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謀徐庶一生推薦兩人:一大忠,一大奸,都成三國重量級人物

2020-12-23 文史江山

導語:創業初期的劉備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謀士輔佐,也不知道謀士的重要性,所以二十年來一直敗多勝少。後來徐庶憑藉自己的計謀多次以少勝多扭轉戰局,劉備看得如痴如醉終於明白一個軍師的重要性,隨後拜徐庶為軍師。曹操得知徐庶輔佐劉備後設計將他逼走,一代軍師從此蒙塵。值得一提的是徐庶曾經推薦了兩個人,他們兩人的甚至影響了天下大勢的走勢。

徐庶推薦的一個人就是諸葛亮,他和諸葛亮是同窗也是至交好友,曾經諸葛亮打趣他你這輩子最多也就能做個太守,終究比不過我。徐庶知道儘管諸葛亮看似打趣,但他確實認可諸葛亮的才能,而且也很想幫諸葛亮找到一個可以施展才華的平臺。後來徐庶選擇了劉備,因為劉備很缺軍師,自己加入肯定能得到重視,甚至還能成為劉氏集團的二把手。事後劉備確實對徐庶非常重視,徐庶在這裡的地位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後來曹操抓到了徐庶的老母親並寫信威脅徐庶,徐庶作為一個孝子不忍心母親受苦,無奈只能離開劉備。劉備好不容易得到一個能幫他翻盤的人,還準備共創大業呢,現在徐庶竟然要走,劉備怎麼樣都捨不得。或許徐庶也是捨不得劉備,或許也是劉備的真誠打動了徐庶,他走了之後再次回來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而且還特意強調諸葛亮的才能強於自己百倍,務必要請他出山,這就是著名的"徐庶走馬薦諸葛"的故事。

而諸葛亮加入劉備陣營之後用一場博望坡大火宣布自己橫空出世,隨後再幫劉備集團從不可思議的角度和東吳結盟,然後利用東吳的兵力和曹操開啟赤壁之戰,戰爭結束後還以最少的力氣獲得了最大的勝利果實,劉備成為了實際上的荊州之主。當劉備集團整頓結束後諸葛亮又策劃益州之戰、漢中之戰、用兩場戰役的勝利把劉備推向了巔峰,也創造了三國鼎立的格局。儘管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成為蜀漢實際掌權者,但他從未越權,安安心心做一個忠臣,由此被後世歌頌。

徐庶被曹操逼迫到曹營後寧死不降,曹操想用時間感化徐庶,不僅留下他的性命同時也讓他成為曹衝的老師。起初徐庶以為曹衝應該和其他世家子弟一樣紈絝,但接觸後發現曹沖天資聰慧是個好苗子,自己在曹營也無所事事乾脆培養曹衝,也是對得起自己一身學識。徐庶的這些舉動曹操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曹操認為自己不久後將會得到他的助力。

而徐庶終究不是一個牆頭草,他既然答應了就被終生不為曹操獻策就一定辦到,而且當時的曹丕和曹植兩人正在爭奪繼承人的位置,曹植那邊有楊修輔佐,而曹丕空有長子的身份卻勢單力薄。徐庶看穿了曹丕的心機和權謀,於是把同樣很有心機的司馬懿推薦給曹丕。曹丕正愁沒人輔佐,確認了司馬懿的能力後當即任命他為幕僚,司馬懿後來也幫曹丕成功上位,從此平步青雲。

而司馬懿和其他謀臣不同,他不僅僅是一個軍師而且還是一個野心家。曹操在世時司馬懿夾著尾巴做人,曹丕在世時司馬懿施展才華並開始培養自己的勢力,曹睿上位時司馬懿已經掌政權和軍權成為了實際上的權臣,當曹芳上位之後司馬懿憑藉威望和能力奪取了曹魏的江山。而司馬懿這份隱忍堪稱野心家的典型,他在歷史上的形象也被定性為奸臣。

