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全州縣東山瑤族鄉多舉措抓實抓強村級集體經濟

2021-01-10 中新網廣西新聞

  中新網廣西新聞8月28日電(唐從莉)近年來,桂林市全州縣東山瑤族鄉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增強基層組織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保障,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在整合資源、創新模式、人才強村方面下功夫,實現村級集體經濟跨越式發展。

  整合資源,上下聯動,凝聚發展集體經濟合力。樹牢「黨建+集體經濟」工作思路,制定《集體經濟發展整村推進計劃》,鄉黨委統籌整合上級扶持資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強農惠農政策,各村黨群理事會做好種養殖規劃、技術指導及設備購置等工作,把銀行、企業、合作社、農戶連成一條線,形成上下聯動、集中發力、互利共贏的發展格局。2020年以來全鄉發放產業獎補資金257.195萬元,發放小額信貸397.7萬元,吸收社會企業收購東山紅辣椒近58000斤。

  圖為引進老闆在東山白竹村委收購集體經濟產業紅辣椒。

  創新模式,因地制宜,壯大發展集體經濟實力。盤活閒置資源,繪好產業發展「作戰圖」。各村根據氣候、土地、水源等因素髮展「一村一品」經濟,形成了蔬菜、家禽、林果、藥材等各具特色的集體經濟產業模式,同時堅持產業發展與鄉村農家樂、鄉村觀光旅遊、生態環境保護等融合發展。2020年鼓勵各村種植紅辣椒340畝,開荒創建優質稻基地600餘畝,發展2個魚稻共生基地共計800餘畝,推廣種植的500畝豆角預計年產量達100萬斤,白嶺村集體經濟覆盆子種植基地近600畝。成立了村民合作社16個,全鄉各類產業專業合作社達75個。

  圖為組織幹部深入田間地頭交流分享村級集體經濟經驗。

  人才強村,培育結合,提升發展集體經濟動能。建好人才培育「加油站」,堅定踐行「小康不小康 關鍵看老鄉」的論述,大力實施「領頭雁」培養工程,注重培養懂經營、善管理、能致富的農村各類技術實用人才。從村級人才庫中擇優推選村「兩委」幹部,提升班子抓經濟、促發展的整體水平。目前全鄉59名村「兩委」幹部中,致富帶頭人31名,佔52%以上。通過採取專題培訓、外出學習、遠程教育等形式,每年對村幹部進行業務輪訓,對村黨組織帶頭人、黨員和群眾致富帶頭人開展集中培訓,今年共培訓村幹部140人次,培訓黨員、群眾致富帶頭人170人次。

 

 

 

