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時報
奇德新材嬰童出行用品收入佔比已從2017年的60.12%下降至2019年的44.47%,2020年上半年再度下探至17.59%。另外,該公司收入佔比增加的汽車配件領域,也面臨汽車行業產銷量下滑的境況
《投資時報》 研究員 董琳
近日,一家專業從事高分子工程塑料研究及製造的企業——廣東奇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奇德新材)創業板IPO審核進入問詢階段。
此次IPO,該公司擬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2104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據招股書顯示,奇德新材本次擬募集資金3.26億元。其中,1.72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高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智能製造項目,1.12億元用於精密注塑智能製造項目,0.43億元將用於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資料顯示,奇德新材成立於2007年,主營業務為改性尼龍(PA)、改性聚丙烯(PP)為主的高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及其製品、精密注塑模具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及相關服務。該公司產品可廣泛應用於嬰童出行用品、運動器材、汽車配件、家用電器、辦公家具、防護用品等領域。
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奇德新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2億元、2.46億元和2.69億元和1.9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35億元、0.37億元、0.52億元和0.54億元。
雖然奇德新材報告期內營收和淨利潤保持增長,但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其子公司均存在虧損的情況。
招股書顯示,奇德新材擁有2家全資子公司,分別為中山邦塑精密塑膠有限公司(下稱中山邦塑)和奇德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子公司中山邦塑參股了4家公司,分別為廣東寶貝天使兒童用品有限公司、廣東邦塑汽車精密模具有限公司、韶關邦塑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德寶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所持股份分別為90.91%、67.00%、60.00%、25.00%。
其中,中山邦塑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分別為1068.19萬元及-59.96萬元,寶貝天使同期淨利潤分別為-50.01萬元及-39.35萬元,邦塑模具同期淨利潤分別為248.21萬元及-255.48萬元。
關聯交易引關注
據招股書披露,奇德新材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饒德生。饒德生直接持有該公司44.36%的股份,並通過邦德投資和奇德控股分別間接控制公司18.38%、5.30%的股份,實際支配的有表決權股份合計佔公司股本的68.04%。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饒德生的侄子堯善昌持有廣東邦凱塑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邦凱塑料)60%股權,並擔任執行董事、經理的職位。邦凱塑料成立於2009年,營業範圍包括工程塑料、塑料製品等產品的加工與銷售,與公司所屬同行。
同時,公司另一持股5%以上主要股東陳棲養的兩個兒子也經營著兩家與奇德新材業務相似的公司,分別為陳衛華控制的東莞市名塑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名塑新材)、陳衛明控制的廣東龍道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龍道新材)。
其中,龍道新材成立於2014年,從事工程塑料研發製造,模具的設計開發,產品涵蓋PA(尼龍)、PP(聚丙烯),與奇德新材業務高度相似;名塑新材則成立於2018年6月,經營範圍同樣包括工程塑料、塑料製品等。
報告期內,奇德新材曾與上述企業發生過關聯交易。2017年,奇德新材向龍道新材銷售改性尼龍、改性聚丙烯的金額為80.04萬元;向邦凱塑料銷售改性尼龍的金額為249.07萬元。
證監會在對奇德新材料第一輪問詢給出的反饋意見要求該公司具體說明上述企業與奇德新材是否構成同業競爭,是否存在通過與關聯方的關聯交易、讓渡商業機會或其他利益輸送侵害中小股東利益的風險。補充說明並披露該公司避免上市後出現同業競爭的應對措施及其有效性。
對此,奇德新材解釋稱龍道新材和邦凱塑料雖然與公司從事相同或相似業務,但不屬於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同業競爭範疇。由於經營業務類似,上遊供應商存在少量重合,該等供應商主要為行業內規模較大的原料供應商或貿易商,公司與龍道新材、邦凱塑料擁有少數重疊供應商符合行業的經營特點。因此,不存在通過與關聯方的關聯交易、讓渡商業機會或其他利益輸送侵害中小股東利益的風險。
毛利率波動明顯
據招股書披露,奇德新材主要產品包括改性尼龍複合材料及製品、改性聚丙烯複合材料及製品、其他改性複合材料及製品和精密注塑模具。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3.84%、30.02%、35.35%和44.19%,呈明顯波動趨勢。
《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該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的波動受到來自上遊原材料價格波動與下遊客戶定製化需求的雙重影響。
一方面,該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材料是尼龍、聚丙烯等。2017年至2019年,原材料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分別為81.99%、83.16%、79.7%。而尼龍、聚丙烯等屬於石油衍生品,價格通常受到原油價格波動的影響。
2018年度國際原油平均價格為69.78美元/桶,較2017年增加17.35美元/桶,增幅為33.09%;2019年度國際原油平均價格為64.04美元/桶,較2018年度下降5.74美元/桶,降幅為8.23%;2020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平均價格為39.20美元/桶,較2019年度下降24.84美元/桶,降幅38.79%。受原油價格回落的影響,國內聚丙烯、尼龍的價格均出現明顯下滑。
由此可見,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毛利率增長較快主要受益於原材料價格下滑。奇德新材也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存在因主要原材料價格變化導致經營業績波動的風險。
另一方面,高性能改性尼龍複合材料主要應用於高端嬰童推車及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的關鍵結構件、運動器材核心結構件、汽車配件功能部件等,下遊主要包括嬰童出行用品、運動器材、汽車配件等領域。
報告期內,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嬰童出行用品、運動器材、汽車配件、家用電器和防護用品等,上述行業的收入合計分別為1.88億元、2.02億元、2.19億元和1.77億元,佔當期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5.36%、82.40%、81.18%和89.32%。
但是,《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奇德新材嬰童出行用品的收入佔比卻一再下滑,從2017年的60.12%下降至2019年的44.47%,2020年上半年再度下探至17.59%。另外,該公司收入佔比增加的汽車配件領域,也面臨汽車產銷量下滑的境況。2019年,中國汽車的產銷量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7.51%、8.23%,降幅有所擴大。若整車產量下滑,汽車配件領域能給公司施展的空間或將縮小。
奇德新材嬰童出行用品的收入佔比情況(萬元)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產能利用率下滑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隨著下遊需求增速放緩,奇德新材此次募投項目的產能利用率已出現下滑,新增產能的消化能力或值得關注。
根據募資規劃,此次IPO的募資額將主要用於進一步擴大產能。其中,「高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智能製造項目」將為公司高性能複合材料將新增2.5萬噸/年的產能,「精密注塑智能製造項目」則將新增精密注塑件產能7000噸/年。
而據招股書披露,奇德新材高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的年產能力從2017年的1.2萬噸提升至為2019年的1.56萬噸後,其產能利用率已從94.42%降至82.34%。
同期,公司高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製品的產量從2650.33噸降至1810.57噸,產能利用率從106.71%降至85.01%。
對此,奇德新材解釋稱,高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產能利用率有所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公司2018年年末購置了機器設備,導致2019年產能增加2467.50噸,而公司2019年產量略有減少。
高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製品產能利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客戶樂瑞集團產品線調整,其新品上市需要一定的籌備時間,在籌備調整期間其減少了對公司產品的採購,導致訂單業務量階段性下降,同時由於公司2017年底增加了機器設備導致2018年度產能有所增加,因此產量下降但產能增加,導致產能利用率降低。
奇德新材高性能高分子複合材料和製品產能利用率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