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結善緣,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字數「一千七百餘字」閱讀時長預計需要6分鐘!
我們都知道,佛教講「六時吉祥」,那麼何謂六時吉祥,就是二十四小時都吉祥如意。而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也就是一天當中每時每刻都是吉祥如意的。也並沒有所謂的「什麼時候不吉祥,什麼時候不能誦經」之說。
在時間上,我們已經知道時時刻刻都是吉祥如意。但什麼樣的人最為吉祥?這在佛教經典《佛說吉祥經》中亦有提及,一日,佛在舍衛國祗陀園孤獨精舍,曾有眾神和眾人來到佛的住所。請佛開示:「我等天人眾,願永遠幸福,我佛慈悲,請告訴我們如何才能獲得吉祥?」佛說,常行這10件事者,是為最吉祥的人。
01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
學佛之人,都知道因時常親近「善知識」,而非時常親近「惡知識」。若時常親近愚痴之人,自己也會變得愚昧無知,甚至於種下種種惡因。若時常親近善知識,有智慧的聖賢。那麼自己也會變得越來越優秀,也就能夠獲得吉祥利益,使自己越來越吉祥。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02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
學佛乃是學佛的圓滿智慧,利他無我、普度眾生的慈悲精神,因此若想達到佛的境界,就必須持戒而行。如持五戒來講,不僅能夠增加自身德行,還會讓少造下諸多無名惡因。不僅在行為上不作惡,反而還會多行善舉,並且經常說出善言善語,以往的惡語,妄語也丟棄了,這種人是為最吉祥。
03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
一人若能孝養父母,愛護妻與子,是為最吉祥之人。一個人是善知識,還惡知識,其實從他對待自己的父母和家人就知道了。若父母有事,一個電話就在父母身邊去了,這種人可稱之為是孝子,反之若一個人連自己父母的電話都不願意接,那麼這樣的人還算是善知識嗎?並不能!
04從業要無害,行為無瑕疵。
在當下這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時代,為了追求名利,可謂是什麼事情都能做的出來。只要名利來得夠快,就算違背道德、法律、人倫之事也一樣敢做。但這些行為卻是最耗福報,最損功德之事,這些事不僅對眾生沒有利益,對自己也是百害而無一利,應該馬上停手,否則福報就離你而去了。
05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
一個人想要具足德行,其就必須行為端正,不能擁有邪思邪念邪行。並且還要懂得克制自己,不能經常飲酒。因為飲酒是會讓我們迷失本性,不僅會做出種種不可思議之事,還會種下種種不可思議之惡因。就如學佛一樣,需要懂得克制自己的種種行為,從而去改變這些壞的習性,如此才能學佛有成。
06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
佛家講「布施、行善」,就是讓眾生經常去布施,幫助自己身邊的六親眷屬。這種事,不僅能夠讓自己越來越吉祥,還能讓自己積累越來越多的福報。正如古語所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懂得行善布施的家庭,往往都是福報深厚的家庭。
07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
佛教講「恭敬之心不可無,感恩之心不能少。」就是告誡眾生,待人需要恭敬有禮貌,為人謙卑不自傲。並且懂得知足常樂,時刻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如此才會讓一個人越來越吉祥。不要因為他人幫助了你,而覺得沒有幫助到位,從而嗔恨他人,這是不行的。
08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汙染。
在禪宗公案之中,有這麼一篇故事;其就是兩個打坐的僧眾,看到帆被風吹動了。從而問,是帆動了還是風動了?六祖回答說是心動了。遇到一切事情,不在乎得失,心自然也就不會被外界所影響,因此也就不會時時傷感煩惱,能夠保持內心清淨之人最為吉祥。
09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
學佛之人因多親近三寶,親近修行之人。見到僧眾因恭敬有加,不失禮貌,這不僅僅能夠得到三寶加持,還能使人修行越來越好。若能經常求教或與他人介紹佛法教育,這不僅能使自己信仰堅固,還能不斷進步,這種人是為最吉祥。
10領悟八正道,實證涅槃法。
領悟八正道,實證涅槃法,就是能夠依教奉行,諸惡莫作,領悟佛說的八正道,並且能夠實證涅槃之人,乃是最為吉祥之人。
以上就是佛說的十種吉祥之法,也是十種吉祥之人。希望一切眾生,都能成為最吉祥之人,遠離諸苦,解脫生死。
凡人本是塵間物,心有不甘而頓悟。
問緣能有幾分福,禪來禪去皆是空。
感恩閱讀、分享、關注、南無阿彌陀佛!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