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增長的同城快遞背後,是快遞界限的模糊?

2020-12-22 騰訊網

國家郵政局公布今年5月份的運行數據: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73.8億件,同比增長41.1%;業務收入完成771.9億元,同比增長24.9%。

國家郵政局公布618年中大促期間的運行數據: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46.78億件,同比增長48.66%。

國家郵政局公布端午假期的運行數據:郵政快遞全行業共攬收快遞包裹6.07億件,同比增長45.38%,投遞快遞包裹6.51億件,同比增長47.68%。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受疫情影響,復工復產後,在市場存量已達到很大規模下,快遞行業仍保持很大的增長以及增速,不斷刷新往年數據。但就在快遞紅紅火火的一個角落,本應發展不錯的同城快遞卻出現了增速低迷的狀態,一度呈現負增長現象。導致發生了什麼?

不同於同城快遞的低迷,異地快遞和國際/港澳臺快遞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趨勢,增長明顯。我們回顧同城快遞今年5個月的情況,1-3月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同城出現萎縮的負增長也能理解,但4月、5月這兩月是復工復產的時期,同城快遞業務理應呈現高增長的態勢,卻只表現出萎靡不振的個位數業務量增長。

我們再來回顧下同城快遞近12年的發展歷程,2009-2013年超高速增長期、2014-2016年高速穩定增長期、2017-2018年增速趨緩期、2019年至以後負增長期。

在這些文字背後所代表的數據,大家應該也能想像。為何會這樣?道理很明顯,同城快遞這塊美味蛋糕,越來越多的人進來搶食,餓了麼、美團、閃送、達達……蛋糕這裡被人吃了、那裡被人吃了,直到最後,搶食的只剩殘渣剩飯時,這些企業那還有大塊的蛋糕給他們帶來業務量的高幅度增長。

雖然這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國家郵政局在統計數據並不把新業態和新模式(外賣配送、眾包物流、即時配送)的市場主體納入統計範圍,但不言而喻的,在大量玩家進入市場的同城快遞,在瘋狂搶食下造成了同城快遞的萎縮。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矛盾,隨著新勢力與老玩家的發展,涉及的業務領域也會越來越的開始重疊,甚至同城快遞漸漸延伸到了快遞業務,而快遞公司也在新零售的崛起和演變中,把業務觸手伸向了同城快遞,這樣的結果,勢必造成競爭的加劇,衝突的增多,這是必然的趨勢。

