起來,眼睛有神,這樣整個人才有精氣神兒。」京劇社團的老師曾祥年一邊指導學生站姿,一邊說道。今年65歲的曾祥年有著三四十年的京劇從業經驗,功底深厚。「作為傳承人,我們希望更多青少年能了解國粹、熱愛國粹,弘揚傳統文化。」曾祥年說。據了解,除開設京劇社團外,鷺外小學還為全體學生開設了一堂京劇普及課,讓學生了解京劇的歷史。

「上學期期末取消考試,全校開展小課題研究,師生都不捨得放假了。」寶中實驗校長劉勁松遞給記者一本「學生小課題成果集」,裡面收錄了開辦兩年來精選的50個學生小課題研究及優秀成果案例。劉勁松介紹,學校通過科學普及課程、科學行動課程、科學超能課程,形成了一個從全覆蓋到進階、精英的科創教育體系,更讓機器人課程、創造力課程、科學盒子、無人機、水根養殖、超軌機器人等課程走進課表,成了新時代課程改革的一塊試金石。「目前,學校研發了5本校本教材、組建了16個科創社團課,以及科學盒子、最強大腦、水耕種植等近20門選修課,學生們網絡選課都是要拼手速的!」年級副主任、初二3班副班主任楊萬江補充道。

在學校階梯教室,來自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的周小龍博士正在給初二年級四個班的學生們分享一個有趣的話題《你想學會造鑽石嗎?》,「人類頭髮中含有豐富的碳,與鑽石的化學成分相同,原則上改變分子排列就可以變成鑽石,是不是很激動……」劉勁松校長介紹,兩年多時間,多位院士和中科院深圳先進院20多位博士組成的精英團隊批量走進教室,開展高端科普講座,在校園內掀起了頭腦風暴,「博士課堂」成了激發學生科技基因的另一種有效方式。

創新空間設計營造最美校園

走進鷺外小學校園,記者便被門口的「笑臉牆」吸引。牆上一張張笑臉透出學生的幸福感。據介紹,鷺外的教學樓呈「L」狀,寓意「鷺湖」。學校建築簡約的線條靈動優雅,兼具動態美和靜態美,宛如鑲嵌在綠水青山間的明珠。此外,校園中到處可見傳統文化的元素:迷你版小橋流水、彩虹天台……既融合了區域特色,又體現了兒童本位、「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定位。

紅嶺實驗小學從外表來看就與傳統的學校截然不同。它不是一棟方正的高樓,而是隨著山形的自然流線和高低遞進,成為一個「長」在公園裡的錯落有致的校園。校園以「E」形水平層板上形成上下錯動,營造出地景式的爬升;而連接兩側庭院的階梯式廊橋,給在校學生們帶來獨特景觀和遊戲體驗。「山谷」庭院、疏鬆的細胞組織以及有機的綠化植入系統營造了盎然生機。教室則以「細胞單元」為概念,設計為可以自由開閉的空間。在教室裡,同學們可以合班上課,也可以根據不同課程需要分班上課;也可以排排坐、團團坐、席地而坐……座位方式充分符合了孩子們特性,教室則結合學校混合式教學的需求,帶來空間的變化。

寶安中學(集團)實驗學校總投資2.5億元,佔地5.5萬平方米,建有11棟教學樓及功能樓,而最讓師生們歡喜的還要數十幾間設備功能齊全的科技創新教室。5G全息沉浸式未來教室、機械運動空間、MR科學實驗室、AI人工智慧實驗室、3D列印創客實驗室、科學實驗室、水根培植實驗室、生物園、機器人創客實驗室、機器人教室、創造力教室、結構創意空間、綜合實踐活動室等各具功能,讓人耳目一新。在高標準新落成的深圳校園裡,創新空間的打造讓校園裡的每一面牆都有了教育生命力。

