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人有禮 守「一路順風」
義務交警、社會志願者主動在各路口參與協勤勸導,志願服務在湖裡蔚然成風。(湖裡區委文明辦 供圖)
文/本報記者 葉舒揚 蔡綿綿
繁忙的湖裡大道上,車輛和行人穿行其中秩序井然,忙而不亂;在十字路口等易發生擁堵的地方,交警和志願者協作,維護秩序,「小紅帽」行走在大街小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群眾的出行越來越順暢……
文明交通是城市的一張名片,是展現城市風貌的重要窗口,也是市民素質的直觀體現。「路長」緊盯問題,義務交警主動出擊,「小紅帽」志願服務持續深入開展——「雙節」將至,成百上千的湖裡人走上街頭,奏響文明交通「三部曲」,成為湖裡區「人人有禮」氛圍的守護者。
奏響「主題曲」
企業管理人員參與交通督導
「感覺馬路沒以前堵了,走在街上也更安心。」這裡是金尚路和枋湖路交叉路口,騎自行車出行的周先生正在「非機動車專用道」前耐心等紅燈。最近,騎自行車和電動車的市民在這裡有了自己的「專屬通道」,人與車各行其道,原先人流與車流的「堵點」因而巧妙化解。
讓文明交通「人人有禮」,湖裡交警大隊在常規管理措施基礎上,不斷因地制宜挖掘「妙招良方」。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讓金尚路和枋湖路交叉路口的通行更加順暢,湖裡交警取消了該路口原本設置的北進二次等待區域,讓連續無斷點的車流在短暫時間內能夠快速通行。「這樣的人性化措施,有利於消除路面安全隱患,也加強保障了過往行人的安全。」
喜迎佳節,安全第一。可預見的是,隨著外賣和快遞訂單激增,如何讓騎手們安全通行將成為一道重要課題。對此,湖裡交警大隊邀請了涵蓋快遞、外賣等行業的18家民生保障企業參與其中,在金尚路、金湖路等全區9個重要交通路口的早晚高峰時期,都有企業管理人員隨警進行文明交通督導。與這些企業相關的不文明行為,則會被記錄並匯總成問題清單,及時反饋至各家企業。
「經過一段時間,『外賣小哥們』不佩戴頭盔的不文明行為如今已是少數情況,效果立竿見影。」在路口,記者見到了一名參與交通督導的百盛快遞的管理人員。他告訴記者,在交警的引導下,企業都主動對騎手們開展交通文明教育,違章的情況也越來越少了。事實上,這正是湖裡區推動企業參與文明交通督導的初衷——從原先的交通秩序「被監督者」,變成主動介入其中的「參與者」,這樣的轉變讓企業和從業人員都有了切身體會,也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交通文明秩序。
指揮「進行曲」
街頭巷尾都有「路長」身影
引導市民遊客把共享單車停放在指定範圍內,將散落的共享單車集中收納,提醒來往行人注意避讓合理出行……在灣悅城、湖裡萬達等大型商超門口的「大流量」區域,人們總能看到一群「小紅帽」走上街頭,讓街面更有秩序,讓文明風景線更加靚麗。
「人人有禮」熱愛一座城,與交警一起守護街區,湖裡人用實際行動來表達。積極落實島內大提升「1+3+8」工作機制,讓特區發祥地真正成為高顏值廈門的核心區、標杆區——湖裡區在「大城管」機制的引領下推行「路長制」,上千名機關黨員幹部職工於每周三離開辦公桌,下沉至社區、小區,擔當起道路的「管家」。湖裡交警大隊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路長們對自己負責的道路都十分熟悉,給我們提供了及時有效的信息,對我們『查缺補漏』幫助很大」。
在「社區+路長+路巡員+樓(梯)長」的四級責任體系下,「路長」們不僅緊盯主幹道,也要照顧背街小巷,進行文明督導、開展志願服務的同時,也要隨時隨地發現、解決環衛保潔、垃圾分類、佔道經營等各類城市管理問題。走上街頭,看到隨意停放或倒放的共享單車,他們彎腰扶起,逐一將其停放在指定區域,並按照顏色分類擺放整齊;走進巷尾,通過文明宣傳、現場勸導等方式,及時糾正各類路上不文明騎行亂象。
譜寫「協奏曲」
志願者上街收穫點滴感動
傍晚六點,這是一天之中交通最繁忙的「晚高峰」時段。身穿「紅馬甲」、手舉紅旗幟,禾山社區居民潘秋霞正在家附近的十字路口擔當志願者,友善地提醒來往的電動車駕駛員,要規範行駛在非機動車道上。在這個十字路口,和她一起「站崗」的還有另外三名志願者,他們分別來自附近的枋湖社區、禾盛社區、禾山社區,不約而同地參與到文明交通勸導和文明出行宣傳中來。
事實上,「路長制」的深入開展,只是湖裡區「人人有禮」良好氛圍的一種呈現。在這裡,志願服務蔚然成風,「紅馬甲」所到之處就是最美風景線,而他們也在奉獻中收穫感動。「我看見過小學生撿起地上的垃圾投到分類垃圾桶,收到過來自陌生路人的關心。我覺得,自己充滿了志願服務的動力。」潘秋霞告訴記者,國慶期間她將繼續「堅守崗位」,為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展現湖裡美好和諧的一面。
當然,在「人人有禮」的湖裡,自然少不了「義務交警」的身影。民警駱警官告訴記者,目前有7支隊伍活躍在7個主要的交通幹道路口,設立了早晚高峰及周末崗點,同時在全區20個護學崗上開啟呵護上學路。警力有限、民力無窮。通過動員和凝聚更多的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文明交通創建活動,讓文明交通人人共建,人人共享。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