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體育大學後衛陳偉強,第20屆CUBA聯賽首次代表北體參賽,第21屆CUBA聯賽退役,在短暫的兩年CUBA生涯中,不僅拿下三分大賽全國冠軍,更是連續兩年帶領北體刷新隊史最好成績,短暫的兩屆比賽卻在CUBA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告別CUBA賽場,陳偉強毫不掩飾自己的留戀。
北京體育大學後衛 陳偉強
當我收拾好行李上高鐵那一刻,我跟楊皓喆說「回去以後就再也不要訓練了,想想以後都不知道要幹嘛了🙄」當時還在琢磨這是解放了還是怎麼樣。果然,有些東西失去了才會珍惜。
昨天晚上球隊聚會的時候我跟一些小隊員說過,再怎麼不想打球了,最後大學這兩年,應該堅持下去,可能你現在不會後悔,如果你堅持下去,若干你以後你一定會慶幸自己現在的堅持,大學生活環境,跟所有環境下的團隊或多或少都有點不一樣。在人生的各個階段,能有自己一直堅持的一件事,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不知不覺,我打球已經有些年頭了。我從三年級開始接觸籃球,到了初中高中開始接受一些系統的籃球訓練。那時候我們高中在市裡還是數一數二的球隊,但是放在福建省裡頭,可以說是非常差的隊伍了,那時候我也不懂什麼籃球二級一級單招高水平。話說回去,然後我打完高中三年,成績落下了不少,臨近高考幾個月,走投無路選擇了體育統考(100 800 立定三級跳 原地推鉛球),考完之後發現自己成績還算不錯,然後開始專心的學習。
那時候一直在看網上的各種大學籃球視頻什麼的(ballislove),幻想著哪天別人也給我做打球的視頻那該多酷啊。然後我高考成績出來之後,成績算是非常不錯,當時我可以報考暨南大學,然後我想想,我上大學不就是為了打cubs或者cuba嗎,當時了解到暨南大學不打cuba,但是北京體育大學有參加當時的cubs,所以我毅然決然的報考了北體。
我進北體之後,跟他們不同的是,我是教育學院,籃球隊的都是競技體育學院,但是我們共同參加北體舉辦的籃球校聯賽。很快我在聯賽展露鋒芒,場均也有30分左右,一下子我就在學校聯賽算是小有名氣的小孩。我當時的系隊教練就向張承毅老師(校隊教練)推薦了我,很快他就看了我一場比賽。賽後他對我的評價就是:個子太矮體格太瘦,打不了cuba。當時我打心底感覺蠻不服氣的,在我教練的一再推薦下,我大一暑假進入校隊試訓。
再經過一個寒假的磨練,我在球隊基本就是邊緣球員,我甚至打不過一個高中過來試訓的球員,從各方面我被全面壓制。中間還有一段有趣的事:試訓的高中球員問我『你現在高几了』。當時我就意識到自己的體格實在是太單薄了,經過了一個寒假的訓練,我自己選擇了不再跟校隊訓練了,我從此以後,買了蛋白粉和肌酸,開始了我長達一年的力量訓練。
在這一年中,我每天早上6點起床去球館練投籃,上午下午但凡沒課我都去健身,配合著飲食,一年以後我不僅籃子變得越來越強,我們體格也從65kg長到了75kg,一身的腱子肉,基本驚呆了我身邊的所有人。我也在校聯賽中一步步成長,很快,自己又站在了校聯賽決賽的舞臺。那次聯賽舉辦的很重視,規模也很大,院長、領導和張老師都來了,我很想在一年以後向張老師證明我自己的實力,但是那場比賽輸了,可喜的是我在比賽中拿下全場最高的28分。但是很遺憾,張老師還是沒有要我。
那次賽後教育學院的院長找到我,說我在院裡表現那麼出色,一定要去校隊試試。於是院長找張老師溝通之後,張老師應該礙於領導的面子,算是收留了我,我就從那以後開始跟隊訓練。就這樣我一直跟著隊伍在不斷的訓練磨合,也受到過很多老隊員的謾罵冷漠,可以說真的算是經歷了太多太多。練了半年,張老師始終沒有在比賽場上用我。
在2017年暑假,張老師去美國進修,校隊由助理教練朱老師帶隊,正好趕上閩臺交流賽,然後老隊員馬驍岐和趙志忠由於訓練原因被助理教練禁賽,很快我的機會來了。那是我第一次批上北京體育大學的隊服,代表北體打正式的比賽,我沒有辜負老師對我的期望,很快砍下全場最高分。
