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漢中首家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每天量產1萬套

2020-12-26 華商網

疫情當前,陝西偉志服飾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迅速響應漢中市政府號召,積極轉產民用防護服後,受到市、區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各級領導密集視察公司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及防護服生產情況。

從1月28日偉志集團著手轉產生產防護服開始,到進購原材料和專用設備,再到第一件民用防護服產出,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轉產成功,為企業復工復產增添了信心。1月15日,偉志公司第一批民用防護服順利下線,隨著員工逐步復工、防護服產量將逐漸提高到10000套/天,全力保障防護服早日服務防疫一線!

2月19日上午,漢中市副市長周景祥對防護服生產給予現場指導。

偉志服飾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何立鵬表示,看到市政府下發的文件,我們也感到比較欣喜。因為這個政府文件對我們企業提振士氣、鼓舞人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對我們這次轉型生產民用防護服這方面,政府也提出了補貼政策。比如說,固定資產投入補貼30%,以及民用防護服兜底銷售這方面都有響應的政策支持,我們感覺到非常高興。

2月20日上午,漢中市副市長邱仕偉現場了解防護服的生產,聽取了持續現場辦公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公司防護服生產上門服務的具體情況。

邱仕偉為公司頒發了防護服生產許可證,這也標誌著公司正式取得了民用防護服生產資質。

他表示,市政府出臺政策,漢臺區以及河東店鎮政府又為企業送來消殺用品和蔬菜糧油等物資,全力保障企業復產復工。企業內部也制定了相關防控措施。我們採取了梯次入境的方式,我們先期(上崗)30人,然後50人,在這方面我們採取的措施是進門消毒消殺,完工以後餐廳用食要自帶餐具,而且相隔1.5米,宿舍也進行一天兩次消殺。

高大鵬親身體驗防護服

2月18日,漢中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高大鵬、副局長嚴偉、總工程師張安榮帶領工作組深入公司現場辦公,組織標準化專家對公司民用防護服企業標準進行了評審,指導公司完善防護服生產工藝、修訂企業標準,為企業轉產開闢審批綠色通道。

評審會上,公司介紹了帶帽連體民用防護服企業標準相關情況。防護服具有耐高溫、抗強力、防水油汙、防積塵的特點,適用於公安、交通、銀行和社區、物業等單位的普通防護。與會領導及專家表示,要在嚴格依據有關國家標準和審核程序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縮減審批時限,快速完成企業有關審批事項,使企業儘快投入批量生產,滿足一線防疫需求。

2月20日下午,漢中市常務副市長陳曉勇、漢臺區委書記曹宇陪同視察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安全工作,對公司的防疫和生產提出了要求,並對企業轉型生產給予積極評價。望公司能夠在政府的指導下,加強內部防疫措施,保證員工安全,加大生產力度,確保防疫物資的出產和投放,為一線防疫做出貢獻。

領導們視察後,對偉志公司積極轉產、為疫情防控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和讚賞,希望偉志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在已取得民用防護服成績的基礎上,加快醫用防護服生產的車間改造和資質申報,力爭快速通過審批,填補陝南醫用防護服市場的空白,並殷切希望在工人逐步復工的基礎上,加大產能、提升產量,為疫情防控貢獻企業的一份力量。

何立鵬表態,偉志作為33年的本土企業,從創立伊始就以企業的社會責任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此次疫情,公司將繼續保持偉志本色,不負各級政府領導殷切期望,科學組織、嚴格要求,為抗擊疫情制好「戰袍」,為決勝戰「疫」做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漢中視聽 偉志智造

