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劉莊之行讓我受益匪淺,回來後,我要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盤活優勢資源,帶領鄉親們繼續向小康生活進發。」近日,剛剛結束在河南省新鄉市劉莊村學習考察的鄖陽區柳陂鎮王家學村幹部張海峰興奮地說。著眼於進一步提升村幹部服務群眾、引領發展能力,鄖陽區積極探索村幹部教育培訓路徑,採取下鄉「送教」、集中「研學」、外出「取經」等方式,抓實村幹部教育培訓,努力打造一支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用活優勢資源,下鄉「送教」。圍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種養、手工針織、電子商務、農產品市場營銷等新技術、新模式,挑選優秀業務骨幹、農技專家、田秀才、養殖、種植業和電商專業技術人員,深入一線進行現場教學,及時幫助解決黨員發展、村幹部隊伍建設、黨內政治生活規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市場營銷等基層工作遇到的難題。利用每月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縣鄉領導幹部深入村組一線,實地調研指導,運用集中學習、上黨課、座談交流、場院會等形式,廣泛開展學習教育、政策宣傳,推動黨的最新理論、政策法規進農村、社區、機關、企業、學校。推進「包鎮走村入戶」常態化,31名區四大家領導帶頭建立工作聯繫點,通過包保鄉鎮、遍訪行政村、開展入戶走訪,及時了解基層黨建工作特色做法和存在的問題,現場進行解答,適時進行跟蹤問效。
拓展培訓渠道,集中「研學」。實施「紅色頭雁」培育計劃,積極拓展培訓渠道、搭建培訓平臺,提升培訓質效。依託區委黨校、鄖陽大講堂,聚焦理論武裝、黨性教育、品牌培育、農產品電商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等,通過與有關部門合作辦學等方式,邀請省市黨校、農業農村、水利湖泊等專家教授為基層幹部授課;依託與北京市東城區對口協作、國家水利部對口幫扶,與清華大學聯合舉辦「清農學堂」,與武漢輕工大學聯合開展全日制碩士培養,與長江大學聯合開展致富帶頭人培訓,累計培訓村幹部1010餘人次;依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從華中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聘請專家,開展種植、養殖、疫病防治等專題培訓;依託鄖陽革命烈士陵園、玉皇山中原突圍戰鬥遺址、朝陽寺、中華水園、鄖陽黨史館等紅色資源,組織村幹部實地開展紅色教育活動,多途徑提升村幹部綜合素質。
借鑑他山之石,外出「取經」。鼓勵組織村幹部進一步解放思想,以適當方式外出到兄弟縣市區或先進發達地區,開展觀摩學習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拓寬思路,對標先進取長補短、立足自身謀劃發展。積極組織村黨組織書記、鄉鎮黨委組織委員等黨務工作者,參與各級組織的外出培訓,去年以來,先後舉辦培訓班12期,300餘人次分別走進海南、浙江、江蘇、安徽、河北等先進發達地區,實地參觀學習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集體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社區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先進經驗做法。緊盯貧困村產業培訓需求和產業發展技能提升,積極邀請創業致富帶頭人和科技特派員面對面對村幹部進行教學培訓,2020年分別在鄖陽科技學校和荊州市長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開展培訓班5期,參訓人員950餘人。
【來源:鄖陽區委組織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