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說滿族話、體驗二魁摔跤……來喇叭溝門滿族鄉感受滿族文化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體驗市級非遺二魁摔跤,看書法家寫滿族文字,跟老師學說滿族話,到民俗民宿享受滿鄉美食……

二魁摔跤是具有當地滿族特色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體育項目。

今天上午,作為「北京消費季」之「暢遊京郊 北京鄉村旅遊季」主打活動之一,懷柔區2020年第十五屆滿族文化旅遊節在喇叭溝門滿族鄉白樺谷景區開幕,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邀請市民來體驗滿族文化、觀賞白樺林美景。

滿族書法展示是文化旅遊節上一個亮點,讓遊客們有機會一睹難得一見的滿族書法作品。

下了京加路左轉,就進入喇叭溝門原始森林景區,寬闊的雙向車道兩邊,開滿五顏六色的波斯菊,路兩側是連綿的青山和茂密的森林。沿著山路一直行駛,兩邊不時有村落閃過,路的盡頭,是白樺谷景區入口。單是沿途的美景和清新空氣,已經讓人陶醉。

喇叭溝門大山環抱,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成為民俗遊的好去處。

位於景區裡的開幕式現場,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氣氛。舞臺上,上演著各種文藝節目。周圍的展示區,有「鯊魚公園」帶來的科學小實驗互動體驗,還有滿族文字、滿族話、二魁摔跤等體驗項目,好奇的遊客們邊體驗邊拍照,樂此不疲。

滿族剪紙,成為了這裡最好的特色禮物。

開幕式上還發布了「最美溝門」攝影作品有獎徵集活動,活動將於2020年9月1日正式啟動,為期1年,明年國慶節期間公布獲獎名單,一等獎獎金1萬元。

據介紹,旨在挖掘、傳承滿族文化,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的滿族文化旅遊節已經連續舉辦了15屆,很好地帶動了懷柔北部鄉鎮的旅遊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幾名小遊客身著傳統漢服,融入當地的文化氛圍。

白樺谷景區所在的喇叭溝門滿族鄉,15個行政村已發展起9個民俗村,實際經營戶達到230餘戶,精品民宿16家24個院子,以及閒雲山房度假區。2019年全年接待25萬餘人,收入3100餘萬元。眼下,全鄉民俗民宿有138戶已經復工。

自7月初以來,全鄉遊客量持續回暖。「到7月底就達到峰值了。我們一共有46套院子,這個周六全部客滿。」位於白樺谷景區門口的閒雲山房度假區經理王學軍介紹,7月初,閒雲山房還推出5套周租房、月租房,幾乎沒空過。 本報記者 於麗爽 文

