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告:中國成年人,一半都「胖」

2021-01-12 騰訊網

本文共 1900 字 閱讀約需 2 分鐘

- 目錄 -

1. 報告講了什麼?

▎ 營養缺乏少了

▎ 鹽吃得少了

▎ 慢性病患多了

▎ 超重的人更多了

▎ 油吃多了

▎ 飲食結構不合理

▎ 抽菸喝酒不少

▎ 身體活動不足

2. 可以怎麼做?

3. 我在做一個公益小程序

今天《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這個重要的報告出爐了,等於是從2015年到2019年的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結果終於發布了。

這個監測是一個長期了解當前中國人民的營養狀況的重要項目。

我看完了相關的發布會,得到兩個結論 ——

第一:咱們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真的提高了

第二:預防慢性病刻不容緩

報告裡都講了什麼?

營養缺乏少了

從報告中來看,我們以前特別關注的諸如生長發育遲緩、貧血率、孕婦貧血率等等,都有了明顯的好轉。

我記得10年前我經常提醒大家注意缺鐵性貧血,因為很多城市孕婦的貧血率都能達到20%,稍微偏遠一點的地方,孕婦貧血率更是能達到30%,不重視不行。

而這次報告中顯示,18歲以上居民的貧血率只有8.7%,孕婦貧血率也僅為13.6%,比起上一次2015年的報告都降低了很多。

鹽吃得少了

我看報告最大的一個驚喜是 ——我國人均每日烹調用鹽是9.3克,這比2015年足足下降了1.2克,這個下降幅度相比2015年大了不少,上一次報告顯示只是下降了0.2克。

特別是北方地區,在我從業的這20年下降了可能有1/4,降速喜人,希望再接再厲,繼續控鹽。

不過距離所推薦的控制在5克內,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除此之外,很多消息還是挺令人憂心的。

慢性病

總體來說,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佔總死亡的88.5%,慢性病患者的基礎是在擴大的。

超重的人更多了

我記得15年前我學營養的時候,也就北京之類的城市超重和肥胖率能達到40%。

結果這次報告顯示,我國城鄉各年齡組有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都是超重和肥胖,真的挺誇張的。16、17歲的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都接近20%,更小一些的孩子也有不少都出現了肥胖......

雖然咱們國家的超重標準比很多發達國家要嚴苛一些,難免會導致超重率會稍微多一點。

但是因為咱們的遺傳因素,使得更容易出現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把BMI 24作為一個超重判定點還是比較合理的。

大家可以自己算一算,以公斤為單位的體重除以兩遍以米為單位的身高,如果已經超重,真得少吃多運動了。

多了

一直以來我都說咱們沒必要再去多吃油了,因為我們真的吃得不少了。

根據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每天烹調油應控制在25到30克,如果換算成白瓷勺的話,也就是兩三勺的量。

很多人遠遠超過這個量,已經處於高蛋白質、高脂肪的攝入的飲食模式下,這次報告顯示,大家總體的脂肪的供能比例都上升了,甚至連農村都首次突破了30%的上限。

這可能跟現在居民在外就餐越來越多有關,真得重視了。

飲食種類

報告還顯示,總體來說大家水果、豆及豆製品、奶類的攝入量都是不夠的,需要適當地多吃一些了。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天應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佔1/2。200~350g新鮮水果,注意果汁不能代替鮮果。各種各樣的奶製品,大概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g。

吸菸、飲酒

另外15歲以上人群的吸菸率,以及成年人30天內的飲酒率都超過了1/4,這兩個壞習慣還是應當及早地改掉。

看到這麼高的飲酒率,我簡直懷疑這是一個貴州茅臺的利好消息,但我做一個營養師還是要提醒能不喝酒儘量不喝酒,尤其是兒童青少年。

身體活動不足

另外這次報告也顯示身體活動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對於一般成年人(18到64歲):建議每周至少進行兩個半小時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每次運動至少堅持十分鐘(如果短於這個時間,效果會差一些)。也可以替換成75分鐘劇烈有氧運動(比如跑步)。

趁年輕,現在就重視飲食!

