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西班牙巴塞隆納奧運會周期,中國桌球隊女隊迎來大換血,新老交替為歷屆來最徹底,巴塞隆納奧運會全部新人上陣。
沒參加漢城奧運會的女隊主力何智麗歸化日本,戴麗麗退役。參加了漢城奧運的焦志敏遠嫁韓國,陳靜轉會中國臺北,李惠芬退役到中國香港任教,五朵金花無一留下。
國外勁敵紛紛湧現,主要集中在朝韓兩國,如玄靜和、梁英子、李粉姬、俞順福、洪次玉等多名好手,中國隊中只有鄧亞萍打她們較有把握,其他選手並不佔上風。玄靜和/洪次玉的女雙組合,也是實力雄厚,威脅巨大。
考察巴塞隆納奧運會的人選,主要是根據1989年世乒賽、1990年世界盃團體賽、亞運會、1991年世乒賽,鄧亞萍(1991世乒賽女單冠軍)、喬紅(1989世乒賽女單冠軍)率先入選,擔任一、二號單打。
單打第三人主要在陳子荷、高軍兩人之間競爭,高軍在1991年第41屆世乒團體賽決賽中連續輸給玄靜和、俞順福,連丟兩分,導致中國隊蟬聯八屆的考比倫杯嘎然而止,高軍失去了教練組對她的信任,無緣入選單打。
陳子荷是直板長膠倒板全攻型打法的怪球手,她神秘莫測的倒板,對歐洲選手佔有極大優勢,最終入選單打第三人。
至此,巴塞隆納奧運會女隊名單敲定:女單三人:鄧亞萍、喬紅、陳子荷。
女雙由漢城奧運會的一對,改為兩對:鄧亞萍/喬紅、陳子荷/高軍,高軍只參加女雙這一項。
從此,鄧亞萍時代開始了,這位小個子的女強人從世乒賽起步,走上了奧運會這個最盛大的舞臺。
桌球網——太陽目標