相關焦點

  • 三國十大謀士排行,第九名徐庶,第六名諸葛亮,第一名竟是他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有意思的時期,建安風骨和謀略計策是三國的代名詞,除了常勝將軍趙雲,古之惡來典韋,錦帆賊甘寧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武將之外,還有諸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謀士,今天就來說一下我心中前十的三國謀士,此排名僅代表個人看法,不代表歷史準確排名。第一名我覺得是他。
  • 後漢三國江湖人物榜:關羽能排第五,徐庶能排第四,前三名是誰?
    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後漢三國江湖人物排行榜:關羽能排第五,徐庶能排第四,前三名是誰?劉備和董卓誰排第一?似乎是從唐宋(只是似乎,也許更早或更晚)開始,江湖人物結義就開始拜關公,但是我們翻開三國正史來看一看,就會發現在後漢三國時期,關羽並不是當年的江湖老大——桃園三結義是沒有的,過五關斬六將是沒有的,華容道義釋曹操也是沒有的,如果這些事情都有,關羽就成了不講義氣:放了曹操,怎對得起結拜大哥劉備劉玄德?
  • 三國時期軍師排名
    三國的謀士有很多,本文簡單講述幾個頂級軍師之間的排名。有諸葛亮、司馬懿,龐統,陸遜,郭嘉,徐庶 三國十大謀士排名 1、諸葛亮 功蓋三分國,名稱八陣圖,說的就是諸葛亮。
  • 三國時期頂級謀士排名
    最初投於袁紹,見袁紹不重用而離去,經荀彧推薦投奔曹操。多謀善斷,為曹操策劃官渡之戰,打敗袁紹、袁譚、袁尚,奠定了中原霸主地位,封洧陽亭侯。因才比天高,故被天地所不容,隨軍徵討烏桓時病死於大漠,年方三十八歲。如果多活幾年三國時代可能提前幾十年結束。
  • 三國殺:身在曹營心在漢,除了荀彧、徐庶你還知道誰?還有我
    所以我現在的近況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內心想著我們可愛的三國殺,身體被學習捆綁得死死的,所以今天我們來講講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看看誰和我一樣那麼慘。我第一次知道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個詞是因為徐庶,因為當時我們老師交給我們一句話「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 三國殺:盤點三國最強謀士武將,SP徐庶第一,陳宮墊底!
    伴隨著《三國殺移動版》在國內的爆紅,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這款遊戲。在遊戲中英雄各具特色,每一位武將都擁有著自己的特色。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最強謀士武將,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武將呢?第一位:SP徐庶作為"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故人物,徐庶在《三國殺》中也擁有著不少的人氣。除了是唯一一位擁有著魏勢力邊框的蜀漢武將,SP徐庶的【無言】與【舉薦】兩個技能更是廣受玩家們的好評,這樣一流的戰力,不愧是頂級的三國謀士。
  • 徐庶不被曹操重用,是因為他划水摸魚?還是因為他和諸葛亮的舊情
    提起徐庶,喜歡三國歷史的朋友估計都不陌生,在《三國演義》中,他曾是劉備最早的謀士之一,劉備之所以能得到諸葛亮,也是源於徐庶的推薦。在書中,曹操擔心他輔佐劉備,因而在程昱的建議下,將其母親擄去當了人質,因此徐庶不得不離開劉備歸順了曹操,但是他歸順曹操後,卻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終其一生,都沒有為曹操謀划過什麼大事。但《三國演義》畢竟只是小說,裡面的很多名人事跡,都是羅貫中根據史料及傳說進行了加工,就連三國三大戰役中的「赤壁之戰」,也都被他給改了個面目全非。
  •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為何曹操不殺他?徐庶結局又怎樣?
    大家都知道徐庶之所以轉投曹操,是因為曹操抓了徐母,找人偽造徐母字跡寫信把徐庶騙過來的,而徐母看到自己兒子後,不但不高興反而以死明志,可以說曹操雖無害徐母之心,但是卻變相逼死了徐母,所以曹操對徐庶是一直都有愧疚之心。
  • 歷史知識——【人在曹營心在漢」徐庶】
    徐庶,字元直,原名福,出身寒門單家,令小說《三國演義》將徐庶的本名誤植為單福。豫州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人。中國東漢至三國時期人物。
  • 徐庶為什麼要離開劉備?
    眾所周知,徐庶之所以離開劉備,主要是因為徐庶的母親被曹操控制。除此而外,還有另外三個原因,可能是你我都不曾想到的。我們一起解讀:(劇照:徐庶)一、三國博弈,各自帳下奇才輩出三國時期是風雲詭譎各路諸侯混戰交融時期,發生在這段歷史時期內的故事有很多,所謂亂世出英雄,回溯當年的波瀾壯闊,魏蜀吳三分天下,各自演義春秋史話。當然,除了這些帳前領袖人物之外,他們的背後當然少不了很多智囊天團。
