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四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一是社會現狀。國內外青少年兒童運動對比,中國存在嚴重的運動功能缺失問題,整體運動時間遠不及國外兒童,身體素質表現遠落後於國外。而且因為缺乏足夠的運動時間在身體發育和性格發展上而受到影響,導致身體、運動、性格、社交、情商各種負面表現。運動是大腦的優質營養肥料,成長階段通過運動可讓身心、大腦保持最佳狀態,更好的體能,更好的成長表現。
近三十年來,總體上來說中國孩子的形態發育水平在不斷提高,營養狀況得到改善。但是,孩子的耐力、力量、速度肺功能等明顯下降趨勢。兒童體質的下降不僅對自身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還關係到我們國民體質的發展和提高。在運動缺失的社會背景下,孩童在身體和性格上的成長差異性非常明顯,因為缺乏足夠的運動時間普遍存在身高體重不達標、不良體態、容易生病、專注力差、性格內向、情緒控制力差等問題。
二是市場潛力。教育一直是一塊非常巨大且穩定的市場。目前3-6歲的幼兒人數約有1.1億之多,到2020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萬億,我國城市家庭教育消費佔家庭消費的6成以上。 且青少兒體能素質培訓產品空白,市場缺少科學化同類產品,綜合類體能素質培訓填補了市場空缺,社會消費升級, 基礎體能、身體素質的提升成為更多家長的需求。
三是發展前景。現在對孩子的關注重心逐漸從「學習為重」向「身體第一」轉變。而且,國家已出臺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質教育發展的五年計劃,兒童運動教育產業即將迎來產業春天。
四是同行競爭。我國幼兒體適能教育產業的發展正處於初級階段。在教育理念、硬體設施、師資力量等方面差異顯著,使得目前的幼兒體適能教育行業市場不夠正規。但整體市場供不應求,整個市場形成了國外品牌、國內品牌、大型機構、小型組織等眾多不同類型機構全面盈利並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