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父親,擺拍視頻何以「弄假成真」?

2020-12-26 瀟湘晨報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你好。

不久前,一個短視頻感動了不少網友:工地上,一名男子正在幹活,身穿校服的女孩跑來撲通跪下並大喊,「爸爸,我考上清華大學了!」然而沒過多久,這個帳戶又發布了一個短視頻:病床上,躺著一名中年男子,女孩撲倒在他身上痛哭,告訴植物人父親自己考上了大學。眼尖的網友發現,兩個女孩是同一個人,而植物人父親正是工地上幹活的男子。劇情急轉直下,點過贊、打過賞的網友紛紛跺腳:原來被騙了!

事後,網警部門發文譴責,「希望大家能傳播真正的正能量,而不是靠編造吸引毒流量」;短視頻平臺也對該帳戶做出了限流10天的處理。但頗有戲劇性的是,視頻創作者倒喊起了冤,他們委屈地向網友喊話:「目的是傳播正能量,這樣有錯嗎?」「你們看韓劇哭得稀裡譁啦的,怎麼不去找他們呢?我的作品都是段子!」這也令人反思:在魚龍混雜的信息江湖,不同類型信息的邊界如何確定?在流量收割盛宴裹挾之下,用戶如何做出理性判斷?

圖片來源:新浪網

傳播學者梅羅維茨在《空間感的失落》一書中提出,電子媒介使各種信息混雜在一起,從而模糊了原本物理隔離的社會情境,人們隨之要做出行為調整以更好地扮演社會角色。的確,移動網際網路興起之後,人們接收信息的邊界變得模糊了。在過去,早上出門買份報紙,看的是新聞;晚上在劇院真誠流下淚水,但明白故事純屬虛構;即便是看電視,報導與影視也是涇渭分明。而現在,小小手機屏幕,既是報紙,也是電視,還可以是劇場;社交媒體平臺,裝得進國際風雲、人間百態,甚至還有動物世界。也許一秒前還在刷高考錄取動態新聞,下一秒就切換到「女子跪謝父親」,不明真相的用戶把表演誤認為事實也情有可原。

但在短視頻平臺上,一些創作者恰恰利用了這一點,有意模糊著真與假,混淆了新聞事實和表演創作的邊界。文化學者張頤武曾歸納,短視頻具有片段性和表演性。發現某些新聞事件傳播量大面廣,一些創作者就截取其中最有戲劇性的片段,開始搞複製粘貼式創作。從「跪謝父親」系列視頻,到「外賣小哥痛哭」的擺拍視頻,再到偽裝作街頭監控的自編自演,很多廣為流傳的視頻其實是擺拍之作,不少觀眾在知道真相後紛紛表示反感。

誠然,一些虛構視頻讓不明就裡的觀眾隨之喜怒悲思,就作品內容而言也沒有刻意傳播負能量。但與時間、地點、人物、情節等方面具有虛擬性的戲劇、影視作品相比,不少擺拍視頻刻意模糊自己的創作痕跡,營造一種新聞記錄的真實感,容易讓觀眾信以為真。在「傳播正能量」的辯解背後,也有著賺取流量、進而通過廣告變現獲取收益的把戲。正所謂「修辭立其誠」,觀眾並不排斥匠心獨具的虛構作品,更不排斥介入現實的藝術創作,但刻意模糊虛構與現實的界限、騙取觀眾關注的做法,從動機上看已經走偏了。如果擺拍視頻大行其道,將耗費人們的注意力資源,讓真正動人的故事湮沒與信息海洋中,還會汙染視頻平臺的生態。而一旦「由真變假」,更難免會給觀眾帶來情感和道德上的雙重衝擊。

圖片來源:「新周刊」公眾號

媒介技術賦予人們獲取信息的便利,但同時也對人們的媒介素養提出更高要求。大眾媒體興起以來,假新聞一直都存在。19世紀末,美國報業經歷過「黃色新聞」時期,廉價報紙為了比拼銷量而捏造事實、散布謠言。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由於缺乏把關程序,網絡假新聞頻頻出現,新聞反轉事件也時有發生。如果說以往新聞反轉的原因還在於對事實片段化、誇張化、碎片化的呈現,那麼現在的短視頻擺拍則完全脫離了新聞生產的範疇。尤其是藉助技術手段,讓「眼見也不一定為實」。無論圖片多麼栩栩如生,視頻如何催人淚下,先別急著衝動點讚,多問一句「真的還是假的」,才不會輕易被收取「智商稅」。

正如「狼來了」的謊言不能說過三次,短視頻擺拍者也不要指望「一招鮮吃遍天」,擺拍套路一旦被曝光,想再騙取流量就沒那麼容易了。對於短視頻運營平臺來說,也需要完善規則,維護良好內容創作生態,以醒目的標籤區分各種類型信息,避免造成用戶誤解、透支平臺公信力。

這正是:

