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僅需要三個簡單步驟,就可實現高效「自律」

2020-11-03 夏曉暖談情感

(前一篇文章,我們深刻剖析了為什麼別人自律可以成功,而我們總是失敗,下面我們看看如何提高自己的自控力。)

關於人體「練習」,讓人第一想到的就是通過肌肉訓練實現人體肌肉生長。說實話,小時候在不懂得健身可以長肌肉的情況下,每每看到那些肌肉發達的健身選手總是讓我無比羨慕,以為人家那是天生的體質。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有意思的是,不僅僅是肌肉,人的自控能力也可以像肌肉那樣經過系統訓練實現增強。就像學生只有不斷努力才能考上好的大學一樣。

自控能力就像肌肉,多加練習可以提高


人腦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看似一個球體卻能有無數驚人的創造力和記憶力。

根據科學家給出的數據表明:人類的大難哦僅僅只開發了10%,也就是說人類大腦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在《自控力》一書中,這麼寫道:

神經科學家研究發現,人腦像一個求知慾很強的學生,對經驗有超乎尋常的反應。如果你每天都讓大腦學習數學,它就會越來越專注於數學。如果你讓它越來越憂慮,它就會越來越憂慮。如果你讓它越來越專注,它就會越來越專注。

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被稱為「經營之聖」,他曾從白手起家到自創三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多次拯救日本經濟,就連馬雲也曾三次登門造訪。他在回憶自己一生的成功的秘訣時候曾說:「心不喚物,物不至」。這裡的心,就是人的大腦。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極度自律並且取得成功,那就需要發揮大腦的積極作用。

意志力是人類大腦的產物,由前額皮質的灰質的三個區域掌控。這就能解釋,為什麼我們明明制定了計劃,在面對誘惑的時候,大腦裡總是會出現我想要做成某事」和「我要堅持下去」以及「我這次放縱自己」三種不同的聲音。

科學了解大腦和自控力之間的關係,幫助我們提升自控能力

當我們通過科學的方法,讓大腦中的某些區域密度增加,就能聚集更多的灰質,這時候就能增加大腦的控制力。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21天養成一個小習慣」或者是「一萬小時定律」,告訴我們很多事情是可以通過不斷反覆地強化去做就可以達成的。在《刻意練習》這本書裡,有這麼一段話:

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研究大腦的科研人員開始意識到,大腦比我們想像的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這能讓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大腦做事。特別是大難哦採用各種「重新布線」的方法,對適當的觸發因子做出響應。神經元之間構成新的連接,同時有的連接將會得到強化,有的連接將會弱化。在大腦的某些部分中甚至還可能長出新的神經元。


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想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做一個極度自律的人是完全有可能的。就像劉翔曾經獲得過「男子110米跨欄」一樣,都是完全能實現的。

只需要冥想和增強運動,就能簡單而方便地提升自控能力呢

第一,冥想。

冥想是一項簡單輕鬆又高效的方法幫助我們提升意志力。它既能減輕壓力,又能幫我們增強意志力,排除很多的煩惱。

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剛學會冥想的人,大腦中負責控制注意力,排除幹擾,控制衝動的區域之間增加了很多神經元,連續冥想8周可以提升人們日常生活的自我意識,大腦中的灰質也會增多,也就意味著人的自控能力增強。

一提到冥想,很多人就覺得應該是印度瑜伽師傅那樣完全放空自己或者是佛教修行人那樣進入禪定的狀態,其實我們普通人需要做的沒有那麼難。我們普通人通過冥想增強意志力其實很簡單,不需要達到專業大師的禪定境界。

每天早上醒來和晚上睡覺前,花10到15分鐘時間進行冥想。在冥想的時間,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先靜下心來聽自己的呼吸,讓自己的呼吸慢下來,把所有的雜念都趕走。


當我們把心靜下來了卻無法達到大腦完全空白的狀態怎麼辦?可以利用《秘密》一書中的「吸引力法則」原理,讓自己置身於已經實現目標的情形,增強信念和喜悅感,之後再告訴自己:看,我就是這麼輕鬆做到了。

比如一個煙齡長達20餘年的人想要戒菸,他可以通過冥想提升自己的自控力。早晨起床,雙腳盤著打坐,放空思緒,想像自己已經戒菸成功了的生活:不再花錢買煙,妻子很開心自己終於把煙戒了,每天健健康康出門,心肺功能越來越好,不會再有任何的呼吸問題等等。將自己置身於已經實現目標的情境中,提升自己的內在頻率,讓當下的自己的狀態與未來狀況重合,努力實現當下頻率表與未來頻率重合,這樣有助於我們提高自控力,實現目標。可以說,這是最簡單且輕鬆讓我們實現目標的好方法。

