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揖禮先行,人人用公筷

2020-12-27 和訊

導報記者 於倩 通訊員 周巾莉/文

「您好,菜來了,請慢用。這是公筷和公勺,請在就餐時使用。」在衢州江山市,一家餐飲店的服務員正在殷勤地引導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在疫情之下,南孔故裡衢州深入推進「有禮」新風尚,江山市全面開展全民提升「有禮指數」實踐活動,作揖問好、文明用筷成為老百姓(603883,股吧)的新風尚。

為倡導見面不握手,崇尚傳統禮儀的衢州百姓改行作揖禮,江山市市場監管局特邀請專業老師為幹部們現場教學「共立」「肅立」「迎立」等三種日常作揖禮。在老師的帶領下,大家雙掌相合,雙手相疊,兩臂猶如抱鼓,雙腳微分兩寸,身體微傾致禮。舉手一揖,四目相交,拱手傳情,謙謙有禮。以作揖禮代替握手,拉開了大家的物理距離,減少了病毒傳播可能,更讓大家感受到了禮儀之邦傳統文化的非凡魅力。

為發揮機關單位的先行示範作用,爭當「公筷行動」引導者,江山市市場監管局機關、基層所(分局)食堂率先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同時建立機關食堂釘釘餐飲群,雲上釘督,要求各機關單位把落實公筷公勺的進展情況上傳到群裡,當場點評,對需要加強的實時督促整改,並由主要領導帶隊督查各機關單位食堂及餐飲店落實公筷公勺使用情況。

