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這家服裝公司推掉訂單轉產防護服 無償捐贈武漢防疫一線

2020-12-18 齊魯網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4日訊 2月23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跨界」馳援》,報導了青島三元色服裝有限公司推掉服裝訂單,投入全部工人和生產線轉產醫療防護服,無償捐贈給武漢市防疫一線。內容如下:

疫情當前,很多普通人都在儘自己的所能來共同抗擊疫情。

高祖浩一直關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醫護人員因為醫用物資緊張而節約使用防護服的新聞,他一直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高祖浩是青島三元色服裝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公司生產童裝,之前曾經為國外客戶代工過醫用防護服,廠裡有現成的設備,也有一定的經驗,但沒有國內醫用防護服的生產資質。

山東平度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於希寧說:「想助力他一把,在審批方面加快速度,就專門安排了工作人員和科室長,開通了綠色通道,給他們用一下午時間審批完了。」

特殊時期、快速審批。2月5日上午,高祖浩提出申請,當晚8點多,他就已經拿到了以往需要一周才能拿到的生產許可證。

為了儘快給防疫一線供應防護服,高祖浩和工人們加班加點。

在此之前,高祖浩的工廠一直在生產外貿服裝,而眼下,為了暴發防護服的產能,必須投入全部的工人和生產線,之前好不容易談下的訂單怎麼辦?

青島三元色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祖浩說:「我們其它的應該有接近300多萬美金的訂單,現在因為我們轉產以後推掉了,到6月以後才能慢慢地給我們訂單。」

推遲訂單,就要承擔賠償,高祖浩沒想到的是,在與國外客戶溝通後,得到了這樣的回覆:客戶說你們中國發生疫情,他們都從電視上看到了,他們也很理解也很支持,關於交付延期的事,不予索賠。將來你們政府給這個企業出具疫情生產保障企業,他們就免予索賠。

2月9日,高祖浩將第一批下線的600件防護型的隔離衣無償捐給武漢市防疫一線,目前正在加急生產醫用防護服。高祖浩想著能儘快生產一萬套出來,早點提供給湖北的醫護人員。