在冥想結束後,我們可以每天一有時間給自己強化正向念頭(記住一定要是正向的念頭,要用肯定句,說「我要」,不可以說「我不要」)。比如戒菸的人就告訴自己,「我可以成功戒菸,我可以得到健康」。不斷一面正強化信念,一面給自己成功的鼓勵,是最有效的提高自控力的方法。


第二,可以通過訓練身體,提高自己的自控力

美國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提出一個觀點:自控力的提升來自於鍛鍊。他的觀點來源是雪梨麥考瑞大學的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肯·程所做的實驗。他們讓24位普通人在短短2個月內通過鍛鍊實現了注意力的顯著提高,抗幹擾性的增強,同時降低了對咖啡因的依賴。

鍛鍊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控力,尤其是跑步。根據實驗顯示:慢跑15分鐘可以讓節食者抵抗對甜品和巧克力的誘惑;長期跑步可以分泌多巴胺讓人身心愉悅,不僅可以舒緩壓力而且能帶來與快感,降低對暴飲暴食和咖啡因等依賴。


村上春樹就是最好的案例。他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跑步,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專注能力,更給他的寫作帶來靈感。在他的《當我跑步時我在想些什麼》這麼寫到:很多她寫作的靈感來源於他跑步時候的見聞;他對寫作孜孜不倦地堅持得益於跑步的自律。

很多時候,自律是相同的。我們不僅僅在戒菸戒酒時充滿自律,一旦我們養成了自律習慣,我們的整體自控力便會得到顯著的提升。但當我們充滿壓力或者心情抑鬱的時候,自控的能力便會降低,「自我保護」的機制便會讓我們不由自主地將注意力轉向曾經我們覺得能帶來快樂的事物上(比如抽菸或者吃甜食),這時候通過鍛鍊能夠讓我們堅持自控,不被壓力和情緒打敗。

運動不僅僅是跑步,還有遊泳或者肌肉訓練等等。選擇你喜歡的,長期堅持下去。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是體育在高中800米跑步測試都考試,成年後都整日交通工具代步的怎麼可能跑個四五公裡?其實我們只要把目標不斷細化,比如這個月每次跑步2公裡,下個月每次跑步三公裡就可以逐步實現。在這個逐步實現的過程中就是訓練我們遇到困難和阻礙不放棄的信念。

發揮榜樣的作用

中國有句老話,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原因就是當我們和一個人走得越近,越容易被對方影響。小時候我們總被教育「向雷鋒同志學習」,班主任老師總是讓學習好的同學來發言,談談自己如何取得好成績。這些都是因為「榜樣的力量」。

人體的大腦中有有一群被稱為「鏡像神經元」的神經細胞,它用來觀察和思考人類行為,讓我們從簡單到複雜地模仿他人行為。並由此發展了語言,音樂等使用工具。鏡像神經元是在人腦中用來儲存特定行為模式的編碼,它分布在人體的整個大腦中,幫助我們認知他人的行為和經歷。

在心理學著作《烏合之眾》中指出,人都是渴望「社會認同」的。社會認同指的是當群體中的其他人在做某事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認為這件事是應該並且值得做的。這是人類的生存本領之一。所以你很容易看到,那些戒菸或者戒酒的人往往都是定期參加互助小組,彼此鼓勵和打氣。

我們普通人想提升自己的自控能力,可以有以下辦法:第一,現實中融入相應的圈子,向那些成功人士看起。這就比如你想健身,自然是融入健身圈子,多和大佬們交流與請教,既可以獲得有益的經驗也可以增強信心。第二,在網絡或現實中尋找一起的小夥伴,每日打卡,互相監督。在豆瓣或者百度的平臺就有很多考研小組,大家留下聯繫方式,每天匯報學習成功,還能在壓力大的時候獲得情緒的開解。