據悉,為推進形成「人人參與、個個踐行」的良好氛圍,江山市市場監管局積極參與,加強宣傳,通過微信群、餐飲協會、上門走訪、籤訂承諾書等多措並舉,向全市餐飲經營者發出使用公筷公勺倡議。充分發揮鄉鎮市場監管平臺作用,鎮所聯動,融合推進,為轄區餐飲單位免費發放公筷和宣傳桌牌。截至目前,已走訪餐飲單位962家,發放公筷12000多雙,宣傳桌牌(桌籤)2300多塊(張)。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教育部:「聚餐用公筷」「見面作揖禮」進校園等建議切合時宜
    12月2日,教育部官網公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591號建議的答覆》 ,稱「關於全面推行『聚餐用公筷』『見面作揖禮』『不隨地吐痰』的建議」收悉,「你們關於『將三項舉措納為校園文化教育、家庭禮儀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黨校教育的重要內容』等建議,切合時宜,對中小學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具有借鑑意義
  • 我們倡議:使用公筷公勺、不隨地吐痰、行作揖禮
    各位青少年朋友、全區廣大群眾:   為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打造一座「使用公筷」的城市、一座「不隨地吐痰」的城市、一座「行作揖禮」的城市的號召,弘揚社會新風、倡導文明行為,群策群力打贏新冠疫情防控戰
  • 江山市教育局向全市學校發出「作揖禮、使用公筷、不隨地吐痰」做...
    一次挑戰賽舉辦一次以作揖禮、使用公筷為主題的好習慣養成「挑戰30」活動,呼籲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從自我做起,連續30天到見師長、會親友、用尊稱、作揖禮,「使用公筷,從我做起」,培養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 用公筷、行作揖、請醫護人員免費遊,衢州踐行「城市之禮」
    而在進入直播間時,湯飛帆用上了最近衢州流行的「招呼方式」——作揖禮。原來,在防疫工作期間,衢州市為了減少病毒傳播,倡導在日常生活和公務活動中推廣使用作揖禮,減少身體接觸。這一由官方發起的倡議迅速在市民中傳播開來,隨後衢州人還自發響應用公筷、不隨地吐痰等倡議。
  • 傳統「作揖禮」中的文明新風尚
    將「作揖禮教學視頻」「日常作揖禮教學指南」等視頻、微信內容發送給師生、家長。衢州市五個地市(區)全體教師籤署承諾書,率先垂範、自覺踐行,號召全體師生及家長做「行作揖禮、使用公筷、痰吐文明」的推動者、先行者、踐行者、樂行者。
  • 文明有禮新風尚!浙江衢州兩會與會人員間隔一米相,互行作揖禮
    浙江衢州正推廣見面改行作揖禮。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衢州當地官方媒體掌上衢州客戶端4月21日消息:不握手只作揖,這樣的兩會你見過嗎?4月20日,衢州各縣(市、區)兩會開幕,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召開的兩會,與會人員見面不握手,改行作揖禮,成為今年縣(市、區)兩會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消息介紹:見面先行作揖禮,文明有禮新風尚!
  • 防控疫情 「衢州有禮」倡導見面作揖
    疫情防控急、見面不握手,改行作揖禮、文明又健康。1月29日,浙江省衢州市向全體市民發出倡議:不握手,不擁抱,只作揖!  近期,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傳播,少聚會、少串門、網絡拜年成了新春關鍵詞,然而見了面,該有的禮節也不能缺。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提高文明程度,衢州市在全市範圍內推廣作揖禮。
  • 以作揖禮代替握手,非常時期的好辦法
    據人民日報·人民視頻報導,近日,在浙江省衢州衢江區,老師們正忙著教學生行作揖禮,這是學校複課後新開設的一門課。目前,衢江已有117所學校幼兒園推廣行作揖禮,這樣師生同事之間見面就可以避免握手接觸了。  由於新冠病毒肆虐,世界各地的人在打招呼這件事兒上有點為難。大家見面,禮節要到,卻無法握手,有點手足無措。
  • 全市推廣「作揖禮」,你怎麼看?
    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提高文明程度,衢州市在全市範圍內推廣作揖禮。記者獲悉,早在2018年,衢州市在頒布的《衢州有禮市民公約》中就號召全體市民「笑迎賓朋,作揖問好」,共同打造「一座最有禮的城市」。近期,衢州市在全市範圍內推廣「作揖禮」,此舉引起了輿論場上的熱議。請談談你的看法。
  • 「作揖」禮是否值得推廣?
    一打,那些敗的猴子就雙手合在一起,向對方施禮。這樣一來,勝了的猴子,感到這是敗了的猴子在請求他高抬貴手,也就不打了。 從此,猴群與猴群之間,或猴與猴之間,見面就做這個動作。一是表示問候,二是表示他們之間無冤無仇。後來,人們把這個動作叫「作揖」,一直延續至今。故事雖然有演繹成分,但是民眾觀念中「作揖」禮所蘊含的意義與價值卻也可見一斑。
  • 作揖,當季最in的「見面禮」
    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掌上衢州客戶端倡導,不握手,不擁抱,只作揖!  作揖這算是當季最in的「見面禮」,更是中華傳統的一種禮節。  作揖禮的講究你知道嗎?  作揖禮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論語》中就有「子路拱而立」的記載,是古代賓主相見時常用的禮節。兩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彎,表示向人敬禮。
  • 徐文光:讓衢州有禮行動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衢州以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期間對我們提出的「讓南孔文化重重落地」重要囑託為指引,以打造「一座最有禮的城市」為依託,深入挖掘南孔文化精神內涵,打響「南孔聖地·衢州有禮」城市品牌,倡導「使用公筷公勺」「行作揖禮」「不隨地吐痰」,推出「有禮指數」,開展衢州有禮系列行動,不斷提升城市文明,讓「有禮」成為了衢州最鮮明標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選項、新業態、新引擎。
  • 多地兩會重啟,這裡握手改作揖…
    會前開展健康排查、會場見面行作揖禮、就餐發放公筷、遠距離「雲參會」……從會前籌備、會議流程,再到會後活動,多地因時制宜地進行會議形式的安排調整,在降低疫情風險的同時,保障地方兩會的正常有序召開。摸底排查、健康申報,會前打好安全「預防針」廣西欽州,兩會前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 文明有禮新風尚!見面不握手,作揖更有禮
    見面不握手,作揖更有禮 2020-05-20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筷公勺「接力賽」黃浦跑出「第一棒」
    在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下,黃浦區首批100家餐飲企業全面使用公筷公勺,「有宣傳、有標識、有提醒、有消毒、有創新、有推廣」的「六有」做法也將全區推廣,為全市公筷公勺「接力賽」跑出黃浦「第一棒」。
  • 行作揖禮的正確打開方式
    看似簡單地作揖禮,其實背後卻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很多的細節,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來學學如何行作揖禮。   行作揖禮動作要點   男左手覆右手,女右手覆左手,大拇指相對。肘部微屈,兩個手臂猶如抱鼓。行禮時,身傾不僵,體不搖肘。
  • 行作揖禮正確的姿勢,快來get√
    作揖禮,中國傳統的見面行禮方式,躬身一揖,體現著中國人自謙而敬人的品格特質。在衢州,作揖禮傳承著綿延千年的南孔文化,被賦予「南孔聖地 衢州有禮」城市品牌的具象標識,更是代表著當前最健康、最衛生、最安全的社交禮儀。「見面不握手,作揖更有禮」正在掀起一場新時代「新國潮」,引領著健康文明新風尚。衢州,將全力打造一座「行作揖禮」的城市。
  • 「禮控」疫情 衢化街道倡導文明禮儀新風尚
    ,我們家今後要每頓飯都堅持使用公勺公筷。」網格員教居民加入網上文明行為養成計劃當前仍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衢化街道把疫情防控與「衢州有禮」元素有機結合,推出「公筷進萬家」、「有禮商戶」評選活動,並在活動中推廣「21
  • 「作揖禮」入「兩會」 明德書院順勢主流文化新風尚
    與往年不同的是,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召開的兩會,與會人員一改見面握手的習慣,間隔一米相互行起了作揖禮。作揖禮作為中國傳統禮節,在疫情期間既避免了身體接觸,起到自我防護的作用又彰顯了禮儀,比握手禮更加符合防疫需要,拉開了大家的物理距離,降低了傳播可能性,也繼承了老祖宗的智慧,顯得格外和諧美好。一個小小的作揖舉動,讓我們重拾了傳統文化禮儀的信心,重新讓世界友人看到了傳統文化禮儀的博大精深。
  • 浙江衢州:校園推行作揖禮,家長點讚:傳統禮儀,有利於防控
    作揖禮是漢族傳統的相見禮節,又叫拱手禮。不過,這拱手禮,手可不能瞎拱,拱錯了容易鬧笑話。行禮時,雙手互握合於胸前。一般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因為古人以左為敬,也有說攻擊人的時候通常是用右手,所以拱手的時候吧右手藏在裡面,左手在外,便是真誠和尊敬。如果右手在外,左手在內,那是用在喪事的拱手禮,所以,這手可不能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