相關焦點

  • 桂林全州縣東山瑤族鄉:小小冬蘿蔔讓閒置土地變閒為寶
    中新網廣西新聞12月13日電(廖雨剛 周曉豔)年末歲尾,在桂林市全州縣東山瑤族鄉六字界村委會,一派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村民們忙著將瑤鄉東山特色雪紅白蘿蔔裝車外運。「東山瑤族鄉一年霧較多,被稱為雲層裡的人家,特有的氣候讓這裡的雪紅白蘿蔔水份足、因為脆甜特色成為了搶手貨。」前來收購的廣東蔣老闆說。
  • 全州縣東山瑤族鄉:「麻辣」書記開出脫貧致富路
    桂林市全州縣東山瑤族鄉錦榮村黨支部書記奉世元激動地說。全州縣東山瑤族鄉錦榮村巖口自然村地處偏遠山區,由於受地理環境制約,土地相對貧瘠,人們思想也相對落後,發展產業帶動脫貧致富一直是群眾的「心病」。雖然經過多年的努力,貧困戶實現了集體脫貧,但距離致富奔小康依然有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 廣西桂林:全州上塘古村落景如畫春意濃
    2020年3月22日,廣西桂林,航拍全州縣東山瑤族鄉上塘村,空中俯瞰這裡春意盎然、美景如畫!廣西桂林,航拍全州縣東山瑤族鄉上塘村,空中俯瞰這裡春意盎然、美景如畫!3月22日,廣西桂林,航拍全州縣東山瑤族鄉上塘村,空中俯瞰這裡春意盎然、美景如畫!
  • 石門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繪就全面小康新底色
    據悉,這是維新鎮毛家坪村的湘蓮產業基地,有700多畝,全鎮加起來共有2500多畝。 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是產業扶貧的有力舉措,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法寶。在維新鎮,紐荷爾臍橙高標準產業園、湘蓮特色種植基地、花椒示範園等16個產業基地,持續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不斷為全面小康增色添彩。
  • 鄖陽區三項舉措抓實村幹部教育培訓
    著眼於進一步提升村幹部服務群眾、引領發展能力,鄖陽區積極探索村幹部教育培訓路徑,採取下鄉「送教」、集中「研學」、外出「取經」等方式,抓實村幹部教育培訓,努力打造一支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生力軍」。用活優勢資源,下鄉「送教」。
  • 理論研究|龔明漢:堅持黨建引領 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加大黨委統籌力度,確保抓緊抓實。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不是村裡「一家之事」,而是各級各部門共同之責。堅持高位推進,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書記工程」,成立專抓辦公室,構建「州統籌、縣組織、鄉推動、村實施」的集體經濟發展體系,凝聚組織、農業、財政、旅遊等部門合力,統籌推進項目規劃、品牌推廣、產品營銷、審計監管,形成舉全域之力抓集體經濟的生動局面。
  • 雙牌縣上梧江瑤族鄉:多舉措做好村級財務公開工作
    本網訊 (通訊員 黃擁軍 鄧穎)為進一步推進村級財務公開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織密村級財務監督管理網格,還廣大群眾一本「明白帳」,雙牌縣上梧江瑤族鄉財政所多舉措規範村級財務公開工作。規範公開內容,保證內容全面。
  • 貴州銅仁:「強化三力」撬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謀全局 強引領 齊發力 ——貴州銅仁「強化三力」撬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近年來,銅仁市緊扣產業發展
  • 強基固本築堡壘 凝心聚力促脫貧 蘭州抓實基層黨建引領脫貧致富
    採取「投資入股,定額分紅」的辦法,落實分紅資金,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級集體收入,切實推動黨組織在產業鏈上「建得牢」,黨員在產業鏈上「聚得住」,群眾在產業鏈上「穩致富」。教場村發生的可喜變化,正是蘭州市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綱舉才能目張,好的頂層設計是完成任務的前提和保證。
  • 河北廣平縣廣平鎮為村級集體經濟點亮發展「航燈」
    今年以來,廣平縣廣平鎮認真開展「抓黨建、促脫貧、保小康」活動,積極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新模式,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在高質量發展上迅速破題、找對答案。以鎮級股份經濟聯合總社為載體,以邯鄲日報社中原商報推出的「鄉村振興抗疫惠農」活動為抓手,以農資惠農項目為突破口,通過科學化運作,實現集體有積累,群眾得實惠,全面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破題發展。
  • 魏建鋒在大荔縣調研時強調 依託產業優勢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來到官池鎮東陽村,魏建鋒走進設施蔬菜大棚察看蔬菜長勢,了解村級集體經濟運營模式,向菜農詳細詢問蔬菜種植、產銷收入等情況。魏建鋒指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是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要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做優做精特色產業,健全收益分配和利益聯結機制,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
  • 德州臨邑縣翟家鎮:下準「五子棋」走活村級集體經濟
    大眾網·海報新聞 通訊員 劉市政 臨邑報導近年來,德州市臨邑縣翟家鎮搶抓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機遇,積極探索新途徑、新模式、多元化壯大村集體收入新路子,著力走準「五子棋」,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穩定增收。目前,全鎮56個行政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5萬元。
  • 懷柔區不斷創新體制機制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原有的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模式已不適應現代經濟發展要求,為保護農民和集體的財產權益,應把創新體制機制、改革集體經濟產權制度作為首要任務。」在區五屆人大六次會議上,區人大代表李學明提出的「關於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中統籌鎮村兩級經濟合作組織的建議」得到了區農業農村局的高度重視。 去年年初,區農業農村局著手制定《關於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實施方案》,目前該方案已正式印發。
  • 安徽太和縣大新鎮: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針對部分村個別幹部面對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感到束手無策的情況,鎮黨委堅持思想先行、觀念先轉,先從態度上表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決心和態度,要求各村黨組織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中佔據領導核心地位,把講政治貫穿於工作全過程。
  • 馬承祖在玉山德興調研時強調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強化責任意識,狠抓工作落實,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不斷做大做強旅遊產業,紮實建好管好水利工程,為「決勝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饒」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玉山縣,馬承祖來到他掛點的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下塘鄉松嶺村,實地考察了松嶺耘耕有機水稻種植基地、扶貧車間項目建設現場,詳細了解該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
  • 趙建鋒在瓜州調研督導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及「四抓兩整治」落實情況
    4月16日,酒泉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趙建鋒先後到瓜州縣梁湖鄉、雙塔鎮、腰站子東鄉族鎮調研督導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以及「四抓兩整治」等基層黨建重點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強調要切實扛起責任、認真履行職責,繼續從嚴從實、加大工作力度,以實際行動全力推動打贏脫貧攻堅戰。
  • 普定縣定南街道:多舉措助力脫貧攻堅
    據普定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補短板、強弱項、助發展,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最後總攻的全面勝利,定南街道多舉措助力脫貧攻堅。鞏固提升脫貧成效方面,充分發揮村級公司、合作社橋梁紐帶作用,強化「村級公司 合作社 農戶」模式,以一村一特色大力發展「三種一養」產業,加大產銷對接力度,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最大限度地增加農民收入。同時,持續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在農業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 16位市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三是聚焦問題抓整改。以村、社區「兩委」統一換屆為契機,選好配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按平均每村不少於2名的數量儲備一批村級後備幹部。健全流動黨員雙向共管機制。四是聚焦保障抓鞏固。持續推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專職化管理,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 樅陽縣:駐村選派幹部「四抓四強」促村整體提升
    抓班子強隊伍。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緊緊牽住基層組織這一「牛鼻子」。樅陽縣55個貧困村駐村選派幫扶第一書記注重抓班子帶隊伍,基層黨組織堅強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更加凸顯。村級組織後備力量是農村發展的「潛力股」,是村「兩委」班子的「活力源」。
  • 州「村社合一」觀摩會 看「都勻模式」推動集體經濟提速發展
    【第一觀摩點】馬尾村:「12345」「村社合一」模式  推動集體經濟提速發展  小圍寨街道辦事處馬尾村位於都勻市南郊,距市區8公裡,轄14個村民組,共 667戶2385人,村黨支部下設 3個黨小組,共有正式黨員 61名,預備黨員3名。成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