人的社會屬性,天生能讓我們用來模仿和學習別人的長處。所以想要提高自律,也應該多向相關領域的高自律者請教他們的經驗。

以上三種提升自控力的方法是最能幫助我們成為符合自身的自律者。

「為自律者方自由」,當我們不斷正強化地訓練我們的自控能力,我們就能真正做到自律。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讓自己變得自律,並且願意高效學習?
    藉助工具或許能夠實現自律和高效的學習,但我一直認為最重要的還是你還得有自律學習的欲望。這非常關鍵。換句話說,我們要對學習對自律這種行為上癮。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反饋迴路。顯然,我要說的的確就是,把上癮機制用在學習和自律中,以多巴胺從內而外地刺激自己主動學習高效學習。二、藉助反饋,擁抱高效自律如果我問你,你為什麼無法高效自律地學習呢?你會怎麼回答我?
  • 你知道對孩子而言,自律是什麼嗎?如何幫助他才能實現自律?
    所以,自律是我們追求的良好品質,也希望孩子能從小擁有自律能力,讓生命更有重量和質量。然而,很多人簡單地認為發展自律就僅是為孩子制定行程表,通過形式約束行為;或者認為自律是靠訓練而培養出來的,例如通過在孩子面前擺放糖果,卻又不允許他們吃的這般可笑的訓練模式。
  • 四個步驟,帶你制定出接地氣,可實現的目標
    所以,想要實現目標,前提就要制定出接地氣,可實現的目標。具體如何制定,可以按以下步驟來進行。 要完成一次全程馬拉松,那就需要早早的開始練習跑步了,要跑步第一個必備條件就是要有適合跑步的場地。 現在居住的地方周邊沒有公園,沒有學校,沒有體育場,在馬路上跑是車多又不安全,同時空氣汙染也很嚴重,買個跑步機吧,但租的房子太小,沒有空間擺放。
  • 高效快捷!OriginOS實現零層級操作,簡單純粹
    交互:自由度高,腦洞大開在全面認識一款全新的手機系統之前,交互方式是廣大用戶最先需要熟悉的。相較於其他國產安卓定製系統,OriginOS在交互方面的自由性非常高,而這也得益於其所擁有的「交互池」功能。該功能共有26種導航手勢組合,幾乎包含了目前主流系統的所有操作方式。
  • 送你一個自律周計劃表,2021年的高效工作就從現在開始 | 可列印
    他居然用 Excel 做了一份自律周計劃表,助攻姐試了一下,在工作中實用又高效,快快 get 吧!B 站的「ElenaLin_青青」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 UP 主,一個在荷蘭留學的職場自媒體 UP 主。非常的簡單,每月一頁,每頁分成 5 個周別,你可以按照周別為時間單位,制定每周的計劃。為了方便大家使用,我設計了兩個不同的版本。
  • 食材簡單,三個步驟輕鬆學會自製水果蛋糕
    食材簡單,三個步驟輕鬆學會自製水果蛋糕這是一款超級簡單易學的自製水果蛋糕,在家就能輕鬆學會,除去清水,只需要3種食材。食材:400毫升純牛奶,40克白涼粉,30克白糖500毫升清水,50克白涼粉,30克白糖準備你喜歡的水果或者別人喜歡的水果步驟一:將400毫升純牛奶,40克白涼粉,30克白糖全部倒入乾淨的鍋裡,一邊倒一邊攪拌,然後用小火煮開,再倒入你喜歡的形狀的模具中
  • 想要實現自律生活,先從調整心態開始
    所以,想要實現自律,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去追求多,而應該追求精。減少目標首先是要做到減少自己想要做的事,也就是減少目標了。一說到目標,很多人就會列一堆,但這麼多目標真的有時間去做嗎?像閱讀,就算自己閱讀的速度再慢,理解力再差,4個小時下來,總是有點收穫的,比只看半小時的收穫是強很多。不想太多其次遇到事情,想法不要太多,先去做。想要自律,為什麼很多人實現不了?就是因為還沒有開始做,就給自己出了很多問題,總覺得這些問題解決不了,自己就無法開始。
  • 自律健身,不等於高效健身
    簡單來說,如果每日自律健身但強度始終如一,那麼大概率不會取得顯著效果。在國內,有微博、小紅書用戶在節食、運動後遭遇的體重劇烈反彈,而HIIT小團課訓練者,難以通過艱苦訓練高效提升形體、體能。甚至在國外,有Instagram健身博主正在因抄襲、提供無效健身計劃而遭抵制,甚至刑事訴訟。
  • 實現夢想的幾個步驟
    實現夢想想要實現夢想有下面幾個步驟:(1)給夢想一個目標確認了夢想,要給夢想一個目標。有了目標,才會有奮鬥的動力。對目標越是渴望,實現的目標的成功率會越大。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實現這個夢想? 給實現夢想一個充分且堅定的理由。什麼時候要實現這個夢想?要給夢想一個時間期限。(2)給夢想一個計劃如何實現目標,列一個詳細的計劃。
  • 新手練腹方法:3個步驟堅持100天,讓你練出雕刻般的腹肌
    腹肌線條是自律的象徵,沒有長期的健身鍛鍊跟飲食管理,你是不可能練出腹肌線條的。當你停止健身鍛鍊後,腹肌線條也會逐漸退化,甚至是消失。長期擁有腹肌線條的人,他們比普通人更加自律,也比別人更加優秀。腹肌的雕刻需要方法,如果你有一個小肚腩,脂肪贅肉比較多,你需要的是先刷脂再虐腹。否則脂肪贅肉會遮擋住腹肌線條,再科學的腹肌訓練也無法讓腹肌線條凸顯出來。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自律的6大方法、30件小事,來學習下吧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關於自律,你或許已經喝下了無數的「雞湯」,不過,大部分雞湯文除了讓你激動一下外,並沒有什麼大用。這是因為,自律從來都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想自律,你需要的不是說教和故事,而是需要真正的方法和技巧,當然,也需要你行動起來。
