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懷柔區喇叭溝門鄉「白樺谷」經濟凸顯
連日來,喇叭溝門鄉「白樺谷」內的民俗戶開始晾曬被褥、清潔衛生,準備農產品、山貨土特產等,為即將到來的旅遊季做準備。
近幾年來,喇叭溝門鄉依託山區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悠久的民俗文化和便捷的通達條件,大力發展「溝域經濟」。通過科學規劃,對山區豐富的旅遊資源進行整合,對生態綠色產業進行合理布局,對民俗文化進行挖掘保護,探索出一種以生態建設和休閒旅遊產業為龍頭,集綠色循環產業發展、旅遊休閒觀光、民俗欣賞、文化創意等為一體的山區經濟發展新模式。有力地推動了鄉村旅遊業的發展,提高了農民的人均收入和幸福指數。
「我家原來住的是石頭房,自從蓋上新農村,發展民俗旅遊,收入翻了幾倍吧!」中榆樹店村民俗接待戶崔家祥興奮的說道。
為提升溝域經濟效益,帶動鄉域產業快速發展。通過近幾年的努力,該鄉建成「白樺谷」溝域經濟帶,沿線主要的3個行政村基本完成新農村搬遷建設,大力發展民俗旅遊,民俗戶達到了200戶,建成觀光採摘園2400畝。2014年該鄉本著「項目圍繞產業建」的指導思想,重點進行下河北村改造、八旗文體廣場升級改造、太平果園及瀕危植物觀賞園升級改造、中榆樹店民俗村升級改造、孫柵子村民俗村改造五項節點工程建設。以所建內容有助於村民增收致富為目的的原則,對白樺谷沿線村莊周邊進行產業升級改造、環境品質提升、基礎設施修整完善為主要內容的溝域建設。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實現溝域經濟、文化、生態的有機結合,打造溝域經濟品牌。
幾年來,白樺谷已形成集生態治理、新農村建設、種植養殖業、民俗旅遊業、觀光農業發展為一體的山區區域經濟發展新模式。2013年,白樺谷接待遊客近1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000萬元,帶動沿線村民1300餘人實現家門口就業。(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