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強與諶利軍結緣舉重 從挫折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2021-01-0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舉重是中國體育傳統優勢項目。1956年,陳偉強的叔叔陳鏡開以133公斤的成績打破了由美國隊選手保持的男子56公斤級挺舉世界紀錄,創造了新中國體育的第一個世界紀錄。1984年,陳偉強站在了洛杉磯奧運會男子60公斤級的賽場上,以282.5公斤的總成績贏得金牌。如今,中國舉重的接力棒交到了諶利軍這一代運動員的手中。經歷過低谷,挺過了傷病,從挫折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為夢想不懈奮鬥,這是陳偉強與諶利軍共同的感受。

結緣舉重

記者:是什麼契機讓兩位走上了舉重的道路?

陳偉強:我的家族有3個人從事舉重運動,兩個叔叔和我。我們3個人一共打破了14次世界紀錄。

1956年6月7日,叔叔陳鏡開以133公斤的成績在上海體育館打破了由美國運動員保持的世界紀錄。當時全國沸騰,新中國剛成立7年,體育能夠領先一步,與國際一流成績抗衡,意義不僅在於打破世界紀錄,也反映了當時我們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那種狀態。

我14歲開始練舉重,當時體重32公斤,身高1米32。叔叔怕我吃不了苦,一直反對。後來看我堅持,就說「你練就要練出個名堂來,這個名堂不是說一般的成績,而是要練到世界水平。」這句話一直鞭策著我。1979年6月7日,也就是叔叔破紀錄的同一天,在同一個體育館,我第一次打破了世界紀錄。

諶利軍:我開始接觸舉重是基層教練看到我父親塊頭大,就問他有沒有兒子。我當時12歲,體重30多公斤,很瘦,但很有勁。教練讓我做伏地挺身,我一口氣做了50個,他就看上我了。練了四五年,家裡出了一些波折,媽媽勸我不要練了。我不放棄,說一定要幹出一點名堂,對自己充滿信心。

對抗傷病

記者:兩位都曾有過被傷病困擾的經歷,當時的狀態是怎樣的?

陳偉強:運動員最大的敵人是傷病,我們那個年代的醫療保障條件遠不如現在。1980年我肘關節受傷,沒有好好休養就恢復訓練,肘關節又先後三次脫臼,醫生建議我不要再練了。但參加奧運會一直是我的夢想,我還是盡力去和傷病對抗,就這樣堅持下去。

諶利軍:2016年里約奧運會賽前試舉,我抓舉抓到130公斤的時候抽筋了,腿一蹲,抽筋的地方就跟石頭一樣,勁根本運不上去。那種苦說不出來,畢竟機會太難得了,心情很沉重。

戰勝自己

記者:經歷挫折和傷痛之後,你們都戰勝了自己。堅守和前行的動力來自哪裡?

