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有投資「專家」分享炒股經驗,又有「受益」的群友熱情捧場,看了眼紅的你,也重金投資了被推薦的「高收益」影視作品,結果沒賺到錢,本金也沒了。12月7日,記者從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通氣會現場獲悉,警方日前偵破了一起影視投資合同詐騙案,嫌疑人通過虛增影視劇製作成本、誇大預期票房收益,騙取投資人投資款,涉案金額7800多萬元,涉及全國260餘名受害人。
以「炒股」為名發展客戶
今年10月初,高新分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轄區內有人通過微信群聊誘導群眾進行所謂的「影視投資」。分局刑警大隊隨即成立專案組深入偵查。
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在合肥成立安徽某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在網上發布虛假廣告吸引受害人添加其成員微信後,組建了多個「投資交流群」。
當受害人被拉入群聊後,嫌疑人便按照精心編排的「話術」,帶著受害人一起學習炒股技術。所謂的「股票指導老師」也會將網上財經專家的觀點搬到群中,在受害人心中樹立起投資「專家」的形象,以此騙取信任。
「他們覺得炒股的人有投資的需求,也有閒錢。」辦案民警介紹,因此以炒股經驗分享來發展客戶。
以「影視投資」為誘餌實施詐騙
看著「專家」分享的經驗,又看到群友們曬出的收益,受害人逐漸動了心。「他們還打著賺錢後做慈善的口號,進一步騙取受害人信任。」民警表示。
待受害人入群一到兩周後,「指導老師」會「不經意」透露出影視投資獲利豐厚,其他群友也講述自己投資影視賺錢的經歷。在眾多群友的「要求」下,「指導老師」推薦了張某某公司的投資渠道。
當受害人諮詢影視投資事項時,張某某便通過誇大投資收益率、謊報投資金額方式,使受害人產生投資其推薦的影視作品一定能獲利的錯誤認識,產生購買其電影收益權的欲望。隨後再以欺騙隱瞞的方式,大幅虛報電影成本,高價出售該公司電影收益權。
以巨額差價牟利7000多萬
10月26日,高新分局出動40餘名警力對該犯罪團夥統一收網,抓獲24名犯罪嫌疑人,查獲保時捷轎車2部、電腦10餘臺、手機100餘部,並在現場查獲大量話術腳本、虛假合同等材料。
讓受害人無法想像的是,據犯罪嫌疑人供述,通常一個「投資」群大概有七八十人,五六十的「群友」都是「託」。「為了更好切換角色,20多名嫌疑人使用了百餘部手機。」民警介紹,嫌疑人既要冒充「指導老師」,還要扮演好「股民」,並進行自我學習總結。
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某、葉某及其團夥主要是以影視投資為幌子,從受害人的投資總額中獲利。「嫌疑人先從影視公司等途徑購買影視劇投資份額,受害人也能查詢到相關信息,並收到一份按照票房收益的比例清單。」民警表示,看起來很正規,承諾的收益也可觀。隨後,再誇大投資額,「比如一部電影嫌疑人花了3000多萬,謊報給投資人可以是2個多億。」等受害人認購不同的份額,錢款到帳後,再支付給影視公司費用,從中賺取巨額差價。「無論所投資電影是否盈利,嫌疑人都能獲利。」
「目前查實的受害人中,最多的被騙了100多萬。」民警表示,24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已查明涉案金額達7800餘萬元,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姚淼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