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後的下一個焦點!中國在這一領域領跑全球,美國卻還沒跟上?

2021-01-08 金十數據

當下,量子通信正成為晶片之後又一備受關注的行業。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中國在該領域已逐漸「領跑」全球——2016年,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建成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

近日,我國在該領域再次實現新突破。據新華社1月7日報導,近日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構建了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要知道,早在32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僅傳輸了32釐米。

具體來看,整個通信網絡通過兩個衛星地面站與「墨子號」相連,目前已覆蓋了我國北京、濟南、合肥等四省三市32個節點,並已接入金融、電力、政務等行業的150多家用戶。

那麼,目前美國在該領域走到了什麼位置呢?據悉,與我國投入數億資金攻克量子技術不同,美國及其產業界認為量子技術只是「一項科學實驗」,因此該國研究人員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理論方法上,而沒有規劃建設新的基礎設施。

可以說,在量子通信產業化及相關應用技術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了美國的前面,但仍不能忽視正在追趕的競爭對手。

2020年2月,美國能源部斥資幫助芝加哥建成了52英裡「量子環」,讓美國成為建設最長陸基量子網絡的國家之一;當年7月,該部門還提出了發展美國量子網際網路的藍圖,根據規劃內容,美國調動了17個國家級實驗室,以充當骨幹力量。

分析認為,當今的量子通信領域,美國的主要科研成果都在幕後,日韓兩國則利用晶片優勢與歐洲合作研發。基於此,儘管中國在國際量子通信領域佔據著重要地位,但仍不能掉以輕心。