原標題:滿鄉風情醉遊人

來源:北京晚報 甘南 攝

流程編輯:TF010

相關焦點

  • 「滿風滿韻情滿懷」第十四屆滿族文化節盛大開幕
    活動四:原創民族舞劇《二魁摔跤》演出時間:2019年6月7日-9日每晚:20:00--21:00演出地點:喇叭溝門滿族鄉八旗文化廣場在北京最北端有這樣的一個地方,它春季綠意盎然,夏季避暑清涼,秋季高闊溟濛,冬季純淨安詳,這裡就是素有「北極鄉」之稱的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
  • 2018'懷柔湯河川滿族民俗風情節暨第二屆長哨營滿族鄉八旗文化體驗之旅即將驚豔開啟
    如果還沒想好,我們給您推薦個地兒~2018』懷柔湯河川滿族民俗風情節暨第二屆長哨營滿族鄉八旗文化體驗之旅將於6月15日隆重開幕,精絕的滿族文、體、藝、食、景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聽體驗。6月15日—18日,為期四天的風情節活動精彩紛呈,下面,就跟著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活動吧~2018』懷柔湯河川滿族民俗風情節暨長哨營滿族鄉第二屆八旗文化體驗之旅開幕式時間:2018年6月15日上午9:30地點:長哨營滿族鄉八旗大集內容
  • 北京的香格裡拉--喇叭溝門
    *亭亭白樺,悠悠碧空,微微南來風……歌詞中描繪的優美意境令無數歌迷神往,而位於北京最北端的喇叭溝門原始次生林生態景區就將這幅畫面完完整整的呈現在遊客面前。傳說崇禎八年皇太極率領正黃旗來到喇叭溝門滿族鄉孫柵子一帶長壽泉邊,皇太極望著山崗上的一棵大松樹說:「松樹松樹萬年青,唯有施善才有功。佛法無邊奉行善,我題壹善表心情。」說後揮毫寫下「壹善」二字,筆走龍蛇,遒勁有力,眾人歡呼不止。皇太極所題「壹善」自此便被刻于吉祥青松下的石壁上。以後,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壹善巖了。
  • 喇叭溝門滿族鄉2020第四屆北京市「白樺林」杯青少年業餘圍棋段位賽圓滿收官
    此次比賽,由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旁,一場場黑白博弈,為金秋時節的喇叭溝門帶來了別樣景致。來源:喇叭溝門滿族鄉
  • 北京懷柔舉辦滿族文化節
    端午節之際,北京懷柔舉辦滿族文化節開幕式文藝晚會,整臺晚會既有大氣磅礴的雄渾史詩,又有詩情畫意的民族頌唱,還有各種精心融入到表演中的民俗細節。其中很多的原創歌舞是專門為表現滿族文化而精心創作的,如:《滿族說部》、《神鷹傳奇》、《頒金節》、《二魁摔跤》等。北京懷柔"湯河川"是北京滿族聚居地,距今已有360年的歷史。
  • 懷柔區喇叭溝門鄉「白樺谷」經濟凸顯
    原標題:懷柔區喇叭溝門鄉「白樺谷」經濟凸顯   連日來,喇叭溝門鄉「白樺谷」內的民俗戶開始晾曬被褥、清潔衛生,準備農產品、山貨土特產等,為即將到來的旅遊季做準備。  近幾年來,喇叭溝門鄉依託山區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悠久的民俗文化和便捷的通達條件,大力發展「溝域經濟」。
  • 【滿族風情】長哨營「楊木營」,滿鄉八旗文化村裡你不知道的事兒!
    先讓小編自豪一下^^長哨營滿族鄉位於湯河之濱、燕山懷抱,距懷柔城區約60公裡,是北京市僅有的兩個滿族鄉之一,擁有360多年的滿族文化底蘊。 作為滿族鄉,這裡有著一段很長很長的故事,今天小編為您細細講述……北京市5個少數民族鄉之一,也是北京市僅有的2個滿族鄉之一,環境優美、山水相連山青樹綠、層林疊翠。目前,林木覆蓋率達62.4%,林木綠化率達72.9%。
  • 【品讀河北】河北非遺——滿族二貴摔跤
    國務院先後於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國家級項目名錄(前三批名錄名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實施後,第四批名錄名稱改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滿族風情 / Visual Field of China
    ▎在文化方面,滿族也對中華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滿族是自白山黑水中走來的傳奇民族。剪紙是滿族民間最常見的工藝品。▎早在狩獵經濟佔主導地位的時期,人們就用樺樹皮、麻布、薄獸皮等材料剪刻成各種圖案,裝飾在衣物、日用器皿等生活用品上。剪紙藝術恰如活的化石,記錄著遠古人類文化的諸多信息。▎滿族民間刺繡是以針代筆、以線代色在紡織品上完成的平面藝術。
  • 遊王百川大院,了解東北四合院建築,體驗滿族薩滿文化
    遊王百川大院,了解東北四合院建築,體驗滿族薩滿文化文/林海雪原王百川大院,位於東北吉林市北山腳下,是吉林市僅存且保存完好的近代四合院民居。它不同於北京四合院,從整體外觀到炕灶門窗都極富滿族風俗特色。王百川為清末民初人,在俄國道勝銀行工作時以低價購得俄國人房產。後在吉林省銀行任幫辦經理,九一八事變後將軍閥張作相存在銀行的50萬銀元據為己有,才建成今日的王百川大院。王百川大院始建於民國二十一年,由源和德作坊馬青山包工建設,兩年後建成。
  • 中國式摔跤歷史悠久,是我國傳統體育文化中的瑰寶
    中國式摔跤歷史悠久,是我國傳統體育文化中的瑰寶。中國式摔跤是融合了蒙古式摔跤、漢族式摔跤、國外摔跤等眾多技術而形成的摔跤技法。其中,滿族式摔跤對中國式摔跤形成的影響尤為顯著,是中國式摔跤的重要組成部分。1.
  • 清青戶外俱樂部第26期活動--懷柔喇叭溝門鄉"金秋賞葉之旅"
    在離開了夏日喧囂,告別了驕陽似火後,眼下 在「京北極地」喇叭溝門滿族鄉—北京最早的秋天已經到了!此時,這裡將漫山遍野濃妝豔抹,此時,也是這裡最璀璨浪漫的時節…… 喇叭溝門鄉有北京市最大的自然保區,也有北京唯一一處原始森林自然生態景區。這裡森林茂密,而且由於景區山地海拔落差大、氣候垂直變化,又處於北京市最北端,這裡的秋天來的格外的早。每年9月中下旬樹葉就開始由綠變黃了。
  • 滿族姓氏的變遷
    鑲黃旗駐地的滿族,有佟、陳、石、潘、孟、鮑、戚、閏、傅、葉、那、蘇、柯、何、張、蘭、趙、錢、劉、李、周、吳、鄭、王、郭、徐、杜、楊、繆、舒、蔣、韓等30多姓。    隆化縣隆化鎮滿族有「三徐」、「五李」、高、魏、裴、馬、趙等13姓。大壩滿族鄉石片村,是清代木蘭圍場正藍旗營房駐地,滿族有郭、宮、富、那、石、曹、劉、齊、蘇、董等1l姓。
  • 果脯、小吃和舊京滿族節俗
    遼、金、元、明、清,只有明朝的皇帝是來自麥黍和稻作文化的漢族,其餘四朝是來自草原遊牧文化、森林採集文化的契丹、女真、蒙古和滿族。上溯到在唐代幽州居住的渤海人,其原籍也是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東京城的粟末靺鞨人,他們是女真人之祖先。
  • 鐵嶺鎮西堡鎮養馬堡滿族人家「噶山小鎮」:遼北滿族文化旅遊勝地
    東北是滿族世居之地,遼寧是清朝興起的地方,因此,遼寧省具有代表性的滿族歷史遺址比較多。而以「中國小品之鄉」聞名於世的鐵嶺也不會例外,以滿族文化打造的滿族人家風景區位於鐵嶺市鐵嶺縣鎮西堡鎮養馬堡村北溝,為國家AAA級風景區。
  • 北京第一波紅葉已經來啦!還有這6個好地方等你來!
    有朋友跟小編說 不想出遠門,就想市裡走走 有什麼推薦嗎? 公園地處明清時東便門與大通橋所在地,是自然野趣、歷史文化相融的城市森林公園。其中「大通追憶」的景觀節點再現「大通橋上望漕糧」的歷史景觀,展示大運河文化,引人懷古誦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