關注我的朋友大部分都還很年輕,或者說有些人可能正是家裡有孩子的年紀,人生剛剛開始,健康是一切的根本。

大家可以平時多看看我的文章,日常飲食該注意什麼我講的很細了,如果兩個關鍵詞極簡概括的話就是 ——

控制總熱量

普通人在輕體力活動(平時活動以坐為主)的情況下,每天需要的熱量可以用釐米為單位的身高減去105之後,得到的差再乘以30~35得出。

食物多樣化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食物多樣化,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的食物,每周25種以上。儘可能多的涉及各種食物,如穀類、蔬菜、水果、奶類、大豆及其製品、魚肉禽蛋及水產品等。

相關焦點

  • 中國40%成年人過胖 女性胸圍比上世紀漲1cm
    4年以後,1996年調查時,中國的超重人口比重已經迅速增加到23%。2010年,中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人口總共已經達到40%了。管不住的嘴和邁不開的腿胖,只有兩個最直接的原因:管不住的嘴和邁不開的腿。劉斌自從參加工作後,午飯幾乎都在食堂解決。
  • 從飢餓到肥胖中國報告:過半成年人體重過重
    對生活在20世紀中後期的中國人來說,他們大概很難想像有一天「體重過重」會成為中國人的健康問題,但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公布的報告來看,「體重」毫無疑問地已經成為中國大部分成年人都得面對的健康問題。體重過重成年人有多少?
  • 兩個成年人就有一個胖子!中國過半成年人超重,必須重視這3點
    近日,國新辦發布了我國的《2020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上面對我國居民目前各年齡層次患有慢性病的狀況進行了分析統計,其中,最引人注目就是關於肥胖症狀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我國成年居民的超重肥胖率超過了50%,達到歷史新高。
  • 英媒:半數以上中國成年人,超重!
    英國廣播公司12月24日報導,原題:研究發現中國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一份官方報告顯示,如今中國半數以上的成年人超重。與2002年相比,這個數字大幅上升,當時是29%的成年人超重。中國國家衛健委本周發布的上述報告顯示,中國50%以上成年人被列入超重範疇,其中肥胖人口佔比16.4%。報告將中國民眾日漸變粗的腰圍歸咎於身體活動減少,例如每周至少鍛鍊一次的成年人口比例不足1/4。對肉食與日俱增的胃口和較低的水果攝入量,也被確定為肥胖背後的一個因素。中國並非唯一近年來超重或肥胖人數增加的國家。
  • 成年人的妥協: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
    而是因為我們懂得了,成年人的妥協,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 如果凡事都要計較對錯,到頭來只會累了別人,也苦了自己。 不與爛事糾纏,是對別人的理解,也是對自己的成全。
  • 近日,知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報告,科學...
    近日,知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報告,科學家在歷時40年對1920萬受調查成年人的體質指數(BMI)進行趨勢調研後發現,目前世界上胖子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瘦子,而中國的肥胖人口超過美國列首位。  體質指數(BMI--Body Mass Index)是評估身高體重比例的參考指數。
  • 高了,也胖了【最新】中國成年男女平均身高體重發布,你「達標」了沒?
    高了,也胖了【最新】中國成年男女平均身高體重發布,你「達標」了沒? 18-44歲居民平均身高男性:169.7釐米女性:158.0釐米18及以上居民平均體重男性:69.6千克女性:59千克23日,國新辦舉行發布會,發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
  • 最新中國肥胖地圖出爐,看看哪的人最胖?
    中國的肥胖情況如何呢?2004年,中國首次慢性病和危險因素監測數據顯示,全國成人一般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30 kg/m2)流行率為3.3%,腹部肥胖(即啤酒肚,男性腰圍≥90釐米,女性腰圍≥80釐米)流行率為25.9%。而到了2017年,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的關於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的報告顯示,中國肥胖人數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胖子最多的國家。
  • 【PRICE】逐漸「美化」,中國成年人中已超五成體型超重
    肥胖的流行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現象,在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年人的體重正在變得越來越超重。 7年後,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出令人震驚的跡象,自21世紀初以來,中國成年人體重超標的比例一路飆升。
