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創業初期的劉備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謀士輔佐,也不知道謀士的重要性,所以二十年來一直敗多勝少。後來徐庶憑藉自己的計謀多次以少勝多扭轉戰局,劉備看得如痴如醉終於明白一個軍師的重要性,隨後拜徐庶為軍師。曹操得知徐庶輔佐劉備後設計將他逼走,一代軍師從此蒙塵。值得一提的是徐庶曾經推薦了兩個人,他們兩人的甚至影響了天下大勢的走勢。
徐庶推薦的一個人就是諸葛亮,他和諸葛亮是同窗也是至交好友,曾經諸葛亮打趣他你這輩子最多也就能做個太守,終究比不過我。徐庶知道儘管諸葛亮看似打趣,但他確實認可諸葛亮的才能,而且也很想幫諸葛亮找到一個可以施展才華的平臺。後來徐庶選擇了劉備,因為劉備很缺軍師,自己加入肯定能得到重視,甚至還能成為劉氏集團的二把手。事後劉備確實對徐庶非常重視,徐庶在這裡的地位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後來曹操抓到了徐庶的老母親並寫信威脅徐庶,徐庶作為一個孝子不忍心母親受苦,無奈只能離開劉備。劉備好不容易得到一個能幫他翻盤的人,還準備共創大業呢,現在徐庶竟然要走,劉備怎麼樣都捨不得。或許徐庶也是捨不得劉備,或許也是劉備的真誠打動了徐庶,他走了之後再次回來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而且還特意強調諸葛亮的才能強於自己百倍,務必要請他出山,這就是著名的"徐庶走馬薦諸葛"的故事。
而諸葛亮加入劉備陣營之後用一場博望坡大火宣布自己橫空出世,隨後再幫劉備集團從不可思議的角度和東吳結盟,然後利用東吳的兵力和曹操開啟赤壁之戰,戰爭結束後還以最少的力氣獲得了最大的勝利果實,劉備成為了實際上的荊州之主。當劉備集團整頓結束後諸葛亮又策劃益州之戰、漢中之戰、用兩場戰役的勝利把劉備推向了巔峰,也創造了三國鼎立的格局。儘管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成為蜀漢實際掌權者,但他從未越權,安安心心做一個忠臣,由此被後世歌頌。
徐庶被曹操逼迫到曹營後寧死不降,曹操想用時間感化徐庶,不僅留下他的性命同時也讓他成為曹衝的老師。起初徐庶以為曹衝應該和其他世家子弟一樣紈絝,但接觸後發現曹沖天資聰慧是個好苗子,自己在曹營也無所事事乾脆培養曹衝,也是對得起自己一身學識。徐庶的這些舉動曹操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曹操認為自己不久後將會得到他的助力。
而徐庶終究不是一個牆頭草,他既然答應了就被終生不為曹操獻策就一定辦到,而且當時的曹丕和曹植兩人正在爭奪繼承人的位置,曹植那邊有楊修輔佐,而曹丕空有長子的身份卻勢單力薄。徐庶看穿了曹丕的心機和權謀,於是把同樣很有心機的司馬懿推薦給曹丕。曹丕正愁沒人輔佐,確認了司馬懿的能力後當即任命他為幕僚,司馬懿後來也幫曹丕成功上位,從此平步青雲。
而司馬懿和其他謀臣不同,他不僅僅是一個軍師而且還是一個野心家。曹操在世時司馬懿夾著尾巴做人,曹丕在世時司馬懿施展才華並開始培養自己的勢力,曹睿上位時司馬懿已經掌政權和軍權成為了實際上的權臣,當曹芳上位之後司馬懿憑藉威望和能力奪取了曹魏的江山。而司馬懿這份隱忍堪稱野心家的典型,他在歷史上的形象也被定性為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