陳偉強:1984年的時候,我傷病累積,訓練很不系統,運動成績已經慢慢走下坡了。但最終我在奧運選拔賽拿到第二名,得到了參賽機會。

在奧運會賽場上就全力去拼了,拿到冠軍之後,整個家族特別欣慰。第一是能為國家爭得榮譽,第二也完成了老一輩舉重人的心願。

諶利軍:我們現在條件好很多,醫療保障、體能團隊、科技設備都很完善。現在更應該學習的是老一輩舉重人的拼搏精神,那種為夢想堅持到底的態度。

距離東京奧運會還有400多天,我提醒自己凡事都要細心,慢慢提高。現在我的心態更成熟,信心也更強,希望能最終圓夢。

相關焦點

  • 70年,共同走過·對話兩代體育人陳偉強、諶利軍:挺過挫折 舉起夢想...
    核心閱讀       舉重是中國體育傳統優勢項目。1956年,陳偉強的叔叔陳鏡開以133公斤的成績打破了由美國隊選手保持的男子56公斤級挺舉世界紀錄,創造了新中國體育的第一個世界紀錄。1984年,陳偉強站在了洛杉磯奧運會男子60公斤級的賽場上,以282.5公斤的總成績贏得金牌。如今,中國舉重的接力棒交到了諶利軍這一代運動員的手中。
  • 舉重8日看點:諶利軍奪金無對手 郭婞淳或有麻煩
    北京時間8月8日,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舉重比賽,將會再產生男子62公斤級和女子53公斤級的金牌。男子62公斤級,在朝鮮金恩國被禁賽以後,已經沒有人能再威脅中國選手諶利軍奪金了。  2013年舉重世錦賽,諶利軍以321公斤獲得冠軍,金恩國以320公斤獲得亞軍;2014年亞運會,金恩國以332公斤獲得冠軍,諶利軍以321公斤獲得亞軍;2014年世錦賽,金恩國以325公斤獲得冠軍,諶利軍沒有參賽;2015年世錦賽,諶利軍以333公斤獲得冠軍,金恩國以328公斤獲得亞軍。
  • 中國奧運金牌錄:第5金-陳偉強(1984年 舉重)
    舉重     個人簡介:    陳偉強祖籍廣東東莞,但其自小在廣州長大,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在第23屆奧運會上,陳偉強打破世界紀錄,獲舉重60公斤級的金牌,成為第一位獲得奧運會金牌的廣州人。     奪金瞬間:     在第23屆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奪得舉重60公斤級金牌    1984年7月31日,洛杉磯奧運會舉重比賽第三天,陳偉強終於站在了男子60公斤級舉重比賽的賽場。他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來自羅馬尼亞的拉素。
  • 舉重世家23年15破世界紀錄 陳偉強帶病奧運摘金
    從1956年到1979年,叔侄三人在23年間15次打破舉重世界紀錄,這就是哥哥陳鏡開、弟弟陳滿林、侄子陳偉強,人稱東莞石龍的「陳氏三傑」。  光陰流轉,時代變遷,叔侄三人的轉身與接棒又那麼巧妙。這一舉重世家,展現了中國人不同時代在國際競技舞臺上不斷超越的光榮與夢想。除了陳鏡開的十破世界紀錄外,他的弟弟陳滿林分別在1965年、1966年三次打破世界推舉世界紀錄。
  • 廣州舉重3金收官 冠軍教練陳偉強出奇制勝
    10月26日,青運會舉重項目在福建省龍巖市展開最後一個比賽日的角逐,廣州隊運動員高闖勇奪男子105公斤級冠軍,幫助廣州舉重隊以3金完美收官。     繼10月23日廣州選手莫有祥奪得男子62公斤級冠軍後,24日劉嘉文在男子85公斤級上又添一金,今天廣州選手又繼續發力,高闖以抓舉165公斤,挺舉217公斤,總成績382公斤再為廣州舉重添上一金,實現3金完美收官。
  • 汲取信仰的力量 讓前行道路行穩致遠
    這些都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是賡續光榮、走向未來的強大動力,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隨著時代發展,延安精神被注入新的活力,更加顯現出強大生命力,在今天乃至將來仍是我們凝聚人心、戰勝困難、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 從挫折與磨難中汲取成長的力量 盤點那些撫愈人心的歌曲
    這個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底蘊的民族,在面對困難時,從未選擇過放棄與退卻,每一次在遭遇到挫折後,總是一次又一次堅強地站起來,也一次比一次成長得更加強大。國家如此,人民也更是如此,生在中國的我們每一個人,學會了即使身處逆境也毅然迎面而上來自生活的暴擊,因為知道,最艱難的時刻終會過去。
  • 《大公中原網》河南大學:從歷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在烽火連天和戰爭硝煙中,河南大學堅持敵前辦學,秉承教育報國,表現出『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應該說這也是我們河南教育的精神。」 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奮發前行這不禁讓我們思緒萬千,記憶飄回到那段革命先賢用盪氣迴腸的壯舉寫就的不凡歲月。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12月,豫北豫東相繼淪陷,河南大學被迫遷離開封,開始了為時八年的抗戰辦學歷史。
  • 時評:從女排精神中汲取新時代「奪冠」力量