  • 《墊底辣妹》:普通人逆襲的三個竅門
    而我也通過這部電影,總結了普通人成功逆襲的三個竅門。希望我的拙見,能讓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有所啟發。第一,明確目標,活在未來。"明確目標,活在未來"的理念,我是在李笑來的書《財富自由之路》裡看到的。其實道理很簡單,人們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認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別人也不可能做到。加上女主沙耶加以前確實是個學渣,所以一開始被大多數人質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一般這個時候,如果被質疑的人承受力不佳,那極有可能被打擊到,並回歸到之前的狀態。
  • 鄧超2個月減40斤!一天熱量攝入僅800大卡,食譜並不適合普通人
    鄧超2個月減40斤!一天熱量攝入僅800大卡,食譜並不適合普通人文/intuition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很羨慕身邊那些怎麼都吃不胖的人?或者,說了減肥就能瘦下來的人?這樣的人,不是天生易瘦體質,就是自律到可怕。這下知道自己為什麼總是減不了肥了吧?對自己不夠狠啊!最近看到鄧超在兩個月的時間內,瘋狂減肥40斤,從83公斤瘦到了63公斤的勁爆消息,想想鄧超也是180公分的大高個啊,只有126斤,會不會是瘦到皮包骨了?
  • 一個人需要自律這三點,方可成為「人上人」
    一個人需要自律這三點,方可成為「人上人」文/禮運暖天下古人云「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別人說話,是活動,自己沉默不語,是靜止,所以我們需要去根據他人說的話來判斷他的動機和想法。想要說服一個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其有足夠的了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管是戰場廝殺還是言語辯駁,都需要掌握對手的思維邏輯和欲望動機。由此可見,如果我們想要讓他人聽取自己的建議時,先要自己足夠優秀,足夠自律,那麼怎樣可以成為一個這樣的人呢?自我約束何謂自我約束?
  • 自律的四個層次,你屬於第幾層,能做到第四層的都是厲害人
    很多人都有個誤區,以為只有財務自由和時間自由了,才能活得更自律。但實際上恰恰相反,那些優秀的人只是因為極度的自律,才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權利,想獲得真正的自由,就需要把自律做到極致,今天就分享自律的四層境界:第一層:間歇性自律絕大部分人的狀態是間歇性自律,兩天打魚,三天曬網。
  • 心理學:內啡肽讓人保持自律,自律讓人更快樂也更容易成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運動都能產生內啡肽,內啡肽分泌的前提是需要一定強度和時間。普通人需要跑步或者其他中強度以上的運動30分鐘以上才會感受到內啡肽分泌的愉悅。(猴子的從這棵樹吊到另外一顆樹的這種引體向上的運動也算中強度運動哦。)但如果你只是飯後散步三十分鐘,可能只是稍微有點熱量而已。劇烈運動後產生的內啡肽是平靜狀態下的八倍,證明了人在神疲力竭時會突然出現打不死的狀態。
  • 普通人改變命運的3個方法,用好任何一個都可實現階層跨越
    在這個高競爭的時代,普通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跨越階層,無疑是非常困難的。很多人可能相信「努力就可以改變命運」這句雞湯,但這個社會從來就不缺少努力的人,而真正能夠實現階層跨越的只是極少數。為什麼呢?因為努力從來都只是改變命運的前置條件,並不是充分條件。
  • 高效讀書,掌握這三個方法讓你跑贏90%的人
    這是若水的第101期分享作者:若水來源:若水說時間管理很多人都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可是讀書是一件逆人性的事,如何才能高效讀書,今天若水老師為大家分享三個方法。簡單地說,我們看書是為了提升認知,提高能力,解決當下的問題,實現財富遞增。試想,如果從遇到的現實中的問題出發,為了解決問題而讀書,是不是能夠把讀書價值最大化的展現出來,我們做每件事都是為了取得更好、更多的成效。
  • 如何實現雙贏?4個步驟,讓你職場人生遊刃有餘
    雙贏思維是一種建立在相互尊敬的基礎上,秉承共同發展和進步,探索互利互惠的可續持發展的認知理論。無論是個人、組織或者機構,想要健康的、持久的發展,與他人或組織維持合作關係,雙贏模式都是最為重要,不可缺少的。既然雙贏影響如此之大,那麼我們將怎麼去實現雙贏呢?
  • 七個步驟,手把手教你制定並達成目標!
    為什麼你總是無法實現目標、總是不能落實計劃?那是因為很多時候,你的目標和計劃只是在腦海中簡單的浮現一下,沒有經過深入思考,更多的幻想了願景,而忽略了具體的行動計劃就直接行動,這樣當然後毫不意外的失敗,因為行動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打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