相關焦點

  • 賦能當下,贏在未來:KOOV堅持推進少兒編程教育發展
    這是索尼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創新公益手段、探究教育公益路徑的成功實踐,向大眾呈現了特殊環境下新型教育模式的卓越探索。參與KOOV公益課教學的教師表示,「KOOV機器人編程線上公益課」是KOOV「雙師課堂」的創新嘗試,在回歸正常的課堂教學之後,也可以沿用該模式,把優質的少兒編程教育普及給更多青少年。
  • 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聚焦科技賦能教育 掌門教育分享新思路
    12月6日,以「創新與變革: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為主題的「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本屆論壇邀請了來自學界、政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同參與,從科技賦能與教育創新、人才需求轉變與教育變革、教育新業態新模式、未來教育、智慧教育等維度,深入探討智能時代下的教育創新與變革。
  • 掌門教育亮相北師大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 分享技術賦能教育...
    12月6日,以「創新與變革: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為主題的「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隆重舉行。本屆論壇邀請了來自學界、政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共同參與,從科技賦能與教育創新、人才需求轉變與教育變革、教育新業態新模式、未來教育、智慧教育等維度,深入探討智能時代下的教育創新與變革。
  • ...亮相北師大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 分享技術賦能教育新思路
    12月6日,以「創新與變革: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為主題的「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隆重舉行。本屆論壇邀請了來自學界、政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共同參與,從科技賦能與教育創新、人才需求轉變與教育變革、教育新業態新模式、未來教育、智慧教育等維度,深入探討智能時代下的教育創新與變革。
  • 數字賦能教育 引領美好未來-2020(杭州)國際數字教育大會正式開幕
    12月10日,2020(杭州)國際數字教育大會(2020iDEE)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正式開幕,這是一場關乎數字和創新的盛宴,也是一次洞見未來教育趨勢的碰撞。 兩天專業論壇,探索未來國際化教育方向 2020(杭州)國際數字教育大會高峰論壇以「數字賦能教育創新·智能引領學習變革
  • AI賦能教育的中國探索
    把人工智慧裝備引入課堂是「智慧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第一實驗學校請來機器人「老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歡樂愉快的氛圍中,啟發孩子們勤於思考,激發他們的探索熱情。(攝於2019年12月19日)人民圖片第二屆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近日在京舉行,會議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舉辦,探討智能時代人類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研究未來教育發展戰略和育人方式。
  • 「雙平臺」戰略驅動 卓雅教育以優質教育賦能未來
    在新技術與新商業模式對教育行業的重構浪潮中,中國領先的教育企業都在擁抱變化,結合自身的規劃、資源與優勢,探索麵向未來的發展道路。卓雅教育集團就是近年來引人矚目的一支中堅力量。
  • 【原創】科技創新賦能現代教育 2020第三屆深圳教育裝備博覽會開幕
    原標題:【原創】科技創新賦能現代教育 2020第三屆深圳教育裝備博覽會開幕   9月18日,為期三天的2020第三屆深圳教育裝備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 為人才賦能——長江商學院Global MBA獨創新「燃料」
    我們一直在探索與創新,並始終在思考:傳統的MBA教育體系是否仍然適用於當今的商業世界?商學院MBA課程內容是否能為學生塑造面向未來的競爭力?傳襲百年的經典MBA教學方法是否跟得上瞬息萬變的商業發展步伐?
  • 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三) | 高新區鳳凰學校
    高新區鳳凰學校數位化校園建設成果展示從技術賦能到人工智慧鳳凰學校在建校之初,就確立了信息化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先後被評為「教育部網絡空間示範校(全國191所)」、「教育部數學教育技術應用與創新研究中心實驗基地校」、「中國未來學校聯盟單位」、「山東省第二批信息化試點學校」、「山東省首批信息技術專委會理事單位
  • 「技術賦能教育創新」 第二屆陝西教育信息化創新大會在滻灞成功舉行