短視頻真假難辨,看分明您再點讚。

段子手看清邊界,賺流量守住底線。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女孩考清華跪謝父親系擺拍:你這是掙流量,不是正能量
    短短幾十秒的視頻,辛苦勞作的老父親,刻苦學習、知感恩的女兒,再搭配上煽情的音樂,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網友們紛紛留言:女孩考上清華後跪謝父親,太孝順了!太讓人感動了!但是很快,有機智的網友發現,這個帳號曾連續發布多條視頻,考上清華的是同一個小姑娘,可她爸爸一會兒是「工地工人」,一會兒是「拾荒者」,一會兒是「植物人」。這可頓時就讓感動變味了。難道現在,正能量靠編,善心靠擺拍?
  • 媒體評考上清華跪謝父母視頻造假:擺拍的正能量只會引來反感
    媒體評考上清華跪謝父母視頻造假:擺拍的正能量只會引來反感 2020-07-28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考上清華跪謝父親」視頻作者回應:缺乏經驗,未標明是段子
    「考上清華跪謝父親」視頻作者回應:缺乏經驗,未標明是段子 2020-07-28 0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父親」賺足眼淚,網友被忽悠了?
    近日,幾段「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父親」的視頻火了,網友紛紛點讚,表示被感動得眼淚直流 。但隨後有網友發現,該帳號曾連續發布多條視頻,考上清華的是同一個小姑娘,可她爸爸一會兒是「工地上的工人」,一會兒是「植物人」,大家是被忽悠了嗎?7月24日,@江蘇網警 針對該視頻的發布表示,「希望大家能傳播真正的正能量,而不是靠編造吸引毒流量」。
  • 「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父親」視頻被批,作者哭泣回應:都看得出是段子...
    ▲「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父親」視頻截圖。前不久,一段「女兒考上清華跪謝父親」的視頻突然大火,不少人表示被女兒的行為感動。但很快有眼尖者發現,還有幾個同類型的視頻,視頻中女兒皆是同一人,可他父親卻不斷地變化身份,譬如「工地工人」、「撿瓶子的」、「植物人」等。
  • 閃電評論丨從「化糞池警告」到「正能量擺拍」 網絡傳播需要建起...
    二是網上瘋狂流傳的「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父親」的視頻,收割了不少眼淚,結果卻被發現為「女孩還是那個女孩,父親卻是三個父親」,這只是一個自演自導的「擺拍」。不管是拿「無知」當流量、還是拿「炒作」當流量,都是違背了公序良俗和社會道德底線的「毒流量」。
  • 女孩考上清華被捐助20萬,男孩考上本科交不起學費,為什麼這樣?
    老家是豫西南的小縣城,每年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鳳毛麟角。去年縣高中有一個女孩考上了清華大學,那是女狀元啊,很快這個消息傳遍全縣角角落落。女孩家裡就熱鬧了,每天都有新聞單位採訪,還有許多人拿著手機拍小視頻,這都不說,縣裡舉行了表彰大會,會上女孩獲得一個大紅包:5萬元獎學金。
  • 靠「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的女孩
    靠「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的女孩 原標題: 在這樣的環境下,學會說話、讀唇、辨別音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一位名叫江夢南的女孩卻做到了。  9月新學期開學,這名26歲的女孩正式入讀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為一名博士研究生,她堅忍求學的故事也打動了清華園內外許多人。
  • 清華女孩為幫父親還2億債,無奈回家賣魚,如今一條魚賣出1500萬
    在我們的眼中,那些清華北大的學生,他們勢必是要與常人不同的,他們的智力遠高於平凡的人,因此他們才會受萬人矚目,而他們的家境也肯定會很好的,正是因為有一個好的家境,才會讓他們接受優質的教育,最終憑藉著這些資源而考上清華北大,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她也是一個清華的學生,她有著優渥的家境,還有著渾然天成的美貌,就像精雕玉琢的最完美的藝術品,然而突然有一天,她從一個富家千金變成了一個養魚女
  • 湖南男孩以674分考上清華,父親每日挑200擔沙供他上學,後來如何
    而接下來,我要講的這個男孩是曾以674分考上清華,父親每日挑200擔沙供他上學讀書,後來的他怎樣了呢?就讓我們探個究竟吧!人的這一生總會有很多苦難,有的人一生下來就贏在起跑線,而有的人有用這一生的經歷奮鬥,探索自己實現美好的未來。而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只有自己不斷的努力奮鬥,不負眾望,終有一天你會跨越這座遮擋你的山峰,看見前面的風景。
  • 寒風中,河南大姐跪謝陌生小夥,背後故事驚心動魄
    被跪謝的小夥叫劉小勇,27歲。 12月8日,一12歲女孩落水, 在零下3度的天氣裡, 劉小勇跳入冰河救起女孩,之後悄然離開…… 冷水刺骨,善舉暖心。
  • 唯一一個成為童星,考上清華的女生,從小沒拍過戲,面值和成績一樣高
    卻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思想已經有了影響 —— 羅曼·羅蘭在娛樂圈都有很多的明星,他們經常以光鮮豔麗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熒幕上,也有很多的童星她們在小小年紀的時候就出道了,而她們年紀尚幼的時候就得拼命的賺錢,因此大多數的童星他們都沒有辦法考得很高的成績,好在藝術生的分數線是比較低的,所以他們才能夠上那些專門的影視類的專業,但是有一個童星她卻非常的獨特,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清華大學
  • 他高考674分考上清華,面對鏡頭痛哭,父親每天挑200擔沙供他上學
    對於大多數貧窮人家的孩子來說,可能人生的出路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學。因此,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寒門出貴子",窮苦人家的孩子經過努力考上清華北大之後,改變命運的故事我們也聽說過不少。楊堋,就是這樣一個窮人家的孩子。
  • B站35歲UP主自學,發布44條學習視頻,立志考上清華北大
    於是相信經常關注B站的小夥伴,都能感覺到B站如今的變化,不少多元化的視頻內容橫空出世。而且有不少為了夢想努力奮鬥的年輕人,甚至選擇用B站的視頻記錄他們的日常生活。而B站近期更是出現一位35歲UP主,不僅自學高中知識、發布44條學習視頻,並且立志要考上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