  • 美國人多選擇單身 調查:僅一半成年人結婚
    根據最新發布的人口普查數據,美國僅有一半的成年人結婚,與1960年72%的高峰有很大不同。資料圖:美國民眾。  已婚成年人的比例下降,部分原因可能是美國人結婚年齡變晚了。2016年,初婚的平均年齡為女性27.4歲,男性29.5歲,比1960年的平均年齡(女性為20.3歲,男性為22.8歲)晚了7年。
  • 中國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你的體重超了嗎?
    中國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你的體重超了嗎? 2020-12-25 0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今日熱點:國新辦發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
  • 皮尤:有30%的美國成年人使用約會網站和APP找對象
    皮尤:有30%的美國成年人使用約會網站和APP找對象 站長之家(ChinaZ.com) 2月10日 消息:約會應用在美國的使用率正在上升,但帶來的問題也在增加
  • 2020女生「標準體重」對照表,一半女生都不胖?看你有沒有拖後腿
    2020女生「標準體重」對照表,一半女生都不胖?看你有沒有拖後腿如今人們的審美觀是以瘦為美,在這個外表的時代,尤其是對於女生而言,注重自己的身材和體重,很多女生都認為自己很胖,需要減肥,那麼你是自己主觀意識的胖,還是真胖呢?最新2020年女生標準體重對照表來了,原來一半女生都不胖,快來對照一下吧,看看你有沒有拖後腿?
  • 高了,也胖了!中國人最新健康數據出爐,網友:我體重又拖後腿了……
    高了,也胖了!2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身高體重、膳食營養、體育鍛鍊……來看看這些國人最新健康數據瀘州人來看看你都達標了嗎?
  • 最新報告:Q2中國園區交換機市場同比增長8% 華為H3C從中受益
    來自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繼全球園區交換機市場收入在今年第一季度下降了7%後,該市場收入在第二季度持續萎靡下跌,同比降幅達9%。同時,中國市場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長了8%,包括華為、新華三(H3C)和銳捷網絡在內的中國企業都從中受益。「不包括某些資金雄厚的高端企業和政府、公共部門等行業垂直領域在內,園區交換機市場需求整體上受到了新冠疫情的抑制。」Dell'Oro Group資深總監Sameh Boujelbene表示。
  • 他是中國第一胖,減肥切胃都沒用,卻因愛情一年減400斤
    俗話說「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不過也確實如此,很多的人都是因為另一半的陪伴,才獲得了現在的成功。但在之後,他們發現自己兒子除了食量大之外,所吃下的東西也都變成了脂肪,堆積在了身邊,看著越來越胖的兒子,夫妻倆這才有了危機感
  • 小象優品:好物|成年人爽翻的瞬間,一半都是投影儀給的
    如果不是這次的疫情,估計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原來自己如此喜歡刷劇,比如《甄嬛傳》、《武林外傳》、《鄉村愛情》等等,無數經典老劇被我們翻了出來,通通刷了一遍。01提升幸福感的投影儀很多人對於投影儀的印象都停留在校園裡,老師們上課,又或者學校的公開課,都喜歡使用投影儀。而如今,投影儀已經走進家庭,成為家庭影院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你的骨頭也會和你一起變「胖」?醫生來告知
    原來骨頭也會變「胖」?事實上,變「胖」的不是我們的骨頭,而是我們的骨髓。骨髓存在於骨松質腔隙和長骨骨髓腔內,由多種類型的細胞和網狀結締組織構成,根據其結構不同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幼兒的骨髓腔內全部為紅骨髓,5歲以後長骨內的紅骨髓,逐漸被脂肪組織所代替,成為黃骨髓。至18歲以後,正常成年人的紅骨髓與黃骨髓各佔一半。
  • 為什麼有的人怎麼吃都不胖,而你卻是喝水都胖的「易胖體質」?
    相信我們每個人的身邊總有那麼一兩個怎麼吃都不胖的朋友也有那麼一兩個怎麼吃啥都胖的朋友現在都習慣性地稱為「易瘦體質」或「易胖體質」其實關於「易瘦」或者「易胖」的體質可以說,不存在怎麼吃都不胖的「易瘦體質」,不過「易胖體質」倒是真的存在,只要熱量攝入大於熱量消耗,人就會胖!
  • 姑娘別哭,成年人的世界都很難,願所有成年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網約車司機問其原因,女孩答道:「加班半個月多了,好不容易到了自己過生日,下班可以早一點回家,可是剛走沒多遠就又被公司領導叫回去加班,作為同事所有人都沒有對我說一句生日快樂,只有銀行給我發了個信息,祝我生日快樂。」言罷女孩在車裡崩潰大哭。司機趕忙說:「別難過,別難過 我祝你生日快樂」,視頻至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