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楚河畔青稞香——扎西頓珠的赤子情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拉薩4月8日電 題:年楚河畔青稞香——扎西頓珠的赤子情

新華社記者李鍵

大學畢業前夕,藏族小夥兒扎西頓珠艱難作出選擇:放棄北京的生活,放棄年薪20萬元的工作,放棄公務員崗位,回到故鄉西藏「搞」起了青稞。

剛回鄉的那段日子,扎西頓珠有些不甘心。然而,短短幾年,家鄉的水磨坊,把青稞磨成糌粑的同時,也磨鍊了他的心性。

「這個轉變過程,與我的父親密不可分。」今年31歲的扎西頓珠說。

他的父親羅布丹增,是西藏日喀則白朗縣有名的「糌粑大王」,其創辦的「洛丹糌粑」暢銷西藏市場。當年,這個只讀過3年書的農民,借著改革開放好政策,跑運輸、加工青稞、銷售糌粑,創辦了糌粑加工廠。

創業中,羅布丹增時常感受到沒有文化之苦。他教育6個孩子一定要認真讀書,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長子扎西頓珠2008年考上北京交通大學,開始大都市的現代生活。

兒子大學畢業前夕,羅布丹增卻有了讓他回家接手事業的打算。

父子為此發生爭執。一直在外求學的扎西頓珠,對種地收糧早已陌生,甚至建議父親改行。

父子倆在田間的一次促膝長談,讓扎西頓珠最終「聽命」了父親。

他們所聊的故事發生在2005年。當時因為資金周轉困難,羅布丹增一手創辦的加工廠差點倒閉。這時,不少百姓自發把糧食送來,加上相關部門幫忙籌措資金和聯繫市場找銷路,工廠最終起死回生。

「講到這事,父親特別激動,說把地裡的青稞磨成糌粑銷售,不是簡單賺差價,而是增加附加值,增加了青稞、人們的勞動和這片土地的附加值。」扎西頓珠說,當聽到「附加值」3個字的時候,內心受到強烈衝擊,決定開始「擁抱」久違的青稞田。

最初的幾個月,扎西頓珠天天蹲在青稞地裡,跟著村民們一起耕地、播種、收割、建水磨坊。辛勤勞作中,他體會到父親創業的艱辛,逐漸愛上了腳下的這片土地。

在大城市生活多年、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扎西頓珠,有著不同視野和膽識:糌粑加工廠不能再走「青稞磨成糌粑」的老路,要在深加工上下功夫。為此,他創辦了西藏禾緣食品開發有限公司,與西藏自治區農科院合作,共同研發青稞餅乾、青稞蛋糕、青稞營養粉等產品。他還創辦了西藏康桑林業開發有限公司,培育種植及銷售各種苗木,並進行獼猴桃、車釐子的高原種植試驗。

汗水換來收穫。目前,扎西頓珠運營的3家公司年營業額近6000萬元,年收購青稞6000多噸。

在公司發展上,扎西頓珠有自己的見解,但在產業化經營模式上,他仍然遵循父親「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理念,為的是帶領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記者了解,當地有87人在公司實現穩定就業,月均收入保持在5500元以上。

「父親創業總結了兩條錦囊妙計,一是『講品質』,人品好了,不缺朋友;貨品好了,不缺銷路。二是『不忘初心、心懷故鄉』,青稞生意離不開這裡的農民,幫助農民就是幫助自己;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才催生了好的發展機遇,個人發展好了要知恩圖報。」扎西頓珠說。

他的公司一直堅持以每斤高於市場價0.3元的價格向農民收購青稞,僅2018年就讓利360萬元給農民群眾。同時,他還積極捐資助學、修路、照顧孤殘,累計捐款達100多萬元。

年楚河畔,流水歡快地搖蕩著104扇石磨。顆粒飽滿的青稞,在這裡變成了清香撲鼻的糌粑粉,走進千家萬戶;進入深加工環節後,豐富了產品的多樣性,增加了青稞的附加值。

站在水磨坊裡,扎西頓珠輕輕捏起一點剛磨出來的糌粑,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揉揉,然後放在嘴裡,抿一抿……