這一下可以說是讓張老師耳目一新,在他回來之後,我就開始有一點點上場時間。但我畢竟還是年輕,狀態起伏不定,所以實際上我還是沒有打上輪換陣容。所以大二下學期,同樣是我跟楊皓喆,張老師選擇了讓楊皓喆去東北賽區學習,我就沒去,所以網上有人問我大一大二去哪兒了,這就是答案。那次以後,我又一次選擇了退隊,但是經過我系隊教練的努力勸說下,我再一次堅持了下去。他們東北賽區回來,我就開始更加努力的訓練,基本只要沒課,我都在健身房和籃球場,不斷的加強我的力量和投籃命中率。也不知道在哪天訓練,終於迎來了爆發,之後我又慢慢的學習防守,熟悉戰術,終於稍微適應了一點體系。
大三初,我終於站在了cuba的舞臺。但是不幸的是,我在基層賽前20天由於交通事故,我受傷了。很大程度影響了我的狀態,整個基層賽下來,我再次遭到了教練和隊員的質疑。之後我又沉澱了四個月,到了東北賽區,由於馬驍岐腳踝嚴重扭傷,不能出戰,我的機會又一次來來到我面前,這次,我沒有浪費機會,很快在20屆東北賽區表現可圈可點,然後找到比賽感覺之後,表現的越來越好,同時也拿到了東北賽區的三分王和全國三分王。接著後來,就是你們所熟悉的我。
一轉眼,最後一場比賽隨著五犯離場,我結束了我cuba的生涯,回想過去的一切,感覺如夢幻一般,時間如白駒過隙,我很愛這個聯賽,很愛在這個聯賽認識的每個朋友,兄弟。我在場上的每一分鐘,都是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球隊,如瘋狗一般,隊友的稱我是北體黑貝。張導教育我們,cuba不僅僅只是一個聯賽,更是一個展現當代大學生籃球技能的一個平臺,展示自己自身價值的一個平臺。
我很榮幸能在cuba這個平臺來展示我自己的自身價值。我大學四年,從來沒有假期,我夜以繼日的練球,一直在追尋我當初的夢想,我從來沒有停下過腳步。我經常跟室友抱怨訓練很枯燥,很累。但是我都會跟他們說,我不想閒下來,每天坐在電腦面前追劇,玩遊戲,我覺得人生每個階段都要有每個階段該做的事,人不可以墮落,不可以沒有理想,沒有目標,這樣跟廢人有什麼差別呢。父母對你的期望,你卻在大學裡浪費時間,我認為這是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不會做出來的事,我們要學會去努力,去拼搏。
每個人都活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這才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做的事。我熱愛籃球,所以我在這個位置上一直為之努力,奮鬥。雖然我比很多球員都打的少,但是這兩年我經歷的太多太多,雖然才經歷兩屆cuba,但這兩屆是我對我整個高中,大學四年的一個交代,我不會忘記這段坎坷的經歷,甚至到了未來,我可以向我兒子誇誇其談,我以前可是咋咋咋,至少,有個過程,用自己的經歷來教導孩子,何曾不是一件好事。
在這過程中,我首先想感謝我高中的教練,是他讓我接觸正規籃球,帶我三年讓我打下基礎。再者是感謝我系隊教練李徵老師,他一直在我失敗的時候一直鼓勵我,一直為了讓我走向更好的舞臺而付出很多,讓我有機會進入校隊,學習更強的技戰術。最後感謝我現在的教練張老師,您盡心盡責,讓我很快對籃球的見解又高了一個檔次,讓我有機會站在cuba的舞臺上展示我自己,讓全國的球迷朋友都認識我知道我。
最後感謝一直在身後支持我的爸爸媽媽和球迷朋友,有時候輸球會犯矯情,你們都在我失意的時候一直鼓勵我,也有很多球迷一直跟隨我去各個地方打比賽,給我們帶來動力,所以其實有些時候,我不僅為學校名譽而戰,更為了支持我的球迷而戰,我不想讓每個在場的觀眾和在視頻面前守著我比賽的人失望,我一次次的倒地,一次次的拼搶,一次次的加速前進,都是源於你們的支持,給我那麼大的動力,我不會忘記你們每個人對我的好,很多私信我都沒有回,但是我每句話都有看,都記在心裡。以後不會出現在cuba的場上了,但是我不會忘記大家曾經對我的關照。
回學校就要收拾好所有球衣,保留下來,當個紀念,或許以後我會在野球場上活躍,但是我也一定不會是北體的那個追風少年了,但是希望我曾經在cuba的樣子你們永遠不會忘記。更希望我能感染很多瘦小的球員,努力追尋自己的籃球夢,即使沒有站在聯賽舞臺,那過程也將會是你人生中很大的一筆財富。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