今年快遞江湖的局勢異常複雜,各種力量暗戰不斷:拼多多「攪局」,阿里「做局」,小米「入局」,騰訊「謀局」,美團「破局」…快遞江湖的爭鬥,早已脫離快遞的範疇。

END

相關焦點

  • 京東快遞揮師同城快遞,「寄快遞選京東」點燃新戰場
    京東快遞小程序首頁也上線了同城送入口,可寄送物品包括文件、食品飲料、鮮花、蛋糕、水果生鮮、數碼家電、服飾鞋帽等。消費者也可通過京東小哥微信公眾號下單。目前,同城服務已在北京、上海、廣州、長沙4個城市推出。 這一信號,是京東快遞全面點燃同城快遞新戰場。眾所周知,京東個人快遞服務,經歷半年多時間的生長,開始高度裂變,快速連接千家萬戶。
  • 申請註冊「中通同城」商標 中通快遞打什麼算盤?
    今年雙11,包括#想退款發現居然發貨了#、#今年雙十一快遞有多快#等與快遞時效相關的話題一度佔據微博熱搜榜幾個席位,就透露出快遞發貨時效備受消費者關心,而這背後,主要還是關乎同城配送的時效問題。2017年11月,中通快遞正式在西安上線同城業務,當時,西安市區的快遞可實現最快兩小時送達。2018年4月,中通快遞又宣布上線「City Express」同城配送業務,主打同城「四小時」內配送。2019年8月,中通雲倉科技成立中通雲配(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入局與同城業務相關的同城倉配。
  • 國家郵政局:去年同城快遞業務量 比重下降5.1個百分點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張露)10年前,中國人均使用快遞還不到2件、2016年中國人均使用快遞約為23件、2017年中國人均快遞約為29件、2018年中國人均快遞約36件,2019 年中國人均使用快遞約45 件……快遞正在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 快遞還是慢遞?發順豐快遞同城15天才到
    「國慶節前寄了個快遞,竟然15天了才收到,改名叫慢遞算了!」10月10日,半島網記者接到青島市民劉女士(化名)反映,由於順豐快遞太慢,導致自己被客戶要賠償,順豐卻一直沒有個說法,讓她氣憤不已。  劉女士說,在杭州訂了一批貨需要進行加工後發往國外,當時客戶著急用貨,想著順豐快遞收費雖然高但是速度快,就在9月25日的時候從杭州花30元發了順豐包裹,從杭州市餘杭區發往臨安區進行貨物的後期加工,沒想到快遞都沒出杭州市運輸了15天才到。
  • 5月快遞業務量、收增速均超30% 58同城招聘服務助力快遞業復工復產
    來源:創商網據國家郵政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5月,快遞業務量預計完成73億件,同比增長39.6%;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完成810億元,同比增長31%。快遞業在疫情後期逆勢增長,業務量、收增速均超30%,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
  • 順豐快遞-順豐快遞單號查詢
    查詢快遞前:請先點擊上面藍字
  • 順豐快遞+順豐快遞查詢單號查詢
    查詢快遞前:請先點擊上面藍字
  • 前11月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741億件 收入同比增長17.0%
    前11月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741億件 收入同比增長17.0% 2020-12-14 09:07:32 來源 : 北京商報
  • 雙11餓了麼跑腿需求猛增 幫取快遞量環比增長超四成
    雙11收快遞有了新姿勢:外賣小哥1元起代取快遞,直接送到家門口,同城取送一小時達。數據顯示,尾款交付後,餓了麼藍騎士幫取快遞訂單量增長四成,平均配送距離1.4km,最短配送距離僅10米。付尾款當天0:21分,已經有用戶收到了快遞,並下單請餓了麼小哥幫忙取出。
  • 同城快遞除了拼速度更要拼啥?
    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提升標準化程度、建立操作規範,就成為快遞企業能否成功開展同城業務的關鍵。公開信息顯示,「同城半日達」將在周一到周五為客戶提供「上午寄、下午到;下午寄,次晨達」的限時快遞服務。其時效與今年年初在上海試行的「同城當日遞」相似,推廣城市也比此前多了廣州、深圳、北京三座城市。因此,「半日達」就相當於擴圍升級後的「當日遞」。
  • 極兔快遞被封殺背後的秘密
    極兔快遞一成立,就拿到了段永平的投資。至今融資近百億元。2015年8月極兔由印尼首都雅加達作為起點,是東南亞首家以網際網路配送為核心業務的科技型快遞公司,業務涉及快遞、快運、倉儲及供應鏈等多元化領域,業務類型涵蓋同城、跨省及國際件。
  • 德邦快遞2019年這項業務實現100%增長,背後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2019年,正處在由零擔快運向大件快遞轉型的德邦快遞,在水果生鮮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據悉,截至2020年3月底,德邦快遞水果生鮮領域年度收入已突破1.4億,同比增長100%。生鮮農產品物流解決方案,德邦快遞穩健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德邦快遞2019 年上半年收入為118.92 億元,同比增長16.65%,毛利潤為12.38億元。其中,快遞業務營業收入為66.77億元,同比增長49.86%,快運業務營業收入為49.92億元,同比下降9.70%。
  • 研報:即時配送能搶走快遞多少訂單?
    時效界限的存在導致全網快遞等時效相對較慢的物流形式,難以滿足消費者越來越高的時效需求。具體來看: 全網快遞:24小時送達是全網非航空快遞的「時效界限」。普通陸運最快時效產品也難以保證大規模單量穩定24小時內送達。原因在於分撥中轉在每天固定時段開始,且長途運輸、支線運輸、末端派送等多環節使得時效難以進一步提升。
  • 快遞行業也要贏在起跑線上?
    非電商件市場主要包括商務件(時效件為主)和個人散件(以低時效電商退貨件為主),據安信證券測算,電商件佔大盤比連年增長,2019年佔比已達79%,這使得電商件市場成為炮火集中區,散件市場卻鮮少獲得關注。但相對於靠規模取勝的電商件,商務件和個人散件毛利率更為豐厚,快遞公司們無不眼饞。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快遞公司打價格戰的同時,正騰出手拓展商務件和個人件市場。
  • 中通快遞申請「中通同城」商標
    據羅戈網獲悉,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中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條名為「中通同城」的商標信息,申請日期為2020年11月30日,國際分類涉及39-運輸貯藏,商標狀態為「商標申請中」。據了解,早在2017年11月,中通快遞西安同城業務正式上線,西安市區實現最快兩小時送達。2018年4月,中通又宣布上線「City Express」同城配送業務,主打同城「四小時」內配送。2019年8月,中通雲倉科技成立中通雲配(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入局同城倉配。
  • 5月快遞業務量為73.8億件 同比增長41%
    【環球網綜合報導】近日,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5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73.8億件,同比增長41%,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快遞業務收入完成771億元,同比增長25%,呈現擴容提質的發展態勢。1-5月份,郵政服務業務總量累計完成1166.3億元,同比增長18.4%;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累計完成106.3億件,同比增長6.7%;郵政寄遞服務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82億元,同比增長3%。
  • 中國快遞物流行業呈現八大發展趨勢
    2019年,我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 635.2 億件,同比增長 25.3%,依然延續逐年跨新百億量級的增長態勢。業務量超過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經濟體總和,佔全球包裹量超過 50%,連續 6 年穩居世界第一,2019 年增量(128 億 件)已接近 2014 年全年業務量。
  • 見「V」知著,從快遞大數據看中國經濟復甦→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2月21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實現了從500億、600億、700億、800億的四連跳。四連跳!這份亮眼成績單請「籤收」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增速經歷了從負到正再到重回高位區間運行的轉變。
  • 見「V」知著,從快遞大數據看中國經濟復甦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2月21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實現了從500億、600億、700億、800億的四連跳。  四連跳!這份亮眼成績單請「籤收」  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增速經歷了從負到正再到重回高位區間運行的轉變。
  • 全國年快遞量首超800億 快遞業邁入數位化物流時代
    800億件,創下我國快遞發展史新記錄。  快遞業務量增速強勁的背後,是居民網購消費的強勁。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全國網上零售額已超10.5萬億元,佔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1萬億元的比例為29.9%。電商購物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已接近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