閃電新聞記者 杜宗浞  報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2-85757799,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2-85757799,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服裝企業火速轉產防疫物資,彰顯行業擔當
    據中國服裝協會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月26日,服裝行業轉產防護服、隔離服的企業超過109家,轉產各類口罩的企業超過65家(具體名單見附件)。防護服、隔離服產能達到97.5萬件/日左右;各類口罩產能達到825.8萬隻/日左右。
  • 緊急轉產戰疫情河南服裝龍頭啟動防護服生產
    包裝車間內,工人正將成品防護服按型號包裝入袋、打包、裝箱出廠。每件防護服上,都印著「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的醒目字樣。「我們節後接到生產任務,立即轉產一條防護服生產線,當時春節駐廠員工只有14人,又緊急召回14人,人手還是不夠,留廠的廚師、保安都上了生產線。」
  • 漢中首家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每天量產1萬套
    1月15日,偉志公司第一批民用防護服順利下線,隨著員工逐步復工、防護服產量將逐漸提高到10000套/天,全力保障防護服早日服務防疫一線!邱仕偉為公司頒發了防護服生產許可證,這也標誌著公司正式取得了民用防護服生產資質。
  • 原解放軍被服廠轉產防護服:產能槓槓的!
    在2月18日的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任洪斌介紹了央企轉產擴產重要醫療物資的保障工作。其中,他特地提到曾隸屬於總後勤部軍需部工廠管理局, 至今仍負責我軍被服生產的際華股份在轉產防護服生產後,日產能超過4.5萬套,佔全國醫用防護服總產量的1/3以上。
  • 老牌企業轉產通過醫療器械註冊體系核查 醫用口罩防護服有了「膠州...
    半島記者 王媛28日,記者從膠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青島環球服裝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經過省核查組的嚴格審查,順利通過醫療器械註冊體系核查,待整改公示後,將成為膠州市首家取得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無菌型)、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無菌型)註冊證的非醫療器械轉產企業
  • 新華社報導:濱州中裕食品、向尚服飾緊急轉產防護物資
    新華社濟南3月2日電 題:山東企業緊急轉產防護物資體現經濟大省新擔當新華社記者楊守勇、袁軍寶、邵魯文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和口罩、酒廠轉產消毒酒精、燒鹼廠改做消毒液……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爭」中,工業大省山東作為「糧草重地」,政府連夜審批,企業加班轉產,一場大規模企業轉產行動在全省迅速展開
  • 馳援武漢!散是滿天星,聚是蘇大強
    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兩大醫院建設,江蘇製造全程在線;緊急復工,緊急轉產,江蘇企業加班加點馳援一線;捐款捐物累計近 9 億,武漢急缺的口罩、防護服江蘇來送 ……" 蘇大強 " 堅實的後盾,是江蘇對武漢最溫暖的支持,也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堅定的信心。
  • 「跨界」轉產防疫物資 加佳控股「危中尋機」拓市場
    有著30多年服裝生產經驗的加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疫情危機下積極轉型,第一時間「跨界」轉產防護服、隔離服等防疫應急物資,並以此成功開拓了境外市場,由原本單一的內銷渠道拓展為目前的內貿和出口並舉。日前,加佳控股新建的無菌車間建設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只要完成接下來的設備進場和安裝工作,這個佔地300多平方米的新車間就將成為公司生產防護服和隔離服的主要場地。
  • 泳鏡變護目鏡衝鋒衣改防護服、捐贈1.38億,13大體育品牌為抗疫...
    然而市場的一時失利,卻阻擋不了運動品牌們馳援武漢的決心,在本次馳援武漢的行動中,13家體育品牌共捐助1.38億元。原本屬於運動範疇的裝備在這場戰「疫」中有了新的角色:泳鏡變護目鏡、衝鋒衣廠商轉產非醫用防護服。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鬥爭中,運動品牌們也同樣有了新的任務:馳援武漢,復工復產。
  • 跨越江海的牽掛:青島優佳多次捐贈衛生棉條
    青島優佳衛生科技有限公司坐落於青島西海岸新區,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衛生用品專業化公司,其生產的導管式衛生棉條獲美國FDA認證、歐盟CE認證,主要出口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 來源:信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防護服一直都是緊缺資源。
  • 澄海玩具企業跨界轉產,4萬副醫療防護眼鏡出口印度
    4月20日,廣東佳奇科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4萬副醫用防護眼鏡順利出口輸往印度,這是該公司轉型拓展生產後出口的第一批醫用防護物資。澄海海關關員深入企業生產現場指導。李創嶽 攝廣東佳奇科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是澄海海關轄區內的玩具製造企業,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該公司玩具出口訂單明顯減少,為此投入資金改造生產車間,計劃轉產醫療防護物資。
  • 捐贈醫療物資保證市場供應,上海企業馳援武漢
    捐贈醫療用品、春節加班趕製口罩、向市民科普防疫知識……上海企業用自己的方式馳援武漢。1月23日,虎撲(上海)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專項抗疫運營小組,集中籌集醫療物資捐助給武漢及周邊地區的醫院,並且在虎撲網站上第一時間搭建了疫情聚合頁,傳遞真實有效的疫情信息。截止25日,虎撲陸續籌集了超過5000件防護服、80萬件口罩。
  • 山西多家從事防疫物資和藥品生產的民營企業加緊生產 為抗擊疫情...
    山西澳邇藥業有限公司無償提供醫用防護服生產用的無菌車間,並及時完成了車間的調整消殺工作。山西兵娟製衣公司開展技術培訓,完成了醫用防護服生產線的調試安裝和原料採購運輸,生產線恢復試生產。近日,由這家製衣公司生產的山西省第一套醫用防護服下線。
  • 服裝企業火速轉產 趕製防護服馳援前線
    山東舒朗服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健民 幾天前,舒朗女裝轉產的決定迅速得到員工和企業所在地煙臺開發區管委的響應。當晚,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就啟動快速審批程序幫辦代辦下發了營業執照。短短兩天,第一批民用防護服就下線了。接下來的日子,設計師每天都在改良工藝。
  • 面對武漢疫情,這些科技公司的名字值得被記錄
    在美團App搜索「武漢加油」即可捐贈。疫情爆發之後,美團宣布升級旅行訂單應急服務政策,將免費取消範圍擴大到所有境內訂單。1月26日上午,京東物流通過鐵路運輸從北京、上海、廣州、青島等地發出的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淨化器、醫用藥品等救援物資已陸續到達武昌、漢口站。截至目前,京東物流已累計通過鐵路運輸救援物資近40噸,預計未來仍有每日20噸的救援物資通過鐵路運抵武漢。
  • 服裝企業自救的「三板斧」:裁員、降薪、停工轉產!
    轉型式自救   裁員、降薪、停產歇業,這是服裝企業自救的初始三板斧。出口走不通,轉內銷;線下賣不動,轉電商;訂單告罄,轉產做口罩防護服;這是疫情全球大流行當前,服裝企業極可能採用的自救選擇。   江浙一帶是復工大潮的先行者。
  • 細數防控一線的 「煙臺元素」
    海德汽車捐贈垃圾桶消毒殺菌車海德汽車向武漢及湖北各地城管委捐贈價值400萬元的垃圾桶消毒殺菌專用車輛。大年初三,企業又決定緊急徵調海德環境10臺環衛消毒殺菌專用車輛供湖北疫區無償使用。大年初五,通過公司的不懈努力,4臺垃圾桶消毒殺菌專用車輛全部完成改裝,與徵調的各種車輛一同送往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