「小時候看到父親這個動作時,我還嘲笑過他,想不到自己活成了父親當年的樣子。」扎西頓珠笑著對記者說。

責任編輯: 王萌萌

相關焦點

  • 致富領路人|扎西頓珠:放歌雪域高原
    他就是來自西藏自治區的致富帶頭人——扎西頓珠。尊父輩,放棄厚祿1989年,扎西頓珠出生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白朗縣嘎東鎮貴熱村。扎西頓珠的父親羅布旦曾是一個吃苦耐勞,踏實肯幹的農民、將一輩子貢獻給了青稞和糌粑的普通農民。扎西頓珠深受父親影響,也一樣的腳踏實地,勤勤懇懇。
  • 扎西頓珠:8年紮根羌塘草原無怨無悔
    人物簡介:  扎西頓珠,男,藏族,中共黨員,1986年出生, 2012年7月參加工作,三級警長,現任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聶榮縣公安局縣城檢查站站長。人們常說,遠在阿里,苦在那曲。扎西頓珠卻說:「選擇那曲,因為艱苦是磨礪人生最好的硎石;奉獻公安,因為使命的光榮足以讓我驕傲一生。」
  • 扎西頓珠:藏曆新年看增收
    2月24日,二月二「龍抬頭」,是藏曆金鼠年的正月初一。藏曆新年是藏族群眾一年中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一大早,夏河縣扎西頓珠的爺爺、奶奶以及孩子們穿上了節日的盛裝。「在這個吉祥的日子裡,我們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各族人民幸福安康,也祝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扎西頓珠說。
  • 扎西頓珠:綻放藏文書法的魅力
    今年7歲的扎西次仁和他的3個同學、2個西藏大學的研究生盤地端坐,左手握木製藏文書寫板,右手持竹筆,一起認真練習尼赤派書法。給他們授課的老師是西藏自治區知名的書法家扎西頓珠,系尼赤派書法傳承人之一,平時利用閒暇時間在家免費教授書法。
  • 祖國在心中:普蘭邊民頓珠扎西每天升國旗的故事
    在地處中、印、尼三國交界的普蘭縣,說起頓珠扎西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這位67歲的老黨員,在家裡自製了升旗臺,每逢周一,便與老伴一起舉行升國旗儀式,風雨無阻。頓珠扎西家住普蘭縣普蘭鎮西德村洛巴組,從小熱愛祖國心向黨。
  • ...心貼心——記西藏拉薩市雄噶社區「四講四愛」義務宣講員扎西頓珠
    說起扎西頓珠,拉薩市城關區雄噶社區群眾無不豎起大拇指。自「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這位社區的義務維修工就以上門維修為契機,向群眾開展「四講四愛」宣講,堅定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決心,讓黨的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
  • 純淨與神聖:因《流淌的歌聲2》扎西頓珠唱《回到拉薩》懷念原版
    在這一期中,時代傳唱團團長騰格爾攜手青年歌手扎西頓珠、王晰、愛戴,演唱了多首帶有濃鬱民族風的經典音樂作品,「用歌聲呈現祖國不同地域的民族風情,帶領觀眾領略多彩中國之文化氣韻」。在這些作品中,有一首具有藏族民歌氣息的歌曲——《回到拉薩》,是由青年歌手扎西頓珠演唱的。
  • 烏蘭圖雅和扎西頓珠客串主持人,《我的藝術清單》不只是「藝術」
    《我的藝術清單》本周推出主題策劃節目《藝·家鄉》,蒙古族歌手烏蘭圖雅和藏族歌手扎西頓珠不僅帶來了藝術清單,還帶來了草原與高原上長大的孩子特殊的經歷和思考,更重要的是,他們帶來了各種少數民族的好吃的「賄賂」主持人,奶茶、酥油茶、犛牛幹,舞臺上的頓時充滿了異域風情和美味佳餚。
  • ...李心草、馬雅舒、胡靜、楊昆、常戎、宗庸卓瑪、扎西頓珠與您一...
    《共同戰「疫」我們在一起》——文藝工作者公益宣傳片(楊麗萍、高明、于榮光、李心草、馬雅舒、 胡靜、楊昆、常戎、宗庸卓瑪、扎西頓珠)2020年元宵,為堅定信心,號召大家共同戰「疫」,共克時艱,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牽頭,雲南廣播電視臺攜手雲南省文聯、雲南電視藝術家協會,策劃製作《共同戰「疫」,我們在一起》公益宣傳片,元宵節開始在雲南衛視等媒體平臺播出。
  • 「青稞王子」世界屋脊種糧31年,最後照片主角還是青稞地
    △尼瑪扎西(右)從事青稞育種創新31年自1989年起,尼瑪扎西潛心青稞的良種研究和推廣甚至一年只休息3天將大半時間泡在田間地頭給大家解釋農民安心了他的手卻早已被磨破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就這樣歷經19年尼瑪扎西帶領團隊培育出"藏青2000"品種推動青稞畝均增產50斤
  • 追記國家青稞育種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尼瑪扎西
    尼瑪扎西很快從眾人中脫穎而出。1985年,被選送到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進修一年;1992年,以優異成績獲得前往加拿大薩省大學進修深造一年的機會;1995年,考取中國科學院碩士研究生,僅用4年時間就獲得博士學位,成為西藏首位藏族農學博士。