  • 三國中到死都沒有出山的兩位頂級謀士,究竟有多厲害?
    三國中有許多謀士,如我們熟知的臥龍、鳳雛、小麒麟、冢虎、鬼才、毒蛇等,其中最頂尖的六個謀士分別是諸葛亮、龐統、姜維(或周瑜)、司馬懿、郭嘉、賈詡。除了這6位高手外,還有陳宮、徐庶、荀彧、荀攸、田豐、許攸、李儒等眾多一流高手。
  • 曹操的一生是相當偉大的,他智謀超群善於用人,沒有好壞之分
    我認為曹操是英雄,沒有曹操就沒有三國統一,總不能人人都像劉備那樣顧慮重重,由於他的顧慮害死多少人才。曹操一生沒有稱帝,統一了北方,極大地維護了瀕臨倒塌的漢王朝!尊重漢獻帝不錯,尊重百姓的勞動成果!任何人任何事都具有二面性,不可一概而論,下面我就簡單來說一下曹操是好是壞?曹操壞的一方面,殺了呂伯奢,大家都在電視劇中看到曹操在王允府上得到七星刀,準備刺殺董卓,失敗後倉皇逃走。
  • 司馬徽把徐庶臥龍鳳雛介紹給劉備,為何不把司馬懿介紹給劉備?
    司馬徽,人稱水鏡先生,乃三國奇人。他先後把徐庶、諸葛亮、龐統三人推薦給劉備。司馬徽先是推薦了徐庶。徐庶在劉備那幹了一段時間,幹得挺不錯,打了幾次勝仗,領導很滿意。多年之後,徐庶改名叫「徐福」,成了魏國的御史中丞,而御史中丞就是專門出主意、提意見的。什麼「不發一言」純屬扯淡!司馬徽第一次推薦人才以失敗告終。接著,司馬徽再接再厲,又推薦了諸葛亮,還一連推薦了兩次。
  • 身在曹營心在漢 徐庶能否在《九州劫》中擺脫曹操的束縛?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三國時期中的劉備陣營,從古至今都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不論是劉備從顛沛如喪家之犬到據有荊、益稱為一國之君,還是關羽從過五關斬六將到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這其中都充斥這史家盪氣迴腸的文字。
  • 三國演義中過於神話的人物
    老話說:「不是英雄,不讀三國」,三國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作為東漢末到晉初的這一段時間內的三國時期,除了正史記載,無數文人墨客加以渲染。作為文學作品。其中便屬明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最為著名了。那今天咱就聊聊,《三國演義》中被神話的人物。可能是羅貫中尊劉貶曹的思想吧,蜀國這邊被神話的估計比較多(誰讓皇叔大漢後裔呢),第一個,徐庶,字元直。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拜師求道。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獲,辭別劉備。
  • 自古忠義兩難全、徐庶母親被曹操所擄為什麼一定選擇離開劉備?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相信看過三國的、或者對三國有興趣的朋友都聽說,說的是徐庶在司馬徽的指引下投奔到劉備帳下、被拜為軍師、擊敗曹仁並奪取樊城,但在曹操謀士程昱模仿徐庶母親的筆記給徐庶寫了一封信,把他騙到許昌,徐庶到許昌見了母親之後才得知自己被騙,徐母在斥責徐庶之後自殺,徐庶也發誓終生不為曹操獻一計一策,因此也有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 大壯卦「喪羊於易,無悔」,有失亦有得,劉備失去徐庶而得諸葛亮
    小故事:諸葛亮輔佐劉備劉備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開創者,不過他早年的經歷卻頗為落魄。雖然他是漢室宗親,但由於推恩令的緣故,所以到他這一代時,已經猶如布衣,和百姓不同的就是他有皇室宗親的身份。當然劉備雖然猶如布衣,但他志向遠大。
  • 三國中忽然人間蒸發的六個人,有三個是絕世美女,第六至今還是謎!
    近日翻看《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等書籍,忽然發現一個令人驚奇的現象,那就是三國中許多人物都大放異彩、甚至有的還在歷史的發展中不斷被神化,比如關羽、諸葛亮等人。但是同時卻有一些人,在曇花一現之後,忽然人間蒸發般銷聲匿跡,在三國中再也沒有出現,甚至有的像謎團一樣至今仍然被網友們爭論不休。
  •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為何要向曹魏舉薦司馬懿,原因其實是這樣
    說起徐庶,大家都會想到一句成語「身在曹營心在漢」,徐庶本是劉備的謀士,被曹操引誘到許都,雖然他人在曹魏集團卻發誓終生不為曹操獻一計一策,可是在徐庶後來離開曹魏的時候,卻給曹魏推薦了司馬懿,正是司馬懿導致蜀國北伐失敗,幫助曹魏統一了三國,可以說,沒有徐庶的推薦,三國結局尚未可知,那徐庶為什麼要想曹魏推薦司馬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