文 |林妙瓊 題|曾雲梓 圖|饒建寧 審|曾雲梓

相關焦點

  • 美國阻礙中國5G發展,為什麼要從晶片下手?
    然而,通信科技領域的領 先,也讓我國遭受了很多制裁,今天科技發展的很多困境,都源於半導體的落後。目前,排在世界前十的通信設備商,我國就佔了四位,其中,華為登頂,成為世界第一,中興排在第五位,中天科技和亨通也進入前十。在美國的圍追堵截下,華為5G布局,依然佔據世界第 一的市場份額。
  • 還認為美國,日本領先?這一領域臺灣已連續9年稱冠全球
    自從臺積電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建立一座先進晶圓工廠後,臺灣相關的上遊材料,設備供應商相繼宣布將緊跟臺積電,一起赴美投資設廠。這些企業包括無塵室系統企業漢唐,半導體自動化設備提供商盟立;在化學品領域,初步預計跟隨前往的企業有6家,包括關東鑫林,長春石化,勝一化工等。
  • 全球晶片收入排名:日本佔比10%,美國佔比47%,那中國呢?
    十年前,我國晶片市場規模還只有1293億美元,而到2019年,這一數字已經翻倍增長至3104億美元。如今,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費國。據金十數據公布的信息顯示,在2018年,全球晶片總消費量高達33%的佔比,是由中國市場所帶來,美洲與歐洲份額相加都不及中國。
  • 中紀委:華為晶片斷供或是中國晶片產業涅槃的開端
    然而,設計電子晶片必需的軟體EDA則被3家美國公司Synopsys、Cadence、Mentor高度壟斷。據統計,這3家公司共計壟斷95%以上的中國晶片設計市場,而中國最大的EDA廠商只佔1%的市場份額。中國遭遇「卡脖子」最為嚴重的是在晶片製造環節。晶片構造極為精密,對製造設備的複雜度也有著超高要求。在全球光刻機市場當中,荷蘭ASML公司毫無疑問佔據了霸主地位。
  • 任正非這手太極,真妙!華為不和美國死磕晶片,拿下幾個新領域
    自從2019年5月以來,華為在美國的打壓下就開始不斷遇到困難,發展之路開始充滿坎坷,尤其是在今年9月14日以後,隨著美國對華為晶片打壓禁令的生效,華為最大的盈利項目之一智慧型手機業務可謂是面臨滅頂之災。隨著美國大選的結束,這一趨勢也似乎並沒有任何轉變,拜登顧問更是坦言,只有中國放棄5G、人工智慧等高端領域,美國才會放開限制。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而美國也深知這一點,料想華為應該會在晶片上繼續和他們死磕來尋求破局之路。
  • 盤點中國核心晶片各細分領域頭部企業;2019年進口晶片3055億
    ; 北京君正是嵌入式處理器晶片領先企業; 中穎電子是國內優質的IC設計公司; 匯頂科技是全球生物識別晶片領先企業; 長電科技是國產半導體封測龍頭; 除了上面的細分領域龍頭值得進一步研究之外,還可以關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 國產手機晶片的「下一個十年」,我們能期待什麼?
    美國當地時間8月1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美國商務部進一步收緊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同時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行業人士表示,這基本上阻斷了華為之後通過其它使用了美國晶片技術的晶片製造商購買晶片的路。
  • 荷蘭專家:為何中國晶片技術進步這麼快?這一切還得感謝美國才是
    目前世界上比較主流的科技領域當中,半導體必然是其中之一,半導體行業是現代科技的基石,幾乎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所有的科技產品,都離不開半導體的存在,而晶片又是半導體行業當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晶片行業的發展也是收到各國的重點關注。
  • 比晶片更緊迫,美國幾乎壟斷全球市場,中國用20年才嶄露頭角
    「缺芯少魂」一直是中國信息產業的痛點。而無論是晶片還是作業系統,美國都處於壟斷地位。目前,我國半導體產業就因為沒有掌握晶片的核心智慧財產權,而處處受制於美方。華為、中芯國際等在晶片技術的研發方面取得顯著成就的中國科技巨頭,更是成為美國商務部制裁的主要目標。
  • 芯馳科技 :汽車晶片騰飛前夜,什麼樣的公司才能跟上步伐
    全球疫情肆虐、車市銷售滑坡,但都沒能阻擋住汽車晶片行業的逆市上揚。前有北汽產投牽手國際晶片巨頭成立核芯達,比亞迪全資子公司重組成立半導體公司;後有德國英飛凌收購美國賽普拉斯,華為聯合意法半導體共同設計汽車晶片;各大巨頭公司都在向汽車晶片領域陸續聚焦。
  • 半導體製造商250億美元政府補貼回遷美國,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晶片...
    根據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ITIF)發布的報告,美國半導體製造商的銷售額在2019年全球的市場份額達47%,緊隨其後的是韓國企業,市佔為19%,日企為10%。
  • 除了晶片,中國還有哪些技術,會被美國「卡脖子」?
    美國會不會在其他領域發起攻擊?有一個有趣的參考資料,在2018年,科技日報總結了我國目前被美國「卡脖子的技術」,一共有三十五項。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只有這三十五項技術是掐脖子的,不過他們確實有相當的代表意義。
  • 中國科技進步有多快:連續9年,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美國呢?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指出,近年來,亞洲已經超越歐美等發達地區,成為全球專利申請增長的主要引擎。2019年,亞洲牢牢佔據著世界專利申請量的65%份額,增長較為明顯,這主要得益於中國經濟長期的推動。而作為全球第一大科技強國,美國專利申請量卻比中國遜色一籌。
  • 德媒:潘多拉魔盒被美國打開,中國這項技術發展到領跑世界
    中國科技總全面落後西方,到如今的尖端科技越來越多,一路走來中國的科技發展非常的艱難,並且在美國的嚴密限制下,我們每次想要突破一項技術,都會被美國和其他的西方國家重點關注,生怕我們在某些領域超過了他們。華為的晶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了限制華為5G的發展,直接斷供對華為的晶片支持,讓我國的半導體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中,不過我們也有很多科技領域是美國限制不了的存在,德媒:潘多拉魔盒被美國打開,中國這項技術發展到領跑世界。
  • 機會在另一個賽場,押注碳基晶片,中國能擺脫光刻機的限制嗎?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彭練矛教授在參加會議時表示:目前中國晶片技術整體產業鏈面臨被「卡脖子」的狀況,關鍵因素在於中國在晶片技術領域沒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研發能力,沒有主導晶片從材料、設計到生產裝備的全套技術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沒有晶片技術,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
  • 晶片破壁者(二十五):從全球貿易網絡看晶片博弈
    在美國向中國發起貿易戰後,普遍認為美國的半導體市場份額將下跌,而最有可能佔領這一空缺的依舊是韓國。但韓國強勢的半導體貿易也不斷遭到質疑,比如半導體產業在韓國經濟增長中所佔比例過大,國家投資過分集中,間接帶來了電器、汽車、造船等老牌支柱產業的疲軟。而過分集中在半導體領域的經濟發展模式,也加大了韓國貿易體系的風險。
  • ​ 歐洲晶片簡史:這家荷蘭公司,扼住了全球半導體晶片的咽喉
    尼康等於被排除在極紫外光刻機門外,被美國一腳踢出了光刻機未來競爭的牌局,否則,在後來「浸入式光刻」技術上慢一拍後,它還有可能借極紫外光刻機扳回一局,和阿斯麥繼續相愛相殺。美國這一腳,無意中幫助阿斯麥清除了一個強勁對手,還使其成為極紫外光刻機市場的絕對壟斷者。
  • 美禁售晶片,華為能挺過麼?張召忠預言:三年後美國貨就沒人要了
    美國最終決定對華為公司下手,其中最狠的莫過於要斷掉華為的晶片供應。我們知道晶片領域一直是對我國「卡脖子」的項目,尤其是我國每年對晶片的需求非常大,美國的這一招可以說相當「毒辣」,那麼美國人真的能得逞麼?
  • 美國科技巨頭抱團:谷歌扶持高通驍龍晶片,華為麒麟與鴻蒙或加速
    正在遭受新冠疫情困擾的美國,竟然還想再攪局全球科技市場!據英國路透社近日報導內容稱,美國考慮搞出新出口管制措施,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條例,進一步限制華為合作更多企業。這意味,哪怕有一個螺絲是美國的,也不能供應給華為使用?
  • 中國晶片封裝進擊史:江浙兒女撐起半邊天,從夾縫求生到全球第二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過去40多年,在幾位擁有全球化野心和韌勁的企業家帶領下,通過大舉併購,高舉高打,中國的晶片封測實力已經進入全球第二軍團。今年11月,中國半導體封測年會在甘肅天水舉行,對於封測行業來說,這是一年一度的大事件。在會上,有企業家表達著自己對這個行業的信心,認為我國封測行業技術進步飛快,發展迅速,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