    西安發布訊 12月8日,第二屆陝西教育信息化創新大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此次大會以「技術賦能教育創新」為主題,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加快在線教育、智慧教育、未來教育創新發展,助推「十四五」教育信息化開局起步。
  • 畢業季 | 熊林琳:啟迪思行,賦能教育
    」;當我發揮教育實踐者的影響力為學生賦能,我相信教和育的歸宿是幫助孩子實現自我成就,培養獨立的思考和人格。我力圖從各個方面進行突破:在素質教育領域,我受聘於哈佛大學中美國際交流協作機構,在亞洲規模最大的高中生名校交流項目中擔任助教輔導員,以中西融合教育為先導賦能新生代精英學子,使他們有機會放眼全球,共商天下事,一展領袖風採;在創新教育領域,我作為全球華人創新研究大挑戰的項目指導和評審,為學生引進世界名校知識體系和經典研究方法
  • 增強教育 賦能未來!小熊尼奧發布新品「趣智學」科技早教
    2020 年 12 月 15 日,央數文化(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長三角人工智慧發展聯盟、上海市人工智慧行業協會和普陀區智能軟體產業新聯會,由上海市經信委、普陀區人民政府和華東師範大學指導,承辦 「增強教育,賦能未來」 長三角智能教育產業與產教融合發展高峰論壇暨小熊尼奧趣智學新品戰略發布會在上海聖諾亞皇冠假日酒店成功舉辦
  • ...信息化賦能教育現代化 未來教育大河學堂示範校落戶鄭西一中
    「未來教育行動計劃」大河學堂示範校授牌儀式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4月26日上午,未來教育行動計劃大河學堂示範校落戶鄭西一中。這是繼鄭州高新區朗悅慧外國語中學後,大河學堂「未來課堂」落地的第二所學校。2017年4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籤署《省校合作協議》,省政府和清華大學支持與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合作,建設「河南省在線教育課程慕課(MOOC)平臺」,發揮清華大學大規模在線教育平臺技術和資源優勢,引進清華大學優質課程資源,提升河南學校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 清華賦能 以高標準探索未來學校先行示範的龍華路徑
    龍華區作為深圳市基礎教育改革的前沿陣地,近年來,以「辦全國最好的區域教育」為目標,積極探索未來教育教學改革的新理念、新路徑。此次,龍華區教育局高度認可課題組的嚴謹性和學術性,龍華教育局也積極與清華合作,共同舉辦本次課題立項研討會暨未來學校校長論壇、龍華區創新實驗班校際教研交流活動,一起助力確保課題立項的前瞻性和可行性。
  • 裝備賦能教育!2020山東省教育裝備博覽會盛大開幕
    10000餘種,涵蓋國內教育裝備行業的新產品、新技術以及新成果,為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和教育裝備企業搭建了一個融合教育發展、賦能教育創新、供需交流對接的平臺。從本屆博覽會突出展現了人工智慧全面賦能教育應用等方面,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既給教育的內容、模式、方法、體系以及評估帶來了整體性影響,也給重塑教育形態、強化教育本質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促進了人工智慧創新成果在教育領域的轉移轉化,助力山東打造人工智慧發展新高地。
  • 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發布科技賦能智能時代教育「十大趨勢」
    中國網科技12月7日訊 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創新與變革: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昨日在北京師範大學成功舉辦。本次高峰論壇從科技賦能教育、人力資本提升與教育變革、教育新業態新模式、未來學校等多個維度,探討並分享了教育發展的前沿理念與實踐經驗。
  • 裝備,為教育賦能!2020山東省教育裝備博覽會盛大開幕
    10000餘種,涵蓋國內教育裝備行業的新產品、新技術以及新成果,為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和教育裝備企業搭建了一個融合教育發展、賦能教育創新、供需交流對接的平臺。從本屆博覽會突出展現了人工智慧全面賦能教育應用等方面,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既給教育的內容、模式、方法、體系以及評估帶來了整體性影響,也給重塑教育形態、強化教育本質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促進了人工智慧創新成果在教育領域的轉移轉化,助力山東打造人工智慧發展新高地。
  • 智育良才 英特爾從「芯」賦能創新教育
    教育行業也不例外。  前不久,在2019英特爾智慧教育峰會上,英特爾正式發布了《英特爾教育信息化白皮書》及全新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並攜手合作夥伴發布了眾多智慧教育新品。英特爾發布《英特爾教育信息化白皮書》  在教育行業,英特爾始終踐行「信息技術賦能創新教育」的使命,秉承「以受教育者為中心的360度學習體驗」的教育願景。
  • 為懷揣創新夢想學生「賦能」,上海「想像與創造」未來之星成長活動...
    為懷揣創新夢想學生「賦能」,上海「想像與創造」未來之星成長活動開幕 作者:南牆 發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