    電影中記錄的片段,是中國女排的真實寫照,讓人熱血沸騰。幾十年來,中國女排一路拼搏、為國爭光,有高峰也有低谷,隨著時代變遷,女排精神歷久彌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如今,在新的時代競技場上,我們要從女排精神中汲取力量,助力中華民族不斷乘風破浪。從女排精神中感悟信念的力量。
  • 從女排精神中汲取新時代「奪冠」力量丨時評
    電影中記錄的片段,是中國女排的真實寫照,讓人熱血沸騰。幾十年來,中國女排一路拼搏、為國爭光,有高峰也有低谷,隨著時代變遷,女排精神歷久彌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如今,在新的時代競技場上,我們要從女排精神中汲取力量,助力中華民族不斷乘風破浪。從女排精神中感悟信念的力量。
  • 中國國家舉重隊能臥推多少?回答讓人意外!
    第二位採訪的運動員是61公斤級冠軍諶利軍 「諶利軍,網友想問你能臥推多少?」 可以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是提升舉重力量時得到的副產品
  • 全國舉重冠軍到訪石龍,為籌建中國舉重博物館獻計
    12月29日,3名前國家舉重隊運動員、全國舉重冠軍王海軍、鄒志剛、郭偉茹到訪石龍,與石龍籍舉重運動員陳偉強、賴潤明、史麗華以及東莞市舉重協會負責人等齊聚石龍,參觀石龍舉重博物館,為石龍籌建中國舉重博物館獻言獻策。
  • 漫評:在難忘與感恩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從疫情防控中白衣戰士逆行出徵的擔當,到防汛救災中人民子弟兵的堅守,到各行各業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情懷,到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喜悅,30句話勾勒出了極不平凡的2020年,串起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   此時此刻,2020年近尾聲,我們即將來到2021年的渡口。回首之際,這不平凡的一年又賜予了我們什麼呢?時光節點上的駐足,總能給予人領悟。
  • 2020第二屆大師杯舉重比賽於2020年12月27日在佛山南海盛大開幕!
    「中國大師杯舉重比賽」是由九破世界紀錄、世界舉重冠軍何灼強及多名世界級中國著名舉重運動員聯合發起,旨在通過每年在全國各地城市巡迴舉辦賽事,運用中國知名舉重運動員的影響力,以舊帶新,弘揚中國舉重運動精神、促進中國舉重運動事業持續發展。
  • 舉重亞錦賽重磅來襲 奧運金牌賽事開啟搶分大戰
    東京奧運積分金牌賽事亞洲舉重錦標賽將於4月20日在浙江寧波拉開戰幕,賽事積分規格之高,參賽選手數量之多,均創下近年來國內承辦的國際舉重賽事之最。可以說,寧波亞錦賽不僅是一場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的搶分大戰,更是國內舉重迷翹首以盼的一場詮釋力量之美的視覺盛宴。    中國舉重隊將派出最強陣容參賽,利用天時地利最大限度搶佔奧運積分。
  • 探秘舉重之鄉東莞石龍 "陳氏三傑"皆出於此(圖)
    舉重訓練館,小運動員們在進行腰腹力量練習經過簡單的爆發力測試,身材勻稱、下肢力量不錯的吳浩章被何星亮相中。  面對沒有一點舉重基礎的吳浩章,最開始,何星亮用木棍代替槓鈴教吳浩章基本動作,並通過跑步、跳遠讓他練身體素質,這個開朗活潑的小男孩硬是把艱苦的訓練堅持了下來。「練體育沒有不苦的,而舉重還特別單調。」
  • 凝聚向上的力量——中國舉重2020年度盤點
    過去的2020年,舉重項目遭遇重創和空前危機,中國舉重一心一意謀發展,凝聚向上的力量,不為外部形勢幹擾。在著力抓好東京奧運備戰的同時,也長遠謀劃項目的良性可持續發展。奧運延期 國際舉壇亂象帶來巨大挑戰國家舉重隊重點備戰隊員在2019年就基本打滿6次奧運資格賽,提前拿到奧運門票,因此按照原定計劃在奧運會前的冬訓中做足了功夫。
  • 在體育中汲取更多力量
    另一則記錄的是北京豐臺8歲女孩馬子慧在一次短道速滑比賽中,在起跑線上摔倒後爬起來繼續比賽,奮起直追,最終成功反超對手獲得冠軍。體育,不管是專業的還是業餘的,也不管是在賽場還是訓練場,從來不缺乏勵志故事。這兩個可愛的小女孩,用他們的行動,很好地詮釋了體育精神和體育力量,給人們以很多的啟示。敢於嘗試,勇於挑戰。對未知領域心懷恐懼是人之常情。
  • 中國四大舉重之鄉人才輩出 開化力士成績輝煌
    與此同時,這位帥小夥的老家,「中國舉重之鄉」廣西五通也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廣西五通、廣東石龍、福建龍巖、浙江開化……你是否還記得這些「中國舉重之鄉」?這些培養中國大力士的沃土,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浙江開化代表人物:佔旭剛作為全國舉重之鄉,開化一直以來都有舉重的傳統。
  • 奧運軍團巡禮|中國舉重:大力士們的統治,讓世界震驚
    在東京奧運會上舉重項目總共會產生14枚金牌(男女項目各7枚),規則的改變讓中國隊最多只能選派8人分別參加8個級別的角逐,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在人才濟濟的中國舉重隊中精選8個最具實力的級別,增加奧運奪金的命中率。眼下男隊方面,中小級別具備衝金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