編輯:楊蓓蕾

相關焦點

  • 服裝企業火速轉產 趕製防護服馳援前線
    山東舒朗服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健民 幾天前,舒朗女裝轉產的決定迅速得到員工和企業所在地煙臺開發區管委的響應。當晚,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就啟動快速審批程序幫辦代辦下發了營業執照。短短兩天,第一批民用防護服就下線了。接下來的日子,設計師每天都在改良工藝。
  • 緊急轉產戰疫情河南服裝龍頭啟動防護服生產
    包裝車間內,工人正將成品防護服按型號包裝入袋、打包、裝箱出廠。每件防護服上,都印著「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的醒目字樣。「我們節後接到生產任務,立即轉產一條防護服生產線,當時春節駐廠員工只有14人,又緊急召回14人,人手還是不夠,留廠的廚師、保安都上了生產線。」
  • 老牌企業轉產通過醫療器械註冊體系核查 醫用口罩防護服有了「膠州...
    半島記者 王媛28日,記者從膠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青島環球服裝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經過省核查組的嚴格審查,順利通過醫療器械註冊體系核查,待整改公示後,將成為膠州市首家取得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無菌型)、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無菌型)註冊證的非醫療器械轉產企業
  • 發改委推動企業釋放現有產能 面料廠緊急轉產防護用品
    按照工信部的統計數據,疫情發生之前,全國符合中國標準的產能許可的企業只有40家,分布在14個省份,總的生產能力每天只有3萬套。而目前僅湖北省的需求量每天就高達10萬套,巨大的產能差,導致具備相關生產能力的企業開始轉行。
  • 河北:醫用防護服日產近5萬套,為全國產量最大的省份之一
    藥品監管部門駐廠指導,醫用防護服產量從零躍升河北省醫用防護服日產量近5萬套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2月20日,河北省藥監局向壹名服裝服飾裝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核發「輻照滅菌一次性醫用防護服」和「一次性醫用防護服」醫療器械註冊證,標誌著該企業產品可正式上市
  • 服裝企業火速轉產防疫物資,彰顯行業擔當
    據中國服裝協會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月26日,服裝行業轉產防護服、隔離服的企業超過109家,轉產各類口罩的企業超過65家(具體名單見附件)。防護服、隔離服產能達到97.5萬件/日左右;各類口罩產能達到825.8萬隻/日左右。
  • ...青島這家服裝公司推掉訂單轉產防護服 無償捐贈武漢防疫一線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4日訊 2月23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跨界」馳援》,報導了青島三元色服裝有限公司推掉服裝訂單,投入全部工人和生產線轉產醫療防護服,無償捐贈給武漢市防疫一線。高祖浩是青島三元色服裝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公司生產童裝,之前曾經為國外客戶代工過醫用防護服,廠裡有現成的設備,也有一定的經驗,但沒有國內醫用防護服的生產資質。山東平度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於希寧說:「想助力他一把,在審批方面加快速度,就專門安排了工作人員和科室長,開通了綠色通道,給他們用一下午時間審批完了。」特殊時期、快速審批。
  • 原解放軍被服廠轉產防護服:產能槓槓的!
    在2月18日的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任洪斌介紹了央企轉產擴產重要醫療物資的保障工作。其中,他特地提到曾隸屬於總後勤部軍需部工廠管理局, 至今仍負責我軍被服生產的際華股份在轉產防護服生產後,日產能超過4.5萬套,佔全國醫用防護服總產量的1/3以上。
  • 葉縣仙臺鎮一服裝廠轉產防護服,日產3萬套出口歐美!
    正在趕製防護服的工人潘小麗說。這裡本是一家普通的服裝加工企業,企業創辦者為韓盟、畢培培夫婦。近期,受國外疫情影響,韓盟、畢培培夫婦接到了加工民用隔離服和防護服的訂單,便決定轉市場上緊缺的防護服。目前,該廠每天可產3萬套以供出口。韓盟是仙臺鎮韓莊寺村人,1999年初中畢業後,由於家中貧困早早地外出打工掙錢。
  • 新華社報導:濱州中裕食品、向尚服飾緊急轉產防護物資
    新華社濟南3月2日電 題:山東企業緊急轉產防護物資體現經濟大省新擔當新華社記者楊守勇、袁軍寶、邵魯文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和口罩、酒廠轉產消毒酒精、燒鹼廠改做消毒液……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爭」中,工業大省山東作為「糧草重地」,政府連夜審批,企業加班轉產,一場大規模企業轉產行動在全省迅速展開