  • 「青稞王子」的一生
    尼瑪扎西很快從眾人中脫穎而出。1985年被選送到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進修一年;1992年,以優異成績獲得前往加拿大薩省大學進修深造一年的機會;1995年,考取中國科學院碩士研究生,僅用四年時間就獲得博士學位,成為西藏首個藏族農學博士。2000年,總部設在尼泊爾的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為尼瑪扎西提供高薪科研崗位和參與國際合作項目的機會。
  • 「青稞王子」尼瑪扎西:每一粒青稞都凝結著他的心血
    尼瑪扎西,西藏歷史上第一個農業博士、國家青稞專項首席科學家、被譽為「青稞王子」、西藏農牧科學院院長……清瘦的身材,紫外線長年照曬下臉龐略顯黝黑,嘴角留著很有個性的小鬍子。性格隨和,謙虛、低調。短短56年的人生中,他先後主持和組織實施了40多項國家和自治區級的重大農牧業科技攻關項目,親自選育青稞新品良種16個,首次實現西藏近30年來青稞品種更新換代和青稞總產達80萬噸的歷史紀錄,推動青稞全產業鏈發展,從戰略的高度謀劃高原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格局。有人說,今天西藏人民吃的每一口糌粑面,都有他的科技貢獻;農牧民每一張豐收的笑臉,也映現著他的汗水和付出。
  • 我團扎西頓珠參演電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喜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我團青年藝術家、藏族新生代歌手扎西頓珠參與演出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喜獲"優秀作品獎"! 扎西頓珠是我團新生代的藏族歌手,他曾榮獲中國音樂金鐘獎流行音樂大賽最佳人氣偶像獎;「加油–好男兒」全國總決賽最佳才藝獎;「華鼎獎」中國演藝名人公眾形象瞞意度最佳表現男藝人獎;亞洲歌手亞太音樂榜年度最佳新民歌新勁歌手獎
  • 憶念喇嘛仁波切(阿秋法王)的生活點滴【普巴扎西仁波切】
    比如青稞,像把玉米炒成爆花米一樣,把青稞也炒成青稞花,炒熟以後再把它磨成粉。因為青稞已經是熟的了,磨成粉以後就不需要再煮了,這就叫糌粑。再加上酥油,如果能在當地找到一碗熱茶最好,如果找不到熱茶(就找點水)。以前我們小的時候就到河邊,用碗從河裡盛一點點水,把酥油放進去,再把糌粑放進去,把它們揉成團。然後坐在河邊吃糌粑,再喝一點水,中午飯就解決了,就這麼簡單。
  • 宿州市婦聯在扎西太極學堂設立「婦女微家」
    9月18日上午,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楊勁松,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焦紅一行把宿州市婦聯「婦女微家」的匾牌送到了秦玉珍同志家(扎西太極學堂),並舉行簡短而熱烈的掛牌儀式。首先秦玉珍介紹了創辦宿州扎西太極學堂的初衷和多年來發揮的社會作用。二十多年前,秦玉珍身患重病,在其愛人的鼓勵下,為了能儘快恢復健康,開始學習太極拳,師從楊氏太極第五代傳人扎西頓珠。
  • 《榜樣·西藏(2020)》第四集——巴桑頓珠:青稞田裡的守望者
    《榜樣·西藏(2020)》第四集——巴桑頓珠:青稞田裡的守望者 2021-01-10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稞、青稞饅頭、青稞麵包
    另:根據美國科學研究表明,青稞除β—葡聚糖外,青稞還含有一種專門的膽固醇抑制因子,其含量 約每公斤100—150毫克。杜老師已經與西藏農業大學、取得聯繫;暨與西藏6000年文化與青稞營養暨歷史一覽無餘;且西藏諸多原生態種植地有意願與杜德春焙烤食品工程研發機構 就黑青稞焙烤食品深加工達成共識。
  • 彩雲深處 青稞碧浪,每一粒種子都凝結著他的心血
    2020年9月5日,尼瑪扎西在出差途中發生車禍,經搶救無效逝世。短短56年的人生中,他先後主持和組織實施了40多項國家和自治區級的重大農牧業科技攻關項目,親自選育青稞新品良種16個,首次實現西藏近30年來青稞品種更新換代和青稞總產達80萬噸的歷史紀錄,推動青稞全產業鏈發展,從戰略的高度謀劃高原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格局。
  • 見證中國文學西部書寫的大美與芬芳首屆青稞文學獎在九寨溝頒出
    頒獎過程中,還穿插了男女生二重唱《雲上羌寨》,男聲獨唱《金色王座》,女聲獨唱《藏羌兒女情》等文藝節目。2020年4月以來,「青稞文學獎」面向全國徵集以深受青稞文化影響的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甘肅等多民族文化生活為主要創作題材,具有獨特民族氣息、人文情懷、藝術呈現、審美追求的中長篇小說和影視劇本。該徵稿得到了廣大作家的積極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