  • 最牛紡織巨頭際華入選國家臨時收儲重點企業,日產防護服5萬套!
    作為公司下屬生產醫用防護服產品的重要骨幹企業之一,際華3502公司目前正在全力生產《政府兜底採購收儲的產品目錄(第一批)》中位列防控應急物資第一位的「醫用防護服」,際華3502公司自春節假期起迅速行動,第一時間組織復產復工,緊急新增、轉化產能用於醫用防護服生產。
  • 新興際華集團:醫用防護服日產量突破5萬套
    經過日夜奮戰,截至2月19日,新興際華集團醫用防護服產能達到52416套/日,突破日產五萬套大關。集團已累計產出醫用防護服466351套,累計產出非醫用防護服120219套,提前3天實現節點預計目標。
  • 戰疫情|多地企業緊急「跨界」轉產支援擴大抗擊疫情物資生產供應
    目前,企業已經完成設備組裝調試,進入量產階段。在取得生產和復工許可後,公司就近召回了修水縣內的員工,投入口罩生產線的量產。  江西歐克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製造部部長 謝水根:我們原來一共是有8個車間,一直在做生活用紙機械設備,現在為了使口罩機滿足市場的剛性需求,已經召回了100多人。
  • 服裝企業自救的「三板斧」:裁員、降薪、停工轉產!
    在服裝越來越快銷的情況下,尋找對接渠道的時間所剩無幾。   疫情期間,封城、居家防護、線下門店不開張,帶火了「宅經濟」,足不出戶,雲上消費,電商和直播也成為服裝老闆們危機中抓住的稻草。   廣州番禺南村鎮聚集著眾多服裝工廠,疫情導致門店無法營業,數萬件常規備貨積壓,資金回籠困難。2月中下旬,30多名服裝廠長抱團,開啟電商直播來賣貨,20天建成一個直播基地。
  • 1號君探訪江蘇省產量最大防護服生產企業,30天趕製百萬套
    (生產車間 老付攝)從2月6日正式復工到3月10日停止國內供給,一個月間,際華集團旗下南京3家企業共生產防護服113萬件,成為江蘇省產量最大、全國產量名列前茅的防護服生產企業。1從日產200件,到日產6萬件南京際華3521公司是一家有著近80年歷史的老軍工企業,隸屬於中央企業新興際華集團,主要生產軍用裝具和服裝等產品。
  • 探訪江蘇產量最大防護服生產企業——豈曰無「衣」,30天趕製百萬套
    疫情暴發後,包括南京際華3521公司在內,際華3家南京公司響應號召,全面轉產防護服。「疫情暴發前,全國防護服的日產量僅2萬件,整個江蘇僅有蘇州一家企業有資質,我們公司的產能也僅夠200件。」際華集團黨委委員、南京際華3521公司董事長夏前軍說,雖說公司平時也生產服裝,但轉型生產醫用防護服,需要相應產品生產資質。搶時間,是當時的第一原則。
  • 德州多家企業緊急轉產防控用品,「跨界」戰「疫」顯擔當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5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隔離衣、口罩等成為各地緊缺的重要防護物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連日來,德州不少企業緊急轉產疫情防控用品,「跨界」戰「疫」,展現責任擔當。東方製衣:開足馬力加班加點 力爭日產2萬件防護服 德州市陵城區東方製衣有限公司提前復工,緊急轉產醫用防護服,保障防疫物資供應。作為一家大型服裝生產企業,東方製衣擁有先進的服裝自動化生產線和成熟穩定的生產工藝,這是企業立即「轉產」的優勢。
  • 四川廣漢:首家一次性醫用口罩轉產企業正式投產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沈序明 通訊員 溫靖竹 孔繼紅):近日,四川省伊潔士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療器械註冊證》和《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標誌著廣漢首家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轉產企業正式投產。
  • 點讚醫用防護服背後的「河北器檢」速度
    「我們共生產了107萬套醫用防護服,其中有100萬套送到了武漢,保衛了一線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這份成績是屬於大家的,真誠感謝省醫療器械檢驗院給予我們的技術支持,是你們『手把手』地教,才讓我們快速通過審批,迅速實現量產,為戰疫一線提供了安全保障。」際華3502黨委書記周長勝在致謝中動情地說。
  • 江蘇華超復工戰「役」:非醫用防護服日產3萬套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1日電 近日,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蘇華超紡織實業有限公司作為非醫用防護服生產廠家,第一時間開啟應急通道,克服重重困難,於2月6日復工開始非醫用防護服生產。華超紡織生產的非醫用防護服樣品在對外與時間賽跑的同時,華超紡織堅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指導思想,對內實施最嚴防疫管控,對應急物資保障、員工管理、區域衛生消毒等均做了規範化的執行要求,並落實到位,築牢疫情防控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